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超
【摘? 要】 高校通過建設學生社區,能夠為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提供良好的場所,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動。當前,我國進一步明確了“一站式”學生社區的建設及其具體的育人目標相關功能。基于此,文章分析了高校“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的基本構成以及發展現狀,論述了全面育人視角下“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的建設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 全面育人;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
隨著時代的發展,當前的教育領域在持續深化推進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高校貫徹全面育人理念,就是在大學的教育工作中促進學生德育和智育的協調發展,保持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步伐一致,對學生進行同步管理和服務,在此基礎上,在學生學習生涯的全過程落實全方位的育人理念。“一站式”的學生社區屬于高校建設的全新德育空間,其集成了服務、管理、思想、學業和教育五個方面的內容,是當前教育背景下高校針對全面育人理念進行的更深層次的實踐。
一、高校“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的基本構成
近年來,高校的辦學規模在不斷擴大,學生的人數日益增加,這加大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難度。學生社區管理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一部分,為了實現“一站式”學生社區的順利建設,高校應積極探索綜合管理模式。針對各大高校而言,“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的基本構成,在認知上存在共同點,即具有偶然性和必然性兩方面。必然性體現為綜合管理模式具有一般性的特征,偶然性則是指高校在辦學條件、特點、地理環境以及教育資源上的差異。“一站式”學生社區在實際的探索和建設過程中,存在很多相似的特征:
首先,“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的建設,要基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中,從課內逐漸引申到課外,將學生社區作為推進思政教育的主要場所,為全面育人提供全新的平臺。
其次,針對“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的探索,要堅持四個管理原則,分別為黨建引領、以人為本、服務多元以及文化滲透。黨政建設能夠為學生社區的黨員隊伍注入全新的生機和活力,推動學生社區的建設和發展;以人為本,即在學生社區的建設過程中,要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中心,促進各項管理資源的整合,以服務學生為目的,構建和諧、良好的環境,推動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多元的服務方式是指,學生社區將線上服務和線下服務充分結合,提高社區管理的效率,以貼近學生的多樣化需求;文化滲透則是學生社區以學生社區服務中心為依托,組織和開展各種活動,充分滲透德育工作,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
再次,對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的探索,是為了讓學生社區成為黨建和思政工作的重要陣地,通過學生社區培養人才以及對學生的服務管理,提高校園的穩定性、維護校園安全,這也是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的總體建設目標。學校以學生社區為依托,推進學生社區的一體化建設,以期在最大限度上發揮育人的作用。
最后,“一站式”學生社區的核心內容,分別為咨詢服務、信息發布、業務辦理以及活動組織。
二、全面育人視角下高校“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的發展現狀
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的建設,就是以學生社區為平臺,以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建設良好的育人環境,在其中滲透思政教育,為學生提供優質的管理服務,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生活的便利性和生活品質。當前,我國高校的“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依然處于發展和建設的初期階段,沒有積累足夠的經驗,因此在實踐的過程中,存在很多不足和問題,這對學生社區綜合管理功能的實現,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一)管理效果不佳
“一站式”學生社區的前身是學生服務管理中心,主要用于解決學生的生活問題。目前,“一站式”學生社區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從整體上來看,其管理效果不夠理想,管理工作的安排和規劃有待進一步完善。這是因為,學生社區的部分工作人員,是來自學生處以及勤工儉學的學生,他們對學生社區的建設目標和指導理念缺乏足夠的了解,只掌握了基本的工作內容。因此在模糊的工作理念下,“一站式”學生社區針對實際業務的辦理缺少科學的思想,具體的實踐活動缺乏精神支撐,無法充分貫徹思政教育的育人理念。
(二)缺少完善的社區服務內容
在科技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技術的革新給高校學生的生活以及學習方式帶來了轉變,促使大學學習突破了傳統課堂的局限,加之當代學生具有顯著的個性化特點,這都對大學學生社區提出了更高的質量要求和服務要求,某種意義上促進了高校各方面工作的改革。但是由于學生社區的建設在起步階段,服務內容缺少全面性,并且難以有效的整合管理工作,限制了綜合管理職能的發揮。另外,在社區管理、整合的過程中,涉及了多個部門的協調合作,其中包括保衛處、學生處、教務處以及招生處,由于各個部門之間存在著較顯著的管理壁壘,阻礙了信息的橫向溝通,導致這些部門針對學生提出的實際需求開展的各項工作經常重復,出現了責任推諉的現象,這都給學生服務的高效開展帶來了嚴峻的考驗。
(三)信息化水平低
在信息時代,信息技術滲透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高校的管理工作也在不斷加快信息化建設的腳步。隨著高校網絡信息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生社區的管理工作正朝著信息化和規范化的方向發展。“一站式”學生社區作為高校管理的全新平臺,應將線上以及線下的學生服務結合起來。但是當前,很多高校學生社區缺少線上服務平臺分擔線下的工作,信息化水平較低,網格化管理效率低下,這增加了實體服務中心的壓力,導致服務中心經常堆積了大量的業務,影響了學生業務辦理的效率。另外,高校缺少足夠的經費,雖然已經建設了線上服務平臺,但是該平臺的信息化水平較差,無法有效的兼容各種軟件,這不但無法同步線上和線下服務,而且讓工作人員無法以網絡數據分析為依據,從科學的角度對學生的業務申請提供預約、分類以及管理,網格化管理難以得到踐行。
