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文

李紅輝:中共黨員,教授級高工,金誠信礦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礦建專家,2023 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曾發表十多篇論文,獲得兩項專利,主編過一個國家標準、一個行業標準,參編過三項國家標準,主持研究的多項專業課題榮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和有色金屬工業工程設計創新獎項,獲“全國優秀總工程師”“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項目經理”和“有色行業設計大師”稱號。
4月27日上午,2023年度“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工人先鋒號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在全國1035名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金誠信礦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誠信”)首席礦建專家李紅輝的名字,赫然在列。
5月18日下午,金誠信在北京總部舉行了“李紅輝同志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表彰大會暨大師工作室揭牌儀式”,全國機械冶金建材工會主席陳杰平出席大會并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公司海內外上萬名員工共同見證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今天的榮譽只代表過去,未來還需更加努力。我將把這份感恩和感謝化作行動,貢獻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李紅輝手捧紅彤彤的證書,佩戴著閃亮的獎章,向在場的所有人深鞠一躬。
十分鐘的獲獎感言,他幾度哽咽,心潮澎湃,感慨萬千。
花開花落,暑往寒來,歲月的車輪滾滾向前。不知不覺,距李紅輝投身礦山行業已近40個春秋。
2003年9月5日,一個周五的傍晚,38歲的李紅輝應金誠信創始人王先成的邀約,坐上了從長沙開往北京的列車,前往公司位于北京的臨時辦公地商談加盟事宜。當汽笛響起,車身開始緩緩移動,倚坐在窗邊,李紅輝的內心格外糾結,因為他知道,此次進京將面臨人生道路的重大抉擇。
1965年出生于湖南望城的李紅輝清秀俊朗,舉止斯文,一口濃重的湖南普通話是他的重要特征。作為改革開放后的“天之驕子”,1986年大學畢業后,李紅輝被分配到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長沙院”)工作,當時的長沙院與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現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為我國南北兩大有色研究設計單位,礦山專業的大學畢業生能分配到這里工作,可謂“一步登天”。
年輕的李紅輝來到長沙院后,很快成為業務骨干。在20 世紀90 年代初,有色金屬市場低迷的形勢中,他以改革的銳氣跑礦山、攬工程、闖市場,把自己負責的專業組業務搞得風生水起,令院里領導刮目相看。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他認識了來自溫州井建公司,后來成為金誠信創始人的王先成。
在湖北黃石大冶雞冠嘴金銅礦施工階段,李紅輝經常到項目現場做設計服務,每天清晨,都能看到王先成穿著工作服,認真巡視工地,仔細檢查工作,他還經常找李紅輝和現場設計組的其他專業人員一道商討如何安全、優質、高效施工。在1993至2003年近10年的交往中,王先成身上那股子溫州人特有的自力更生,敢試敢闖,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工作作風給李紅輝留下了深刻印象。

與別的老板不同,賺了錢后的王先成從不去歌舞廳迷醉,從不急著分錢暴富,而是將資金投入到購買大型設備壯大實力上。一個有干勁、有事業心、有理想的老板形象深深烙印在李紅輝的心田。當了解到王先成與中國黃金總公司合作在北京成立金誠信公司將宏途大展時,他一點都沒感到意外。而在接到王先成希望他加盟金誠信的盛情邀請時,卻一時舉棋難定,這才有了此次北上之行。
北京的短短兩天,王先成和李紅輝暢快地談論起行業大勢,描繪著創立金誠信的初心和愿景,為民族礦山事業作貢獻的使命與抱負。這個溫州企業家的家國情懷,干事創業的澎湃激情,對行業發展的敏銳洞察和為人處事的大格局、大氣魄,讓李紅輝肅然起敬。
除了被王先成的人格魅力和滿滿誠意所感動,金誠信為李紅輝所提供的職業舞臺更點燃了他心中的那團“火”。盡管長沙院在當時已是國家級的“明珠”,但李紅輝所學專業在設計院卻屬輔助專業,他的能力難以充分施展。而在專注于礦山建設服務的金誠信,他的專長可以得到淋漓盡致地發揮。
