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蓉 張慧雯
【摘要】隨著二胎、三胎政策的不斷放開,我院產科門診的工作量不斷攀升,現有的宣教模式已經不能滿足臨床需求。為了適應臨床,更好地服務于孕婦及家屬,全國產科門診改變了原有的診室護士現場一對一進行健康宣教的模式,開展了互聯網模式的健康教育體系,通過互聯網平臺包括微信、智能手機小程序等模式,讓孕婦及家屬進行線上聽課和學習。這種模式的開展往往是以護士為主導同時聯合了多學科團隊制作開放健康教育內容。本研究旨在通過對互聯網模式聯合多學科團隊健康教育在產科門診的干預方式進行綜述,以期望能提高圍生期護理質量,降低產前及產后并發癥發生率和產褥期感染率,提高孕產婦滿意度,為產科門診健康宣教模式提供充分的依據。
【關鍵詞】互聯網模式;多學科團隊;產科門診
Progress in nursing research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et model combined with multidisciplinary team health education in obstetric clinics
ZHU Rong, ZHANG Huiwen
Maternity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Nanjing, Jiangsu 210004, 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liberalization of the two child and three child policy,the workload of the obstetric clinic in our hospital continues to rise,and the existing education model can no longer meet the clinical needs.In order to adapt to clinical practice and better serve pregnant women and their families,the National Obstetrical Clinic has changed the original mode of on-site one-to-one health education for nurses in consulting rooms,and carried out an internet based health education system.Through the internet platform,including WeChat,smartphone applet and other modes,pregnant women and their families can listen to and learn online. This model is often carried out under the guidance of nurses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multidisciplinary teams to produce open health education content.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view the intervention methods of the internet model combined with multidisciplinary team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obstetric clinic,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inatal care,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renatal and postpartum complications and puerperal infection,improve maternal satisfaction and provide sufficient basis for the obstetric clinic health education model.
【Key?Words】Internet mode; Multidisciplinary team; Obstetrical clinic
按照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組織實施和考核方案》通知,明確表示在2022年前,全國將在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中建立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績效考核機制。健康教育在醫院和醫務人員工作中的比重將逐漸增加。產科健康教育是指醫務人員系統地制訂健康教育內容,向孕產婦及家屬普及醫療及護理相關的知識,提高圍生期護理質量,使產前及產后并發癥發生率和產褥期感染率降低,保證胎兒及孕產婦的身心健康,改善護患關系,進而提升產婦滿意度,使其能更好地配合護士的護理工作[1]。
產科門診健康教育的現狀及特點主要是三個方面:接受知識、較強針對性、周期短。近年來,隨著優生優育觀念的深入,孕婦對于妊娠期間保健方面的要求也隨之提高[2-3]。目前,產科門診健康教育采取的是一對一個性化宣教模式,結合發放相關的教育紙質材料[4]。但隨著二胎、三胎政策開放后:(1)產科門診工作量增加,產科門診護理人員的健康教育工作量也隨之增加,但護士工作時間及精力有限,就很容易導致健康宣教不到位。(2)健康宣教形式多以“說”為主,孕婦的文化差異和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很難完全理解和掌握。(3)診室醫生工作重點在診治上,責任壓力大,隨著工作量的增加,醫生的精力有限,所以常常無法詳細解答孕婦的諸多問題。(4)由于門診患者存在流動性強、來源廣、就診逗留時間短、與醫護人員交流機會少等特點,所以信息傳達中斷的現象就會常常發生。(5)傳統的紙質宣資料不易保存,且宣教內容有限,常常需要耗費相關的人力、物力、時間才能達到宣教的效果,這樣就會導致產科門診護士工作量的增加。(6)“一對一”的宣教方式會導致孕婦等待就診時間長,長期的等待引發的焦躁情緒會降低或打斷孕婦對健康資訊求知欲。(7)傳統的一對一模式只針對孕婦,孕婦的家屬不知曉宣教內容,如孕婦理解有誤或理解不全面,家屬無法進行糾偏和提醒。(8)對醫護人員專業素質要求越來越高, 隨著醫療技術的迅速發展,各種新知識層出不窮,知識更新周期不斷縮短,就要求護士不斷加強學習,補充新知識[5],不斷的學習培訓增加了護士的壓力。
研究發現,相較于傳統的教育模式而言,新媒體宣教模式形式多樣化、知識全面,明顯使孕產婦的接受度、掌握度、獲得知識的滿意度有了很大的提高[6]。在護理中運用互聯網技術進行健康教育,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健康教育,有更多的機會分享信息,較傳統宣教方式的效果更佳[7]。移動互聯網平臺的健康教育方式具有針對性強、形式新穎、互動性強的特點[8-10]。
目前,互聯網模式健康教育多采用微信平臺、手機APP來進行宣教,方式包括:視頻宣教、Flash動畫、圖文結合、電視播放視頻等。
采用互聯網健康教育的模式的方法為:首先,建立健康教育資料庫,收集國內外產科的相關健康知識資料。資料庫的獲取途徑包括醫院現有的健康教育處方、醫護人員自主的信息傳遞、網絡信息的接收、最新版的教科書、最新指南及專家共識等。然后,將所收集的健康資料,通過產科專家嚴格審理后,納入健康教育資源庫。 最后,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手機APP將資源總庫的健康教育信息資料在不同時段推給患者。同時,通過收集長期以來孕婦就診時詢問及關心的問題和孕期相關保健知識,將之制作成短視頻,定期推送微信平臺,并將同類問題裝訂成冊,制作二維碼,掃碼看視頻。通過不同方式及平臺的健康教育推送,使個體盡可能多地獲得有益的健康知識。
