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美榮
慢性咳嗽是指以咳嗽為主要癥狀,咳嗽時間超過8周,胸部CT檢查無明顯異常。
導致慢性咳嗽反復發作的主要原因有咳嗽變異性哮喘、胃食管反流、上氣道咳嗽綜合征、嗜酸性粒細胞支氣管炎。臨床上主要以咳嗽變異性哮喘者居多,通常情況下,血常規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或支氣管激發(舒張)試驗會呈陽性,其具有與哮喘類似的病理生理特征,包括氣道高反應性、氣道嗜酸性粒細胞炎癥和氣道重塑等。
其他引起咳嗽的病因包括:變應性咳嗽、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癥、氣管-支氣管結核、服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類藥物、支氣管肺癌和嚴重心理問題等。另外,頸椎病、氣管憩室、心臟副神經節瘤、舌下異位甲狀腺、縱隔脂肪過多癥、支氣管內錯構瘤、懸雍垂過長等罕見原因也可引起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一般以咳嗽為唯一或主要的癥狀,但不同病因對應的慢性咳嗽也可出現一系列相關癥狀。
1.鼻部疾病
主要有過敏性鼻炎、鼻竇炎、血管運動性鼻炎、慢性鼻炎等。
過敏性鼻炎主要表現包括流涕、噴嚏、鼻癢、鼻塞;鼻竇炎主要表現包括鼻塞、流膿涕;血管運動性鼻炎主要表現包括鼻塞、噴嚏、流涕,常被誤診為過敏性鼻炎,經常會因為溫度和濕度變化、辛辣食物、酒精類飲料、強烈的氣味誘發,如聞到香水強烈氣味出現噴嚏流涕,但檢查過敏原時,患者對香水不過敏;慢性鼻炎常有鼻塞、流涕、頭痛、頭昏、咽部異物感等典型癥狀,可能伴有耳鳴、聽力下降、流淚等,由于長期鼻塞,患者需要張口呼吸,由于容易受到鼻腔分泌物的刺激,有可能會引起慢性咽喉炎;鼻后滴漏綜合征是導致成人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之一,因鼻涕黏附在鼻后部和咽喉,患者多次清嗓,刺激性咳嗽,部分患者在清晨癥狀明顯,常伴咽癢、咽痛、咽部異物感或燒灼感、聲音嘶啞等。
2.胃食管反流(反流性食道炎)
我們吃的東西由口進入,經食道進入胃、腸道,如果胃內的東西逆入食道,就是胃食管反流,反流性食道(管)炎是胃食管反流的一種常見類型。胃反流物刺激食管可引發咳嗽,叫做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主要表現為反復咳嗽,夜間平臥后加重,同時可伴有燒心,胸骨后、劍突下或上腹部疼痛,反胃(吐酸水、口苦、嘔吐、口有異味、口水多、上痰多、噯氣、嗆咳),吞咽困難,胸骨后有食物經過感、滯留感、冷熱刺激感等。進食酸性、油膩食物容易誘發或加重咳嗽。
3.咳嗽變異性哮喘
是哮喘的一種特殊類型,刺激性干咳是其唯一或主要臨床表現,多在夜間或者清晨發作、加劇,大多數的患者可以在短時間內自行緩解或經治療緩解。發病常與接觸某種物品,物理、化學性刺激,季節氣候環境變化有關。患者也可有眼癢、皮膚癢、鼻癢等癥狀。
慢性咳嗽原因多,伴隨癥狀多,有的患者可能同時患有2~3種疾病,甚至更多種疾病,除了鎮咳,還需要針對不同的病因進行綜合的調理,需要醫生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1.過敏性鼻炎、鼻竇炎、血管運動性鼻炎、慢性鼻炎