青春因磨礪而出彩,人生因蛻變而升華。盡管金誠信在當時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民營礦山企業,盡管要丟下“金飯碗”前路充滿未知,盡管辦公條件還很簡陋……李紅輝已在內心做出了人生中的重大抉擇。在與王先成在北京揮手道別的那一刻,李紅輝毅然決定接過“橄欖枝”,登上金誠信這艘航船,調轉人生航向,投身到民營礦山事業的滾滾洪流中,讓人生在實干報國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凡偉大事業,皆始于夢想,成于實干。
自2003 年10 月加入金誠信后,李紅輝就被委以公司技術部經理的重要職務。當時,公司正處于“一五戰略”早期,開拓西南、搶占華北、進軍海外,金誠信以外人眼中一種看似“不自量力”的勢頭去投標中標,開疆拓土。豎井施工一直是金誠信的“看家本領”。從1997年公司成立至今,金誠信在國內外已施工豎井超150條,其中,超過1000m深的豎井有20條,其豎井施工質量之好,速度之快,在業界有口皆碑。
在金誠信已建成的豎井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莫過于馳宏鋅鍺會澤分公司3#豎井。該工程由長沙院設計,井筒凈直徑為6.5米,深度為1526.5米,是國內第一條超過1500 米的豎井。當時兼任金誠信豎井分公司總經理的李紅輝主持了該井從投標、建設到投運的全過程。
工程投標是必須打贏的第一役。在國內業界無先例可循的情況下,為了能夠拿出既安全優質,又高效快速的施工方案,李紅輝差不多把自己“逼到極限”。準備投標標書的3個月里,他和團隊成員幾乎沒有休過一個完整的周末,通過大量翻閱技術資料和安全規程,查找國外同類工程的施工案例,對從施工系統配置、設備選型計算到超深豎井施工可能遇到的高地壓、高水壓、高地溫解決方案和安全、質量、進度保證措施等,都一一認真研究,詳細論證。
2013年10月,憑借厚達300多頁的投標標書、系統的講標和專業答疑,金誠信成功中標。在得知喜訊的那一刻,李紅輝既興奮又擔憂,興奮的是終于有機會圓夢最深豎井;擔憂的是,1500多米的深井施工在國內無成功經驗可借鑒,要想啃下這塊“硬骨頭”,前方還有太多難關要過。
自2014 年元旦項目開工后,李紅輝就帶領團隊按照王先成書記提出的工程建設和科研“兩手抓”的指示,盯在項目現場完善現場施工組織管理,開展施工工藝技術和安全技術的研究,對施工提升系統、懸吊系統的各個環節都進行系統分析和理論計算,并在此基礎上,自主開發了鋼絲繩在線監測裝置、穩車群智能控制系統;組織開發了遠程監控系統,對工程的重點部位、重要環節實現遠程監控。
針對復雜的地質條件,李紅輝帶領并指導團隊提前收集地質資料,開展巖石力學和高應力災害機理及控制研究,采用理論分析、數值仿真及安全監測系統等方法,研究超深豎井巖爆形成影響因素及其發生機理,建立了巖爆安全監控系統;根據地應力的分布規律,提出超深豎井開挖巖爆監測預警防治方法和高應力條件下不良地層的協同支護技術,并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成功地防范了兩次大規模的巖爆造成的安全危害。
一米米下掘,一關關攻破。在接連攻克了提升系統、巖爆、高壓涌水等一個個技術難題的同時,李紅輝還指導會澤項目管理技術人員不斷提升生產組織效率,創下了連續5個月井筒掘砌超百米、月度最高掘砌成井181.6m的傲人成績,在當時刷新了國內冶金、有色行業礦井施工紀錄。2015 年11 月19 日,會澤3#豎井比工期提前89天竣工。當井筒落底的那一刻,李紅輝那懸了600多天的心才真正“落了地”。
2000年,乘著國家“走出去”政策的東風,金誠信首次走出國門,承接了我國在境外開發建設的第一個有色金屬礦山——中色非洲礦業有限公司贊比亞謙比希銅礦的施工任務。此后,公司一路穩扎穩打,在非洲、歐洲、中亞、東南亞先后承接了20多個礦山開發服務項目,在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踐行中國民營企業使命擔當的同時,也在國際礦業界彰顯了“金誠信形象”和“中國力量”。
作為金誠信總工程師,李紅輝相繼為贊比亞謙比希銅礦、KCM銅礦、老撾東泰鉀鹽礦、剛果(金)卡莫阿銅礦、塞爾維亞Timok 銅礦等項目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持和現場指導,其中,最令他難忘的還是參與卡莫阿銅礦施工的日日夜夜。
卡莫阿銅礦是世界級銅資源礦山,業主為紫金礦業公司和加拿大艾芬豪礦業公司。該礦設計生產規模為12000kt/a,采用膠帶斜井-斜坡道聯合開拓方式、進路膠結充填采礦法,基建工程量大、井巷斷面大、沉積巖地層節理裂隙發育、地下水量豐富。金誠信是井巷工程施工的唯一承包商。
當2017 年國慶節,李紅輝帶領項目團隊奔赴現場時,滿懷的壯志豪情與“骨感”的現實“撞了個滿懷”——既要克服對瘧疾的恐懼和住臨時帳篷的不適,最主要的,還要在最短時間內熟悉了解西方的安全理念、質量標準和外方業主的管理模式,并盡快提升屬地員工的工作技能。
