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豆漿的“假沸現象” 大豆含有一些抗營養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脂肪氧化酶和植物紅細胞凝集素。當生豆漿加熱至80~90℃時,會產生大量白色泡沫,很多人誤以為此時豆漿已經煮熟,但實際上這是一種“假沸”現象,喝生豆漿或未煮開的豆漿后數分鐘至1小時,可能引起中毒,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脹等胃腸道癥狀。這些抗營養因子遇熱不穩定,通過加熱處理即可消除。因此,生豆漿必須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維持5分鐘左右,使這些有害物質被徹底破壞后才能飲用。
痛風人群少吃豆制品 大豆及其制品含嘌呤較多。每100g大豆嘌呤含量為166.5mg,屬于含嘌呤較高食物,患嘌呤代謝紊亂及高尿酸血癥和痛風人群應酌量食用,避免導致痛風發作。
老人、兒童最好不食用整粒大豆 對于老年人和兒童,大豆宜加工成易于消化吸收的豆腐、豆漿、豆腐干等豆制品,也可將大豆發芽后食用,但不宜選擇整粒黃豆,特別是兒童和老年人。一方面,整粒大豆不利于其營養成分消化吸收;另一方面,兒童或老年人容易發生豆粒進入氣管的風險,特別是對于活潑好動的兒童,應避免在進食時打鬧嬉戲。
(摘自《北京青年報》文/高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