莫炎梅
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要教會學生正確理解和使用國語,注重培養小學生基本語文能力--聽、說、讀、寫。而閱讀則側重于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語言,培養語文閱讀的興趣,發展學生的閱讀智能,在閱讀中感受文字的美。那么,我們該怎么辦?
第十四次全國閱讀調查顯示,只有1.7%的人認為自己讀得多,認為自己讀得多的人占6.6%,認為自己讀一般多的人占36.0%,而有45.2%的人認為自己讀得少。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大多數人還沒有形成讀書的習慣。在以色列,一年人均擁有圖書60本,居世界第一。以色列也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文盲的國家。全世界唯一一個沒有文盲的國家就是以色列。猶太人是非常聰明和能干的,這是全世界都公認的。他們的聰明不是因為他們的基因,而是因為他們的閱讀習慣。對比數據,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差距。培養現代學生的閱讀興趣關系到我們未來的發展,是我們的當務之急。蘇東坡曾經說過: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從會走路開始就應該培養閱讀,而不是上小學以后才將讀書的興趣強加給學生。人有學步時,讀有起步。拿起書,讓閱讀起步!
入學前,孩子們幾乎可以“讀”所有的“口語”書籍,他們對“聽”的興趣往往轉移到“讀”。因此,每當我想讀一本新書時,我都會刻意透露一點書中精彩的情節。常常在我讀完之前,孩子們迫不及待地要我開始讀這個有趣的故事,他們不會再因為書的開頭不夠有趣而失去閱讀的耐心。語文教師需要在課堂上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蘇霍姆林斯基說:“作為老師就應該帶領每一個學生走進書的世界,培養他們對書的熱愛,讓書成為他們知識生活的指路星。書籍在他們的精神生活中占據什么樣的位置,就看它了,“教師應該同時重視教學和閱讀。如果你想讓學生養成一個好習慣,你應該堅持一個月左右。我認為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我們必須陪伴他們。當他們養成了一定的閱讀習慣,對閱讀有了興趣,他們就只能是一個向導。學生的自律能力很差,所以陪讀很重要。其次,要注意循序漸進,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如果有他們不知道的東西,老師可以引導或解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要給學生太多的規章制度。
小學生由于年齡還小,自制力不是很強,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果不加以有趣的形式去鞏固,那么很難有實效的。所以老師應該利用講故事的情境來引起學生注意,特別是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只要他們一聽到老師要講故事了,就會馬上挺直腰桿,豎起小耳朵來仔細地聽,目光閃爍著對故事的渴望,臉上洋溢著對情節的深刻,津津有味地聽著。因此,想讓學生愛上閱讀,那么老師從講故事開始。
學生除了在學校學習,大部分時間就是在家,那么這需要學校與家庭有共同的約定,才能讓閱讀成為興趣,而不是任務。對學生來說,這無疑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讓孩子在品書的過程中凈化心靈,滋潤心靈,這對家長來說,也是一種情操的陶冶。更有利于家庭在文化修養上的互相提升。現實的生活中我們經常隨處可見的是家長在刷視頻,小孩在旁也看得津津有味,久而久之,孩子不但不愛看書,對手機視頻更是像依賴毒品一般,更嚴重時會出現自虐的情況。因此,讓書香彌漫在整個家庭,讓家長成為孩子讀書的榜樣太重要了。父母和孩子一起讀書的時候,也是家庭生活中的快樂時光。父母和孩子一起讀各種各樣的書,增進了父母和孩子的心靈交流,加深了彼此之間的感情。
總之,培養閱讀興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日積月累地沉淀。堅持是世界上最困難的事,也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這句話應用在閱讀上再適合不過了。因為當對閱讀有興趣那么堅持閱讀就是最簡單的,如果沒有培養起閱讀興趣,那么堅持閱讀就是最困難的事。閱讀興趣是孩子成長推力,讓我們一起用心用情用小招數來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