治療鼻炎的前提是不要誤診,如血管運動性鼻炎經常會被誤診為過敏性鼻炎。同時要做到不漏診,如各種鼻炎常合并鼻竇炎。鼻炎比較難治,容易復發,中醫實踐過程中需要不斷修正書上介紹的思維與用藥,甚至采用逆向思維,書上介紹治過敏性鼻炎用溫性藥,無效或不能根治的話就嘗試用涼性藥、潤性藥。經過不斷的探索,進而治好各種鼻炎,才能緩解患者的咳嗽不停的癥狀。
2.鼻后滴漏綜合征
本病的發生與鼻腔、鼻竇的炎性疾病有關,需要針對不同的病因進行原發病治療并對癥治療。如針對過敏性鼻炎,避免或減少接觸變應原有助于減輕癥狀;對于存在鼻息肉的患者可手術切除。中醫辨證治療鼻后滴漏綜合征也有不錯的療效。
3.反流性食道炎
要注意與藥物性食管炎、免疫相關的食管病變、食管癌等疾病相鑒別。治療原則為快速緩解癥狀,治愈本病,減少復發,預防并發癥。強力抑酸劑PPI具有較好的抑酸效果,可以很快緩解患者的反流癥狀,使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較高的愈合率。PPI幾乎可以愈合所有的反流性食管炎,但不少患者在停藥后都會出現癥狀復發,因此對于接受抑酸治療的患者,可能還需要維持治療,以預防復發。還可以給予患者促動力藥,此類藥物能促進胃的排空,進而減少食管反流。除此之外,患者可以使用制酸劑,通過中和胃酸來緩解癥狀,該療法可以吸附膽汁,緩解或解除反流性食管炎的癥狀。
4.咳嗽變異性哮喘
咳嗽變異性哮喘多是過敏導致的。過敏性疾病是由于免疫系統對外部的物質反應過度,可以使用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糖皮質激素分為吸入性糖皮質激素(ICS,如布地奈德等)和口服、靜脈輸注糖皮質激素(如醋酸潑尼松、甲潑尼龍等),其中,吸入激素是咳嗽變異性哮喘長期控制的首選藥物,能夠有效緩解癥狀,改善肺功能,減輕氣道的炎癥。
有效治療咳嗽變異性咳喘的另一類藥物就是β2受體激動劑,該類藥物分為長效吸入β2受體激動劑(LABA,如沙美特羅和福莫特羅等)、長效口服β2受體激動劑(如鹽酸丙卡特羅等)和短效吸入β2受體激動劑(SABA,如沙丁胺醇等)。短效吸入β2受體激動劑通常作為急性緩解藥物。
ICS和LABA具有協同的抗炎和平喘作用,可獲得相當于或優于兩倍劑量ICS的療效,能夠增加患者的依從性,減少大劑量ICS的不良反應。
慢性咳嗽屬于肺系病證,中醫治療需要辨證論治。
1.益氣健脾、活血化淤法
慢性咳嗽反復發作的患者多為老年人,身體虛弱,咳嗽持續時間長、反復發作。臨床上多見咳嗽,咳少量白黏痰,胸悶氣短,面色少華。藥用黨參或太子參、生黃芪、茯苓、當歸等益氣健脾,扶助正氣,調和血脈。
2.疏風解痙、宣降肺氣法
患者長期慢性咳嗽,多具有陣發性、突發性和反復性的特點,經常因為受風和異味刺激而發作。本病初期可見風邪犯肺,可以使用辛散之品如炙麻黃、杏仁、前胡等疏風散邪,透達外邪,同時注意不宜用各種寒涼甜膩之品或收斂之品,否則會導致肺氣應宣反閉,應降反逆,引起咳嗽不止。
3.疏風清熱、潤燥止咳法
這部分患者多表現為咳嗽頻繁劇烈、咳勢急劇、干咳無痰或少痰、鼻干咽干、口干、胸悶、口中黏膩,或兼頭重,肢體困重等濕性重濁的癥狀。通常情況下采用桑葉、杏仁、制半夏、黃梨等清熱潤燥。黃梨味甘性涼,歸肺經,功能清熱化痰、生津潤燥,又不甜膩,是可以有效治療燥熱夾濕咳嗽的藥物,可以使用梨帶皮切塊作為藥引入煎,加強清熱潤燥的力度。對于燥熱津傷嚴重者,還可加用適量冰糖,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咳嗽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