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學科的主要教學內容之一,它承擔著培養學生英語語言能力、思維品質等重要職責?;陂喿x教學的重要性,教師應探索英語閱讀教學的創新之路,推動閱讀教學的高效開展。為此,文章首先解讀了多維互動模式的內涵和主要特征,接著分析了當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從師師互動、師生互動以及生生互動三個主要層面出發,探索了高中閱讀教學中運用多維互動模式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多維互動模式;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彭曉赟(1985—),女,江蘇省海安市立發中學。
多維互動模式是一種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創新教學模式,將其引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有利于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在實踐探索中學習英語知識、提升英語素養。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在充分明確多維互動的內涵的基礎上,合理地應用多維互動模式展開閱讀教學,以此構建師生高度參與的高效英語課堂,促進英語教學的長足發展。
一、多維互動的內涵和主要特征
(一)多維互動的內涵
多維互動的內涵是指通過多向互動的方式,幫助學生建構立體化的知識結構和體系,以此強化課堂教學的效果。從教學目標看,多維互動的目標應體現互動性,促進知識、教學主體、教學方法等多種元素進行互動和交流;從教學過程看,多維互動應以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為主要的課堂組織形式,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引導他們主動展開互動和
交流[1]。
(二)多維互動的主要特征
在教學中,多維互動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平等性。在傳統思想占據主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是主動與被動的關系,教師往往主導學生的學習進程。在多維互動模式主導下的課堂中,師生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互動和交流,學生能夠將自己的主觀意愿表達出來,也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向教師提問。在平等對話的背景下,英語閱讀教學效果也能實現質的突破。第二,合作性。在以平等性為基礎的課堂中,師生和生生可以針對某一個問題展開深入的合作探究,進而在多維互動的背景下夯實知識基礎,改善過往學習中存在的思維深度不足的情況。第三,和諧性。在平等對話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師生和生生間難免會存在分歧,他們可能會就某一個問題產生不同的見解,這時就需要教師以包容的態度,換位思考,并適當引導學生,最終幫助他們探尋正確的思維路徑。
二、當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的教學觀念需不斷與時俱進
部分高中英語教師的應試觀念根深蒂固,他們設計教學方案和開展教學活動的基點是“應對考試”,這種教學觀念重在反復性,雖然有利于強化學生的應試能力,但是不利于學生深入思考和靈活應用英語知識,即使學生能夠在考試中取得較好的成績,但其日常寫作和口語交際的能力并未獲得實質性的提高?;诖?,教師應更新教學觀念,建立多維互動的課堂教學體系,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二)課堂教學氛圍有待改善
實踐證明,教師的教學觀念、選擇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是否具有創新性和互動性,會直接影響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從而影響課堂教學氛圍。在現階段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以教材中的文本素材為主要的教學內容,常常為學生平鋪直敘文本中的基本詞匯、語句等知識,師生和生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導致學生所學的知識拘泥于文本,學生不能很好地遷移運用,舉一反三。
(三)高中生缺乏自主參與探索的欲望
高中生是一個個性化和自主性日漸突出的群體,他們的主觀意識不斷增強,所以他們在課堂中也常常追尋獨立性和自主性。而在傳統的閱讀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以自己為課堂的中心,以知識灌輸輸的方式,要求學生理解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在學生的自主探索空間被不斷壓縮的情況下,他們難以在課堂中表現出探索欲望和學習興趣,久而久之,學生也就失去了參與課堂的欲望,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自身的積極情緒[2]。
三、多維互動模式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借助集體教研促進師師互動,增強備課
效果
