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良華
【摘要】隨著時代變遷,我國的教育工作開展也產生了巨大的變化.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使得開始逐漸滲透中職院校中的物理教學到STS教育策略,其既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又能提高學生興趣,增加物理知識的科學應用價值.本文主要對中職院校的物理教學中STS教育的應用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中職的物理教學質量提高做出貢獻.
【關鍵詞】中職物理;STS教育;課堂教學
物理在現代化教育中有著重要地位,屬于學科分類中的一級學科,對于人才培養有著巨大影響.由于中職院校是人才專項培養的關鍵場所,因此積極地開展物理教學就顯得更加重要.STS教育理念是現代教育中的一種全新理念,與傳統教學相比較有著更先進的方式,能立足于時間進行知識運用,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下面將就中職物理教學中STS教育滲透的相關內容進行詳細分析.
1 STS教育含義
STS教育是(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科學、技術和社會的英文縮寫簡稱,是一種隨著時代發展而產生的理念性產物,形成了新的價值觀、教育觀和發展觀,他們之間相互影響,同時又形成了復雜的關系.在STS教育中主要以改變科學和改變技術為目標,主要目的則是在社會上進行科學、技術的推廣和改革,從而達到造福社會的效果[1].STS教育中將科學和生活進行了結合,更加看重生活中的科學應用,同時也更加重視教育中的現代性和開放性,倡導學生的自主發展,并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動手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目的.當前階段我國的教育事業開展主要傾向于科學、技術和社會三者之間的緊密結合,而物理本身就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將STS教育理念與中職的物理教學進行結合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當前教育中十分值得研究的課題.
2 中職物理教學現狀分析
中職教育是以專項教育為主的,因此在以往的物理教學中存在著一定的忽視問題,并且大部分的教學都以課堂授課方式進行,在教學方式和教學環境上都有著限制性.教師授課中主要以教學大綱為基礎結合教學內容制定教學方案,所授課內容全部來自教材,只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將教材所包含的內容全部講解完畢即可.這樣的傳統教學方式一方面局限性強,教學資源有限,缺少知識的延伸性.另一方面來說學生一直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灌輸,導致學生的思維發展也受到了限制,這與現代教育理念背道而馳[2].
一些中職院校中對于物理教學的定位本身就有錯誤認識,認為物理教學只需要進行理論授課即可,而實踐活動并不重要.在這樣的理念下不僅導致物理教學的質量受到影響,更加限制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發展.即便學生書面考試成績良好也無法在日后進行物理實踐操作.這對于學生的興趣提高來說也是不利的,并且容易讓學生產生被動情緒,難以培養出現代社會需要的實踐型和創新型人才.
3 中職物理教學中STS教育滲透方法的應用
3.1 充分掌握中職學生特征
中職院校的生源與普通高中的生源之間有著一定的差異性,作為教師一定要充分地了解到學生實際情況和特點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學實踐開展.首先,中職學校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因為考試失利而選擇的中職院校,這部分學生有著自卑、缺乏信心等特點,認為自己上不了高中就喪失了上大學的機會,日后也會很難在社會上立足,從而表現出缺乏學習信心和動力的狀態[3].還有一部分學生本身就缺乏學習興趣,行為習慣和自制能力比較差,甚至表現出明顯的叛逆心理.對于前者來說教師可以采取引導方式,為他們的未來指出一條明路,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鼓勵,促使他們面對學習更加有信心.后者則需要多與他們溝通,加強日常管理,即便不能讓他們真正地跟上每一步的學習也不能讓他們一味地向不良方向發展.只有充分地掌握了學生的實際情況才能制定出更加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案,促使中職的物理教學得以順利開展.
3.2 在STS教育基礎上構建科學物理教學體系
對于中職物理教學來說,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是關鍵,對明確教學目標、優化教育理念等都有著直接影響.筆者認為引入STS教育理念、構建科學的教學體系是促進中職物理教學水平提升的基礎保障.
教師是教育中的引導者也是學生的輔助者,無論是物理教學中的理論知識還是實踐教學活動,教師都需要結合STS教育理念,這將對學生的知識理解和教學質量產生巨大影響[4].因此,在中職物理教學中構建教學體系,教師一定要結合教學現狀和學生特點進行,綜合衡量所有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提升教師本身對于STS教育理念的理解性,以便于能在教學中更好的滲透STS教育理念,讓學生認識到這種教學方式的不同之處,真正地接納這種教育理念,從而實現教育目標.在物理教學體系構建中教師對于STS教育的認知十分重要,通過提升教師對STS教育理念的認識讓教師更好地將物理學科中的關鍵知識和教育理念融入到傳統教育課堂中,全面提升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促使物理知識和現代化社會發展之間相互滲透、相互補充[5].在保證了教師的基礎水平后,才能在教學中科學地運用教學方法和教學資源,最終通過完善的教學體系拓展中職生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程度,強化學生的科學物理應用思維.
3.3 在課堂中應用STS教育
中職教育中的物理教學主要依靠課堂教學進行,因此STS教育的主戰場也是課堂.首先在課堂上,教師應從學生的個人角度出發應用STS教育,通過STS教育理念幫助學生將日常所學的物理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以便于他們適應未來社會的高速發展,正確認識物理知識的價值[6].
