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龍飛 李林


摘? 要:在后疫情時代,網絡教學達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互聯網+教育”也成為當前教育信息化新階段的一個特征。近年來,由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影響,導致部分國際留學生面臨返校難、復課難等難題。因此,針對上述難題及傳統基礎工程課程教學過程中的上課時間少、內容多、理論多于實踐、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等問題,該文圍繞國際學生專業基礎課程基礎工程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及評價指標構建基于OBE理念的國際學生課程體系,這種教學體系在一定程度上轉換傳統教學的教學理念,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提高后疫情時代環境下國際學生的教學效果,并可為未來國際留學生教育模式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疫情;互聯網+;信息化;基礎工程;國際學生;OBE理念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19-0144-04
Abstract: In the post epidemic era, network teaching has reached an unprecedented new height, "Internet + education" has also become a feature of the new stage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impact of the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epidemic, som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re facing difficulties in returning to school and resuming classes. Therefore,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raditional basic engineering courses, such as less class time, more content, more theory than practice, single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and so on. Focusing on the teaching concept,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ode and evaluation index of basic engineering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OBE concept. This teaching system can change the teaching concept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to a certain extent, change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the post epidemic era. It can als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education mod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the future.
Keywords: epidemic situation; Internet plu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undation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OBE concept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世界各國都將招收國際學生作為經濟建設、文化傳播、外交布局和吸引人才的重要途徑,國際學生教育發展狀況也成為一個國家教育國際化程度和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標之一[1-2]。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突然降臨,并逐漸蔓延至全世界。疫情過后,各大高校面臨的是國際留學生“返校難、入學難”等問題,給我國的來華留學教育事業帶來了巨大挑戰[3]。因此,如何通過“互聯網+”“智能+”等方式,創建“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并行”的教學新模式,構建適用于后疫情時代的國際留學生課程體系,是我國來華國際留學生教學中亟待解決的難題。疫情期間,在“停課不停學”[4]的號召下,各大高校紛紛開展線上教學工作,線上教學改革也成為研究熱點之一。薛成龍等[5]分析線上教學改革轉向,并給出諸多建議。杜娟等[6]對線上教學模式進行剖析,指出如何提升師生信息化應用能力的方法。付莊等[7]提出將會議授課等線上教育工具相結合,并設計出多元融合的新型線上教學法。趙立瑩等[8]提出高校線上教學效果評價及質量保障體系等一系列建議。祁長興等[9]設計了面向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線上教學模型,并驗證該教學模型的有效性。吳志紅等[10]提出在后疫情時代,應將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積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提升學生的主動思維能力。