多學科團隊( 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 是根據患者現在的病情、疾病涉及領域、診療現狀等涉及到的兩個及多個學科,建立團隊合作小組,共同為患者制定持續性護理計劃服務,優化治療護理方案、使治療效果更好、并發癥的發生率降低、醫護滿意度提升等。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多個學科的醫療及護理領域,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11-12]。隨著醫學和相關學科的發展,MDT是現代化醫院學科發展和組織機構設置的必然趨勢[13]。
有研究表明,多學科團隊合作的健康宣教相比傳統的宣教模式主要以孕產婦及家屬為主導模式,產科醫護人員以及多學科團隊共同合作,能更形象生動地讓孕產婦以及家屬了解產科門診的醫護團隊組成、住院注意事項、孕產婦及嬰幼兒的營養保健管理、母乳喂養的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孕產婦及嬰幼兒常見用藥指導以及常見孕產婦及家屬的咨詢問題內容。通過這樣的健康宣教模式讓產婦以及家屬能更好地掌握孕前及產后相關保健知識,孕產婦的健康知曉率以及產科門診護理的滿意度得以提升[14-15]。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互聯網+醫療戰略循序漸進的開展,微信等互聯網平臺憑借傳播信息快速、互動性強和操作簡單、成本低廉等優勢[16-17],近年來成為健康教育的重要技術手段,逐漸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其應用范圍廣泛,效果也逐漸在臨床上顯現并被認可[18-19]。有研究證明,多學科團隊聯合互聯網模式已經在疾病的健康宣教中取得了成效[20]。但互聯網模式聯合多學科團隊合作在產科門診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提及較少。
綜上所述,互聯網模式聯合多學科團隊合作的模式是現代在產科門診健康教育的趨勢,但該模式的研究應用提及較少,所以可以在臨床上開展研究干預,以期望能提高圍生期護理質量,降低產前及產后并發癥發生率和產褥期感染率,保證胎兒及孕產婦的身心健康,改善護患關系,進而提升產婦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劉彬.產科護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1,9(6):142-143.
[2] 吳定芳,張春芬.產科門診的健康教育[J].北方藥學,2014,5(11):174.
[3] 許海萍.產前檢查與健康教育在孕婦圍產期保健工作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大家健康,2014,8(4):252.
[4] 徐慧婷,鄭雅寧,郭梅.微信公眾平臺在產科臨床健康宣教中的應用效果[J].全科護理,2016,14(12): 1287-1288.
[5] 姚海宏,曹黎靜,高新躍,等.新媒體對孕產婦健康教育管理[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8,25(11): 1064-1066.
[6] 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
[7] 韓斌如,陳慧娟.母嬰護理信息化應用現狀[J].中國數字醫學,2016,11(11):86-88.
[8] 徐芳,鄭智玲.互聯網+護理醫療服務對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妊娠結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24):133-135.
[9] 杜美晨,聶小菲,歐陽艷瓊.基于互聯網+的模式對母乳喂養結局的影響的Meta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8,35(21):38-43.
[10] 俞文敏,刁瑾薇,黃美紅,等.利用互聯網對孕婦實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1,25(18): 1650-1651.
[11] KURPAD R,KIM W,RATHMELL W K,et al.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the Management of Urologic Malignancies: Does It Influence Diag- nostic and Treatment Decisions[J]. UrolOncol,2011,29(4):378-382.
[12] 狄建忠,李昆,任慶貴,等.多學科團隊診療模式在臨床應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院,2016,20(1):79-80.
[13] 管慧,王維利,權義鳳.以家庭為中心的賦能教育對初產婦母乳喂養行為的效果[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2):107-110.
[14] 吳毅,容蓉,黎仕斌,等“行政MDT”模式在首臺手術開臺時間管理中的實踐[J].現代醫院管理,2016, 14(5):66-68.
[15] 楊大楚國.多學科團隊協作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個體化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巴楚醫學,2021,4(2):69-77.
[16] 崔鑫浩,高瑩,張建榮,等.多學科協作診療聯合智慧護理系的健康教育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康復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21,7(28):260-264.
[17] 安聰,王麗萍.移動醫療在高血壓患者延續護理中的應用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1,27(4):539-542.
[18] CONG A N WANG Liping.Application progress of mobile Calvet X,Panés J,Alfaro N,et al. Delphi consensus statement:quality indicators f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comprehensive care units[J].J Crohns Colitis,2014,8(3):240-251.
[19] 鄭穎,陳曉敏,等.基于互聯網+平臺的健康宣教及延伸護理對高血壓患者的干預效果[J].臨床與病理雜志,2022,42(3):715-720.
[20] YE B D,TRAVIS S.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are for inflammatorybowel disease[J].Intest Res,2019,17(1):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