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金盈
(淄博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山東 淄博 255086)
食品安全、藥品質量直接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因此,一直備受人們關注,但是,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藥品不良事件等,極大影響了社會穩定。基于此,很多部門開始在食品藥品檢測中傾注更多的力量,并完善相關制度和工作機制等,通過更加有效的檢測方法來增加安全保障,如高效液相色譜法,其因在食品藥品檢測中的各項優勢作用而受到廣泛歡迎,并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高效液相色譜法是色譜法的一個重要分支,以液體為流動相,通過高壓輸液系統,將不同比例混合溶劑、不同級別單一溶劑、緩沖液等流動相泵入裝有固定相的色譜柱,各種成分在柱內被分離,再通過檢測器檢測,確定試樣基本成分組成。高效液相色譜儀基本組成部分包括檢測器、分離系統、進樣系統、輸液系統、數據處理系統等,通過各個系統的靈活配合應用,發揮對應的檢測作用[1]。
概括而言,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具有以下優勢:第一,檢測快捷、準確,并可對多種食品展開同步檢測,得出相對準確的結果。第二,成本低。高效液相色譜法相比其他檢測方法而言,成本較低,除了應用高效液相色譜外,基本不會用到其他儀器材料,且整個檢測過程相對安全,萃取過程簡單、用時少,節省人力物力[2]。第三,流速快。處于高壓環境下,速度能達到5 000塔板/m,故而溶質分離速度極快,一般狀況下,藥品檢測能在10 min內完成,一些簡易成分的藥物5 min即可檢測完。第四,應用廣。市場上80%的有機物能通過高效液相色譜法進行檢測分析,在藥學上,能對合成藥物、天然藥品進行成分檢測;在農業上,能檢測蔬菜農藥殘留、飼料添加劑含量等。此外,在化工等領域也有著較好的應用效果。第五,在藥品檢測上,能夠比較清晰地反映藥品結構、性質,符合《中國藥典》的標準要求,對于用藥安全來說起到較好的保障作用[3]。
高效液相色譜法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涉及多方面內容,以下進行簡單分析。
3.1.1 食品添加劑檢測
很多食品中使用較多的添加劑,用于保鮮、防腐、增加食品品質、口感等。部分食品生產商為提高收益,會違規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危害食用者健康。引入食品添加劑檢測法,可對食品中的防腐劑、甜味劑、著色劑等進行有效檢測。以防腐劑檢測為例展開探究,防腐劑是為了防止食品腐爛而添加的一類物質,如脫氫乙酸、納他霉素、山梨酸、苯甲酸等。例如,在檢測醬油中添加的防腐劑時,準備醬油樣品,通過90%甲醇溶液提取,進行固相萃取柱凈化富集,C18色譜柱分離,分析檢測結果顯示:檢出限1.0~2.0 mg·L-1,線性范圍1.0~100.0 mg·L-,加標回收率72.8%~100.9%[4]。
3.1.2 食品營養成分檢測
食品中含水、無機鹽、維生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等物質。以蛋白質檢測為例展開研究,蛋白質能提供能量,也是細胞組織的組成成分,基本組成單位為氨基酸,相比其他蛋白質測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譜法需對蛋白質進行水解處理,然后檢測其氨基酸構成、含量。有研究人員選擇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新鮮煙葉中含有的游離氨基酸類型,首先準備樣品,通過超純水提取,采用異硫氰酸苯酯(PITC)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進行檢測,C18色譜柱分離,分析檢測結果顯示,各類氨基酸在2~50 μg·mL-1區間內表現出較好的線性關系,定量限0.03~0.10 mg·mL-1,回收率在84.6%~105%之間。
3.1.3 有害有毒成分檢測
很多動植物在生長中會吸收部分農獸藥,進而在體內殘留,后通過食物鏈進入飲食者身體。此外,還有一些非法添加物。比如在番茄醬、辣椒醬中添加的蘇丹紅,奶粉中添加的三聚氰胺等,通過高效液相色譜法可檢測出這些有害有毒物質。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有害有毒成分檢測方法對比表
高效液相色譜法在藥品檢測中的應用,可從以下方面展開。
3.2.1 藥品鑒別應用
使用高效液相色譜法鑒定藥品,因組分保留時間能有效反映藥品本身的結構、性質,故而可采用該種方法完成藥品鑒別。在檢測時需注意,要保證對照藥品、供試品保留時間相同,含量測定時選擇內標法,最好能保持供試品溶液和對照品溶液色譜圖中藥物峰保留時間與內標物峰的保留時間比值相同,以保證鑒別效果的準確性[5]。
3.2.2 有關物質檢測
藥品質量并不完全取決于主要成分含量,還受其他成分含量影響,雜質含量也會影響藥品的療效。因此,除了參考藥品質控標準外,還必須檢測相關物質含量。高效液相色譜法具有精準、便捷、簡單的應用優勢,可廣泛應用于各種藥品檢測。例如,以往在進行乳糖酸紅霉素系列物質檢測時,操作繁瑣、重現性差,而改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后,檢測的簡易性、準確性得到大幅提升。
3.2.3 含量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應用優勢較多,比如樣品用量低、分析速度快、自動化程度高等,應用于藥品定量檢測中有較好效果。在《中國藥典》中記錄的高效液相色譜標準法已經增至近700個,其中反向色譜法、離子交換色譜法應用最廣泛。
3.2.4 中藥成分測定
中藥成分多、體系復雜,通常是多種類型藥物配伍才有較好的療效,因而在進行成分檢測時難題較多。引入高效液相色譜法,能夠快速分離出中藥中的成分、雜質,高效有序地完成成分鑒別、含量測定,對提升中醫藥質控標準、規范作用巨大。
3.2.5 手性藥品檢測
部分藥物對映體有著相同的化學物理性質,若是通過常規高效液相色譜法進行檢測,很難進行有效分離,如很多氨基酸均有著左右螺旋體,但在樣品提取時只能得到混合物。手性藥品是有著較強活性的對映體,但也有一些手性藥存在副作用或者無效。手性藥色譜法檢測有直接法、間接法兩種方式,其中前者不用再進行衍生化反應,可通過手性色譜柱分離、檢測,后者則是通過將手性固定相帶入不對稱環境,讓即將拆分的對映體、手性源、手性作用物組合為絡合物。應用較多的手性固定相如表2中的3種類型。此外,手性流動相有著較好的應用效果,如常見的配體交換型手性添加劑、奎寧等手性離子對添加劑、環糊精添加劑等,多是由手性配基、二價金屬離子鹽組成,手性配基又多是氨基酸或者具備相應化學物質的衍生物,能與對應的二價金屬離子鹽進行螯合反應,再與待分離對映體異構體結合為相應類型配合物,通過在流動相、固定相間分配來實現分離,得到最終檢測結果。

表2 手性固定相類型示意表
綜上所述,本文就高效液相色譜法在食品、藥品檢測中的應用展開了綜合論述與分析,高效液相色譜法在實際應用中有優勢也有不足。因此,在實際檢測工作中,應發揚優勢、彌補不足,不斷提升高效液相色譜法應用實效,總結檢測經驗,以提升檢測質量、效率,壓縮檢測成本,為食品、藥品的安全檢測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