教師是實施多維互動教學模式的引導者,他們的思維方式和專業素養對于整個教學活動的開展有著極大的影響。若教師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和創新的教育理念,那么他們就能在英語課堂上自如地應用多維互動模式展開教學,反之,英語閱讀課堂則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標準。因此,在利用多維互動模式展開教學活動時,為了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增強備課的效果,學校可以借助集體教研活動促進教師之間的互動,為教師的多元發展提供基本的條件,讓他們通過互動和交流提升自身的英語閱讀教學能力,進而更好地帶領學生開展互動活動。
學校應為高中英語教師提供集體教研的機會和場地,要求英語學科的教研組長針對多維互動這一概念,聯合一線教師共同制訂教研活動方案,主要可以分為“定期教研”和“主題教研”兩個方面。同時,在制訂、檢驗教研方案時,也要結合全體教師的實際情況,根據教師的教學進度等適當地調整和改進活動方案。首先,實施“定期教研”活動方案,以周、月和學期為時間節點,集中高中英語教師,讓他們在集體教研中探討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實際難題等。其他教師和教研組長需提出自己的見解或者建議,由此不斷改進教師的活動方案。其次,實施“主題教研”方案,針對英語教學中的具體問題,選定具有代表性的主題,結合多維互動的核心思想展開教研活動。
比如,針對譯林版必修第一冊Unit 1“Back to
school”的教學內容,英語教研組可以開展以“Realizing
your potential”為主題的閱讀教研活動。依據上述主題,教師各自展示自己的教學設計方案,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流程等多個方面,體現多維互動平等性、合作性和包容性的特征,如在教學流程中,教師應體現“創建學習小組”“創設問題情境”等互動性教學環節。在教師展示各自的教學方案時,其他教師可以給予有效的建議,進而幫助教師優化課堂教學
方案。
(二)借助問題情境促進師生互動,啟發問題意識
師生互動作為多維互動模式中的基礎構成部分,體現了互動教學模式的平等性。在教師與學生有效互動和溝通的過程中,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記憶會逐漸加強,他們的閱讀能力也會有所提升?;诖耍瑸榱诉_成啟發學生問題意識、增強英語閱讀課堂的實際教學效果的目的,教師可以借助問題情境促進師生互動,改善師生在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僵化關系,讓教師成為學生探索路上的引領者和指導者。具體而言,教師依據英語閱讀教學的具體內容,選取其中的重點部分進行提問,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入課堂中,再讓他們針對具體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和論證。此外,為了引領學生的思維發展,教師還可以在問題情境中應用“問題串”,使得學生的思維呈現出由淺入深的發展。
比如,在譯林版必修第二冊Unit 3“Festivals and customs”中Around the world一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強多維互動的效果。具體而言,教師結合閱讀文本中的實際內容,以“問題串”的形式帶領學生進入問題情境,如教師可問:“What was the bride wearing at the Chinese wedding?”“What was the bride wearing at the India wedding?”“How can we know more about festivals and customs around the world?”。根據教師設置的問題,學生深入到情境中展開精細的閱讀,在問題的引領下,他們對文本的研究逐漸深入,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與教師、文本進行多元化的互動。經過一段時間的閱讀和思考后,學生從閱讀文本中選取和問題對應的內容,并結合自身的英語知識儲備和現實經驗,得出問題的答案,進而在問題情境中產生問題意識,提升探索能力。
(三)借助體驗課堂促進生生互動,提高教學效率
體驗式的課堂模式有助于活躍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主動展開交流和互動,進而真正發揮出多維互動教學模式的價值,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率。因此,教師應致力于構建體驗式的英語課堂模式,為學生營造開放、創新和輕松的閱讀氛圍,以此實現激活學生英語潛能的目標。從教學實際來看,體驗式的課堂模式主要由三個方面組成。
1.共探閱讀主題
通常情況下,英語閱讀圍繞著特定的主題展開,換言之,主題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核心內容。因此,在推動生生互動的閱讀課堂中,教師可以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通過互動和探討,共同探索出閱讀教學的主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在學生遇到疑難問題或出現矛盾時,及時進行點撥和調解,以此促進主題化閱讀課堂的順利開展。具體而言,教師要先將學生科學地進行分組,如將學生按照英語水平、學習態度和思維能力等多個要素,分成人員結構和人數等都較為合理的小組。學生在小組內分析和探討閱讀成果,抒發自己的意見和見解,在共同商議和探討后,確定文本的主題和閱讀教學的主題,深化自身對英語閱讀文本的理解,進而借助合作討論的形式完成閱讀任務,體現出多維互動模式在閱讀課堂中的
