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財政審計和政府預算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兩者的聯系較為密切,財政審計可以將政府預算管理制度落實到位,推動財政預算改革,而政府預算的開展可以使財政審計更加科學合理。文章簡要介紹政府預算和財政審計的主要內容及聯系,重點分析財政審計在政府預算中的作用,并針對不足,提出加強財政審計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財政審計 政府預算 作用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07-100-02
在政府預算中,加大力度開展財政審計工作的作用較為突出,可以合理地對公共資金進行使用,將出現財政風險的概率降到最低。因此,在開展政府預算工作時必須要重視財政審計,但是當前財政審計還存在諸多不足,需要相關人員加大力度進行分析,并做出針對性的改善。
一、政府預算與財政審計的主要內容及聯系
政府預算,是政府的基本財政收支計劃,即經法定程序批準的政府年度財政收支計劃。政府預算是實現財政職能的基本手段,反映國家的施政方針和社會經濟政策,規定政府活動的范圍和方向。財政審計又稱財政收支審計,是審計機關依照《憲法》和《審計法》對政府公共財政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所實施的審計監督。
政府預算和財政審計兩者之間的聯系較為密切,可以為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發展提供條件[1]。政府預算可以科學合理地對政府資源進行分配,能夠制定合適的資金使用目標及科學合理的評估標準,為財政審計的開展提供支持。而財政審計通過對政府預算編制及執行情況進行有效監督,使政府預算編制更加科學全面,預算執行更加有力。二者做為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保證國家治理的穩定推進。
二、財政審計在政府預算中的作用
財政審計在政府預算中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能夠較為有效地改善政府預算工作存在的不足,使審計工作發揮出最大化作用[2],因此,必須要高度重視財政審計。
(一)提高政府預算準確度
政府預算是政府的基本財政收支計劃,是經法定程序批準的政府年度財政收支計劃,預算單位應當根據年度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國家宏觀調控總體要求及政府中心工作,結合跨年度預算平衡情況,并參考近幾年預算執行情況和本年度收支合理預測、準確編制預算。
財政審計可以通過積極主動配合人大參與政府預算編制初審工作,將審計監督關口前移,對預算草案編制的準確性進行重點關注,審查政府各項預算是否細化到具體的明細科目和部門單位,預算的定員定額標準是否準確、合理。通過財政審計,可以進一步提高政府預算的準確度。
(二)推動政府預算透明化
政府預算透明是公共財政的本質要求,也是政務公開的重要內容,更是納稅者知情權的重要保證。財政審計可以促使政府預算處在公開、透明的狀態,優化現有的政府預算制度,確保預算管理是公開、透明的,這也是當前政府預算改革的關鍵[3]。在這一情況下,政府審計應該重視公開透明原則,確保政府預算管理制度落實到位,為群眾提供優質的財務預算信息,使財政資金得到合理運用。
政府預算管理的公開透明程度,可以對政府資金使用情況產生影響。假如管理制度是公開透明的,就能夠降低發生財政問題的概率,獲得群眾的認可。要使政府預算透明化,就要充分發揮財政審計的監督職能。在提高政府預算透明度的過程中,通過對政府公共部門預算運行狀況進行審計監督,以及對預算情況審計結果的發布這兩項機制來對相關部門進行問責處理。第一,在對政府公共部門預算運行狀況的審計這一問責機制中,審計的獨立性和專業勝任能力體現了監督的權威性和專業性,審計機關通過高質量的財政審計報告可以起到重要的鑒定作用。第二,對預算情況審計結果的發布這一問責機制中,財政審計報告可以向立法機關、社會公眾等相關利益方提供政府預算資金使用和管理情況的信息,是提高政府預算透明度的關鍵。
(三)促進政府預算科學化、規范化
