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紀甜
跌倒是指一種突然發生的意外倒地現象,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老年人更多見。導致老年人發生跌倒的因素有很多種,主要為環境因素和個體因素。環境因素包括地面濕滑、光線暗、地面雜物堆放等;個體因素包括生理改變、患病情況、服藥情況和心理因素等。其中,年齡是導致跌倒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從生理功能角度看,老年人步態的穩定性和平衡功能是會隨年齡增加而下降。同時,中樞神經系統和骨骼肌肉系統的退化,以及許多急、慢性疾病及心理因素,都會造成老年人腿腳不便,也會增加跌倒的風險。
跌倒給老人帶來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1)骨骼方面。老年人骨量流失嚴重,本身會伴有骨質疏松癥,一旦摔倒極易引起骨折。由于本身恢復能力差,恢復期內一般只能臥床,而臥床容易開啟失去行動力-肌肉萎縮-引起其他并發癥(如褥瘡等)-病情加重的惡性循環之中。一旦進入這一惡性循環,老年人的身體系統將被嚴重破壞,生命健康也會受到致命威脅。
(2)內臟器官方面。老年人身體平衡態是易碎的,不易調節,每一次跌倒,就如同身體內部重新大洗牌,各個組織器官在跌倒后受到的傷害是無法準確估計的。而且不同于年輕人,老年人機體反饋存在延遲性,對疼痛、不適的遲緩認知,會極大地延誤治療的最佳時間。一旦身體內部的平衡被破壞,本身存在的一些基礎病癥會趁虛而入,給老年人的恢復造成極大的負擔,也給治療的難度層層加碼。
(3)飲食方面。跌倒會極大地影響老年人的營養攝取情況。多數老年人在經歷跌倒后會胃口變差,不思飲食。老年人本身代謝緩慢,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效率低,發生跌倒后,其身體為可能存在的傷情做準備,對營養物質的需求會呈上升趨勢。但是由于跌倒可能對消化系統等負責營養供給的部分造成影響,有的老年人胃口反而會下降,最終造成老年人身體出現嚴重的內耗,帶來更嚴重的后果
(4)心理方面。有關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評估報告顯示,老年群體的心理支持多來自住在附近的老伙伴,對于老年人來說,有效的心理排解手段,就是自己出門活動找人聊天。一旦跌倒以后,老人活動受限,心理也會經受一次沖擊,會懷疑自己的健康狀態,在反復的心理暗示下,可能會引發其他的健康問題。如果跌倒后有受傷的情況,還會極大地影響老年人的正常生活,即使傷情得到緩解,可能也會逐漸喪失出門的興趣,最終導致身體越來越差。
跌倒對于老年人來說極其危險,只有預防才是真正有效的解決方式。從老年人自身方面,建議做到:(1)保持健康生活習慣,積極鍛煉,推薦太極拳練習,研究表明太極拳能明顯降低跌倒風險。(2)補充足夠維生素D,理論上曬太陽可以補充足量,但容易受戶外活動時間不足、皮膚吸收差等因素限制,推薦老年人每日額外補充400單位維生素D。研究表明維生素D缺乏與肌少癥相關,適當補充可能減少跌倒風險。(3)積極維持身體、心理健康,積極治療老年病、骨質疏松癥等,不擅自復合用藥,注意調節改善心理健康。
從家庭與社會角度,要多方面為老人生活提供充分的便利,例如燈光、地面防滑等;多與老人交流溝通,幫助其維持好的心情; 積極開展防跌倒健康宣教,增強老年人防跌倒意識;社會環境等硬件設施的防跌倒改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