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黨員,中國兵器山西柴油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總裝試驗二廠發動機裝配組組長,中國兵器首席技師,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兵器大工匠,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
發動機作為艦艇的動力之源,被喻為艦艇的“心臟”。孫濤自參加工作以來,參與了國家多個重點工程某型號系列發動機科研試制工作并擔任骨干裝試人員。組裝一臺數噸重的柴油發動機,需要上萬個零部件、上百道工序,裝配的角度、間隙等標準要求都十分嚴苛,公差尺寸精度最高達到微米級。對于孫濤而言,這些零部件怎樣連接、技術要求是什么、相互間工作原理是怎樣的,全部在腦海里“立體成像”,他也因此成為艦艇發動機“把脈問診”的專家。一次,他帶領9名同志進行艦艇更換連桿的換裝任務,時值盛夏,機艙里面溫度超過50度。作業環境十分艱苦,有4名同志相繼中暑倒下,孫濤作為帶頭人,在做好組織工作的同時,身先士卒,躺在滾燙的機艙里一干就是幾個小時,不到1個月,體重下降了10多斤。在換裝的過程中,由于艦艇上操作空間狹小,操作時眼睛無法看到換裝部位,工具也無法使用,只能憑手感摸索,孫濤不斷優化自己總結摸索出的“某型潛用發動機艙內連桿換裝三人操作法”,帶領團隊高效圓滿地完成了換裝任務。
努力工作是合格,用心工作才優秀。孫濤就是這樣一個有心人。分廠的曲軸安裝工序是4人集體作業,操作環節有7項之多,工作流程比較復雜,雖然大家都比較忙,但是成效并不顯著。孫濤敏銳地發現了這一問題并通過分析判斷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于是對工序的裝配流水線進行了優化,將設備及工位器具的擺放重新進行了設計,又對每個人的分工及操作進行了規范,建立了一整套科學合理的標準化操作流程,徹底改變了曲軸安裝無序的工作狀態,將一臺車的曲軸裝配時間由過去的2.5天縮短至1.5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孫濤帶領團隊集智攻關,多次解決了實際工作中的難點問題。他先后總結出《某發動機配氣相位調整法》《民品165柴油機下箱齒輪裝配工藝改進》《孫濤某發動機高壓泵供油提前角快速調整法》等30多項技能操作法及維修方案,設計制作、改進了50多種專用工裝器具。這些創新成果已經廣泛地應用在公司某新型發動機科研、生產及售后維修等領域,在保證質量、提高效率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多年來,孫濤累計完成技術革新150多項、管理創新20多項,節創價值上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