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忠龍


摘要: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內部審計開始朝數字化方向轉型。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審計行業的發展,改變了內部審計職能定位及內部審計的方式,為內部審計帶來較大的發展機遇。信息化時代下, 只有堅持與時俱進,對內部審計進行創新轉型,才能更好地促進企業走向可持續發展之路。基于此,文章基于數字經濟、內部審計的概念分析,闡述了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對審計行業產生的影響,并對數字經濟發展下內部審計創新轉型策略展開探究。
關鍵詞:數字經濟;內部審計;機遇;創新轉型
一、引言
社會信息化的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對大多數企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尤其是在大數據的廣泛應用下,信息技術與大數據應用技術的結合對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模式也產生了顛覆性影響。在此背景下,傳統的內部審計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時代的需求,所以企業內部審計的創新轉型已經成為必然。我國與國際在內部審計上存在的差距不僅局限在程序上,而是信息技術的運用,雖然我國致力于大數據分析、聯網審計等多項研究,但大多數是借助信息技術解決一些現實存在的問題,缺乏完整有效的數字化內部審計轉型藍圖,如何實現內部審計的創新轉型是當前面臨的一大問題。在數字經濟發展背景下,內部審計人員應牢牢抓住發展機遇,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開展審計工作,提供區塊鏈審計服務及用戶所需的審計服務,真正實現內部審計的創新轉型。
二、概念分析
(一)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也叫作智能經濟,是智慧經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傳統經濟系統下的一個新型分支。數字經濟的基本概念即以信息技術為支撐,通過數據化的信息將所有資源轉化為生產要素,并推動生產力快速發展的一系列經濟活動。數字經濟是當前時代的主要經濟形態,其主要要素為數據資源,依托信息網絡推動公平、效率的統一性。數字經濟具有信息化特點,在內部審計中,數據是核心部分,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提升中,網絡資源更加豐富,數據資源收集渠道、數據處理方式更加多樣化;具有智能化特點,大數據以及其他技術為數據智能化提供基礎支持,在算法的利用下,能夠實現數據的自動化計算、收集,及時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對于搜集到的信息,進行深層開發和重組,有效提升審計效率;具有高度綜合化特點,基于信息技術和大數據應用技術創立的數字經濟可以有效將不同專業、不同職能的部門集成在同一平臺開展工作,打破壁壘,在統一標準下減少信息交易產生的費用。
(二)內部審計
內部審計指的是由部門、單位內部專門審計人員進行的審計工作,實現有效管理。內部審計比較嚴謹、獨立,是在特定規范標準下進行的,通過財務審查,保證其合規性,規避各種違紀行為的出現。內部審計的重點就是對審計工作未來走向進行預測,其主要目的是讓被審計對象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內部審計工作與外部審計不同,內部審計是根據內部章程進行的,其重點是為企業的發展提供科學咨詢,并且更具有獨立性,對于審計人員的要求比較高,既要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還要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三、數字經濟對審計行業的影響
(一)重新定義內部審計職能
在數字經濟背景下,企業內部審計的具體職能被重新定義,傳統的內部審計存在意義是保護企業價值,而數字經濟下的內部審計著重于企業價值的提升。得益于信息技術的發展,企業信息的收集方式變得更加豐富,信息以音頻、圖形、文字等多種方式呈現。在以往的內部審計中,由于業務處理復雜程度較高,審計證據的獲取難度較高,而在數據經濟時代背景下,數據在內部審計部門發揮著重要作用,利用大數據廣泛搜集各種信息,并對其進行深度挖掘,從而對企業各項工作起到有效監督作用。在企業內部審計中,大數據提供多樣的搜集方式,通過運用數據庫技術及其他各種技術,精準定位審計可疑點,對業務流程中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完善在線監控平臺,從而實現內部審計職能定位。
(二)優化內部審計的方式
