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婧 柴翠翠 王晗 張紅良
摘要:目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血液病患者紅細胞輸血效果影響因素,為血液病患者精準輸血提供實驗依據。方法:回顧性調查2019年8月~2021年1月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血液科接受輸血治療的血液病患者834例,其中男性483例,女性351例。利用多變量 Logistic 回歸分析輸血效果的顯著風險因素。結果:(1)本院血液病患者紅細胞輸注無效發生率為26.9%(224/834);男性輸注無效率為28.4%(137/483),女性輸注無效率為24.8%(77/351);(2)不同性別血液病患者紅細胞輸血效果影響因素結果:妊娠次數(OR=1.813)、本次住院輸血袋數(OR=2.701)、既往紅細胞輸注袋數10~19袋(OR=3.632)、既往紅細胞輸注袋數≥20袋(OR=7.421)、臨床診斷(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多發性骨髓瘤,OR=6.923;白血病、淋巴瘤,OR=12.779)與女性血液病患者輸注無效顯著正相關。本次住院輸血袋數(OR=2.824)、既往紅細胞輸注袋數10~19袋(OR=2.467)、既往紅細胞輸注袋數≥20袋(OR=2.859)、臨床診斷(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多發性骨髓瘤,OR=5.901;白血病、淋巴瘤,OR=14.463;血小板減少癥、骨髓纖維化,OR=4.653)與男性血液病患者輸注無效顯著正相關。結論:本次住院輸血袋數、既往紅細胞輸注袋數大于10袋、臨床診斷(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多發性骨髓瘤,白血病、淋巴瘤)是影響女性和男性血液病患者紅細胞輸注不良效果的顯著風險因素(P<0.05)。妊娠次數是女性患者紅細胞輸注不良效果的風險因素(OR=1.813)。臨床診斷(血小板減少癥、骨髓纖維化)是影響男性血液病患者紅細胞輸注不良效果的風險因素(OR=4.653)。
關鍵詞:血液病;紅細胞輸血;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R55????????????????????????????? 文獻標志碼:A
多種疾病患者(例如造血系統疾病、腎臟和腫瘤疾病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貧血并發癥,而紅細胞輸注是治療貧血患者的常用手段之一,紅細胞的輸注可提高其體內血紅蛋白(Hemoglobin,Hb)含量,增強氧氣的攜帶運輸,從而改善患者全身各器官系統的缺氧狀態[1]。文獻表明有17.7%~21.7%的患者輸血后存在輸注無效的現象,而且血液病患者輸血無效發生率高于其他疾病患者[2-3],如何減少輸血無效的發生成為困擾臨床的難題。研究表明多種因素影響紅細胞輸血效果,如妊娠次數、輸血史、原發病等指標與輸血無效正相關,但以往的研究局限在總體人群并且未將輸血史、臨床診斷等指標細化[4-5]。本文對回歸分析模型進行了優化,將數據按照不同性別分層、添加住院輸血袋數并且將既往輸血史和臨床診斷具體化進行分類賦值,以期為血液病患者精準輸血提供實驗的理論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病例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8月~2021年1月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血液科血液病收治的輸血病例,排除免疫性同種抗體破壞紅細胞等原因導致的輸注無效患者,共納入834例研究病例,其中男性483例(占比483/834,57.91%),女性351例(占比351/834,42.09%),收集研究病例信息包括:年齡、性別、妊娠次數、本次住院輸血袋數、既往紅細胞輸血袋數、臨床診斷等信息。
1.2儀器與試劑
