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慧 吳亞平
摘 要:隨著軍品定價、審計審價改革政策的實施,軍工單位迫切需要轉變傳統的“不計成本、保成功”經費管理模式,向“高質量、高效益、高效率”三高轉型發展。文章結合科研項目全過程、全流程管理特點,提出項目經費全周期預算管理模式,通過強化事前策劃、事中管控、事后考核,進一步提升經費管控的精細化程度。
關鍵詞:科研項目 全周期預算管理 精細化管控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07-046-02
隨著軍品定價議價規則不斷優化,軍工科研項目審計審價方式日趨科學性、合理性,全面提高經費管理水平、提升產品定價能力成為軍工科研單位經費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精細化管理科研經費,科學高效地控制項目成本、提高效益,才能不斷適應競爭環境的變化,提升產品競價能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一、背景描述
(一)管理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面對外部日益嚴格和規范的項目經費管理要求,傳統軍工單位項目管理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尤其缺乏全生命周期預算的系統分析與謀劃,過程管控比較粗放,管理手段不足,具體表現為:
1.項目預算編制比較簡單。只按照大類概要確定框架比例,項目毛利一般為預估經驗值,對計劃時間、開支內容、利庫情況等考慮不足,這種情況下項目預算對經費沒有起到實質性的控制作用。
2.業務部門對軍品價格管理辦法存在一定誤解。部分人員以為成本越高,價格越高,然而只有在價格管理辦法規定范圍內科學而有依據地開支才會被認可,這也導致以往一些入賬成本被核減。
3.預算成本結構不能滿足各類經費管理要求。隨著軍民融合業務發展,越來越多的軍工單位產品由以軍品為主逐漸向軍民各領域多元化發展轉變,原有的預算成本構成參照單一的經費管理辦法,這已經不能適應當前項目經費管理的需求。
4.執行過程缺乏有效跟蹤與反饋。由于受限于外部到款等因素,成本入賬一般與實際業務進度有所差異,而現今的外部審價審計均要求成本及時入賬,也需要對照預算和科研進度及時核算。
5.信息化手段落后。隨著科研任務工作的增加,沒有先進的信息化輔助手段,僅靠人工控制,無疑會增大管理成本,而且難以達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6.項目績效與考核脫鉤,激勵效果不明顯。以往的考核基于財務報表賬面發生數,存在因成本入賬時間不均導致的部門毛利率波動較大的情況。業績考核脫離項目經費預算,使得業務部門成本意識薄弱,無法在預算編制過程中統籌考慮成本管控。
(二)項目全周期預算管理的必要性
1.成本分類管控。為滿足不同項目審計、審價、財務驗收等管理要求,需要在綜合考慮各類經費管理辦法基礎上,將項目直接成本、人工成本、部門可控及其他分攤成本進行科目細分,以提高成本分類管控有效性,便于執行分析。
2.內部轉移定價。隨著業務領域的增長,越來越多的軍工單位設立子公司、細化業務領域,不同子公司、領域之間存在技術互補性,內部協作成為一種業務常態,因此,亟待解決母子公司之間、不同部門之間的內部定價問題,這對內部定價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
二、總體設計
伴隨業務發展,軍工單位對財經管理體系進行了系列探索,預算管理、項目核算、財務分析與經濟責任考核等管理體系,已然成為業績增長的重要支撐。
(一)總體目標
通過全周期預算管理體系構建,將預算管理輻射至項目管理全過程,建立閉環的價值管理機制,通過立項管理、預算編制、執行分析與控制、完工總結,引導職能線與業務線深度融合,主動制定經費管控措施融入業務活動,協同參與價值創造,促進經營目標實現。
(二)總體思路
全鏈路打通,實現經營運營一體化。打造一個從市場營銷、項目策劃、經費預算、經費執行與管控、績效評價的閉環運營系統,通過經營、運營一體化,實現資源配置的有效利用。
全成本管理,實現項目精細化管控。針對不同類型項目經費管控要求,建立經費開支對照表,明確成本構成核算范圍,規范制造成本、期間費用入賬要求,督促業務人員按科研進度及時完成直接成本、間接成本入賬,滿足項目經費精細化管理要求。
多數據整合,實現項目整體可控。針對立項、合同、預算、科研、財務等數據分散的情況,通過信息化手段完成各模塊數據整合,為業務人員提供更直觀、更及時、更全面的項目經費情況,便于進度管控與項目決策。
(三)總體方案
項目全周期預算管理為項目整個建設周期的預算過程,具體包括經費摸底、目標定價、預算編制、預算控制及預算考核。通過項目全周期預算管理,可以全面了解項目基本研制內容,掌控科研進度,有效規劃、配置資源,強化預分預控,提升過程監控,持續推進項目精細化管理。
三、具體管控措施
(一)項目初期進行成本測算,為預算管理提供數據支持
市場部門組織項目團隊對項目成本進行測算,一是充分了解項目研制內容與配套單價,確定產品基本價格;二是初步測算項目目標成本,為后續編制項目預算提供基礎數據。
這一階段,市場部門需要綜合考慮同類產品歷史價格、行業價格、產品成熟度、技術狀態、原材料價格、人員工時等因素,在綜合評估的基礎上,確定目標價格,進行合同簽訂或訂單簽署。