根據南非的礦業安全管理規程和業主的項目管理制度,李紅輝及其團隊很快制定了卡莫阿銅礦井巷施工安全標準和管理規定,并依據南非SRK集團的設計文件,編制施工技術方案,根據合同要求編制施工進度計劃。在現場籌備工作就緒并取得開工通知后,2017 年11 月16 日,隨著第一聲炮響,工程如期開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進的設備是施工成功的有力保障。金誠信斥巨資購買了世界領先的礦山設備,包括Epiroc 的BM282 掘進臺車、電腦控制臺車,Sandvik的LH517型17噸鏟運機和TH650型50噸卡車,以及Normet的裝藥臺車、錨桿臺車、噴射混凝土臺車等全套輔助設備。好的設備更需要熟練的操作和高效的施工組織,李紅輝創造性地組織編制了標準操作程序(SOP),細化施工過程中的每個環節,并將各環節的設備配置、開工前的準備工作、設備操作程序、安全要點、質量要點等編成程序,先后編制了《BM282掘進臺車鑿孔操作程序》《鏟運機鏟渣、裝車操作程序》《連線、起爆操作程序》等56項標準程序,對員工進行培訓和指導,逐步提升其操作技能,提高施工效率。與此同時,通過科學設計工序銜接、嚴格控制正規循環作業時間,在每天僅能在兩個規定時間段放炮的情況下,充分挖掘技術“勢能”和設備“動能”,用半年的時間,將每個機臺每月的掘支進尺從120米提升到160米,遠超國際礦業公司的施工進度,為項目提前投產貢獻了金誠信人的智慧,在贏得業主高度贊譽的同時,也為項目二期、三期工程的施工以及采礦生產合同的簽訂奠定了基礎。

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金誠信創立之初,創始人王先成就明確了“技術領先”的發展思路,以創新為引擎,以科研為驅動,在帶領企業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的同時,大力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解決中國礦山新技術、新工藝與新裝備“卡脖子”問題提供金誠信解決方案。
作為金誠信技術攻關的“排頭兵”和“領頭雁”,李紅輝帶領團隊始終奮戰在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最前沿,在富含水地層的超前探測、高壓注漿、綜合治水,高地溫條件機械制冷,高地應力監測、預判和控制,高地壓硬巖精準爆破,超深井鑿井提升、懸吊系統的安全管理等領域取得了卓著的研究成果,獲得了多個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國家級和省部級施工工法。
2013 年,作為主要編寫人員,李紅輝參與了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現為國家應急管理部)組織的“雙超”項目研究。主編了國家安全生產行業標準《超深豎井施工安全技術規范》,主編了國家標準《非煤礦山井巷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標準》,參編了《有色金屬采礦設計規范》《有色金屬礦山井巷工程設計規范》等國家標準。
2015年,金誠信積極響應國家“四深”戰略部署,承擔了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深部金屬礦建井與提升關鍵技術”項目中“金屬礦深豎井高效掘進與成井關鍵技術及裝備”的課題研究。作為技術負責人,李紅輝帶領由行業內研發設計、高校、施工單位共7家機構組成的課題團隊,以金誠信承建的中國黃金紗嶺金礦超深豎井為依托工程,組織開展了以1500至2000米豎井施工安全和質量為目標的高效施工理論探索、工藝技術攻關和裝備研究。2022年1月,在多位院士和專家參加的課題績效評價會上,課題研究成果獲得充分肯定,順利結題。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李紅輝認為,新時代的工匠,不僅要自己做得出彩,還需要具備帶團隊和培養后備人才的能力。在“不創新就要落后,創新慢了也要落后”的時代,只有充分發揮人才合力,激發青年骨干技術人才的創新力,才能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持久的動能。在為公司海內外礦建項目提供技術指導的同時,李紅輝積極發揮“頭雁引領”效應,將積累的豐富經驗和專業知識傾心傳授給公司年輕人,以匠心、耐心、恒心培養出了一批業務精、素質高、講奉獻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今年5 月,金誠信專門設立了“李紅輝井建大師工作室”,以“頭雁”效應激發“雁陣”活力,在公司內部營造銳意創新的濃厚氛圍,厚植高技能人才培養沃土。李紅輝告訴筆者,他將利用好大師工作室這個平臺,以行業工程施工“痛點”“難點”為創新“原點”,把自己近40年積累的好經驗、好工法、好心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人,充分激發青年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和熱情,培養更多高技能年輕人才,為金誠信實現百年礦業夢,為民族礦山事業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貢獻最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