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鐵
美聯儲加息周期結束在即,美股牛市進入加速上漲期,A 股短期有望跟漲。
本周,全球股市最大事件莫過于中美兩國的通脹數據出爐,市場押注美聯儲加息周期本月終結。中美6 月份CPI 同比增幅分別為零和3%。英為財情的美聯儲利率觀測器周四凌晨數據顯示,7 月27 日議息日美聯儲加息25 個基點的概率為94.2%,下次議息日9 月21 日不再加息的概率是83.6%。
受美國通脹降溫的消息刺激,標普500 周四盤中突破4500 點關口,年內漲幅逾17%,逼近去年初創下的歷史峰值4818 點。同樣是在周四,滬綜指大漲1.26%,通信設備和石油板塊領漲。今年以來,AI 主題和權重周期股素有蹺蹺板效應,如今聯袂大漲是否預示著A 股重現全面普漲行情?周四深滬股市總成交為9208 億元,增量資金并未大舉入市,若后市持續放量,則可看高一線。
回頭看,2007 年是全球大宗商品、股市和樓市泡沫同步膨脹期。泡沫緣何突然破碎?主因是美聯儲從2004年6 月開啟加息周期,2006 年6 月終結,兩年內累計加息425 個基點至5.25%。本輪加息周期始于2022 年3月,在14 個月內加息500 個基點至5%。看似更為陡峭的加息周期,卻未能阻止美國資產泡沫繼續膨脹,瘋狂程度超越2007 年。
目前,美國樓市、股市均在歷史峰值附近。標普凱斯席勒房價指數從2012 年2 月谷底134 點升至2022 年6月峰值308.3 點,十年上漲1.3 倍。該指數今年1 月回調至292.7 點,其后掉頭向上,3 月份升至301 點。標普500 去年1 月峰值為4818.6 點,較2009 年3月谷底大漲6 倍,如今大有重回巔峰之勢。
即使美聯儲啟動降息,資產泡沫未必立即破滅。在上一輪資產泡沫周期中,美聯儲從2006 年6 月終結加息周期,到2007 年9 月開啟降息周期,在一年觀望期里并未找到應對良方,華爾街金融海嘯終在2008 年9 月爆發。可以說,美國股市樓市泡沫以何種方式著陸,是更為瘋狂地上漲,還是緩慢繼續拉升,抑或是突然崩潰?目前美聯儲并無答案。
當下,在全球經濟減速+央行貨幣緊縮的宏觀背景下,美股大漲更多是流動性推動,為贏家加碼押注的賭場效應發酵所致,這是牛市瘋狂期景象。據專注策略和宏觀研究的VandaResearch 最新周報顯示,流入美國股市的資金目前平均為14 億美元/天,接近去年3 月創下的歷史紀錄15 億美元/天。在去年3 月15 日至29 日的11個交易日里,標普500 有9 天上漲,累計漲幅為10.99%,為單邊逼空上漲行情。標普500 本周二開始連續跳空高開,后市或將重演逼空上漲行情。
樂觀者看好美股,主因是去年的科技股熊市已逆轉為上半年的AI 股牛市,且有望轉向下半年的全面牛市。7 只市值最大的成份股目前約占標普500 指數總市值的28%,較年初的20%有所上升,這并非異常現象。
相比之下,前十大權重股占滬綜指權重為20.71%,其中并無科技股。滬綜指前五大權重行業分別為金融、工業、信息技術、主要消費和原材料,權重分別為21.52%、20.88%、9.26%、9.07% 和8.93%,強周期股唱主角。若宏觀經濟預期欠佳,周期藍籌往往進入殺估值行情。
從經驗性研究來看,企業利潤率和PPI-CPI 增速差額之間存在明顯的正相關關系。中美6 月份PPI 同比分別增長-5.4% 和0.1%,PPI-CPI 增速差額分別為-5.4% 和-2.9%,再加上權重美股多為科技股,美企盈利前景更為樂觀。不過,滬市平均市盈率為12.9倍,遠低于標普500 接近26 倍的估值,市場情緒過于悲觀。
金融和工業股權重過大,分散了機構配置需求,A 股科技股難以像美股藍籌般強者恒強。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出口總值同比增長3.7%。其中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產品貢獻最大,合計出口增長61.6%,拉動整體出口增長1.8 個百分點。龍頭股比亞迪上半年實現新能源汽車銷量125.56 萬輛,同比增長95.78%,堪稱一騎絕塵式領先,其股票卻未被本土機構熱捧。截至周四,其股價在A 股、港股和美股市場的年內漲幅分別為4.23%、37.1%、39%,遠遜于同期上漲1.21 倍的特斯拉股價。
(文中個股僅做舉例,不做買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