在正式授課之前作為教師需要對教材中的重點內容進行進一步挖掘,對教材進行優化改進,分析哪些可以應用STS教育理念,哪些需要進行教學內容的改進,在傳統方式上添加與物理學科相關的實踐案例,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全面開展STS教育,從而實現對教學內容的整合.這樣的方式下開展STS教育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更加有目標,能合理地安排教學計劃,長久以來學生會形成STS的學習理念,將其主動地滲透到學習中去.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需要適當的借助于各類教學工具,如教學視頻、實驗演示等,讓學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各類物理現象的本質,為他們的知識應用奠定基礎.
例如 在中職物理的第一冊中緒論部分,為了提高學生興趣,教師可以安排“比薩斜塔”實驗或者“自由落體”實驗等,讓學生對物理的實踐性有所了解[7];其次,在教學講解中教師也可以根據內容來結合實踐知識,如在學習關于“電磁感應”的知識時,融入“發電機”工作原理等,讓學生更加清晰地了解物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此外,教師還可以適當講述一些物理故事給學生聽.例如,法拉第的電磁感應理論也是在通過大量的實驗后才得出的結論.告訴學生每一個人的成功都不是隨便得來的,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
3.4 在科技活動中應用STS教育
中職物理教學的開展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科學興趣小組,學生在對其中的一些物理知識感到困惑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到課外進行實踐探究,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在進行科學實驗探究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和年齡特征,盡量為他們選擇一些適合的主題,也可以適當融入一些社會熱點來進行物理實驗的探究[8].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往往興趣更高,也能更深層次地探究問題,這對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強化學生思維能力來說都很有必要.
例如 在神舟十五號發射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探究宇宙飛船的相關物理話題,也可以通過親手做一些實驗來提高學生的物理知識探究性.比如“飛機投彈”“噴氣火箭”等,讓學生在實驗中了解到更多的物理實踐知識,加深他們的理解度.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到科技館進行參觀,選擇一些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參觀項目,組織學生參觀學習,不僅能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開闊學生視野,更加能強化學生對于書本知識的理解,極大限度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但教師需要注意,參觀教學中一定要保證對參觀內容有充分的了解和準備,學生要明確參觀的目的,最好給學生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通過參觀逐漸地去探究這些問題的答案,而不是走馬觀花.
此外,學校方面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物理知識競賽,充分地融入STS教育理念,以賽促學,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9].在知識競賽中,需要注意擴大發動面,最大限度讓學生參與,并以不同的層次方式開展,讓學生都能有機會表現和學習.通過這些方式能讓學生親身感受物理的實際作用,對于他們主動思考物理知識來說有著積極作用,并且也能夠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3.5 在實習活動中應用STS教育
對于中職生來說,實習是一種非常好的滲透STS教育的途徑.中職教育中有很多不同的專業,如機電、電子、計算機等,為了能讓學生盡快地了解自己所學專業學校經常安排學生進行崗位實習.而在實習的過程中都蘊含了很多物理知識的實際應用,通過實習方式學生能夠更加真實地感受到物理的作用.作為教師則需要對學生講解實習的過程中都蘊含著哪些物理知識,讓學生的學習更加具有目的性.
例如 金工的實習中會涉及關于物理測量的知識、電學知識、力學知識等.而車工的實習中則更加需要物理中的安全用電相關知識和電磁學方面的知識.實習事實上就相當于學生提前步入了社會工作崗位,實際的操作會讓學生對行業有所了解,對于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實習所帶來的知識是書本教學難以比擬的,它能直接將學生帶到崗位中去,為他們的日后工作提供保障.
4 結語
總之,STS教育理念是一種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在掌握了基礎知識以后能夠真正地進行實踐應用,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在中職院校的物理教學中滲透STS教育能夠有效地改變傳統課堂,促進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提升,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對物理學習充滿興趣,更加有利于學生的思維素質全面發展.因此,中職物理教學中一定要積極地結合STS教育,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為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杭俊生.新課標下中職物理教學中STS教育理念的滲透[J].新課程(上),2011(12):141—143.
[2]李文昕,李欣欣,王康寧等.STS教育視角下高中物理學教材修訂[J].中學生物教學,2022(15):89—91.
[3]馬煒.STS教育在高中物理力學教學中運用闡述[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2(15):113—115.
[4]把玉紅.中職院校中物理STS教學策略研究[J].中學生物教學,2022(09):211—213.
[5]許珺.STS課程實踐探索及其對科學課程學科育人的啟示[J].現代教學,2021(07):74—76.
[6]楊新福.物理教學滲透STS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中學教學參考,2016(17):155—156.
[7]楊慧君.STS教學理念與高中物理教學的融合[J].學園,2014(22):177—179.
[8]徐鑫.STS教育理論與生活教育在中學物理學教學中的滲透[J].品位經典,2019(11):204—206.
[9]應發寶,吳巧玲.從郵票上談物理教學中STS教育的滲透[J].物理教師,2016(05):4—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