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晨佳
摘 要:幼兒語言教育中,繪本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且深受幼兒的青睞,是幼兒最喜歡翻閱的讀物。當下,較多的幼兒教師選擇在繪本基礎上開展表演活動,借助繪本劇表演,可促使語言教學變得“動起來”和“活起來”,可為幼兒帶來更多的語言學習體驗,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基于此,本文圍繞幼兒語言發展,探討了繪本劇表演開展的五大策略,以期為廣大幼兒教育者提供些許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幼兒教育;繪本劇表演;語言發展
【中圖分類號】G610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2-0071-03
繪本是開展幼兒語言活動的重要載體,因其故事情節豐富有趣,且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備受幼兒青睞。較多的幼兒教師不僅應用繪本,而且注重繪本教學方式創新,其中一個較大創新便是繪本劇表演。在幼兒語言活動中,以繪本故事為載體開展繪本劇表演,幼兒既可以閱讀繪本故事,也可以在表演活動中演繹繪本情節,對發展其語言能力有十分大的裨益。毋庸置疑,繪本劇表演正在成為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的橋梁,也提示幼兒教師要積極創新繪本劇表演開展的策略,便于發揮出繪本劇表演的最大效能,為幼兒的語言發展提供助力。
1.科學選擇繪本內容
為確保繪本劇表演活動的有效開展,幼兒教師要格外注重繪本內容的選擇,必須確保所選擇的繪本內容豐富、有趣,且具有表演性,還必須契合幼兒的認知規律,與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具體而言,繪本內容的科學選擇,幼兒教師要把握好三個要點。首先,幼兒教師應該積極與幼兒溝通交流,確定幼兒所喜歡的繪本和表演形式,在此基礎上選擇用于繪本劇表演的繪本素材;其次,所選擇的繪本內容要貼合幼兒的生活體驗,與幼兒的生活應該密不可分,且其中應該有豐富的生活元素和游戲元素,便于后續進行生活化、游戲化的繪本劇表演;最后,繪本內容選擇時要考慮適用性,尤其要確保教學條件與繪本劇表演相協調,始終確保繪本劇表演可以處于有效狀態,避免無效化和低效化。為此,幼兒教師要對當前的教學條件有一個系統性的了解和把控,便于保證和提高繪本劇表演的質量。
例如,《加油!雞蛋哥哥》這一繪本內容是幼兒所喜歡的,繪本中,雞蛋哥哥和他的朋友之間有豐富、有趣、幽默的對話內容,既有雞蛋哥哥的內心想法表達,也有真切的渴望。當幼兒認真閱讀繪本內容之后,可以產生較多的情感體驗,自己有較多想要表達的語言。可以說,該繪本故事情節不僅豐富有趣,且具有表演的特性,教師可帶領幼兒創編《加油!雞蛋哥哥》這一繪本劇,并運用有效的手段,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到繪本劇的創編活動中。在這一過程中,幼兒教師應該特別注意一點,即繪本故事、繪本劇表演之間有所不同,受到幼兒主觀意識、語言表達的限制,繪本故事中的一些語言、情節不能有效呈現出來,或者是幼兒有自己較多的想法,能夠豐富繪本劇表演。針對此,幼兒教師可以列出繪本劇表演的大綱,一些細節性的表演活動則可以由幼兒自己決定,此過程中,可以促使幼兒聯系自己的想法、感悟、情感,提高繪本劇創編的質量。由于是幼兒自己思考和探索而創編的繪本劇,所以他們更愿意參與其中,幼兒也可向繪本中的“雞蛋哥哥”學習,在今后的學習與生活中,能夠做到勇敢獨立、微笑面對一切困難。
2.注重繪本故事閱讀
要想發揮出繪本劇表演在語言教育中的作用,在開展繪本劇表演前,幼兒教師要注重繪本故事的閱讀教學,通過帶領幼兒反復閱讀繪本故事,使其對繪本深度閱讀,理解到其中的內容、內涵和情感表達,以為接下來的繪本劇表演奠定良好基礎。具體來說,在繪本故事的閱讀教學中,幼兒教師要切實把握好閱讀繪本的實際方向,當幼兒通過閱讀理解繪本故事后,可以將繪本中的每一個角色、角色之間的對話內容、行為特點、心理表現等熟記于心。后面進行繪本劇表演活動時,幼兒不僅可以全面反映出繪本故事的語言和情感,還可以進行自我改編與豐富、完善,促使繪本劇表演活動中有更多的語言知識,這對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會有十分大的裨益。
