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洪光|文

一條黃金線,半部人類史。黃金永不磨滅的光澤與日月星辰的周而復始異曲同工,自古以來,黃金便被當作持久永恒的象征,寄托著人類對權力與財富的期盼,到現在已經成為最被青睞的戰略性貴金屬之一。
經過數千年發展,黃金開采告別了刀劈斧鑿、人抬肩扛的粗放式淘金模式,進入了清潔、自動、高效的機械化采冶,即用現代化裝備開采含金礦石,通過冶煉提煉黃金,大大提高了效率。但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資源,開采效率的提高意味著資源的萎縮,事實的確如此。當前黃金行業正被資源掣肘,深陷產業發展與資源不足的矛盾之中。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有和無對立相存、相伴而生。對黃金行業來講,過去孜孜不倦的索取是解決從無到有的問題,彼時大家都在追求“以量取勝”;而面對綠色低碳發展的新趨勢和資源增速觸頂的行業窘境,勢必要進行從“高速度”到“高質量”的深刻變革,深耕好從“有”到“無”的新時代課題。
因此,山東恒邦冶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邦股份”)將“開發有限資源的無限價值,引領黃金礦冶的綠色發展”確立為公司的使命。其基本內涵為:第一,資源是有限的,但回收是無限的。黃金與諸多元素相伴而生,隨著技術的發展,能回收的金屬越來越多,能回收的金屬純度越來越高。目前恒邦股份已經實現了金、銀、銅、鉛、鉑、鈀、鉍等元素的回收,未來還有許多有價值的稀散金屬、貴金屬乃至戰略性金屬隨著技術的進步而得到更高效地回收。第二,資源是有限的,但利用是無限的。通過多年的經驗積累和技術創新,恒邦股份開發出了高純砷、高純碲、高純硒等高純金屬產品,成功探索出了一條從“金屬單質”到“高純金屬”的利用路徑,未來,還將瞄準“高純化合金屬”繼續前行。第三,資源是有限的,但環保是無限的。礦冶企業雖為資源索取型行業,但與環境之間的矛盾并非不可協調,要打破這種對立,要靠理念還要靠技術。因此,恒邦股份創造性提出“有價元素全產品化,綠色發展零廢棄物”的戰略目標,并且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先后得到各級政府的認可,獲得了省級、國家級綠色工廠等殊榮。
三層“無限”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利用”的無限以“回收”的無限為前提,“環保”的無限是無限“回收”“利用”的歸宿和使命,即以“開發有限資源的無限價值”實現“黃金礦冶的綠色發展”。從這個角度來說,礦冶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經營,就是要不懈地追求這種無限性,把有價元素變成產品、讓產品性能逐步提高,從而更好地服務人類社會。換言之,黃金礦冶企業的使命應該落腳在開發有限礦產資源的無限價值上,同時,礦冶企業與生態環境的關系最為緊密,如何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價值,也應當是礦冶企業追求的根本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