然而,相對于傳統課堂教學,在線教學存在師生交互較少、學習氛圍缺乏、學習主動性不夠等突出問題,影響到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效。為此,線上、線下相結合模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探討思考如何豐富教學內容,以便激發學生在線上教學中自主學習興趣,提升線上教學效果。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教學理念的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這正與后疫情時代國際留學生教學要求相契合。所謂的OBE成果導向教育,即在線上教學過程中將傳統教學模式下以老師為中心的思想向逐漸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改進[11-14]。強調的是以學習成果為導向,反向完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正向進行教學實踐。
鑒于此,本文以國際本科留學生土木工程專業的核心課程基礎工程為例,充分利用在線平臺,在傳統教學基礎上,創建以線上直播為主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旨在構建后疫情時代下基于OBE理念的國際學生課程體系。通過本文研究,使國際留學生更好地掌握基礎工程設計的基本理論,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基礎設計和工程應用,具備初步基礎設計和管理的能力。
一傳統基礎工程教學問題分析
在傳統的基礎工程課程教學中,由于教學模式及師資等資源限制,存在問題諸多,例如課程課時少、教學模式單一、重理論而輕實踐等。由此,導致學生對課程缺乏學習興趣、實際操作能力差、缺乏拓展思維等。
(一)? 教學內容多,教學時間少
在傳統基礎教學的課程中,基礎工程課程一般不超過64學時,但由于教學內容較多,且在教學過程中對許多理論和計算公式的推導過于復雜,教師的課堂工作時間有限,教學內容難以選擇。因此,教師只能機械教學,由此導致在理論教學部分一些學生難以接受教學內容,致使教學效果不佳。如何處理少學習與多教學的矛盾不僅是基礎工程一門課程教育的問題,也是其他課程同樣存在的問題。
(二)? 過于重視理論教學,忽視實驗課程
基礎工程是土木工程學科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也是一門重視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課程。然而,目前的基礎工程課程教學過程中多側重于理論的精確性和完整性,而忽視了基礎工程課程的實踐應用,忽視了學生的實踐和實驗教學。這導致學生的理論和應用之間的嚴重脫節,離開學校無法直接將所學投入使用。
(三)? 教學形式單一,無法進行差異性教學
在傳統基礎工程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授課多沿用以教師為中心的線下授課、學生聽課為主的模式。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以相同的教學節奏,教師難以給每個學生提供指導,也不能滿足每個學生的需要,更難以激發國際學生的學習興趣。結果,基礎薄弱的學生覺得內容太難,進展太快,而最優秀的學生覺得內容簡單,進展太慢。
二? 基于OBE理念的課程改革內容
疫情之前,各大高校基本采用的是線下課堂講授的方式,但在課時及設備條件的限制下,教師很難將課堂信息完整錄制傳授予學生,對于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也無法通過反復進行課堂知識學習,或是疲于記錄課堂筆記,導致教師授課內容難以得到反饋,學生聽課效果不佳等問題。經疫情沖擊之后,眾多課程組充分利用雨課堂、騰訊會議、QQ群等軟件平臺,積極探索多元化的線上+線下教學模式,使有限的課堂時間得以充分利用,不僅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層次,還實現了教學中心向以學生為主體的轉換。
(一)? 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OBE在線課堂
后疫情時代下,教學地點發生改變的同時,不僅學生獲取學習渠道的方式需要發生改變,老師的教學特點及方法也需順勢轉變。應充分借助雨課堂、騰訊會議和QQ群等“互聯網+教學”平臺,將“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課堂向“以學生為中心”的OBE課堂轉變,構建后疫情時代國際留學生基礎工程課程體系。
(二)? 基于“課程專業案例庫”的教學內容更新
為實現“教學—科研—工程”的深度結合,建設“課程專業案例庫”,包括工程事故案例和工程設計案例兩種類型的案例。并將其引入到課前預習、課堂教學和課后實踐中,通過小組研討或非標準答案作業等方式深度剖析各類案例,以此激發學生在線上課堂中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課堂外的工程思維,提高學生就業后的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
(三)? 建立OBE反饋、改進機制
由傳統教學模式向新型OBE教學模式的轉變過程中,問題必定長期存在。因此,為提高OBE教學模式的實際適用性,應根據不同課程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課堂表現及教師授課方式,及時收集課堂有用信息,建立良好的、持續的課堂反饋機制,進而提升OBE教學模式的適用能力,提升課堂授課效果。
(四)? 基于智慧教學環境及多手段融合的教學方法選擇
正式上課前,首先通過“基礎工程線上教學學生需求調查問卷”充分了解了學生的需求;然后結合課前模擬測試,及時收集學生的反饋。最后通過反復測試,并結合學生反饋,采用基于智慧教學環境的“騰訊會議+雨課堂+QQ群”的多手段融合模式開展線上教學,并充分利用平臺功能(如,線上簽到、提問、測試等)節約上課時間,提升線上教學效果。
(五)? 基于“理念導向—階段劃分—評價反饋”的閉環教學過程實施
切實踐行OBE教學理念,將基礎工程線上教學實施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做到課前及時有效地采集學生的學習反饋數據,并以此為基礎,課中有針對性地對不同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服務,課后積極收錄學生課堂意見,達到學有所需的目的。
