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熱痛?陰部不適?尿頻尿急?悶熱的夏天,有一種癥狀不容忽視,那就是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屬中醫學“淋證”范疇,根據不同的癥狀特點有不同的分類。如果小便時覺得刺痛,有灼熱感,屬于“熱淋”;如小便中夾有砂石,或是因結石出現腰部劇痛,稱為“石淋”;排便時感覺小腹有脹氣,為“氣淋”;還有一種“勞淋”,顧名思義是在勞累后身體虧虛,出現淋證的癥狀。
中醫認為淋證的基本病機為濕熱郁結下焦,腎與膀胱氣化不利,即膀胱濕熱為標,腎虛為本。治療往往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清利濕熱,常用玉米須、車前草、萹蓄、瞿麥等藥物清除濕熱;二是補益正氣,當患者反復出現尿路感染,治療以“扶正”為主,常用黨參、黃芪等健脾祛濕,糾正體虛狀態。
一旦得了尿路感染,首先建議要多喝水,增加尿液量,可起到沖刷尿道的作用,促進細菌排出;其次要注意個人衛生習慣,保持內褲干爽,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潔。此外要多運動,增強抵抗力,減少感染機會。
有統計顯示,夏季到醫院就診的甲亢患者比其他季節多三成以上。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簡稱“甲亢”)是人體分泌甲狀腺激素過多,而甲狀腺激素是產熱激素,能加速人體新陳代謝,能量代謝旺盛的甲亢患者基礎體溫比一般人高,加上夏季氣溫炎熱,會熱上加熱,因此病情常常在夏季反復或加重。
甲亢患者要想平穩度過夏季,應該注意以下幾點:戶外作業應避免高溫,運動注意動靜結合;飲食除了限碘,還要攝入足夠熱量,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宜晚睡早起,子時大睡、午時小睡;心平氣和,防止心火內生。
“冰淇淋頭痛”又稱大腦凍結、冷刺激頭痛,其學名為翼腭神經節疼痛。這種頭痛多在熱天發生,一般是在快速攝取冰淇淋等冷凍食物或飲料之后發作的疼痛。這是因為冷凍食物或飲料進口時,會給口腔黏膜很強的刺激,使得頭部和面部的肌肉、血管收縮,導致神經產生放射性疼痛。
臨床發現,有偏頭痛等頭痛史的人更容易出現這種頭痛急性發作。因此,有頭痛史的人要少吃冷凍食品或冷飲;即便要吃,也最好在兩餐中間吃,吃的時候注意讓腭部盡量避免接觸冷食;“冰淇淋頭痛”一旦發作,可用手反復進行局部按摩,如果頭疼得特別厲害,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止痛藥。
夏季在戶外時間長了,肌膚容易出現紅腫、刺痛、水皰、脫皮等現象,這是皮膚曬傷的表現,要趕快實施搶救。首先不再增加皮膚負擔,以舒緩、鎮定發紅發熱的皮膚為先;再使用溫和、無刺激的保養品,才能加速細胞修護、再生,緩和皮膚曬傷的癥狀。
若皮膚輕微發紅發燙,可用棉片蘸冰水敷足夠長的時間,直到皮膚恢復本來的顏色和溫度,然后就可以用溫和的潔面乳來做清潔,洗完后搽一些保濕水補充一下水分就行。若疼痛紅腫,就說明皮膚已經真正曬傷了,可先用冰水敷,還可以用天然蘆薈膠輕輕涂在皮膚上鎮靜消炎。若起了疹子,說明皮膚已經曬過敏,應該避免讓皮膚再次受到強烈陽光的傷害。若起了水皰就是更嚴重的曬傷,應該避免摩擦皮膚使水皰破裂,并及時去皮膚科就診。
在高溫狀態下,由于人體流汗及隱性失水量大,年老體弱、反應減退、口渴感減弱的老年人如未能及時補充水分,極易發生高鈉血癥。高齡老年人合并高鈉血癥者病死率較高,血鈉值越高,病死率越高。有報道稱,血鈉值在150~159毫摩爾/升時,病死率為34%;當血鈉≥160毫摩爾/升時,病死率猛增至95%。所以應注意防范,注意監測電解質,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發生高鈉血癥時,首先要去除病因,避免長時間在高溫環境中活動,降低室內溫度,減少因高溫產生的脫水。其次要補充水分,能口服者盡量口服補充水分,此途徑安全可靠;癥狀較重者需采取靜脈途徑,靜脈補充常需低張液體(如5%葡萄糖液體),血鈉降低不宜過快,以免發生腦水腫,通常血鈉每小時下降少于0.5毫摩/升為宜,在48小時內降至正常值。
臨床上,越來越多年輕人出現心律失常病癥,排除其他原因后,要考慮和頸椎有關系,醫學上稱為“頸心綜合征”。
頸心綜合征的常見癥狀為心前區疼痛、胸悶、心悸或有頸部不適、手麻、稍有頭暈感,心電圖出現缺血性心肌改變、室性早搏或房性早搏等,是由于頸椎退行性改變,直接壓迫或間接反射性刺激頸椎旁的交感神經所致。而且這些病癥,如果用治療冠心病及抗心律失常的藥物治療常無效或療效不佳。目前,臥位試驗與轉頸試驗是鑒別頸心綜合征與冠心病的簡便、經濟、有效的方法。
頸心綜合征的根源是頸椎病,所以主要是治療頸椎病。如:糾正高枕臥位,使用適當高度的枕頭(約1個拳頭高);避免過度仰頭、低頭或長時間頭轉向一側;注意頸部保暖,避免頸、脊背受涼;中醫特色技術治療包括推拿療法、針灸療法、針拔罐、小針刀松解療法、牽引法治療、穴位注射法等可以舒經活絡、行氣止痛;適當的頸部體操以活動頸部,可緩解或減輕各種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