傳統的內部審計方法受限于其復雜且效率低的工作方式,面對海量的數據信息已無法勝任審計工作,也不能有效為企業找出潛在的經營隱患。在數字經濟時代下,審計人員利用信息技術快速獲取所需的最新信息,及時找出被審計單位存在的安全隱患。在內部審計中,需將數據信息實時傳輸至審核員,由審核人員對其進行分析,在這種方式下,能夠有效對被審計部門進行監督,促進審計工作效率的提升。目前,抽樣審計是對大型公司進行審計的一種方法,由于大公司的經濟體量比較大,組織機構十分繁瑣,而抽樣樣本比較局限,審計人員可能會遺漏關鍵報告,從而難以在審計中及時找出問題。而在數據經濟時代下,在信息技術的運用下,可以快速搜索所需的信息,通過深入分析快速定位其中的問題,并解決潛在的安全隱患,從而有效降低審計風險。傳統的審計方式需要到被審計單位進行現場審核,對有關資料、報表進行審核,這個過程需要雙方進行合理安排,一旦其中一方缺少,都很難繼續進行,而在數據經濟時代下,運用信息技術可以進行遠程監控,有效彌補傳統審計方式存在的不足。
四、數字經濟時代內部審計的機遇和挑戰
(一)加速內部審計技術應用創新
在數字經濟時代下,各行各業開始運用新理念、新技術,以跟上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在以往的審計模式中,審計流程比較長,主要是因為在證據搜集、審核、得出結論這幾個環節上花費較長時間,對于被審計單位,需要提前進行了解,并測試其內部控制,整個流程下來需要耗費較長的時間。現階段,大多數內部審計人員在互聯網的應用下,可以在較短時間內了解被審計單位,還可以借助網絡視頻資源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分析,在效率、質量之間達到平衡,進而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審計工作。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為內部審計帶來了現代化審計技術,如智能審計、虛擬現實審計等,在現代審計技術的應用下建立更加完善的內部審計工作流程,實現技術應用創新。
(二)依托大數據提高洞察力
大數據時代,內部審計人員在面臨專業水平較低這一挑戰的同時,也迎來了發展機遇,可以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武裝自己,不斷學習大數據有關知識內容,更好地將其應用于內部審計工作中。對于被審計單位的各種數據資源,可以從主管部門、競爭對手數據、上下游行業等方面進行數據搜集,并借助大數據進行分析,有效了解被審計單位,從而促進其管理水平的提升。對于被審計單位,利用大數據應用技術的數據整合與分析優勢可以高效掌握其內部審計工作的詳細流程,從而以最快速度找到其中的漏洞。同時,將被審計單位的數據進行搜集、保存,可以對數據信息起到保護作用。
(三)提供數字化內部審計空間
伴隨著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再加上移動設備的不斷增加,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環境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而工作空間發生本質變化。在數字化時代,審計人員的辦公條件得到極大改善,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內部審計人員移動辦公提供有效支撐。同時,通過運用數字化設備,可以在任何地點實現無縫協作。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敏感數據的收集,應確保其達到嚴格的信息安全標準,對此,需建立能夠跨設備或者跨平臺運行的數字化平臺。
(四)保護多方數據信息的安全
數字經濟時代在為內部審計帶來各種便利的同時,數據信息的安全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保護數據信息安全尤為重要。內部審計人員在開展審計工作時,須采取有效措施,確保被審計單位信息系統的安全,及時識別其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并快速消除安全威脅。為了增強信息的安全性,內部審計機構還應結合時代發展對內部審計工作的要求,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利用各種先進的技術手段,并注重數字技術人才的培養,以確保審計系統的安全性,盡可能規避系統被非法入侵,為其順利運行提供安全保障。
五、數字經濟發展下內部審計創新轉型策略
(一)提供區塊鏈內部審計服務
