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燕 杜慧敏
【摘要】加強勞動教育是新時代特殊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培智學校要轉變教育觀念,把勞動教育放到重要位置,開發特色校本課程,融入勞動教育,注重家校聯動,讓學生在勞動中成為和諧家庭的好成員。
【關鍵詞】 培智學校 ? 勞動教育 ? 特色校本課程 ?家校聯動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對勞動教育進行了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版)》的出臺,確立了新時代勞動教育的獨立育人屬性。加強勞動教育是新時代特殊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是建設高質量特殊教育體系的客觀要求,更是讓特殊教育需要兒童過上有品質生活的現實要求。
一 培智學校開展勞動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勞動教育可以促進培智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
由于學習能力弱,培智學生有時經過成百上千次的練習方能掌握一項動作要領或者學會一項勞動技能,這讓他們在實踐中切身感悟勞動的艱辛,體會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懂得珍惜,逐步在勞動教育中形成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健全人格。
(二)勞動教育可以促進培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勞動教育直觀形象,培智學生通過勞動操作能夠增加感性認識,形成勞動概念,更快更好地理解相對應的語言,文字和抽象的數字,理解勞動內涵的倫理態度等。在教師和家長的指導下,學生始終保持一種積極熱情的學習欲望,在承擔日常的家務或參與勞動教育實踐活動中,變得越來越自信,進而達到勞動教育和綜合能力培養的良性循環。
(三)勞動教育可以促進培智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培智學生在低學段都有康復課,目的就是提高他們的感覺統合能力,培養他們手眼和相關動作的協調。隨著年級的增加,康復課逐漸減少,勞動教育是實現學生康復的必要補充,在各類課程中顯得尤為重要。
(四)勞動教育可以促進培智學生更好地適應生活。
培智勞技教育課從易到難,以學生的生活環境為依托,整合社區,學校和家庭資源,合理安排學生的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指導學生“做中學”和
“學中做”,知行統一,逐漸形成適應社會生活的專項能力。
二 培智學校開展勞動教育的途徑。
(一)轉變教育觀念,把勞動教育放到重要位置。
培智學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要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勞動教育對培智學生未來生活的重要意義,克服“教不會”的片面認識,認真研究學生學習勞動技能的特點,創新教法,在勞動環境中小步子,多循環,耐心施教,逐步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二)開發特色校本課程,融入勞動教育。
學校要堅持“以生活為導向”,開發豐富多彩的勞動教育校本課程,包括家政,餐飲服務,銀行,車站,商場,醫院等體驗課程。例如,在“我家附近的菜場”教學中,教師先教學生分清蔬菜種類,掌握讀電子秤和買菜付錢的技能,然后帶領學生到菜市場挑選食材,讓學生學習購買食材的基本步驟,嘗試自己挑選購買。
學校要建立“金菜地”種植基地,圍繞“金菜地”開展一系列特色勞動活動,如“我是種植小能手”“我是美食品嘗家”“我是小廚師”等主題活動。學生在種植,摘菜,清洗,切菜,烹飪的過程中,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領悟了勞動可以讓生活更加美好的真諦。
(三)注重家校聯動,讓學生在勞動中成為和諧家庭的好成員。
當學生面對真實的個人生活和任務情境中,他們會更樂于參與勞動,更有意愿服務自己和家人。教師要幫助學生發揮作為一名家庭成員的價值,為家庭的和諧生活貢獻自己的力量。以自閉癥兒童為例。行為刻板是自閉癥兒童的一個特點。在生活中,教師和家長可以共同為兒童設計個性化的勞動模式,在開始階段可以為兒童提供可視化的流程圖。
新時代培智學校勞動教育應從學生的生活中來,到學生的生活中去。教師和家長要帶領學生親歷真實的勞動過程,學生運用所學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在勞動實踐中形成自立自強,勤勞進取的良好品質,增強自信心,逐步感受,體會,深植“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價值觀。
山東省泗水縣特殊教育學校 ? ?董燕 ? ? 15318196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