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瑞娟
信息化時代,財稅管理在迎來全新發展機遇的同時,也給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帶來諸多挑戰。企業財稅管理人員必須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合理科學地管控財稅風險,確保不會對企業未來生產經營產生不良影響。合理有效地控制財稅風險,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企業生產經營的良性循環。
企業財稅信息化的影響
信息化時代為企業財稅管理和內部管控提供了更加高效快捷的途徑,優化了企業財稅管理流程。管理者通過信息化手段可以對企業內部不同層級的經營信息、財稅信息進行動態管控,實現共享式的監督模式,既保障了企業財稅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又強化了企業內部風險管控應對能力和分析能力,為企業生產經營決策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借助信息化管理平臺管理企業財稅數據,能夠強化企業資金利用效率,規避生產經營風險。但不可否認,企業借助開放式的網絡環境施行管控措施,也會給自身帶來一定的弊端,例如,增加財稅數據安全風險系數。為此,需要強化企業財稅信息系統的病毒防范能力,只有如此才能有效避免黑客入侵,保障企業信息系統的安全穩定。同時還要做好從業人員崗位技能培訓,使從業人員能熟練操作財稅信息系統,防止出現失誤。
企業管控財稅風險的必要性
財稅管理對現代企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開展財稅管理,需要對企業內部和外部情況進行具體分析。由于財稅風險是非系統性的,因此,企業要想獲得長遠發展,就需要把財稅管理落實到企業的各個經營管理環節當中,切實做好財稅風險防范工作。
企業為了更好地規劃部署財稅風險管控工作,需要管理人員綜合研究各類財稅政策以及報表,避免對企業發展產生不利影響。企業對財稅風險進行有效管控,可以幫助自身合理規避財稅問題,推動可持續發展。財務人員對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及財稅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可以避免因財稅漏洞引發經營危機。
財稅信息化背景下企業管控財稅風險的策略
在社會信息化進程中,企業開展財務管理工作難免會面臨財稅風險,對此,需要依托信息化建設成果,組織管理人員就消除財稅風險采取一定措施,通過多手段、多渠道促使企業財稅風險管控取得實質性進展,引領企業生產經營走向良性循環。
完善信息管理體系。財稅信息化時代,企業進行內部控制或管理財稅風險,除了沿用傳統的人工模式外,還可以針對財稅風險管控展開信息化建設,并完善相關財稅制度。具體來說,企業可以聘請外部優秀的財務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共同構建企業財稅風險管控平臺。財稅管理人員借助這一平臺,能夠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和各類財務風險隱患,并依靠技術手段定期開展風險排查,能有效規避企業生產經營風險。
目前,很多企業都在不斷推進財稅管控信息化建設,平臺已不再只是惠及財稅系統,其他相關職能部門也可進入財稅風險管控平臺了解生產經營數據,為企業開展財稅管理提供意見建議和技術支撐。作為企業管理層,為了保證財稅風險管控平臺運行暢通,需要定期開展內部培訓,讓財稅管理人員掌握一定的技術,才能利用好業務平臺高效開展工作。
通過強化內部管理規避風險。企業財稅管控信息化建設要求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與時俱進,利用信息化技術帶來的便利條件,完成好企業的各項工作,在強調內部管控的同時做好風險管理。企業財稅風險管控平臺的使用人員和管理人員在登錄系統時,都需要進行身份驗證,通過不同的界面登錄,可以獲得不同的系統操作權限。財稅風險管控人員應依據必要原則僅使用與自身崗位相關的界面,對于職能范圍以外的界面則禁止登錄。財稅風險管控工作是企業日常經營過程中極為重要的內容,在工作過程中必須嚴格落實崗位職責,確保出現問題后能夠追責到人。如果在日常財稅風險管控工作中泄露企業信息,必須要根據情節予以相應的處罰,甚至是追究刑事責任,防止財稅風險影響企業發展。
提升財務人員風險管控意識。企業的財稅風險管控無時無刻不在面臨突發事件的考驗,完善的財稅風險管控制度能有效規避風險,也能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環境管控是內部管控的重要環節和組成部分,也是企業開展財稅風險管控的基礎,因此,應該確保財務管理人員具有一定的管控意識,營造良好環境。對于大型企業而言,不僅要注重員工的業務能力,同時也應該通過定期培訓,使員工的風險管控意識有所提升。在各類信息平臺的應用過程中,相關人員處理業務的流程存在差異,極有可能為企業日常交易帶來風險。這就要求財務管理人員在各類業務中,嚴格執行相關制度,及時記錄財稅管控平臺的操作步驟并上傳操作日志,一旦發生突發事件應立即反饋給技術人員,避免因自身操作不當,導致企業出現重大經濟損失。
出臺有關風險管控的獎懲措施。一些企業的財稅管理人員受傳統操作模式影響,對于日常工作中可能產生的風險防范意識極低。針對這類現象,應通過出臺強有力的獎懲措施,扭轉錯誤觀念。具體而言,如果財稅管理人員風險防范意識強且工作出色,要給予一定獎勵或晉升機會;如果面對工作消極懈怠,工作過程中屢屢出錯,就要給予嚴厲處罰,以此提醒財稅管理人員主動開展財稅風險管理。
科學分析并評估財稅風險。當前很多企業的財稅管理人員,財稅風險管控意識淡薄,也沒有對企業財稅風險成因進行深入分析,即使發現其中存在問題也無法有效應對。為了防范此類問題發生,財稅管理人員需要借助財稅風險管控平臺,并利用大數據技術的優勢,科學分析財稅風險成因,針對企業財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風險警示。舉例而言,對于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涉及的增值稅發票,很多財務人員無法對其進行合理的風險評估,也無法核實發票的真實性、合理性,極易造成違規操作。但企業有關人員借助財稅風險管控平臺可以快速捕捉有關財稅信息,再結合企業內部風險管控制度,即可進行評估并甄別風險所在,進而針對存在的問題采取風險防范措施,確保財稅風險始終處于可控狀態,企業能夠高效穩定運行。
目前,科學技術持續保持高速發展,信息化趨勢早已悄然而至。企業的生產經營與財稅管理密不可分,如何利用信息化風險管控平臺做好財稅風險管控工作,是每個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都必須要面對的問題。當前各企業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強財稅風險管理以及內部控制,不斷提高自身的財稅風險防范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時代浪潮中平穩向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