數字經濟發展中,內部審計人員可以對不同類型的審計工作進行分析,多視角處理信息,以確保滿足用戶需求。對于現實存在的問題,運用大數據技術快速搜集信息和處理數據,及時找出被審計單位存在的問題,從而推動被審計單位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數字經濟時代下應重新進行內部審計功能定位,發揮其自身功效,完善其功能定位,從而為企業發展提供保障。對于區塊鏈技術而言,主要的方式就是分布式數據儲存,有助于內部審計數據儲存。區塊鏈技術在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在內部審計工作當中也是如此,在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下,傳統內部審計工作中無法調取的企業交易記錄可以通過追溯進行獲取,在合約和審計管理上實現智能化管理,從而有效降低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同時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在企業的財務審計方面,內部審計人員可以保證公平,這與審計部門自身信用有關,不過,區塊鏈不可靠機制將會削弱審計作業。內部審計重點工作就是審計,在傳統審計工作中,這也是其自身缺點所在,在應用有關區塊鏈的時候,審計部門應提供更多的審計服務。為了保障數據信息的安全,審計人員在應用區塊鏈技術的時候應進行安全性審計,確保安全可靠。
(二)依托大數據開展審計工作
內部審計人員在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審計時,應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獲取所需的數據資源,通過有效整合與分析,快速發現被審計單位存在的隱患,并運用先進技術手段對其發展規劃進行分析。在數字經濟發展背景下,企業對于大數據技術的重視程度提高,要更充分享受數字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企業應結合數字經濟的典型特點和優勢積極革新內部審計模式,提高審計效率和審計質量。
第一,內部審計人員應該樹立大數據意識,采用數字化審計方法,不斷研究內部審計的各種信息化方案,形成獨特的內部審計體系,并正確看待企業發展和數據經濟時代之間的關聯,充分應用大數據技術幫助企業內部審計改革,如表1所示,為數字化審計的基本流程。
第二,不斷探索新型虛擬技術,優化審計方法,借助云計算技術不斷提升內部審計的存在價值。要全面覆蓋內部審計具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各個層面的數據資源,不過,企業內部審計主要功能是經濟責任審計,系統性、延續性有待加強。對此,云計算的優勢能夠很好地展現出來,通過結合企業現狀,運用新的審計程序搭建計算機審計平臺,將企業運行的整個過程記錄下來,并搭建相應的數據庫,以電子形式將各種數據進行保存。此外,計算機審計平臺還能夠不斷完善審計系統的各項功能,實現各個系統的有效對接,在數據共享基礎上,方便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設置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的處置預案,隨時向工作人員反饋相關數據,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并且逐漸形成新的內部審計工作模式。
第三,在大數據環境下,保障數據安全尤為重要,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應重點進行數據分析,以保證數據質量。數據是不斷變化的,并且數據的類型會逐漸增加,要提升內部審計工作效率,就需要充分利用大數據。對于不同審計項目類型,應運用不同的工具進行數據處理,在龐大數據信息中找出關鍵數據。同時,運用篩選過濾技術,在內部審計中對于沒有價值的數據將其過濾掉,有效減少內部審計工作量。在內部審計工作開展中,應在數據篩選之前對數據進行簡單分析,驗證數據之間的關系,并借助數據模型進行定量分析,便于了解數據的特征。
第四,積極打造云審計平臺,有效提升管理的透明性。數據的自身價值具有可獲取性的特點,并且也具有流動性,這對于大數據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在數字經濟下的內部審計中,通過順應時代發展需要,建設云審計平臺,實現遠程數據監控,通過數據分析增強內部審計結果的可信程度。
(三)建立健全大數據審計機制
在數字經濟時代下,建立大數據審計機制、聯網審計制度尤為重要,通過打造現代化內部審計模式,將數據分析、現場核查等有效結合起來,更好地順應數字經濟時代發展所需。
第一,企業應該建立功能完善的大數據內部審計工作體系,要充分保障內部審計工作的精確度,企業內各部門應該積極配合審計工作,提供內部審計所需的各項信息資料,并制定完善的大數據采集機制,依據實際情況對企業所提供的各項資料進行核對,同時,根據審計人員的實際需求提供適當的工作環境,并明確電子證據的合法效力,從而確保審計結果的合法性、有效性與真實性。
第二,由于大數據應用技術與計算機信息技術緊密相連,在當前數據高度共享的大背景下,企業應該建立科學有效的信息保密機制,設置數據加密措施和授權模式,防止信息非法泄露。
第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實質是對企業各項數據的審核與分析,并在審核分析結果上對數據加以合理應用。基于此,企業應該建立科學的大數據分析與應用體系,確保審計結果發揮其應有價值。同時,還應不斷優化審計流程,完善審計前和審計中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制度。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對數據進行采集、分析、歸類工作,通過大數據技術的篩查功能,有效甄別不同數據的不同特征,構建審計模型,并結合現場驗證對企業的財產流向加以分析,及時有效的梳理出其中的重點和疑點,有針對性地深入調查,確保審計全程不存在任何數據遺漏和失誤,運用過濾等方法對數據進行加工,實現數據增值。