在強化幼兒繪本故事閱讀力度時,幼兒教師可以嘗試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聽讀訓練,二是集體念讀。在聽讀訓練中,幼兒教師可以帶領幼兒一起閱讀繪本,閱讀時可以采取幼兒所喜歡的閱讀方式。不僅如此,閱讀過程中,幼兒教師還應向幼兒呈現語言知識、肢體動作,促使繪本故事可以繪聲繪色地呈現在幼兒的眼前,幫助幼兒掌握繪本中的情節、人物形象、人物特點等,由此可強化幼兒對繪本故事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幼兒教師要多方面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參與感,鼓勵幼兒大膽應用表情、語言、肢體動作等,讓繪本閱讀和表演可以有效結合起來。在集體念讀中,幼兒教師可鼓勵讓幼兒進行繪本念讀,并為幼兒提出一些有趣的探究問題,便于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有所思考,有效培養思考力。以《三只小豬》這一繪本故事為例,幼兒教師可先指導幼兒集體念讀,在幼兒熟悉繪本內容后,教師可引導幼兒嘗試分角色念讀,幫助幼兒進一步把握繪本中人物的特點和情感變化。完成念讀任務后,幼兒教師可將幼兒們均分為不同小組,在小組內確定繪本劇表演內容、形式、風格,并鼓勵小組之間自行商討,為繪本劇設計相關的道具、語言、動作等。為激發幼兒的繪本劇表演興趣,幼兒教師可設置繪本劇表演的要求和獎勵,從而激發幼兒的競爭意識,積極參與在后續的繪本劇表演活動。如此一來,幼兒會爭著搶著模仿繪本故事中的角色,促使繪本劇表演活動真正“活起來”“動起來”,這對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合作能力能有著重要意義。
3.創設適宜的表演環境
良好的環境是保障幼兒語言活動高效開展的重要因素。借助繪本劇表演活動幫助幼兒發展語言時,幼兒教師要善于創設繪本劇表演環境,努力讓繪本劇表演足夠的真實和有趣。比如,繪本故事與幼兒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為了繪本劇表演活動的真實性,幼兒教師要抓好其中的生活元素,為幼兒創設一個真實且有趣的繪本劇表演環境,一方面促進幼兒進行語言表達,另一方面可幫助幼兒感知生活的美好。另外,幾乎所有的幼兒都喜歡玩游戲,融入游戲的語言活動是幼兒最喜聞樂見,也是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手段。不少繪本故事中都含有游戲元素,幼兒教師可將不同繪本中的游戲元素加以提煉和梳理,為幼兒創設一個基于游戲元素的繪本劇表演環境,讓幼兒可以一邊玩、一邊進行語言的鍛煉和學習,實現寓教于樂的目的。
例如,在進行《膽小的老鼠》這一繪本教學時,該繪本故事內容豐富有趣,十分適用于繪本劇表演。為此,幼兒教師可組織幼兒一起創編《膽小的老鼠》繪本劇表演活動。在繪本劇表演活動過程中,幼兒教師應該抓好兩點。第一,借助多媒體設備創設表演情境,在多媒體設備的支持下,幼兒可以直觀看到繪本故事內容相關的視頻,在此基礎上可以進行模仿和創新,促使繪本劇表演的有效。第二,幼兒教師要為幼兒提前準備繪本劇表演所使用的道具,幫助幼兒進行沉浸式表演。在《膽小的老鼠》繪本表演活動中,主要是用到貓咪和老鼠的頭飾,圍墻可以使用桌子來代替,當幼兒帶上所喜歡的頭飾之后,便可進入表演情境中,將自己想象成為繪本中的貓咪和老鼠。同時,教師還可以帶領幼兒一起布置繪本劇的表演環境,可帶領幼兒一起設計、制作各種道具;與幼兒一起布置表演場地等,創設濃厚的表演氛圍,增強幼兒的參與感,讓幼兒在活動中可以進行更多的互動交流,獲得更多的語言表達機會。
4.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絕大多數幼兒都非常喜歡閱讀繪本故事,也愿意參與到繪本劇表演活動之中,但有少部分幼兒卻不善于表達自己,或者是不能大膽表達,在說話時顯得扭扭捏捏、怯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究其原因,在于很多幼兒怕自己說錯話。針對此,幼兒教師要善于引導,為幼兒創造更多開放表達的機會,促使幼兒更加大膽地去表達,將自己所學習的、所掌握的語言知識全部加以應用,體驗到說話帶來的快樂。