ABO 血型鑒定及不規則抗體篩查,使用奧森多全自動血型鑒定儀,A1細胞、B 細胞及抗體篩選細胞,均為奧森多醫療器械貿易(中國)有限公司生產。交叉配血使用抗人球蛋白檢測卡,為長春博迅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孵育器為江蘇克萊斯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型號 LB-37,專用離心機為無錫源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型號 LB-3000。血常規分析儀為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型號 BC-6800plus 。所有試劑均在有效期內。
1.3血紅蛋白測定
利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日本希森美康 Sysmex,型號 XE5000)的流式細胞技術對紅細胞進行分類和計數,其中血紅蛋白利用比色法進行測定。
1.4輸血前檢測
1.4.1? 血型鑒定
正定型:微柱凝膠 A、B、D、Ctrl 四孔各加入10μL 濃度4%的病人紅細胞懸液。反定型:A、B 孔分別加入4%的A1、B 標準紅細胞10μL,再各加入40μL病人血漿,離心5 min。
1.4.2 不規則抗體篩查
于 I、II、III 三孔各加入40μL 的Liss液和10μL相應篩選紅細胞 I、II、III,再分別加入40μL病人血漿,37℃靜置恒溫孵育15 min,離心5 min。
1.4.3 交叉配血
主側加50μL濃度0.8%的獻血者紅細胞懸液及50μL受者血漿,次側加50μL獻血者血漿及50μL濃度0.8%受者紅細胞懸液,37℃孵育15 min,專用離心機離心5 min。
1.5輸注效果判斷標注
輸血后24 h 復查患者血紅蛋白,輸血后 Hb 升高值未達到預期值為無效組,Hb 升高值達到或超過了預期值為有效組。紅細胞輸注效果的判定標準如下[5]。
(輸入量:以全血量為標準,各種紅細胞制劑換算為對應全血量;供者體重:兒童的系數為0.09 L/kg)
1.6統計學分析
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組間采用卡方(χ2)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按照不同性別,參考李君等方法[6]統計紅細胞輸注影響因素的分層數據。女性和男性患者,同時統計年齡、本次住院輸血袋數、既往紅細胞(Red blood cell,RBC)輸注袋數(輸注小于10袋分層為1,輸注10~19袋分層為2,輸注大于20袋分層為3)、臨床診斷(患慢性病性貧血分層為1,患缺鐵性貧血(Irondeficiency anemia,IDA )、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 ane- mia,AA )分層為2,患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yelodys- plastic syndrome,MDS)、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 ma,MM )分層為3,患白血病、淋巴瘤分層為4,患血小板減少癥、骨髓纖維化(Myelofibrosis,MF )分層為5)因素。此外,女性患者還統計妊娠次數因素。對以上因素,利用 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多因素 Logistic 風險回歸分析,分析其風險比(Odds ratio,OR)和95%置信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CI)的顯著性。以 P<0.05(雙側)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紅細胞輸注無效發生情況
本院血液病患者 RBC 輸注無效發生率為26.9%(224/834),其中男性輸注無效率為28.4%(137/483),女性輸注無效率為24.8%(77/351)。
2.2不同性別血液病患者紅細胞輸血效果影響因素
見表1所列,妊娠次數(OR=1.813)、本次住院輸血袋數(OR=2.701)、既往 RBC 輸注袋數10~19袋(OR=3.632)、既往 RBC 輸注袋數≥20袋(OR=7.421)、臨床診斷(MDS、MM,OR=2.712;白血病、淋巴瘤,OR=4.124)這六個因素與女性血液病患者輸注無效顯著正相關(P <0.05)。
見表2所列,本次住院輸血袋數(OR=2.824)、既往 RBC 輸注袋數10~19袋(OR=2.467)、既往 RBC 輸注袋數≥20袋(OR=2.859)、臨床診斷(MDS、MM,OR=1.918;白血病、淋巴瘤,OR=3.802;血小板減少癥、MF,OR=1.654)這六個因素與男性血液病患者輸注無效顯著正相關(P <0.05)。
