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厭學;學生;心理干預策略
【中圖分類號】G448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25-0069-02
【作者簡介】何冬怡,蘇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江蘇蘇州,215000)副教授,中國心理學會注冊心理師。
一、了解厭學的主要因素
我們知道,厭學是一類以“對學習沒有興趣、視學習為痛苦或負擔、不能正常學習、經常曠課或不上學”為特征的心理行為問題。厭學的原因多半與以下幾類因素有關:對學習喪失信心,甚至產生強烈的負性情感體驗和負性自我體驗,進而自暴自棄;學習動機不足,輕視某些科目,學習目標不明確,自我理想不清晰;學習意志力薄弱,養成“畏難、容易退卻”的心理慣性,只愿意做容易的、勝任的事,不愿意多動腦、多吃苦,缺乏迎難而上的堅定意志;學習中缺少積極的評價和具體的支持,來自各方面的消極評價容易使心理發展不夠成熟的學生萌生厭學的想法;存在尚未解開的特定困難而不想去上學,如感到冤屈、害怕被取笑、擔心被欺負、不接受自己沒考好或作業沒交、覺得老師不公正等。
通常,厭學問題的干預主要包括“外部環境的改善”和“自身狀態的調整”。[1]“外部環境的改善”通常包括改善家庭關系、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拓展社會支持、提供具體的學業指導、尋求專業的心理援助、協助探索問題的解決之道等;“自身狀態的調整”主要包括調整認知偏差、恢復自尊與自信、提高適應能力、學會正確歸因、改善自我評價、探索學習意義、挖掘積極資源、重設成長路徑、獲得成功體驗等。
二、干預厭學的合作取向
面對三個“不想上學”的來訪學生,三位咨詢師以真誠、尊重、開放的態度,傾聽共情,理解接納,積極關注,與學生建立了良好的關系,繼而多方聯動,開展系統合作。系統合作心理治療是以來訪者為中心的多系統合作工作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即“通過各種途徑,與不同理論背景、不同立場、不同理念的其他專業人員進行討論與合作,達成共識,協調各自的分工范疇,并定期彼此核對,適時調整。”[2]在曉茜的案例中,咨詢師通過與同桌小成、班主任、任課教師、家長的談話與合作(包括家庭教育指導),形成了系統合作的力量,改善了曉茜的“生態系統”,幫助曉茜修正了適應不良的自我認同。在萌萌的案例中,咨詢師幫助萌萌的父母更好地理解萌萌的行為表現,覺察家庭成員間的相處模式,化解親子矛盾,并邀請萌萌媽媽和任課老師進行記錄、監督、打卡和點贊反饋,激發萌萌的學習信心。在小丫的案例中,咨詢師鼓勵父母嘗試新的家庭教育方式,以積極有效的合作共同助力小丫的健康成長。
三位咨詢師都能以來訪學生為中心,積極主動地與班主任、學校行政人員、家長、學生等人交流合作,在對學生進行個體心理咨詢的同時,也提供學業指導、談心談話、家庭教育指導等,整合校內、校外兩個生態系統,形成系統合作的力量,為來訪學生提供更好的成長環境。
三、干預厭學的技術整合
在厭學學生的心理輔導中,焦點解決短期治療、認知行為與系統合作的心理干預策略正在被廣泛地使用。較之傳統的心理治療,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更關注現在和未來,更關注問題解決的可能性與正確方法,強調能力、資源與優勢,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為自己的問題找出解決辦法,有能力選擇自己希望達成的目標,從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在實際運用中往往極富創造性,也適合與認知行為療法整合使用。三位咨詢師針對來訪學生“不想上學”的具體原因,采用相應的干預技術,成效甚佳。在曉茜的案例中,咨詢師運用焦點解決的應對問句、去標簽化、正向激勵、探索需要、探索已有資源等技術,幫助曉茜回憶起“一年級時自信滿滿、積極發言是怎么做到的”“曾經用了什么辦法來應對被喊‘學困生的狀況”。 曉茜在看到自己優點的同時感受到自身力量,自己摘下“學困生”的標簽,滿足被認可的需要。在萌萌的案例中,咨詢師采用焦點解決與系統合作的干預策略,構建了萌萌不愿上學的積極意義,即想要獲得父母的關注和陪伴,讓父母沒時間生弟弟;使用“循環提問”技術,澄清父母已經放棄生二寶的想法,解除了萌萌的困惑;運用 “例外問句”探尋準時完成學業的成功經驗,從小的改變開始,挖掘積極資源,擴大正向體驗,幫助萌萌順利地回歸學習生活。在小丫的案例中,咨詢師采用認知行為、焦點解決、系統合作的技術與策略,幫助小丫釋放負面情緒;調整認知偏差和歸因錯誤,澄清父母鬧離婚的深層原因是父親不作為與母親的不滿,而不是小丫以為的“都是我的錯”;建立積極思維,探索正向資源,鼓勵小丫做自己的問題解決專家,讓成功體驗一步一步推動小丫持續前行。
“厭學”是一種學生心理行為問題的表現,背后往往有著獨特而復雜的原因。因此,厭學學生的心理干預策略也需要靈活整合、富有創意、注重實效。咨詢師真誠耐心的陪伴可以幫助來訪學生打開心扉,使用焦點解決的視角可以幫助來訪學生重構生命故事,采用系統合作的做法可以幫助來訪學生獲得更好的“生態系統”。對于厭學學生來說,這些整合有效的心理干預策略無疑是生命里的一道光,照亮了他們前進的道路。
【參考文獻】
[1]科里.心理咨詢與治療的理論及實踐[M].譚晨,譯.8版.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0:263-267.
[2]吳偉紅.系統合作助力中小學心理咨詢突破困境[J].江蘇教育,2022(48):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