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 馮果燁 崔瑩
摘 要:傳統手工藝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國高度重視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傳承的當下,對其商業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和實踐價值。為具體辨析傳統手工藝品商業化的概況和發展前景,文章采用舉例說明法、文獻分析法,從黑龍江省赫哲族魚皮工藝著手,對傳統手工藝品市場的現狀以及存在問題進行闡述分析,并提出發展策略。
關鍵詞:傳統手工藝 商業化 魚皮工藝
中圖分類號:F06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07-027-02
一、傳統手工藝品商業化發展的背景
(一)傳統手工藝品文化資源豐富
中國傳統手工藝早在華夏文明開啟時發源,并隨著歷史推進逐步發展完善自身,華夏文化哺育了傳統手工藝,而手工藝也成為華夏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中華大地幅員遼闊,縱貫高低緯,巨大的地理差異經過歷史的鍛造,賦予了不同地域傳統手工藝品各異的藝術風格:西北的奔放豪邁、中原的鄭重端莊、西南的神秘綺麗、東南的清秀雅致……共同組成了包容多樣的中國傳統手工藝文化。
(二)國家政策大力支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中央高度強調“文化自信”“打造中國文化符號”的當下,中國傳統工藝行業迎來了國家強力振興行業的重大布局,各種利好政策接連出臺。
(三)潛在市場需求較大
經濟的快速發展讓國民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使得消費結構持續升級。文化產業正乘著消費結構升級轉型的東風快速擴張,對文娛產品的消費需求的擴大釋放出傳統手工藝品商業化利好的信號。
二、傳統民族手工藝品概況
(一)民族手工藝品特征
我國傳統民族手工藝品因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經濟發展、歷史背景等因素的影響,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1.依托民族特色條件。我國民族手工藝品與當地少數民族關系密切,以黑龍江省為例,黑龍江流域是我國北方少數民族的發源地之一,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人們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手工藝品。黑龍江省民間手工藝包含魚皮工藝、樺皮工藝、黑陶工藝、鋁板畫工藝等等,赫哲族魚皮工藝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
2.凝聚地域居民智慧。我國民族手工藝品,題材豐富,技藝高深,以赫哲族魚皮為例,赫哲族人采用特產的哲羅、細鱗、狗魚、懷頭等淡水魚的外皮制作服飾。將剝下的魚皮煮熟去鱗后,經過裁剪和縫制,最后畫上動物、螺旋狀、菱形等精美的圖案,制成一件完整的赫哲族傳統魚皮服飾。除此之外,赫哲族人還會對魚皮進行粘貼和鏤刻,后黏貼在紙上制成特有的魚皮畫。現存的魚皮繪畫造型奇特,生動地描繪赫哲族人早年漁獵生活的風貌。
3.蘊含鄉村深厚情結。我國民族手工藝品發源地主要是以鄉村為主,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以黑龍江省為例,黑龍江省手工藝文化,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其文化深層核心是黑龍江省鄉村人民對鄉村的深厚情結,無論是牛角畫、蘆葦畫、魚皮畫這些繪畫體現出勞動人民對鄉村、對黑土地的熱愛,體現著對鄉村的向往和美好印象。
(二)傳統民族手工藝品發展現狀
在中央政策的指導下,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省文聯高度重視,民間手工藝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涌現出一大批在省內外廣受好評的手工藝品牌。例如:同江市劉升的赫哲族魚皮薩滿服飾,徐國的魚骨藝術,阿城市翟孟義的重彩木板畫等。