3討論
輸血是貧血的重要輔助治療手段之一,其中紅細胞的使用率高達44.9%[7]。《中國醫院質量安全管理:患者服務臨床用血》中規定,負責醫師應當在患者輸血完成后48 h 內完成患者輸血療效評價,評價指標主要包括患者血常規檢測、病情有無好轉、臨床癥狀和臨床表現有無改善等,并將評價結果記入患者病歷。若發現患者血液輸注無效或出現不良反應,應及時分析原因,制定相應的補救措施。
本次調查發現血液病患者紅細胞輸注無效發生率高達26.9%,該結果與文獻中報道血液科無效率相較其他科室較高一致[4,8]。血液病患者輸注無效的發生較常見,臨床醫師在給血液病患者輸血前應科學評估患者輸血的利與弊,一旦發生輸注無效應積極尋找原因,提高輸血有效率。本研究參考前人的研究結果[4],對回歸分析模型進行了優化,將指標細化。男性女性生理結構不同,僅對整體進行回歸分析,結果不準確,因此本研究按照不同性別將數據分層,通過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女性和男性血液病患者紅細胞輸血效果的影響因素。研究表明對于女性而言,妊娠次數增加一次較無妊娠史的患者發生輸血無效的風險增加1.813倍;女性患者其輸血袋數每增加一袋,其輸血無效風險增加2.701倍;此外既往 RBC 輸注袋數>10袋、臨床診斷(MDS、MM;白血病、淋巴瘤)也是影響女性血液病患者的顯著風險因素(P <0.05)。對于男性而言,住院輸血袋數的增加預示著發生輸血無效的風險略高于女性,為2.824倍;既往 RBC 輸注袋數>10袋、臨床診斷(MDS、MM;白血病、淋巴瘤;血小板減少癥、MF )與男性血液病患者輸血無效顯著正相關(P<0.05)。研究表明既往輸血史是患者紅細胞輸注效果的顯著獨立的不良影響因素,且輸血次數/量越多紅細胞同種免疫發生率越高[9-10]。一致的是,本研究結果文發現無論性別(女性或男性),患者既往 RBC 輸注袋數>10袋,其輸血無效風險顯著增加(P<0.05)。此外,本研究表明男性患者既往 RBC 輸注袋數≥20袋發生無效輸血的風險是無輸血史的2.859倍。而對于女性而言既往 RBC 輸注袋數≥20袋發生無效輸血的風險是無輸血史的高達7.421倍。該結果也提示臨床對于既往有多次輸血史的血液病患者發生輸血無效的風險明顯增高。
血液病患者輸注無效率較高,妊娠次數、本次住院輸血袋數、既往 RBC 輸注袋數、臨床診斷等均是血液病患者紅細胞輸注效果不良的顯著風險因素。
參考文獻:
[1] 王光乾.非手術患者紅細胞輸注療效的影響因素[J].糖尿病天地,2021,18(9):174-175.
[2] 李志靜.紅細胞輸注無效的原因與安全輸血[J].中國輸血雜志,2017,30(4):381-383.
[3] 汪淑芬,王曉稼,吳啟旺,等.腫瘤患者紅細胞輸注無效的影響因素分析[J].腫瘤學雜志2017,23(5):424-427.
[4] 李君,曹立瀛,侯金友,等.紅細胞輸注療效預測模型研究與精準輸血的關系[J].臨床輸血與檢驗,2020,22(1):18-22.
[5]? Tatjana? MB,Emilija V,MilenkaB.The? impact of extendedtyping on red blood? cell? alloimmunization? in transfused pa- tients[J].Medical Sciences,2017,5(2):107-111.
[6] 李君,曹立瀛,侯金友,等.非手術患者紅細胞輸注療效預測模型研究[J].臨床輸血與檢驗,2020,22(1):5.
[7] 蘭炯采,贠中橋,陳靜嫻.輸血免疫學實驗技術[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87-188.
[8] 李君,張慧,侯金友,等.紅細胞免疫史對血液病患者輸注效果的影響[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8,31(12):953-956.
[9]? Hyun- Young Kim,Eun- Jung Cho,Sejong Chun,et al.Redblood cell alloimmunization in korean patients with myelodys - plastic syndrome and liver cirrhosis[J].Annals of Laboratory Medicine,2019,39:218-222.
[10] 林裕翔,許志遠,藍尹駿,等.北京地區人群紅細胞抗體免疫病患發生新增抗體的累積發生率[J].中國輸血雜志,2019,32(10):1021-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