第四,運用大數據審計新工具。首先,要建設審計信息系統,實現全覆蓋,同時建立相應的數據監管和數據分析平臺,積極引入自動化、智能化設備和系統實時收集數據并對其中的風險數據加以甄別。按照審計內容和工作量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并嚴格執行,借助集成化平臺數據互通的優勢實現對審計工作的高效指導。為了實現審計領域業務指導的持續審計監督,應采用數字化手段,促進審計信息系統的網絡化,積極運用自動化、智能化平臺實現資源共享的同時,也對審計工作進行集中監管和協調,從而達到高效審計、高質量審計的目的。與此同時,審計人員還應該通過平臺實時關注被審計單位的風險狀況并加以識別,為審計工作提供保障。
(四)搭建數字化審計軟環境
對于大數據審計技術的應用,審計人員應順應時代發展所需,跟上時代的步伐,創新內部審計工作思路,結合企業實際情況,有效應用智能審計方法。對于企業內部的各種數據信息,運用大數據審計技術實現全面審計和分析。在數字化審計軟環境視角下,應堅持全程獨立、信息化的原則,并在此基礎上搭建完善的內部審計領導保障體系,在企業領導人員的帶領下,對員工工作職責、權利進行合理劃分,并依據預先制定的審計計劃有效開展審計工作,從而防止整個過程中出現不合理的審計行為。同時,以縮小內部各部門人員距離為核心,構建“業務審計”一體化體系,在審計期間,審計部門人員應提高重視,全身心投入其中。不管是在審計項目立項環節,還是在調整環節,都應全面加入審計軟環境,明確審計流程,在審計規范下,強化審計部門人員之間的溝通。如表2所示,企業借助OA管理系統建立內部審計數字化管理平臺,實現內部審計高效高質量管理。
(五)全面提升審計人員專業素養
人才在數字經濟時代下的內部審計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對此,應注重創新審計人員的審計觀念,注重人才培養,擴大培訓的范圍,積極學習先進的人才培養理念,優化我國內部審計人才培養機制。數字經濟下要實現內部審計工作的創新和轉型,就需要大批高素質復合型內部審計人才,審計人員自身的專業素養與內部審計質量有直接關聯,數字經濟要求內部審計人員能夠熟練應用各種現代化辦公軟件,掌握有關內部審計的專業知識技能,從而更好地滿足數字經濟下內部審計對于人才的需求。對此,企業應為內部審計人員提供實現個人價值的平臺,鼓勵審計人員積極自學,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同時,企業也要針對內部審計人員定期組織各種專業化培訓活動,通過培訓使其能夠熟練掌握現代化內部審計所需的各種先進技術,具有較高的數據分析能力,從而能夠更加高效地完成內部審計任務,壯大內部審計人才儲備力量。
六、結語
數字經濟發展對多個行業產生影響,為社會各個領域帶來便利。在審計行業,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為其帶來一定的發展機遇,促進內部審計職能定位以及內部審計方式的變革,但同時也為內部審計工作帶來一定的挑戰,對內部審計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且更加注重內部審計相關信息的安全性。為了在數字經濟時代下實施內部審計創新和轉型,通過提供區塊鏈內部審計服務,依托大數據開展審計工作,建立健全大數據審計機制,搭建數字化審計軟環境,全面提升審計人員專業素養,為內部審計工作在數字經濟時代下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慶龍,何佳楠,芮柏松.內部審計數智化轉型的動因研究——基于環境不確定性和戰略導向雙重視角[J].財會月刊,2021(24):91-98.
[2]陳曉瑩.數字經濟時代內部審計創新轉型之路[J].中國集體經濟,2023(05):45-48.
[3]李佳明.數字經濟時代下內部審計創新轉型之路探討[J].現代商業,2021(30):148-150.
[4]楊悅,王瑤瑤.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內部審計“立體”風控模式運用淺析[J].中國內部審計,2022(12):9-14.
[5]李新成.數字經濟下政府部門內部審計轉型研究[J].商業會計,2023(01):60-64.
[6]柳樾.數字經濟時代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挑戰與應對策略[J].全國流通經濟,2021(04):156-158.
[7]吳燕妮.數字經濟背景下企業增值型內部審計實現路徑研究[J].商場現代化,2021(24):181-183.
[8]邢春玉,李莉,張莉.內部審計:從數字化到智能化[J].財會月刊,2021(02):100-105.
[9]馬連鋒,徐政華.審計全覆蓋背景下內部審計制度創新研究——以我國高等院校內部審計制度創新為例[J].教育財會研究,2021,32(06):80-86.
(作者單位:福州外語外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