以赫哲族魚皮工藝品為例,在上世紀60年代魚皮服飾作為實用品已經漸漸失去蹤跡,能夠按傳統工藝制作魚皮服飾的手工藝人也寥寥無幾。為了保護并傳承這一技藝,在政府的支持下,手工藝人將目光從實用轉向審美,開發出魚皮民族服飾、魚皮工藝品、魚皮剪紙藝術等創新產品。同江市街津口鄉漁業村的手工藝者李勤醫最初將做好的魚皮畫在旅游景點擺地攤售賣,經過數十年的創新和探索,終于讓產品走出黑龍江銷往全國。但李勤醫只是個例,更多的傳統手工藝人的商業夢都停留在擺地攤階段。“酒香也怕巷子深”,小作坊的生產方式、單一的銷路讓許多精品也走不出去。
(三)傳統手工藝品商業化現狀
傳統手工藝品商業化發展正處于上升期,許許多多手工藝文創品牌的成功創立和壯大印證了這一發展趨勢。故宮文創、銅師傅、內蒙古榮朝文化等熱門品牌已然成為地方獨特的文化符號。
三、傳統手工藝品商業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手工藝品實用價值的缺失
歷史上,傳統手工藝品的創造和廣泛流傳離不開農耕社會的生產生活,實用價值較高。而在工業化信息化發達的現代社會,傳統手工藝品不僅在藝術思想方面與現代消費者眼光存在偏差,而且其實用價值也失去意義。許多傳統手工藝品因為缺乏設計創新、缺乏實用功能,而被市場淘汰。在缺乏市場監管、中國制造假貨泛濫的年代,傳統手工藝品也成了無良廠商的犧牲品。市場上存在傳統手工藝品廠商為了獲取高額利潤,采用機械化方式盲目擴大生產,或通過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等方式降低成本,將大批假冒偽劣產品投入市場的現象。這不僅使傳統手工藝品失去其樸實本質,更消費了購買者對傳統手工藝品的信譽。
(二)傳統手工藝品受到財政政策支持較少
民族手工藝品的發展需要合理財政政策的支撐,需要大量資金的扶持,充足的資金能加強當地文化的宣傳與發展。但受疫情影響,導致財政收入下降,財政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強,主要體現為三方面。在財政補貼方面,因疫情的影響而降低的財政收入十分有限,無法給予民族手工藝品應有的補貼,財政支持的金額也達不到當地文化振興的要求。
(三)傳統手工藝品缺乏文化認同
在網絡傳媒占據信息傳播主導地位,“紙媒”話語權整體下降的當下。依賴紙質媒體和線下宣傳的傳統手工藝品的社會知名度持續低迷,甚至存在連本地人也不清楚當地特色手工藝品的現象。對傳統手工藝品的歷史文化意義缺乏認識和文化認同感,將導致消費者對傳統手工藝商品的消費欲望下降。
(四)傳統手工藝品營銷模式較為單一
目前我國傳統手工藝品的生產、銷售渠道較為落后,主要是以實體店面的形式進行銷售,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網店逐步成為大眾購買商品的第一選擇,但由于傳統手工匠人大多數年齡較大,不能與時俱進,依然采用傳統的實產實銷模式,所以手工藝品的營銷較差。
四、傳統手工藝品商業化發展的建議
(一)根據手工藝品特性增強實用性
我國各個民族地方的傳統手工藝品文化資源豐富多樣,但并不是每一種手工藝品都適合進行商業化運作。應當根據手工藝品制作的原料、制作方式、成品特點等方面甄別是否適合進行商業化運作,商業化對象條件完備則生產營銷過程事半功倍。
對不適合商業化運作的傳統手工藝品采取傳承為主、宣傳為輔的保護策略。對適合商業化運作的傳統手工藝品則應根據產品的特點選擇適宜的生產方式和營銷模式。很多人都有國內工藝品設計都大同小異, 缺乏特色的印象。說明了傳統手工藝品樣式單一、缺乏個性是一個普遍現象。為了打破這一印象,就需要傳統手工藝人將傳統技藝與現代技術、現代審美相結合,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不斷推出符合當代消費者審美需要的新產品。以赫哲族魚皮為例,在萃取赫哲族傳統工藝精華的同時,從手工藝品的審美性、實用性等角度出發,深度挖掘到現有產品的不足之處,并對其進行改良。比如在魚皮服飾方面,現有制作工藝需要全手工制作,耗時長成本高,服飾面料制取困難易造成浪費。可以利用現代技術改進制作方式,利用機器縫制,將面料經過化學處理提升耐水性和柔軟度,或將魚皮制作成皮革性質的面料進行成衣制作等方法加以改進。
將傳統手工藝品按其功能分為觀賞品和實用品。對觀賞品采取少而精的商業運營模式,最大程度地保留其傳統韻味。對實用品采取與其他產業如家居裝飾業、服裝業等相結合的策略,將傳統手工藝元素融入實用產品,實現產業雙贏。
(二)加大手工藝品的財政政策支持
我國在民族工藝品方面應當設立專為其發展的公共政策,通過規范性的文件對手工藝品方面的公共政策進行下達,確保下級各部門明確主體,合理分配工作,精準、高效率的完成好政策任務,加強政策的落實力度。以黑龍江省為例,黑龍江省政府應出臺魚皮畫等非遺技藝的保護政策,分析各個民族手工技藝的歷史背景、技藝成熟度、技藝傳承度等指標,有針對性地對民族手工技藝采取保護措施,尤其針對魚皮畫這種較為復雜的技藝,應對其發展各階段展開針對性的保護。