(六)? 構建基于學習成效/教學效果評價的多元評價體系
在后疫情時代,OBE教學理念已深入人心。基于此,理念發展而來的課堂軟件也較多,但卻缺乏相關教師教學效果及學生學習成效的評價體系。因此,本文結合土木工程重點基礎課程基礎工程,構建基于學習成效/教學效果評價的多元評價體系,通過該體系旨在改進課程教學目標、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教師線上教學質量和提高課程教學成效,實現素質教育下的人才培養目標。
三? 基于OBE理念的課程改革目標
在新時代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下,課堂教學在高等教育教學中起著主導作用, “培訓誰,如何培訓誰,培訓誰”是教育的一個根本問題。因此,應充分利用課堂教學作為實現全面過程教育的主要手段,對于高校而言,在這場教育改革變革下,更應加大力度更新課程內容,及時增加課程創新度,擴大課程深度,并提供更多的課程供學生選擇,以推動后疫情時代下的教育革命,最終建立屬于我國本國國情的素質教育體系,培養更多專業人才,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四? 基于OBE理念的基礎工程課程體系構建改革
基于上述課程改革目標,在后疫情時代下尋求基礎工程課程建設過程中,構建基于OBE理念的基礎工程課程體系,主要包含以下三點:其一為課程教學理念的轉變,其二為課程本身的內容設計及改革,其三為教學思想及模式的改革。具體如下。
(一)? 改變傳統課程教學理念
疫情暴發之前,各大高校基本采用的是線下課堂講授的方式,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引導下,授課多以教師為主體,學生為載體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授課理念。但受疫情沖擊之后,傳統線下授課模式的局限性便越來越大,如學生無法聚焦課堂,教師無法專注授課等缺點便逐漸爆發。因此,為克服上述缺點,必須對傳統教學理念作出改變,線上授課時首先應以專業課程教育為標準,以目標為中心,在持續改進的基礎上整合課程理念。然后,將以學生為中心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評估形式。為了突出以學生為導向的理念,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利用新媒體技術來實現更好的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應按課前、課內、課后三個階段進行設計,課堂教學模式應以互動、合作、自主和開放為特點。具體來說,要求教師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指導教學方法,漸進式教學,以及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此外,教師除了傳授知識外,還應進一步努力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和工程思維能力,并適當地增加其負擔。通過這些努力,可以促進教學改革。
圖1展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教學的理念。在這種教學理念下,課程大綱則是為了迎合學生學習思維而制定的。從圖1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課程教學目標與學生學習要求之間的對應關系,為達到教學理念由教師為主體向學生為主體的轉變,應設計與之匹配的課程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并提供與之匹配的評價指標。以此通過改革課程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用以提高教學效率,探索和構建后疫情時代下基于OBE理念的國際留學生課程改革體系。
(二)? 基于OBE理念的基礎工程課程教學內容設計
我國傳統的高校課程體系建設是以“專業”為基礎,以自身主體為重點,注重主體內部的縱向系統性、相關性、完整性、逐步深化的知識體系,屬于“學科知識的傳遞”“學科理論的深化”的課程結構。但在后疫情時代,由于疫情的沖擊與影響,我國高校以“專業”為基礎的教學模式也逐漸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因此,課程模式及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也應該滿足學生的需求。以基礎工程為例,體現在兩階段模式(“基礎教育+專業教育”)向三階段模式(“普通教育+專業教育+實踐教育”)的變革。
在這種模式下的課程教學中,應充分遵循教學目標,以學生為中心,明確教學重點和難點部分,強調教學內容的組織和相互關聯,從而加強課程培養和學生的跨學科思維,使整個教學過程變得透明,進而確保學生在學習中掌握課程的本質。
這種以需求為導向的課程體系模式不僅注重專業基礎和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而且強調人才培養必須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發展方向自主選擇學習內容,以便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以此需求設計改革后的基礎工程課程OBE課堂教學內容分為4個知識模塊,包含14個知識點,詳見表1。
(三)? 基于OBE理念的基礎工程課程教學模式改革
在傳統基礎工程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多沿用教師授課為主,學生聽課為輔的傳統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條件下,對于理論課程的教學而言有利,但在實踐教學課程中,往往容易忽視學生的實踐學習。因此,針對上述問題,在本文的基礎工程課程教學模式改革中,首先應該構建基礎工程“課程專業案例庫”,用于學生案例學習。其次,在教學過程中,還應該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廣泛吸納新媒體的教學技術,以此促進該課程的教學模式改革。
