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偉偉,王春燕,鄭夢寒,呂雙雙,張會麗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藥學與化學工程學院,河南 鄭州 451150)
大棗,又被叫做棗子、良棗、刺棗、貫棗、姜棗等,鼠李科植物棗樹的成熟果實就是大棗[1]。截至目前,中國的優良棗樹品種居世界第一,大多數分布在山西、山東、河北、陜西、新疆和河南等地。
研究表明,紅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P、環磷酸腺苷(cAMP)、維生素C、黃酮類、多糖等[2-3]。其中,大棗多糖具有護肝保肝、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抗炎和抗腫瘤等作用[4-5]。目前,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水提醇沉法、超聲波輔助提取法、微波輔助提取法和酶提取法[6]等。
大棗多糖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能增強慢性疲勞綜合癥鼠的免疫系統能力和抗氧化能力,而且可作為生物反應調節物[7]。最近研究[8]表明,大棗多糖可以作為天然抗氧化劑使用,相關學者利用化學及生物學方法對大棗多糖抗氧化活性進行評價,包括多糖清除羥基自由基、抑制脂類過氧化等,證實了大棗中含有的多糖有著良好的抗氧化作用,不僅能作為食品食用,還能作為一種身體的調理劑。因此,大棗作為一種藥食兩用的綠色產品,在中國擁有廣闊的市場。
大棗,產自河南省新鄭市,購買于禹州市信義教學設備有限公司;FW80微型高速萬能試樣粉碎機(北京中興偉業儀器有限公司);SH-Z-D(III)循環水式多用真空泵(鄭州瑞涵儀器有限公司);202-2型電熱恒溫干燥箱(上海椿拉儀器儀表有限公司);BK-1000B超聲波清洗儀(濟南巴克超聲波科技有限公司);UV1700PC紫外分光光度計(上海奧析科學有限公司);N-1300旋轉蒸發儀(東京理化);95%乙醇分析純(批號20220105,上海展云化工有限公司)。
無水乙醇(批號20220120, 上海展云化工有限公司);石油醚(批號220220,上海展云化工有限公司);苯酚(批號220105,上海展云化工有限公司);無水葡萄糖(>98%)標準品(批號B21882,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抗壞血酸(99.7%)標準品(批號20220223,天津市光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97%)標準品(批號20220220,上海展云化工有限公司)。
1.2.1 大棗多糖提取工藝
稱取大棗適量,按條件進行提取,提取液濃縮至1∶2(原料重∶溶液體積),醇沉,靜置,離心,沉淀依次用無水乙醇、丙酮、無水乙醚洗滌,經真空干燥,得到粗多糖,接著,計算收率及多糖含量。將大棗去核粉碎,稱取大棗粉,水浴回流脫脂后室溫干燥,干燥大棗粉浸泡1 h,水浴浸提,抽濾,保存濾液,濾渣加入同樣水量,再次浸提,合并兩次所得提取液,濃縮至原提取液1/4,用無水乙醇醇沉,使醇濃度達到80%,經過靜置、離心、沉淀,用無水乙醇、丙酮和石油醚反復洗滌真空干燥,得到大棗粗多糖。
1.2.2 標準曲線的繪制
首先,將約0.025 0 g的葡萄糖標準品精確稱量至25 mL容量瓶中,用蒸餾水溶解,然后將其稀釋至刻度線,以獲得濃度為1.024 mg/mL葡萄糖標準溶液。接著,從配制的葡萄糖標準溶液中,依次吸取0.1、0.2、0.4、0.6、0.8 mL溶液至10 mL容量瓶中,用蒸餾水定容至刻度線。其次,分別取1 mL標準溶液到1、2、3、4、5號試管中,再依次向5支試管中加入5%苯酚溶液1.0 mL和濃硫酸5.0 mL,再放人沸水煮30 min,30 min后取出,分別從試管中取2 mL樣品加入比色皿。最后,取1.0 mL的蒸餾水按上述的實驗程序進行操作,并將其用作葡萄糖標準溶液的空白對照,于紫外分光光度計490 nm[9]處測定葡萄糖標準溶液的吸光度(A),繪制標準曲線。