同時在政策制定方面,多吸收采納非遺技藝傳承人、非遺文化科研學者、社會大眾的建議,結合全面的信息,完善公共政策,使公共政策具有戰略意義,以保持公共政策的良性可持續發展。加大財政資金投入,政府應進行資金支持以確保在疫情之后相關旅游景點的建設與維護,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宣傳,政府給予資金支持對旅游景點票價進行減免優惠,吸引游客前來游玩。既增加了旅游景點的收入又對鄉村文化進行了宣傳,使其充滿活力。設立為民族手工技藝財政補貼和專項基金,對民族手工匠人給予經費補助,對傳承度好的傳承人給予獎勵。
(三)利用新興媒體加強宣傳
在互聯網時代,任何產品想要走入消費者的視野都離不開網絡宣傳。除官方媒體外,網紅大V、公眾號、微信訂閱號等自媒體在吸引流量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對傳統手工藝品的宣傳還需借助自媒體的網絡影響力。此外,直播短視頻等形式也受到年輕消費群體的歡迎,特別是抖音、嗶哩嗶哩等視頻網站,兼具發布短視頻和直播的功能。
以赫哲族魚皮工藝為例,可以在數字化、信息化迅猛發展的環境下,讓當地文化部門提供支持,當地文化部門充分發揮數字化技術在文化宣傳方面的優勢,不僅可以采集信息、錄制影像和云端保存,還可使用美工軟件制作魚皮工藝相關的動畫、視頻。
(四)擴展創新營銷渠道
后疫情時代,網上購物由于具備方便快捷、減少接觸的優點,已經在人們的消費生活中占據半壁江山。傳統手工藝品若要搭上互聯網的快車,必須在保持線下營銷的同時,擴展線上營銷渠道。讓線上線下渠道有機結合,實現“一加一大于二”的整合效應。
建立淘寶、京東、蝦皮等知名電商及跨境電商平臺的民族手工業文創產品旗艦店,與線下實體店銷售的文創產品進行分流,線上店鋪除了銷售自制的民族手工藝文創產品,擴大其知名度外,還可建設上游產品的制造產業,提供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銷售的平臺。以赫哲族魚皮工藝為例,黑龍江省赫哲族魚皮手工人或有關企業可以在淘寶、天貓、京東、蘇寧易購、拼多多等主流電商平臺鋪設銷售渠道,也可以建立獨家門戶網站,進行線下相關展銷活動的宣傳和線上銷售。
另外,可以與旅游業深度融合,打造體驗式營銷,對無法長途運輸的傳統手工藝品采取旅游式營銷的方法,以旅游業為中心整合景點文化資源。開發讓游客參與地方傳統手工藝品制作的體驗環節,在帶給游客新奇有趣的游覽體驗的過程中,宣傳傳統手工文化,銷售傳統手工藝紀念品,一舉三得。實現傳統手工藝品在旅游景點的周邊銷售規模化,將其打造成當地旅游的一張名片。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哈爾濱商業大學省級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黑龍江傳統手工藝品商業化流程研究(項目編號:202010240110)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 周燕華,時秀梅.中國傳統手工藝品發展的SWOT分析[J].大連民族大學學報,2020,22(04):303-309+313.
[2] 王春陽.呼倫貝爾地區民族工藝品市場營銷策略[J].商業文化,2021(04):136-137.
[3] 王詩雅.重構互聯網時代黑龍江省傳統手工藝的發展模式[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06):69-70.
[4] 王意通.基于互聯網思維的傳統手工藝品營銷策略研究——以河南商丘“畫虎村”為例[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05):118.
[5] 宋德風,陳曉涵.文化傳承背景下赫哲族服飾的創新研究[J].明日風尚,2019(19):181+183.
[6] 趙倩雪.赫哲族文化在旅游紀念品設計中的應用[J].大觀,2021(07):71-72.
[7] 孟玲玲.數字化保護和傳播技術在赫哲族魚皮藝術中的應用[J].藝術科技,2019,32(08):47.
(作者單位:1.哈爾濱商業大學會計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28;2.重慶工商大學會計學院 重慶 400060)
[作者簡介:劉欣,江西人,哈爾濱商業大學會計學院會計學專業;馮果燁,江西人,重慶工商大學會計學院審計專碩;通訊作者:崔瑩,哈爾濱商業大學會計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商業模式和企業財務行為。]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