財政審計主要是對政府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和決算情況進行審計。財政審計通過將政府各項收支情況進行記載、歸納、分析,在第一時間找出財政預算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合理化審計建議。此外,財政審計還可以對財政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審查,并通過預期目標和評價結果的聯系,確保財政資金可以被安全、績效使用[4]。
財政審計不但可以促進政府預算執行到位,還能夠對不符合實際的預算管理制度進行優化,避免出現違法違規行為,以及促進提高預算管理的科學性,幫助預算人員找出導致預算出現問題的因素,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進行改善。
財政審計可以對預算調整、執行和決算情況進行監督管控,從而確保預算執行到位,確保資金可以被合理利用。在政府預算執行過程中,還可以借助于審計,促進各項預算管理制度落實到位,確保政府預算可以被規范執行。另外,鑒于政府預算比較繁瑣復雜,加大力度進行財政審計,不但可以使政府預算管理更加規范化,還能夠避免不必要資金消耗。
三、財政審計推動政府預算改革發展措施
借助于財政審計推動政府預算改革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能夠有效地提高政府預算的開展,促進高效使用財政資金。相關人員應該加大力度分析財政審計存在的不足,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改善,提升審計質量,使財政審計的作用可以在政府預算改革中得到充分體現。相關人員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推動政府預算工作的高效開展,確保政府各項活動可以有序開展。
(一)創新審計方式方法
不斷創新財政審計思維理念,創新審計方式方法,形成以政府預算執行審計為主線,財政支出審計為重點,政府采購和國庫集中支付為關鍵環節,政府部門預算執行審計為基礎,政府投資項目審計為切入點,民生資金審計和領導干部任職期間經濟責任審計為突破口,下級政府財政決算審計為補充的財政審計大格局。在開展財政審計的過程中,按照上級財政下達的指標文件對財政分配資金的性質、用途進行對接,重點關注財政支出結構,從宏觀上總體把握政府執行政策效果,微觀上關注規劃設計、預算安排、資金分配等環節,將真實、合規、合法性審計融入到財政資金的績效中,從資金管理、政策執行、資金使用效益層面分析原因,提出建議,促進預算執行組織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精細化。
(二)更新審計技術
第一,要將財政審計組織模式作為立足點,推動大數據時代下的財政審計創新。這需要相關人員更新審計思維,認識到大數據在財政審計分析中的重要性,打破各行業界限,并構建可以將數據分析和現場驗證相關聯的財政審計模型。從橫向的角度進行分析,加強審計數據的聯系,比如說年初政府預算編制、預算指標管理、公共資金投入等。從垂直的角度來進行分析,可以達成省、市、縣財政財務數據全覆蓋。加大力度進行數據搜集和分析工作,推動審計工作的全面開展,提高工作效果,減緩工作負擔[5]。第二,要加大力度對審計數據的分析、挖掘,使財政審計更具深度、廣度。爭取達成一級單位全面覆蓋目標,將宏觀經濟分析作為立足點,做好審計分析和驗證工作,確保審計數據分析是精準的。
(三)整合審計力量
第一,加大力度對內部控制機構進行完善,比如說由各個預算部門開展內部審計和內部控制工作,是提高財政審計效果的重要措施。財政審計工作要在第一時間分析內部審計結果,并成立專門的內部審計部門,分析內部審計的落實情況,確保內部審計工作可以獨立地開展,并規范地進行內部審計相關活動,并將內部審計和國家審計相關聯,切實提高審計效果。第二,積極對社會審計資源進行整合,與第三方審計機構進行合作來解決國家審計力量不足的矛盾,從而可以提高審計效率,促進審計全覆蓋的實現。在選擇第三方審計機構參與財政審計過程中,國家審計機關要加強對第三方審計機構的規范與管理,建立完善的科學管理制度,引導和督促第三方審計機構規范業務管理及審計流程,從而進一步降低審計風險,切實提高審計的質量和效益。
(四)拓寬審計視野
做好新時期財政審計,需要進一步拓寬審計視野。政府進行財政審計不應該只關注財政收支的合法性和合規性,還需要關注其有效性和經濟性,這也是進行財政績效審計的重點所在。審計機關需要明確財政支出的流向,加大力度分析如何運用有限的財政資源來滿足經濟發展需要。要建立完善績效審計模式,促進政府有效調整財政收支結構,為社會經濟的健康、長遠發展提供審計支撐。