1.2.3 穩定性實驗
取濃度為1.024 mg/mL的葡萄糖標準溶液0.5 mL于10 mL容量瓶,用蒸餾水定容至刻度線,并混勻,從中取1 mL標準溶液試管中,再依次向5支試管中加入5%苯酚溶液1.0 mL和濃硫酸5.0 mL,再放入沸水浴30 min后取出,放冷至室溫,從試管中取樣品適量加入比色皿中,同法制備空白對照,室溫放置0、6、12、18、24 h,測定在490 nm處吸光度。
1.2.4 精密度實驗
分別精確吸取六份濃度為1.024 mg/mL的葡萄糖標準溶液0.5 mL,用蒸餾水定容到10 mL容量瓶中,搖勻待用,然后按1.2.6的試驗程序進行試驗,用苯酚-硫酸法測定吸光度(A)。
1.2.5 重復性實驗
精密稱定6份脫脂后的大棗粉15 g ,按照1.2.6項下實驗過程進行操作,依次制備出6份供試液備用,并按以上方法進行吸光度(A)的測量。
1.2.6 苯酚-硫酸法測定大棗多糖含量
首先用脫脂后的大棗粉15 g(A)進行最佳工藝提取,得到1.7 g(m)大棗粗多糖,其次測定含量,實驗步驟如下:
精確稱量約0.02 g(B)大棗粗多糖至100 mL容量瓶,用蒸餾水溶解后再定容至刻度線,再取出10 mL到100 mL容量瓶,再用蒸餾水定容到刻度線,然后吸取1.0 mL注入試管中,加入1.0 mL的5%苯酚試劑和5.0 mL濃硫酸,搖勻煮沸30 min。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法在490 nm處測量吸光度(A),把A值代入2.1項下線性回歸方程中,得到大棗多糖濃度C,按照下列公式(1)計算出大棗粗多糖含量。
D為稀釋體積(mL);
C為大棗多糖濃度(μg/mL);
A為大棗脫脂后質量(g);
B為稱取的大棗粗多糖質量(g);
m為最佳工藝提取的粗多糖質量(g)。
1.2.7 DPPH法測定大棗多糖抗氧化活性
精密稱定所需試劑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約5 mg至100 mL刻度的容量瓶,用無水乙醇溶解稀釋至刻度線,充分振搖,制成DPPH乙醇溶液,濃度為0.055 mg/mL。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在517 nm測VC吸光度(A0)。
將約0.02 g VC精確稱量到25 mL容量瓶,用無水乙醇溶解,然后稀釋到刻度線,充分振搖,然后將VC溶液配制成濃度為0.2、0.4、0.6、0.8、1.0 mg/mL作為陽性對照。
稱取大棗粗多糖約0.02 g,制成和VC相同濃度的大棗多糖溶液,先分別吸取1 mL不同濃度的多糖溶液于1、2、3、4、5號試管中,于紫外分光光度計517 nm處測量吸光度(A1),再分別向5支試管加入2 mL的DPPH乙醇溶液,最后分別取5支試管中溶液2 mL于比色皿中,30 min后再次測量吸光度(A2)。按照公式(2)分別計算出大棗多糖對DPPH自由基清除率(%),并繪制不同濃度大棗多糖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曲線。
通過SPSS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具有統計學含義。
以苯酚硫酸法在490 nm處測葡萄糖吸光度,如表1所示。以葡萄糖濃度(μg/mL)作為橫坐標,吸光度(A)作為縱坐標,并繪制葡萄糖標準曲線,如圖1所示,線性回歸方程Y=0.006 6X+0.229 5,相關系數為R=0.999 8,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

