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紅霞 黃秀芳
項目式學習以學生為中心,以素養為導向,以項目成果為目標,以小組合作方式解決具有學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真實問題,是素質教育落地的重要實踐方式。本文通過“唱響中國傳統文化英文原創歌曲”項目式學習案例的展示與解析,探討并實踐了項目式學習開展教學流程的四個教學步驟,即項目選定、項目開展、項目成果展示、項目評價,為核心素養背景下一線教師開展跨學科項目式學習實踐活動提供了理論支撐和實踐參考。
一、項目式學習的內涵與特征
項目學習是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學習成就進行自主學習的一種綜合性、活動性的教育實踐形態。巴克教育研究所提出項目式學習為:“學生在一段時間內通過研究并解決一個真實的、有吸引力的和復雜的問題、課題或挑戰,從而形成對重要知識和關鍵能力的理解。項目化學習的重點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包括基于標準的內容以及如批判性思維、問題解決、合作和自我管理等技能。”可見,項目式學習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強調目標導向和情境的真實性,引導學生在持久且深入的合作探究中解決實際問題。
劉景福、鐘志賢提出了項目式學習的六個實施步驟:選定項目、制訂計劃、活動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和活動評價。周業虹概括了項目式學習的具體教學程序:選擇研究項目、設計研究方案、實施研究方案、交流評判結果、項目總結評價。萬姝論述了基于主題意義的項目式學習實施流程:解析主題意義、構建項目任務、推進項目產品制作、展示項目成果、項目評價反思。
綜上所述,項目式學習是指基于學科的關鍵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學生為中心,以素養為導向,以項目成果為目標,以小組合作方式共同探究并完成一個鏈接真實世界的綜合性任務,以獲得學科關鍵知識,發展核心素養,其流程主要包括項目選定、項目活動開展、項目成果展示及項目評價。
二、素養導向的高中英語項目式學習實施路徑
開展項目式學習的價值在于提出問題并深度參與探究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主題,從而獲得發展,提升核心素養和能力。素養導向的項目式學習為學生深度探究學習主題構建了真實的語言環境和社會環境,有助于學生基于自身的已有經驗,提出觀點,開展研究設計,進行實踐操作,形成個性化項目成果,從而實現更高層次的認知發展。
以素養為導向的項目式學習始終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主軸,在項目的選定、實施、交流、評價、反思等過程中,培養學生在21世紀成功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三、素養導向的高中英語項目式學習實踐
筆者嘗試以高中人教版英語第二冊Module 5 Music為例,闡釋如何開展素養導向的高中英語項目式學習。
(一)項目選定
1.選擇真實項目,確定研究方向
本單元的主題是音樂,主要涉及的主題語境是:欣賞音樂、音樂的紐帶作用、音樂的療愈功能、音樂鑒賞與評論等。授課對象是高一級學生。本著“學用結合、課內外集合、學科融合”的原則,筆者結合“廣交會”情境,開展了本次英語項目式學習活動,鼓勵學生以主人翁的精神,作詞譜曲,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教師在課堂上創設項目情境:Do you know The China Import and Export Fair? (你們了解廣交會嗎?),提出驅動問題“How to promot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o foreigners?”(如何用英語向外國友人推廣中國傳統文化?),并細化兩個子驅動問題“How can we introduc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English?”(如何用英語介紹中國傳統文化?)、“How to compose an English song abou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如何創作一首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英文歌曲?),借助驅動性問題鏈,引發學生的思維風暴,推動“唱響中國傳統文化英文原創歌曲”項目式學習的構建。
2.組建項目小組,明確成員角色
學生按照“自主參與,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原則,每個小組建議3~5人,且參與小組的學生滿足以下至少一項要求:(1)英文聽說能力較強,且具備英文歌曲演唱能力;(2)具備一定的彈奏樂器和識譜的能力;(3)能夠簡單合成、剪輯音視頻。小組成員的興趣、個性特點和能力水平等方面盡可能做到有差異。英文原創歌曲的創作采取任務驅動,在教師的指導和協調下,項目小組成員合理分配時間,及時完成小組任務。