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拓寬審計范疇。因為政府財政收支活動較為繁雜,包含著較為廣泛的內容。因此,在進行財政審計時不但要重視政府預算和決算審計,還需要做好基建財政審計、信用審計和國有企業財政審計等,并將其作為財政審計的重要方面。在審計過程中,還需要對相關性收支進行抽查審計,分析其中較為常見的問題。此外,還可以嘗試拓寬財政審計范疇,將預決算以外收支歸納到財政審計范圍之中,使財政審計結果更具有廣度、深度。
(五)確保審計獨立性
審計獨立性是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保持精神上的獨立和實質上的獨立,是審計工作的基本原則之一,是開展審計工作的靈魂。審計機關通過與第三方審計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可以使審計主體更具獨立性。政府審計工作主要是由國家審計機關負責的,而審計機關和政府部門的聯系較為密切,很可能會對審計工作的獨立性產生影響,導致審計的專業水平得不到體現。注冊會計師審計是指注冊會計師根據法律法規接受委托,為被審計對象提供獨立優質的審計服務。注冊會計師審計可以在第一時間查出政府預算存在的問題,因此,想要確保審計主體的獨立性,就必須要引入注冊會計師專門負責審計。各級政府部門還需要借助于投招標等手段,使注冊會計師在政府財政審計中更具參與感,充分展現審計的價值。
為了使財政審計工作有序開展,提高審計工作效果,縮短開展審計工作的時間,需要加大力度培養審計人才,并構建整體實力較強的審計團隊。第一,應該認識到審計人員的重要作用,組織審計人員參與到學習提高之中,并對審計人員的培訓建立長效機制。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構建完善的獎懲機制和激勵制度,防止出現審計人員在學習過程中較為松懈的情況,主動參與到學習之中,從而增強審計人員的專業性,及時更新審計人員的審計觀念。第二,要增強審計人員信息化審計水平,相關單位需要設置大數據相關課程,并定期對審計人員進行培訓考核,確保其能夠合理地操作云計算等軟件,確保信息化審計可以被應用到現實工作中,從而打造整體實力較強的審計團隊。除此之外,還應該加大力度引進審計人才,并借助于溝通、交流等方式,增強審計團隊整體水平[6]。
(六)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相關人員需要加大力度完善財政審計相關法律法規。法律法規是開展財政審計工作的重要依據,需要考慮到審計信息化發展需要以及財政審計目標的轉型需求,對于財政審計相關法律法規作出調整。還需要對不明確的內容進行分析,尤其是要精準地指出審計工作包含的范圍和權限,并擴展其內涵,特別是要重視審計信息化建設。財政審計相關法律法規對于時效性有著較高要求,需要結合時代特征作出調整,為政府財政審計提供法律支撐,使財政審計更具權威性。
在此過程中,還需要對政府財政審計報告公示制度進行補充。我國政府處在群眾的監督下,想要展現出民主監督優勢,就必須要確保財政審計報告依法公開、透明。健全的審計結果披露制度不但能夠提高審計結果的公平性,還能夠提高群眾的知情權。因此,必須要做好立法工作,對于相關法律進行補充,明確政府財政審計報告公示的時間、內容、形式,在提高審計質量的同時做好廉政建設,從而充分展現出財政審計的職能作用。
四、總結
根據以上分析,將財政審計落實到政府預算中,可以促進政府預算部門建立健全審計管理制度,使各項財政資金得到充分合理使用。但是,從財政審計人員的角度分析,其在開展工作時還有著諸多不足,這需要財政審計人員主動參與到學習之中,不斷提高審計業務水平,從而促進政府預算制度落實到位,防止不必要的財政資金消耗及浪費。
參考文獻:
[1] 孫哲.受托責任觀下的財政審計改革研究[D].中央財經大學,2018.
[2] 孫東,薛雅潔.政府審計在全面預算績效管理中作用與實現路徑[J].現代審計與會計,2021(03)
[3] 魏文池.公共管理中的政府財政預算問題:最新代表性研究及探討[J].公共管理評論,2021,3(01)
[4] 藺莉莉.財政專項資金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研究[J].投資與創業,2021,32(11)
[5] 張世英.新時期會計制度改革對政府預算審計的影響分析[J].時代金融,2020(17)
[6] 邢文妍.財政透明度對地方財政支出效率的影響研究[D].遼寧大學,2020.
(作者單位:張家口市橋西區審計局 河北張家口 075000)
[作者簡介:蘇江(1982—),男,漢族,河北張家口康保人,本科,審計師,統計師,研究方向:財政財務審計。]
(責編: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