圖1 葡萄糖標準曲線圖

表1 葡萄糖標準溶液濃度與吸光度測定數值表
通過重復性穩定性測試,結果葡萄糖標準溶液RSD值為1.08%,供試液在24 h內顯色穩定;重復性測試,RSD值為1.05%,重復性好;精密度測試,其RSD值為1.12%,精密度符合要求。
2.2.1 回流脫脂溶劑的選擇
95%乙醇脫脂的脫脂率(12.75%)>石油醚脫脂的脫脂率(1.75%),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2。

表2 不同脫脂溶劑脫脂率表(%)(n=3)
2.2.2 超聲輔助脫脂溶劑的選擇
因為P>0.05,說明不同的脫脂溶劑對于脫脂率均不會表現出差異性。所以,在超聲輔助脫脂時用95%乙醇或者石油醚脫脂都可以,結果見表3。

表3 不同脫脂溶劑脫脂率表(%)(n=3)
2.2.3 大棗多糖工藝篩選
稱取脫脂后的大棗粉15 g,以1∶24的比例加入蒸餾水200 mL,在提取之前浸泡1 h,首先是在88 ℃下進行水浴提取兩次,每次2 h,其次是超聲提取50 ℃下水浴提取兩次,每次30 min,最后濃縮提取液,靜置醇沉、干燥得大棗粗多糖,稱取其重量并計算大棗粗多糖得率。實驗結果表明到95%乙醇回流脫脂后水提平均值(6.35),會明顯高于95%乙醇超聲脫脂后超聲提的平均值(3.45),表明95%乙醇脫脂后水提方法好,粗多糖得率最高,所以選擇95%乙醇脫脂后進行水提的方法,結果見表4、圖2。

圖2 不同提取工藝柱狀圖

表4 不同提取工藝粗多糖得率表(%)(n=3)
在選擇大棗粗多糖提取工藝條件時,主要以料液比、時間和溫度為考察對象,探討這三個因素對大棗粗多糖得率的影響。
2.3.1 料液比對大棗粗多糖得率的影響
稱取脫脂后的大棗粉15 g,設置大棗多糖提取溫度為68 ℃,提取時間為4 h,考察1∶6、1∶12、1∶18、1∶24、1∶30液料比對大棗粗多糖得率的影響,重復3次,進行最佳料液比的篩選。由表5可知,當料液比范圍是1∶6~1∶30時,隨著水量的增加,大棗粗多糖得率也在逐步提高,尤其當料液比為1∶24時,大棗粗多糖得率最高(如圖3所示),所以選擇1∶24的料液比。

圖3 料液比對大棗提取的影響圖

表5 料液比對大棗粗多糖得率的影響數據分析表(n=3)
2.3.2 溫度對大棗粗多糖得率的影響
先稱取脫脂后的大棗粉15 g,然后以2.3.1中篩選的最佳料液比為條件,時間是4 h,設置溫度58 ℃、68 ℃、78 ℃、88 ℃、98 ℃,探究溫度對大棗粗多糖得率的影響,重復3次,進行最佳提取溫度的篩選。由表6可知,大棗多糖溫度范圍是58 ℃~98 ℃,隨著溫度的升高,粗多糖得率呈現一種遞增狀態;當溫度達到88 ℃時,粗多糖得率最高,因此選擇提取溫度88 ℃(如圖4所示)。

圖4 提取溫度對多糖提取的影響圖

表6 提取溫度對大棗粗多糖得率的影響數據分析表(n=3)
2.3.3 時間對大棗粗多糖得率的影響
稱取脫脂后的大棗粉15 g,以2.3.1和2.3.2篩選的最佳料液比和提取溫度為基礎,考查不同大棗多糖提取時間1、2、3、4、5 h對大棗粗多糖得率的影響,重復3次,進行最佳時間的篩選。由表7可以看出,大棗多糖提取時間是從1 h~5 h,在此時間內,大棗粗多糖得率是先升高后降低,在2 h時間段粗多糖得率最高,粗多糖得率最高,所以選擇2 h的提取時間(如圖5所示)。

