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 冷木
【摘要】目的:探討婦產科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預防護理對策。方法:對我院婦產科護理工作中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制定相關預防護理對策。結果:常見護理問題有護理人員自身問題、溝通能力及風險意識的缺乏等,制定的護理對策有加強培訓學習、提高法律意識以及制定護理制度等。結論:婦產科護理中會有一定的護理問題發生,制定預防性的護理干預對策后能夠保證護理安全,提高整體的護理質量。
【關鍵詞】婦產科;護理問題;護理對策;法律意識;溝通能力
Analysis of problems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and preventive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MA Lan, LENG Mu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Diebu County, Gannan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Gansu, Gannan, Gansu 7474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nalysis of problems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and preventive nursing strategies. Methods:The related problems in the nursing work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in our hospital were analyzed,and formulated the relevant preventive nursing countermeasures.Results:The common nursing problems including nurses own problems,lack of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risk awareness.The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formulated included strengthening training and learning,improving legal awareness and formulating nursing system.Conclusion:There will be some nursing problems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After formulating preven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strategies,nursing safety can be guaranteed and the overall nursing quality can be improved.
【Key?Words】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problems;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Legal awareness; Communication ability
醫院作為負責對患者進行診斷和治療的場所,在社會中有著重要的地位[1]。目前,醫院接待的不同類型疾病的患者人數越來越多,尤其是婦產科作為臨床醫院治療中特殊的群體,主要收治的人群為孕婦以及新生兒,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難點和復雜性;同時,存在的護理風險事件也在不斷的增多,若未對此類危險因素加以重視,則可能會影響患者的治療療效;同時還可能會威脅孕婦及新生兒的生命安全,引發醫患糾紛事件,不利于醫院醫療工作順利開展,因此給予針對性管理措施是確保醫院治療安全性的關鍵。隨著我國三胎政策的放開,婦產科的高齡產婦也在不斷的增加,婦產科的專業素質和綜合水平有一定的要求。本文就針對婦產科護理常見問題開展分析,從而做好相關預防工作,保證婦產科護理質量。
1.1 護理管理機制問題
(1)護理管理機制不完善,科室內部不能夠將責任完全地落實,護理人員缺乏工作責任的束縛,在護理工作中會產生疏忽和不認真的現象。因此,受到傳統護理管理機制的臨床影響,在管理方面應對護理工作更好的更新,能夠有效地安排合理的管理方案,尤其是時間管理,為了方便護理人員工作更加舒適,提高管理的機制和辦法,有效地開展護理計劃各項工作。(2)環境布局不合理,由于婦產科的環境布局不到位,會出現產婦居住不舒適的癥狀。(3)法律法規和工作流程不完善,導致護理工作存在風險。
1.2 護理人員的問題
(1)婦產科的患者人數較多、操作護理人員不足以及操作標準要求較高均有一定的影響,護理人員面對分娩以及新生兒護理的工作壓力較大,會導致操作工作中分散注意力,因此帶來直接的隱患發生。(2)護理人員面對工作不夠認真,對于婦產科工作中存在認知不足,導致工作效率明顯下降。(3)部分護理人員為新入職的,專業技術操作不熟練,在護理工作中對于急危重癥應變能力較差,因此無法正確地解決患者的實際問題。(4)護理人員對患者的關心不到位,缺乏溝通能力,無法真正地了解患者內心的想法,使患者出現各種的心理負擔和障礙。
1.3 患者自身的問題
(1)產婦自身對疾病的認識不足,對分娩的不理解,在臨床治療中不能夠完全地配合各項治療,存在一定的風險。(2)產婦以及家屬在臨床治療中所產生的期望值較高,而自身對治療存在一定的心理負擔,不管是對護理人員還是患者自身來講存在一定的治療困難,導致護理中存在潛在安全隱患。
2.1 加強護理人員培訓
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學習工作,尤其是提高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增加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告知護理人員應學習相關的護理知識,培訓護理人員相關的急救護理措施,并提高護理人員的技術操作水平,比如助產能力、新生兒護理能力等。組織學習培養護理人員的溝通能力,醫院通過統一的學習和培訓,定期考核檢查護理人員的工作制度掌握情況,護理人員的考核通過合格后,才能夠上崗執行各項護理操作。應該提高護理人員醫德醫風等素質教育,護理人員明確學習目標以及臨床疾病的知識。首先,護理人員應以患者為中心,全面地提高護理人員的各項服務需求,護理工作中應換位思考,替患者著想,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體會到人文關懷的服務理念,并加強溝通和交流能力,減少醫患糾紛的發生。學習內容是關注護理安全的問題,在確保專業技術的各項操作合理的情況下做好分析,定期地學習和考核低年資的護理人員的知識掌握的情況,制定相關的整改意見,保證臨床護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每次培訓和考核做好與績效掛鉤的臨床制度,通過臨床的實踐和學習,不斷地提升護理人員知識理論的水平和價值,改變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的理解和認可。
