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副部長張建春:
版權是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重要資源要素
新時代新征程,深入推進文化數字化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呼喚版權發揮更大作用,特別是以“共建共治共享”為價值理念,加強互聯網版權保護與運用,構建健康的互聯網版權新生態,為文化數字化高質量發展賦能。一是要優化治理,加強保護。進一步健全版權社會服務體制機制,積極布局推進版權確權、授權和交易機制,挖掘版權市場價值,完善交易規則、保護及服務機制。二是要鼓勵創新,激發活力。大力推動數字文藝作品版權的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引導鼓勵正能量的優秀作品,以版權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三是要加強研究,前瞻布局。加強對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業態、領域版權保護問題的調查研究,提高面向互聯網開展版權治理和服務的水平。四是要對外開放,交流合作。統籌推進互聯網版權領域的國際合作和競爭,積極參與互聯網版權領域國際規則和標準的制定,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
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
挖掘古老遺產的時代價值
中國豐富而廣闊的文化遺產,既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見證,又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見證。今天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既具有重要的中國意義,又具有獨特的世界意義,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促進人類文明交流有著重大的意義。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我們在保護好文化遺產的同時,還要挖掘古老遺產的時代價值,努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中華文化遺產保護有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更加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國版權保護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孫寶林:
數據確權是文化數字化戰略的關鍵
數字空間一切皆數據,一切數據皆有版權。版權最初就是以產權的形態出現的。數據確權機制,推動數據產權結構性分治和有序流通,推進建立數據資源持有權、數據加工使用權、數據產品經營權“三權分置”的數據產權制度框架,大力推動數據確權是推進文化數字化戰略實施的重要措施。從權利來源和權利屬性看,數據確權是明確數據資源權屬關系的手段,為實施文化數字化戰略提供產權明晰的基礎。從權利流轉和權利配置看,數據確權是數據資源交易授權和流轉的有效證明,將為文化數字化戰略實施提供流量紅利。從權利保護和權利維權看,數據確權是數據運營、開發和使用的有力保障,為文化數字化戰略實施提供有力支撐。
國家文化公園專家咨詢委員會總協調人韓子勇:
建設好國家文化公園這個門楣梁柱
國家文化公園是一種中華文化標識,同時也是中華民族重要象征,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標志。目前有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這些都是中華民族重要象征,我們一定要重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保護好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脈。在建設國家文化公園中,長城(所經)15個省區市,黃河(所經)9個省區市,大運河(所經)8個省市,長江(所經)13個省區市,把這些穿過許多省區市的巨大文脈文象、精神特征、文化標識連起來,把它做大做強。我們這么大的國家、這么豐厚的歷史,當我們介紹中國文化時,有時候不知從何說起。要怎么抓住要點、抓住標識、抓住根本?國家文化公園就起了這樣一個作用。因此它是中國文化的門楣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