(二)確定目標成本,作為預算控制的依據
合同簽訂后,進行項目策劃。項目策劃的目的是分析總結所有可能影響項目執行的因素,明確任務分解與經費構成,以便提前規避風險,使項目按預定軌道執行。
預算管理是項目策劃的關鍵活動之一。在前期測算的基礎上,通過合理估計項目合同款、預期收益率,完成項目目標利潤測算,然后項目團隊依據此基礎數據進行方案預算編制。項目預算完成后,公司組織相關部門進行評審,對開支內容的合理性、利庫情況、備品備件、外協外購單價、內部協作、間接費用分攤等進行評定,確定成本數據,完成項目預算編制。
經費預算完成后,結合項目科研計劃流程,同步做好預分預控規劃,作為項目研制期間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
(三)強化信息化預算控制手段,優化執行控制機制
信息化手段的持續提升為預算控制水平的提高提供了重要保障。原有的科研系統、合同系統、核算系統是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缺乏有效整合,造成信息孤島,難以實現有效互通。以實現系統共建、信息互通為目標的項目全周期預算管理系統的建立,打破了信息壁壘,實現了流程互通。高效的信息化手段,將預算計劃數與執行數進行關聯,將預算指標與核算數據進行關聯,將預算執行率與項目進度進行關聯,并及時啟動預警機制,實現經費全周期精細化管控。
項目的目標成本確定后,在外部需求沒有變化的情況下,不得隨意調整目標成本。但當因客觀因素導致預算必須進行調整時,需按規定重新進行審批。這樣實現了預算剛性與柔性的有效互補。
(四)與部門年度利潤考核掛鉤,強化項目預算控制
為了進一步激發成本管控意識、提高經費事前管理能力,可形成一套基于項目預算直接成本率的部門考核方法。
項目直接成本毛利率與部門年度績效考核緊密關聯,將促使業務部門、項目團隊越來越重視項目預算編制的科學性與準確性;通過優化項目直接成本率使業務人員切實感受到因成本管控帶來的切身利益,又將進一步強化人員成本管控意識;雙向優化,形成一種良性的經費預算管理循環。
(五)做好項目預算結題評價,積累經驗數據
項目預算管理包括事前確定目標成本、事中控制經費執行、事后進行績效評價等全周期、全過程管理。若沒有事后績效評價的環節,事前的目標確定、事中的過程控制管理也就失去了意義。事后績效評價可以包括項目的盈利情況分析、預算執行情況分析等,分析的結論可為日后公司的管理決策提供經驗數據支持。
四、經驗啟示
基于當前條件,項目全周期預算可以合理預估項目價格、成本費用、未來收益、盈利情況等財務狀況,將成本意識貫穿項目科研規劃,以目標管理優化經費價格控制,以經費計劃牽動任務過程實施,從而不斷提升資源的合理利用水平,有效規避經費管理風險。
項目立項是預算管理的起點,也是過程管控的基礎環節。立項是確定科研任務、明確目標價格、完成經費預分的關鍵節點,是整個項目管理流程的開端,為后續項目策劃、預算、執行、核算、考核奠定基礎,是項目經費管理前置的首要環節。
信息詳盡的項目策劃方案與經費預算相輔相成。方案策劃中的項目產品配套、研制內容、進度要求、工作當量,應與預算中外協費、材料費、專用費、人工成本、其他間接費等相對應,這是判斷項目預算合理性的標準。
建立一套實時跟蹤項目執行情況的反饋機制,是預算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項目經費執行過程中,難免會產生執行偏差、拖期、中止等風險,從而降低企業經費管控效率、效果。構建一套整合合同、立項、預算、科研、財務數據一體化的數據平臺,對預警風險、提升決策、優化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重視項目結題評價與持續改進。作為事后管控手段的項目預算總結,可通過差異分析,尋找項目管理中的薄弱環節,為后續管理中優化管控重點、方式、手段提供借鑒,從而實現持續提升。
在適應新的科研項目計價管理辦法過程中,軍工單位要進一步細化項目經費過程化管理,提升全周期管控能力,提高經費使用效率和效益。項目預算全周期管理能夠增強項目決策者全局意識,通過有效的過程計劃控制,持續提升資源合理利用能力,有效規避經費管理風險,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劉巖峰.HT軍工科研項目預算管理研究.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2017.
[2] 楊清.基于軍工科研項目全生命周期的預算管理.中國總會計師,2020.
[3] 李穎,周楚楚,鄧成晨.科研項目全壽命周期預算管理模式.中國總會計師,2021.
[4] 彭維,王丹丹.業財融合視角下軍工事業單位研發課題全周期經費管理模式探究.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2021.
(作者單位: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91)
[作者簡介:荊慧,中國人民大學財務學碩士研究生,主要負責財務體系建設、審計審價、資金管理、財經分析、事業部管理、財務數字化建設等工作;吳亞平,中級工程師,航科五院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研發部銷售經理,主要從事項目管理、經濟論證研究。]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