(二)項目實施
1.搭建知識支架,構建知識圖譜
項目式活動具有跨學科性質,體現綜合性特點。一是體現在知識上。如英文原創歌曲項目活動不僅含有英語學科知識,且含有音樂學科中的跨學科知識以及攝影和剪輯等操作性知識。二是體現在學習手段上。英文原創歌曲項目活動采用小組學習和個人學習、在線學習和線下學習的混合學習方式。因此,在項目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需持續提供腳手架,與音樂教師、信息技術教師共同開展關于如何作詞、如何譜曲、如何拍攝剪輯視頻的培訓,引導學生在應用實踐中內化知識后遷移創新,創造性地解決項目開展中的問題。
2.規劃項目方案,推進產品制作
規劃方案是為學生完成項目任務、找到解決問題的路徑而設計的,是項目式學習實施的保障。當明確“唱響中國傳統文化英文原創歌曲”這個項目研究方向后,圍繞這一研究點,小組成員首先確定所要深入探究的中國傳統文化,明確其研究意義,規劃所要研究的具體內容和步驟,而后分工合作,開始實施探究方案。通過網上查找資料、調查采訪、交流總結等活動,學生對項目活動中所探究的中國傳統文化背后的文化起源、價值功用、現代傳承等進行深入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師重視內化環節的作用,利用個人陳述、小組分享等活動形式鞏固學生的結構化新知,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推動學生完成項目任務,最終實現學用一體。
(三)成果展示
1.展示項目成果,交流學習心得
項目成果的呈現方式有很多,既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也可以通過現場展示小組項目式學習成果。教師在此過程中可引導學生分享實踐經驗,并確保讓每位小組成員都能參與項目成果分享活動,體驗學習成就感。
如英文原創歌曲項目式學習成果匯報是以項目小組為單位、以PPT講解和現場作品演唱的形式公開發布的。展示完后各小組彼此交流項目學習心得,分享在項目研究實踐過程中的學習體驗和經驗心得。在展示過程中,學生表現出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在交流中收獲不同的學習經驗,學習其他項目小組的亮點和長處,為完善本組項目產品拓展思路。
2.接受同伴評價,優化項目產品
項目成果展示充分采取同伴評價,即每個小組對其他小組的表現和成果進行多維評價。同伴評價利用同伴的力量,發揮互助合作的精神,促進學生更積極地參與項目成果交流。
各項目小組在同伴評價中成為評價活動的參與者和合作者,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交流過程中提出自己的疑惑,發表自己的觀點,產生思維碰撞,并在相互評價中受到啟發,發現和診斷項目產品的問題與不足,取長補短,優化項目產品。
(四)項目評價
1.評價項目產品,反思學習過程
教學評價以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為基點。英文原創歌曲項目式學習采取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法。評價主體呈現多元化,活動采取組間點評、組內點評和教師點評三結合,評價內容體現多維性。英文原創歌曲項目式學習評價量表從項目主題、實施過程、展示過程、小組合作情況、學習策略應用、學科知識應用等六個方面構成。個人、小組成員和教師分別對每一項進行評價打分,最后綜合評分,得出總分。
評價量表的評價有助于學生體驗跨學科英語學習的收獲,反思自己的不足,更加全面地認識自我,同時有助于教師獲取跨學科教學的反饋信息,了解項目式學習的實際育人情況,不斷改進教學,提升育人質量。
2.強化過程評價,發展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的落實,更需要在學習過程中強化學生的過程性評價。除了采取上述所提及的評價量表作為過程性評價的工具,英文原創歌曲項目式學習還采取了檔案袋的形式,進一步鞏固項目化學習成果,形成學習閉環。項目式學習檔案袋的內容由項目過程檔案、項目成果檔案、項目評價反思檔案組成,展現了項目探究實踐過程中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過程。項目式學習檔案袋作為過程性評價手段之一,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以評促學。
四、結語
實踐證明,素養導向的項目式學習能融通學生的學科素養及跨學科素養的發展。學生在英文原創歌曲的項目式學習中,體驗真實的學習,將知識、思維等以具體的方式外顯化和可視化,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起源和現代傳承等方面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深化了其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提高了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發展了核心素養。
責任編輯 黃銘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