2.2 培養護理人員的敬業精神,樹立嚴謹的護理作風
臨床不同資歷的護理人員對于風險防范的意識完全不同,尤其是年輕的護理人員對于健康教育工作宣傳不到位,同時在護理工作中缺少風險識別能力的素養,因此,要組織培訓和學習關于風險能力的識別,提高風險識別能力,促進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的改變。在健全風險量化的前提下,不斷地提高臨床護理風險意識的識別能力,準確地實施風險量化管理工作,保證工作的落實,減少不良護理事件的產生。護理管理者對護理人員進行職業道德的培養,增加護理人員對產婦的健康指導工作,正確地認知分娩的臨床意義和相關健康教育知識。保證護理人員能夠運用分娩的相關護理技能,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理論水平,甚至在科室內進行模擬訓練,提高護理工作的應變能力。護理人員鼓勵患者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面對治療,幫助和了解患者存在心理問題的因素,并積極地給予正確的指引,保證患者能夠明白身體康復的意義。
2.3 對婦產科中的孕婦和她的親屬進行心理輔導,加強醫患溝通
產婦的情緒波動較大,告知產婦由于情緒激動會引起血壓升高,護理人員幫助產婦調整情緒,避免產婦出現焦慮的心理狀態。對于產婦在分娩前應給予心理疏導,了解產婦的心理變化,并根據產婦的心理特點,開展各項心理安慰等措施,針對不同的產婦內心變化采取有效的溝通。同時,告知產婦家屬應多陪伴產婦,產婦分娩后會出現角色的改變,產婦由于分娩的痛苦,使內心出現嚴重的煩躁,甚至部分產婦有激動的現象,因此家人應多給予安慰和關心,使產婦能夠擁有平穩的心理狀態面對分娩。分娩前,產婦擔心胎兒的狀況會出現緊張情緒,分娩后第一時間告知產婦胎兒的情況,減輕產婦的心理焦慮狀態。在護理工作當中,應多關心產婦的心理問題,使產婦在接受治療和住院期間擁有樂觀的情緒,防止血壓升高的癥狀。做好患者的心理溝通以及健康教育工作,在風險管理中,護理人員要主動地與患者以及家屬進行溝通,對于患者有煩躁不安及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做好心理疏導的工作。
2.4 培養提升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確保安全管理
部分護理人員由于年限的不同以及工作經驗的不足,會出現風險防范意識不強,臨床法律保護意識不到位,對于科室的識別能力有缺陷等,因此做好風險量化的管理機制,并做好健全各項風險防范意識的健康教育。組織學習關于風險防范的護理工作安全啟動會,并且制定詳細的護理工作流程,加強護理人員學習護理法律法規的內容,將護理中出現風險意識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準確地將護理工作的規章制度以及法律法規完善落實到風險量化管理中,做好護理人員的安全教育性的工作培訓和學習,提高整體護理質量。
2.5 完善婦產科護理制度
護理人員有明確工作職責,在婦產科中堅守崗位,了解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加強護理人員對護理安全的重視,提高婦產科分娩的安全性。科室內將護理人員的工作合理的安排,對于相關的護理工作做出有效的管理流程,保證護理工作能夠有章可循,對于護理人員實施有效的科學的排班,能夠確保護理人員充足的休息,在臨床工作中以飽滿的狀態面對患者,增加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和工作義務,提高整體的工作效率。加強護理人員的衛生管理,嚴格監督護理人員的工作服的更換,以免對新生兒的護理帶來細菌。讓整個護理流程更加科學化、專業化,根據臨床護理需求完善護理制度,讓護理工作有章可循。同時,合理安排護理人員的工作時間,充分發揮其工作特長。還可建立激勵制度與懲罰制度,進一步提高護理人員工作責任心與積極性。
2.6 加強婦產科護理人力資源配置
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及工作能力直接影響著整體護理質量,加強護理隊伍建設,在醫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至關重要。首先,要根據醫院的護理人員數量以及開放床位數,按照床護比合理配備護理人員;其次,要發揮護理管理者的主觀能動性,帶動護士隊伍共同學習,加強風險防范意識教育,將護理服務被動工作理念轉變成主動服務理念,加強護理隊伍的建設,有利于降低風險事件的發生率;再次,根據科室內的床位數量在保證護理人員的數量的基礎上,做好彈性排班,確保科室內的人力資源平衡。尤其是周末、節假日和夜班時間段是導致不良事件的高發時期,要加強護理人員的巡視工作,及時掌握患者的病情,預防性采取護理干預,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婦產科的分娩是臨床比較特殊的治療方案,在治療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險性,臨床要求的專業性較強,因此存在護理風險隱患問題,在臨床治療中應該加強對患者的管理,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在產科分娩中應該關注護理人員的工作特點,解決護理人員的工作問題,護理工作中應不斷地發現護理問題,采取相關的護理對策[2]。
婦產科護理中存在的護理風險應加強重視,開展護理風險管理是臨床護理工作中的重點,現將存在風險的護理工作進行評估,能夠防止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從而提高臨床的治療效果。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和學習,增加護理人員的責任感和服務意識,提高整體的護理質量。但在實際的婦產科護理工作中,還有其他各種原因,可能導致婦產科護理投訴的發生,醫院應定期組織婦產科醫護人員對護理投訴進行總結,做到防微杜漸,懲前毖后,從而有效地預防婦產科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王旭俠.婦產科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相關預防對策[J].養生保健指南,2021,8(4):237.
[2] 黃瑩瑩.婦產科護理中的常見方向及其有效預防研究[J].飲食保健,2021,8(2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