(四)社區人員的服務意識差
在學生社區,工作人員的組成較復雜,主要包括高校輔導員、心理教師、行政科員以及兼職學生。由于高校輔導員不僅要完成教學管理工作,還要負責學生社區的管理,如果輔導員在職稱申請階段,學校還會對輔導員提出科研的要求,這都會加劇輔導員的工作壓力,使得其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生社區的管理工作中。在學生社區的心理輔導教師,能夠深入學生的生活,針對性地輔導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但是這些心理教師不僅要負責社區服務,還要完成日常的教學任務,因此針對學生社區缺少足夠的服務意識,不利于學生社區服務功能的發揮。在學生社區還包含了一部分兼職學生,承擔著社區管理工作。這些兼職學生由于工作待遇低、時間不固定,因此整體隊伍缺乏穩定性,這也會影響學生工作的積極性,不利于高校學生社區服務功能的實現。學校社區的部分行政管理人員在傳統管理觀念的影響下,對學生的態度惡劣,并未重視社區工作,不利于全面育人理念在學生社區管理工作中的落實。
三、高校“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的構建路徑
在全面育人背景以及高校學生管理朝著專業化方向發展的前提下,產生了“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學生社區,能夠更好地體現學生的個性和主體性,提高學生的生活品質,也迎合了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高校構建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則能夠推進高校學生管理和黨政建設的協同開展。
(一)樹立以生為本的管理理念
“一站式”學生社區的管理工作,以育人作為終極目標,目的是培養高質量人才。因此在“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的構建過程中,管理人員要樹立以生為本的管理理念,基于該理念的指導,切實維護學生的核心利益,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落實管理工作,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要從學生社區出發,提高學生學習生活的便利性,幫助學生解決成長中的難題和困惑;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基于學生的實際發展需要以及個性化特點,提高學生參與社區管理的主動性,在讓學生在科學引導下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要基于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制訂學生社區的各種制度,從而通過科學的規章制度開展社區工作,同時起到約束的作用。
(二)突破部門間的管理壁壘
由于在“一站式”的學生社區中,各項工作需要諸多管理部門間的配合,因此為了充分發揮管理職能,各個部門需要突破管理壁壘,構建協調的管理機制。第一,學校需要制訂科學的管理制度,保障各個部門管理和服務的權益,避免部門利益之間的沖突,為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調奠定良好的基礎。高校要明確協調溝通機制,促進部門間信息數據的共享,確保權責分明,避免出現管理功能的重復;第二,高校要積極構建評價和反饋機制,從而有效地檢驗學生社區的綜合管理效果,及時地更新管理方法,使管理方法滿足學生的需求。
(三)創新信息化手段
當前,網絡作為大學生信息檢索的主要途徑,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因此“一站式”學生社區也要充分地挖掘網絡資源的優勢,積極開展線上服務,促進學生社區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發展,不斷提高信息化水平。學生社區信息化平臺的不斷創新,有助于提高學生社區管理的效率。因此學校要在自身辦學條件的基礎上,購買或者開發學生社區綜合管理線上平臺和相關軟件,并在線上平臺統一地整合學生社區的各個管理業務和事項,這樣學生就能夠依靠網絡平臺獲取業務信息,從而結合自身的需要,便捷地辦理線上業務,這大幅節省了學生辦理業務的時間,迎合了學生的個性需求。另外,學校還要促進線上和線下學生服務的協同發展,提高學生服務的高效性和便捷性。
(四)提高社區人員的專業水平
“一站式”學生社區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將會對學生社區管理服務的質量和效率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學生社區工作的復雜性較高,項目種類多樣,存在著較強的不確定性,因此為了確保社區管理工作的成效,必須強化工作人員隊伍的建設,不斷提高其專業水平。一方面,高校要定期組織培訓,使學生社區的工作人員進一步明確社區管理以及業務辦理的具體工作理念、流程,提高學生社區服務的水平;另一方面,引進專職工作人員,從整體上提高社區人員的專業水平。學校設置專業的社區人員,能夠高效地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同時這些人員還能夠以專業的視角,深入挖掘學生社區工作具有的思政元素,有助于學生形成科學的價值觀念,實現育人目標。
四、結語
基于全面育人的角度,高校要樹立科學的管理理念,突破部門間的管理屏障,針對學生社區加大管理力度,積極創新管理手段,構建綜合管理模式,便于高效地落實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 孫正嘉,胡昊. 高校“一站式”學生社區模式下勞動育人實踐理路研究[J]. 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3,42(03):21-23.
[2] 魏晶,岳孟坤. “四位一體”的“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模式探究[J]. 北京教育(高教),2023(02):37-39.
[3] 趙偉,張克勤,董召勤. “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下高校雙創教育研究[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3(03):87-89.
[4] 李陽光. 全程導師參與“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的邏輯、問題與路徑研究[J]. 現代商貿工業,2023,44(04):139-141.
[5] 花春. 新時代高職院校“一站式”學生社區育人模式研究[J]. 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2(09):122-125.
[6] 周遠,張振,岳婭萍. 高校“一站式”學生社區的內涵生成、結構要素和現實意義[J]. 中國高等教育,2022(19):53-55.
[7] 蔡慶淞. 二級學院在高校“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改革中的角色定位與建設路徑探析[J]. 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2(11):19-21.
[8] 張璐. “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研究[J]. 高校后勤研究,2022(11):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