價值[3]。
比如,在教學譯林版必修第三冊Unit 1“Nature in the balance”中The Amazon rainforest: a natural treasure
一文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展開合作探討,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凝練出閱讀主題。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在小組內展開分工,每一個學生負責閱讀文本的一個段落,找出該段落的關鍵詞。待組內學生全部完成閱讀任務后,他們需要逐一敘述自己段落的核心思想和關鍵詞,由小組長進行記錄和歸納。隨后,組長帶領組員展開探討和分析,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經驗和對本篇文章的真實感悟,總結出文章的閱讀主題為“Evaluate the importance of the Amazon rainforest and the dangers it is facing.”。同時,學生也可以由此受到啟發,以保護亞馬遜雨林為出發點,探索保護自然環境的方法和策略??梢哉f,以共探閱讀主題為體驗式課堂的主要任務,不僅促進了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還能讓學生通過分析文本的表層信息,理解其體現的文本主旨,進而幫助學生實現深度閱讀。
2.梳理閱讀知識
一篇文本中既包含了基礎的詞匯、語句知識,也體現了語法、語義等方面的知識和內容,學生需全面了解和掌握閱讀文本中的知識?;诖耍處熆梢栽谡n堂中給予學生梳理閱讀知識的機會,讓他們通過生生互動和交流,共同完成梳理知識的任務,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有效彌補學生在思維和認知方面存在的不足,以此達到完善學生知識體系的目的。梳理閱讀知識可以借助思維導圖等形象化的技術和手段。學生在繪制和解析思維導圖的過程中能夠明確知識結構,探尋思考路徑。
比如,針對譯林版選擇性必修第二冊Unit 2
“Sports culture”中The Olympic Games一文的教學,教
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通過互動和交流的方式,共同梳理知識。首先,學生在閱讀完這篇文章后,需要按照“奧運會”這個主題下的細分話題,將“racial”
“motto”“boundary”等需要習得的詞匯圍繞詞性和課文中所在位置等進行歸類,再以邏輯清晰的思維導圖的形式將其呈現出來。其次,學生完成自主總結任務后,需要在班級展示自己的思維導圖,與同學共同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并根據其他同學的意見彌補不足,找出自己在梳理知識過程中存在的漏洞。最后,教師對生生互動的成果進行簡單的總結,肯定學生踴躍參與課堂的態度,進而提高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演繹文本內容
英語文本具備人文性特征,其涵蓋了文化、體育、科技等多方面的素材和內容。一般情況下,英語閱讀文本擁有生動的故事情節和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這為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提供了前提條件。以此為基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開展文本演繹活動,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喜好選擇感興趣的文本內容,并與同學共同將其改編為適合表演的英語對話、角色表演劇本,從而開展英語表演活動,推動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在演繹文本內容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全面了解、深刻理解文本中的內容,還要從創新的角度出發,解讀文本,進而找準表演的核心點,提高演繹活動的精準度。由此,不僅能提高學生對閱讀課堂的興趣,還能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和表演能力[4]。
結語
總而言之,多維互動模式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能夠為高中英語學科的教學帶來生機,注入活力,真正推動了英語學科的發展。為了保證多維互動模式能夠取得預期效果,教師應提升個人的專業素養,積極學習新知識,保證自身所設計的教學方案能夠真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此構建專業化和科學化的高中英語閱讀課堂。
【參考文獻】
[1]張嬌.高中英語互動課堂模式的構建策略[J].黑河教育,2020(5):14-15.
[2]魏麗.高中英語教學中互動探究式教學方法淺談[J].海外英語,2020(12):180,189.
[3]翟茜茜. 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 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19(11):107.
[4]張曉梅.探究“互動式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
教學中的構建[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9(6):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