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均
在當前企業的管理中,柔性管理的應用較為廣泛,很多企業的運營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這一管理方式的影響。面對日益嚴峻的企業競爭形勢,要想實現企業的穩定發展,在企業管理模式上一定要杜絕生搬硬照,要致力從本企業的現實狀況及戰略規劃,運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及管理哲學來進行適合的管理。本文首先介紹了企業柔性管理的內涵及特點,然后針對企業柔性管理的基本原則進行了較深入分析,期望實現企業員工、企業管理層和企業股東等各重要利益相關者的多贏局面。
一、企業柔性管理的提出
企業“柔性管理”是相對于“剛性管理”提出來的。“剛性管理”以“規章制度為中心”,用制度約束管理員工。而“柔性管理” 則“以人為中心”,對員工進行人格化管理。企業柔性管理的核心思想在于對人性化和理性化的倡導。本質上其實就是以一系列理性管理方式為媒介,科學的引導企業工作人員心理默契的形成,實現工作理念到自身行為的轉變。企業柔性管理的側重點在于,對管理環境的迎合和對企業現有資源情況的理性認識,其基本目標就是推動人性化管理的實現和企業管理目標的順利落實。企業柔性管理期間,一定要基于當前企業管理環境,適應當前企業發展狀況,始終把握推動企業管理工作順利進行這一基本目標,促進企業管理和諧發展。
二、企業柔性管理的特點
“柔性管理”的最大特點,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外力?如發號施令,而是依靠人性解放、權力平等、民主管理,從內心深處來激發每個員工的內在潛力、主動性和創造精神,使他們能真正做到心情舒暢、不遺余力地為企業開拓優良業績,成為企業在全球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競爭優勢的力量源泉。“柔性管理”的特征:內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理,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勵重于控制,務實重于務虛。顯然,在知識型企業管理柔性化之后,管理者更加看重的是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更加看重的是職工的主動精神和自我約束。
三、企業柔性管理的內涵
通俗來講,企業柔性管理的中心指導思想就在于對人性化理念的倡導,它重在以人為本,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以人所特有的心理和行為規律為重要依據,對于企業員工需要層次的滿足重點考慮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等這五個方面,在企業管理中對各方面要素的整合,建立在企業經營機制和企業員工價值觀念這兩個重要基礎之上,其基本目標還是盡可能的從生理需要、安全保障等多方面滿足員工的經濟需求,推動包括社會交往、人格尊重、自我價值實現在內的多種精神需求的創造,為企業員工實現自我價值,構建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基于當前管理機制在不斷完善和實踐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一種自我改善機制,最大限度的實現員工參與管理,長此以往,企業機制更能適應企業發展,覆蓋于企業員工內部的一種新型管理方式便會逐漸形成,這不僅有利于促進員工積極主動投身于企業管理中,對于企業團體在活力、向心力和凝聚力上的增強也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四、企業柔性管理的特點
從管理方式這一層面來講,柔性管理在規章管理制度上始終堅守嚴格合理這一重要原則,一切工作以打造高素養的企業員工隊伍為基準,實現思想和專業素養的雙贏。他最突出的特色就在于管理上的人性化,在實施管理方面,柔性管理借助的并非是向管理者發號施令這樣極具剛性的外力上的約束,恰恰相反,他主要以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教育作為重要媒介,逐步推進企業員工內部價值觀念和文化理念的統一,除此之外,還附帶相應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先前極具剛性的強制管理逐漸轉變為員工的自我行為在管理方式上,柔性管理堅持以嚴格合理的規章管理制度為基礎,建設一支思想和專業素質高的企業員工隊伍。它推行人性化管理,不是主要依靠管理者的發號施令等剛性的外力約束來實施管理,而是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及思想教育,使企業員工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念、文化理念,并以此作為激勵和約束機制,把原來強制性的剛性管理要求改變為員工的自覺自行為,管理方式特性也從先前工作后的檢查考核轉變為工作前的預防管理,推動實現企業磅礴發展和員工自我價值實現的融合和同步。
五、企業柔性管理的作用
“柔性管理”在未來企業管理中的作用表現在:(1)激發人的創造性。在工業社會,主要財富來源于資產,而知識經濟時代的主要財富來源于知識。知識根據其存在形式,可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前者主要是指以專利、科學發明和特殊技術等形式存在的知識,后者則指員工的創造性知識、思想的體現。顯性知識人所共知,而隱性知識只存在于員工的頭腦中,難以掌握和控制。要讓員工自覺、自愿地將自己的知識、思想奉獻給企業,實現“知識共享”,單靠“剛性管理 ”不行,只能通過“柔性管理”。(2)適應瞬息萬變的外部環境。知識經濟時代是信息爆炸的時代,外部環境的易變性與復雜性一方面要求戰略決策者必須整合各類專業人員的智慧;另一方面又要求戰略決策的出臺必須快速。這意味著必須打破嚴格部門分工的界限,實行職能的重新組合,讓每個員工或每個團隊獲得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獨立履行職責的權利,而不必層層請示。因而僅僅靠規章制度難以有效地管理該類組織,而只有通過“柔性管理”,才能提供“人盡其才”的機制和環境,才能迅速準確做出決策,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3)滿足柔性生產的需要。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們的消費觀念、消費習慣等也不斷地變化,滿足“個性消費者”的需要,這是當代生產經營的必然趨勢。知識型企業生產組織上的這種巨大變化必然要反映到管理模式上來,導致管理模式的轉化,使“柔性管理”成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