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勁飛
中國工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職工自愿結合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系職工群眾的紐帶和橋梁,是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是職工利益的代表。工會作為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在促進職工權益保障、反映職工意見和建議、開展職工培訓和安全教育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作為黨群關系的紐帶,進一步增強和提高職工職業素養、思想工作,也是其責無旁貸的責任,理所當然是實現企業和諧穩定發展的重要力量。
安全生產,保護廣大員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不僅是企業的職責和任務,也是保障生產得以順利進行的基本保證,是實現企業可持續性發展和經濟效益的基本條件。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安全生產是企業的生命。工會工作要在企業中長期開展愛崗敬業、提質增效的職業道德教育,同時,工會也要針對職工在安全、健康、文化等方面加強宣傳教育,促使職工的法律意識、安全意識和文化素質全面提高。工會不僅僅要成為企業的“貼心人”,也應該是職工的“娘家人”。如何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作用,直接影響到黨和群眾的關系,決定著企業的發展空間。
(一)工會只負責組織活動,不參與生產安全管理。一些工會認為企業的安全管理屬于企業管理層的職責,工會沒有必要參與進來,只需要組織職工參加一些文藝、體育活動即可。
政治經濟體制改革持續深入,企事業單位改革加速,凸顯出工會組織的短板,不論是在工會組織的理論研究上,還是工會干部的思維方式上都處于明顯落后狀態。新形勢下,不少企業還抱著陳舊的觀念,以為工會不過是應對上級的一塊牌子,沒必要參與到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做一些流于表面的工作即可。工會干事們也習慣于聽從上級布置、按部就班執行,沒有問題敷衍了事得過且過,問題出現就簡單抓一抓教育了事。工會組織工作死板僵化,缺乏創新與活力。
(二)工會只關注勞資糾紛,不關注安全問題。我國現行的《工會法》《安全生產法》都明確規定了在安全生產中工會的作用。長期以來,工會依附于黨組織,工作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抓手,只是著眼于一些無傷大雅的瑣碎事務,看上去也在忙碌地工作著,卻沒有對企業創造任何附加價值,不僅在企業管理方面被邊緣化,更失去了職工對工會組織的信任和擁護。一些工會在工作中把重心放在勞資糾紛處理上,雖然勞資糾紛是重要的問題,但安全問題同樣重要,工會需要把安全問題放在于勞資糾紛并重的位置上。
(三)工會沒有參與到安全規章制度的制定和執行中。安全規章制度是企業安全管理的基礎,沒有規章制度的支持,企業安全工作就無從談起。
一些工會沒有參與到安全規章制度的制定和執行中,導致工會對于安全工作的重視度與參與度都很低;一些企業雖然已經制定安全生產制度,但是對安全生產責任的落實不到位,沒有實質性的進展。未對本單位的安全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且專業人員不了解施工現場的各方面信息,工會組織不能很好地指導基層班組的工作;安全生產工具管理混亂,大部分生產設備沒有按照規定的原則進行檢修保養,設備存在缺陷,得不到及時進行處理,導致設備長期“帶病”工作。
(四)工會沒有建立自己的安全文化。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一些工會沒有建立自己的安全文化,缺乏安全意識和安全行為的引領。
(一)加強宣傳教育,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增強職工對工會安全工作的認同感
企業安全工作應該是全員參與常抓不懈,工會應該積極參與到安全管理之中,并在其中成為一股主導力量,使全體職工形成一種共同的安全意識。工會組織應當定期組織一些安全意識教育活動,樹立“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安全為天”的理念,夯實安全文化的基石。
工會可以定期組織安全培訓、安全知識宣講等活動,以期增強在職職工的安全意識。達到從被動到主動的安全生產觀念的轉變,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不僅是工會工作的重要成果,更是對企業全面發展的褒獎。
(二)積極參與企業安全管理,建立與企業管理層合作的機制,共同推進企業安全管理工作
對于企業工會而言,借助其自身源于職工、與職工聯系緊密的優勢,發揮其擅長開展文化體育活動的特長,積極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安全競賽、安全演習,每月進行檢查總結評比,評選先進小組、優秀個人,把安全教育滲透到工會的各項工作和活動中。
工會組織可以積極協助企業管理層聯合制定一些安全規章制度,并嚴格執行。在執行過程中,工會可以起到監督作用,確保規章制度的落實;工會組織可以定期對班組進行安全檢查,并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安全隱患,確保班組的安全運行。
(三)依法展開和加強企業工會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制度
工會各級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組織,針對各層級積極進行安全宣講,參與安全檢查工作,監督企業對勞保和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監督行政部門密切關注和解決職工的健康安全問題;打鐵需得自身硬,工會自身不僅要嚴格遵守各項制度,履行好其監督職責,還要對安全保護經費、生產安全提案實施進度、安全事故調查等方面進行依法監督和檢查。工會與行政部門緊密配合,工會從維護員工利益角度,行政部門從維護企業合法權益角度,對安全工作實施監督,兩個體系一個目標共建安全。
(四)建立安全文化,形成一種強大、共同的安全文化氛圍
企業工會積極與行政部門溝通,幫助企業管理者理順安全、生產、效益和發展之間的,闡明安全即發展的基石,即企業效益的觀點;經過教育疏導,形成“人人講安全,時時想安全”的良性氛圍,使安全觀念植根于所有員工內心。創新載體,建立機制,著力打造具有本企業特色的工會安全文化和職工文化。力爭做到一天一個樣,月月有改觀,年年上臺階。
工會工作是黨領導的群眾工作,黨的事業重要組成部分,本質上是政治工作。做好群眾工作,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黨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政治任務。工會應該更加積極地參與到企業安全管理中來,改變傳統保守的思想觀念,工會不應成為企業的點綴和附庸,而應當是黨群關系的助推劑、企業前進發展的催化劑、企業和諧的凝合劑,為職工提供更加完善的安全保障,促進安全生產,保障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工會在企業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山西太鋼不銹鋼鋼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