圖5 提取時間對大棗粗多糖得率的影響圖

表7 提取時間對大棗粗多糖得率的影響數據分析表(n=3)

表8 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
在單因素實驗基礎上,選取三個考察因素即提取溫度、提取時間、料液比,考察不同條件對提取大棗粗多糖得率的影響,為正交試驗提供合理提取條件,再在一定料液比(g∶mL)、提取時間(h)、提取溫度(℃)下,通過水體醇沉法提取大棗粗多糖,以大棗粗多糖得率為判別指標,設計出正交試驗,優化大棗多糖最佳提取工藝,詳見表8-10。
從表9可以看出,將三種因素在正交試驗表格中的極差(R)進行比較,得到RC>RA>RB;影響大棗粗多糖得率的主要因素首先是提取溫度,其次是料液比,最后是提取時間;借助表10,確定大棗多糖最佳提取參數為A3、B3、C3,即提取時間2 h、料液比1∶24、提取溫度88 ℃。

表9 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

表10 正交試驗方差分析表
在正交試驗優化的最佳提取工藝基礎上,取脫脂后大棗粉15 g,以1:24的料液比、4 h的提取時間、88 ℃提取溫度,用水提醇沉法分別進行3次實驗。最終大棗粗多糖得率為9.60%、9.59%、9.51%,平均得率為9.57%,3次結果相差不大,表明此工藝條件是合理的。
用脫脂后的大棗粉15 g進行水提醇沉,以最佳工藝進行提取,得到1.7 g大棗粗多糖。精確稱取約0.02 g粗多糖,按照1.2.6方法處理,進行含量測定,在紫外分光光度計下490 nm處測得的吸光度A為0.374,將其代入線性回歸方程Y=0.006 6X+0.229 5,得到大棗粗多糖濃度為21.89 μg/mL,再代入公式(3)得大棗粗多糖含量為116.47 mg/g。
以DPPH法,抗壞血酸(Vc)作為對陽性照,結果顯示,大棗多糖的濃度與DPPH的清除率有一定的相關性,大棗多糖的濃度在0.2~1.0 mg/mL之間,清除率隨著濃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呈現劑量-反應關系,大棗多糖濃度為1.0 mg/mL,大棗多糖的清除效率可達90%以上,說明大棗多糖的抗氧化能力很強(如圖6所示)。

圖6 大棗多糖對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圖
(1)脫脂方法選擇:在實驗當中,分別采用95%乙醇和石油醚兩種脫脂溶劑在不同脫脂條件下進行脫脂,最終選擇95%乙醇進行脫脂。(2)提取工藝篩選:在預實驗當中,統一條件下,對水提和超聲波輔助提取進行比較,其結果表明水提方法好,且粗多糖得率最高。(3)提取工藝優化:在提取工藝的優化實驗中,采用料液比、溫度、時間三個參數,對大棗多糖提取工藝進行了優化,采用單因素和正交實驗法,得出最佳提取工藝參數:料液比為1∶24、提取溫度為88 ℃、提取時間為4 h。魏然[10]通過優化得到的熱水提取大棗多糖條件,影響多糖提取率的順序是溫度>時間>料液比,最優條件為:液料比1∶20、提取溫度90 ℃、提取時間5.3 h,得率為5.27%。(4)抗氧化活性:本文經過單因素和正交試驗對大棗多糖提取工藝進行了優化,緊接著進行了抗氧化活性研究,得出大棗多糖與活性大小成正比,與李雪華等[11]研究結果一致,都說明了大棗多糖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
大棗多糖最佳提取條件為:提取時間4 h,提取溫度88 ℃,料液比1∶24,所測的大棗粗多糖含量為116.47 mg/g。本研究結果表明大棗多糖溶液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證實了大棗多糖是一種很好的體外抗氧化活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