例如,在《小河馬的牙》這一繪本劇表演活動中,其中涉及“小動物給小河馬送生日禮物”這一有趣的情節,比較貼合幼兒的實際生活,不少幼兒都會產生主動說話的意愿,且有許多想要說的話。在表演活動中,教師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嘗試將繪本中的語言替換掉,創編成自己所喜歡的語言。比如,河馬收到的“生日禮物”,繪本中寫了小白兔送的是水晶糖、小狐貍送的是酸梅,還有大象送的“畫著愛心的牙刷”。在幼兒表演過程中時,教師打開幼兒的思維,讓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想象,將河馬收到的“禮物”換掉,比如,有幼兒想到可以換成漱口水、含糖量少的果干或巧克力、幾乎不含糖的堅果等等,此過程中,可讓幼兒的表達不受繪本的限制,進而促進幼兒的大膽表達,也讓繪本劇表演活動更為有趣,并幫助幼兒豐富詞匯量,讓幼兒感受到繪本學習的樂趣。
5.關注幼兒表演語言
繪本劇表演活動的開展,本質上是輔助于幼兒語言教學活動,所以在繪本劇表演活動的整個過程中,幼兒教師要關注幼兒的表演語言,及時發現幼兒在表達中存在的問題。具體而言,在關注幼兒的表演語言時,教師要重點關注幼兒表演時狀態,評估幼兒是否喜歡說、敢說、善于說。對于幼兒在表演活動中的不當語言,幼兒教師要及時糾正,但全程都應該秉承賞識教育,給幼兒更多的表揚與鼓勵,避免打擊到幼兒的表演積極性。
例如,在《猜猜我有多愛你》的繪本劇表演活動中,大兔子和小兔子之間有充滿愛意的動作,也有溫馨的親子語言,幼兒教師要叮囑幼兒試著模仿語言。在關注幼兒的表演語言時,應將重點放在大兔子和小兔子談話的聲調、表情、語氣和動作,觀察幼兒是否表達的足夠順暢和有效。一些幼兒雖然可以理解大兔子和小兔子的情感,但難以用合適的語言進行表達,對此,幼兒教師要及時進行輔助和引導,幫助幼兒掌握語言表達的技巧。待幼兒對《猜猜我有多愛你》這一繪本情感有深刻的體悟后,幼兒教師再鼓勵幼兒嘗試擴展繪本劇表演內容,進一步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此外,考慮到幼兒園活動開展的時間有限,幼兒教師還可鼓勵幼兒和家長進行親子活動,在家庭中進行繪本劇表演活動,以此不僅拉近幼兒與父母之間的親密關系,還能讓幼兒有更多的語言表達機會,讓家長也可以在幼兒表達時給予指導和幫助,全方位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
6.適當巧設矛盾沖突
在繪本劇表演活動中,幼兒教師可適當地設置矛盾點,打破幼兒的常規思維,以促進鍛煉幼兒的思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創新創造等能力。同時,幼兒教師要把握矛盾沖突點設置的適宜性,避免超出幼兒當前的理解能力。
以《小兔乖乖》這一繪本的表演活動為例,幼兒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一個矛盾點:“投放三只小兔的道具時,沒有認真考慮角色之間的不同,而是準備了統一的小兔頭飾。如此一來,導致兔媽媽不能精準有效的分辨三只小兔。”針對這樣的一個矛盾點,幼兒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進行思考和商討,通過合作協商的方式,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在具體商討后,幼兒決定親自動手改造三只小兔的頭飾道具,進而讓每個頭飾都有自己的特點,這樣在表演時可讓兔媽媽分清楚不同的兔子角色。在改造道具的過程中,幼兒可根據繪本故事中描繪的內容去改造頭飾道具,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創新,由此不僅可以鍛煉幼兒的溝通表達能力,還能培養其創新意識,并促進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的提升。
7.結語
總之,繪本在幼兒語言教育中的優勢是毋庸置疑的,以繪本為載體組織繪本劇表演,不僅能拓寬繪本教學的范圍,給幼兒帶來更加豐富的學習體驗,還能為幼兒創造更多表達自我、表現個人的機會,促進幼兒語言、智力、情感、思維等綜合能力的發展。因此,作為幼兒教師,要積極推行繪本劇表演活動的開展,不斷創新和豐富繪本劇表演的方式和內容,以行之有效的策略,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到繪本劇表演活動中,進行語言的鍛煉和能力的培養,為幼兒今后的學習和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常馨戈.幼兒語言教學活動中繪本的開發與應用策略探究[J].教師,2022(19).
[2]李紅玲,席蓉蓉.讓繪本劇表演成為幼兒語言表達提升的橋梁[J].課堂內外(高中版),2022(23).
[3]顧喬躍.幼兒語言閱讀教學中有效開發及運用兒童繪本的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