基于OBE理念的基礎工程課程教學模式改革中,教學方法在課程體系建設改革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在教學實踐中,應積極探索靈活、適應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充分激發線上課堂教學活力,以滿足學生的需求。以“學生為中心”的基礎工程創新教學方法總結如下:①通過實際基礎工程案例設計教學情境,用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②以實際工程問題為導向、培養學生思維為核心的角度出發,通過提問、小組討論、案例教學等方式,激發課堂學習氛圍;除此之外,還可設置實踐比賽等教學方法,利用學生的競爭心理來滿足競爭需求,實現從教師填充法到學生自主權的真正轉變。
綜上,在基礎工程課程建設和改革過程中,應鼓勵教師積極采用現代教學方法和開放網絡課程。只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進行教學手段創新,才能實現從教師填充法到學生自主權的真正轉變。
五? 結束語
OBE教學模式創新了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這種模式不僅可以大幅改善課堂互動頻率,節省上課時間,還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本文通過創新,提出了在高校課程體系構建中應“以學生為本”的概念,分析了大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存在的諸多需求,提出了高校課程體系建設的新思路,并以土木工程中的基礎學科課程基礎工程為案例,在基礎工程課程的教學中引入OBE教學體系,構建了基于OBE理念的多元課程結構。結果表明,基于OBE理念的課程體系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習資源、明確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結合作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能創新國際留學生教學模式,為后疫情時代下的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
參考文獻:
[1] 董澤宇.來華留學教育研究[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2.
[2] 王牧華,涂毅.新中國來華留學教育發展的成就及展望[J].教育史研究,2020,2(3):51-65.
[3] 殷昊,劉海天.后疫情時代來華留學教育事業發展挑戰及應對策略[J].中國地質教育,2021,30(2):10-14.
[4] 教育部:利用網絡平臺,“停課不停學”[EB/OL].(2020-01-29).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1/t20200129_416993.html.
[5] 薛成龍,郭瀛霞.高校線上教學改革轉向及應對策略[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0,38(7):65-74.
[6] 杜娟,杜軍.“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高職院校停課不停學期間線上教學的實施及提升[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35(3):358-363.
[7] 付莊,馮新,王堯.多維互動線上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1):193-196.
[8] 趙立瑩,趙憶桐.在線教學效果評價及質量保障體系建設[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2):189-194.
[9] 祁長興,王春美.面向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線上教學模式[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38(6):567-571.
[10] 吳志紅,劉學平.面向線上線下混合實驗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遼寧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47(3):284-288.
[11] 竇燕,董俊,余揚,等.面向OBE的《軟件質量保證與測試》課程教學改革[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9(24):44-47.
[12] 李彥龍,杜書廷.基于OBE理念的地方高校應用型課程建設——以基礎工程課程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0,29(3):128-135.
[13] 王瑩瑩,何蘋,郭相科,等.疫情時期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學探索[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20(7):103-107.
[14] 劉曉宇,陸小龍,黃玉波.基于OBE理念的線上教學實踐探索及后疫情時代思考——以“測控儀器設計”課程為例[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1(13):87-90.
基金項目: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考慮封閉氣溶解相變的壓實黃土增濕演進機制研究”(2020JQ-369);長安大學國際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后疫情時代基于OBE理念的國際學生課程體系構建——以《基礎工程》為例”(300108211033)
第一作者簡介:徐龍飛(1989-),男,漢族,山東菏澤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為基礎工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