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勇/江蘇省盱眙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一蝦先行、諸業并進”,江蘇省盱眙縣83.5萬畝養蝦面積中,“蝦稻共生”占66.5萬畝;龍蝦年產量14萬噸,年交易量17萬噸,總產值達191億元,占全省龍蝦經濟總產值的三分之一,引領全國超4000億元大市場。作為龍蝦產業的開拓者,盱眙縣通過20多年的品牌鑄造、接續創新,把“盱眙龍蝦”打造成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品牌價值高達306.5億元,連續7年位居中國地標水產類區域公用品牌第一名,帶動當地20萬人就業,成為盱眙高質量發展的“金字招牌”。
盱眙龍蝦成為城市發展名片。盱眙和龍蝦的深度綁定,得益于盱眙的資源稟賦,通過接續發力,久久為功,一躍成為聞名遐邇的“龍蝦之都”。盱眙龍蝦產業已從最初的“捕撈+餐飲”模式發展成為“一蝦先行、諸業并進”的全產業鏈,有效推動了盱眙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提到龍蝦想起盱眙,提到盱眙想起龍蝦,形成“培育一個品牌,帶動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的局面。
盱眙龍蝦成為富民增收“引擎”。龍蝦產業覆蓋科技研發、種苗繁育、池塘養殖、稻蝦養殖、藕(蓮)蝦養殖、販運、燒制、調料、稻蝦米、技術培訓、品牌包裝、電商、市場交易、冷鏈物流、精深加工、中央廚房預制菜、文創產品開發等諸多領域。全縣龍蝦養殖戶數達4464戶,稻蝦綜合種養較常規稻麥畝均凈增收2600元左右,從事龍蝦一二三產相關人員近20萬人,涌現出一批百萬、千萬“富裕戶”。
盱眙龍蝦成為鄉村振興樣板。盱眙龍蝦產業經過多年的融合發展,形成比較完整的產業鏈,探索出鄉村振興的新樣板。一是成功創成省和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018年爭創了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022年爭創了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按照“一帶兩核三區”模式進行規劃,涉及6個鎮街31個村32.9萬畝。通過產業園建設有效推動養殖模式、養殖技術、稻蝦精深加工、生產生態條件改善、社會化服務、聯農帶農等方面發展;二是成功獲批全國小龍蝦產業集群建設項目,扶持了祥源農業、泗州城等一批本土企業;三是成功獲批省級小龍蝦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2023年推動盱眙龍蝦產業集團分別建設馬壩舊街、黃花塘蘆溝等小龍蝦全產業鏈標準化基地,吸引和凝聚各類人才和資本;四是按照農業農村部要求,推行稻蝦綜合種養模式,圍繞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理念,保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效協調發展,實現“減肥減藥、生態循環”目標。
盱眙將以龍蝦產業為引領、以“二次創業”為驅動、以實體運行為支撐,聚力打造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的新樣板、富民強縣新標桿。
聚焦規模化,增強龍蝦品牌支撐力。建立盱眙龍蝦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推廣“稻蝦共生”綜合種養模式,實現盱眙龍蝦產業規模迅速擴大、質效快速提升。依托新成立的“三院一中心”等產學研平臺,快速突破種苗選育、精深加工等產業發展“核心”和競爭制勝“密碼”。
聚焦產業化,增強龍蝦品牌競爭力。拓展運營全球龍蝦交易中心,讓盱眙龍蝦“買全國、賣全國”。全面加強與阿里等行業龍頭合作,全力培育精深加工企業,打造龍蝦預制菜等一批高附加值產品。支持盱眙龍蝦產業集團實現上市目標, 到“十四五”末龍蝦產業總產值超400億元。
聚焦特色化,增強龍蝦品牌引領力。發揮盱眙獨特的區位優勢、生態優勢,以龍蝦串聯“山水人文業”,辦好龍蝦節慶盛宴,推動產業接二連三,爭創全國以龍蝦產業為核心的產業融合發展示范縣。
圍繞產業振興,推動盱眙龍蝦二次創業。創新推動一產向前延伸,二產向兩端延伸,三產向后延伸。一是通過龍蝦產業集群等政策支持做大做強龍蝦繁育、養殖、加工、倉儲、保鮮、冷鏈、物流等產業鏈;二是以冷凍、調理、預制等產品為重點,加大新產品研發投入,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三是統籌面向市場引導省市屬國有平臺公司參與盱眙龍蝦新產品開發與生產加工,培育一批龍蝦產業上市公司。
圍繞人才振興,推動科企雙向合作共贏。在全國率先選育出小龍蝦新品種等目標,參照高淳河蟹科技創新平臺模式,聯合科研機構建立省級小龍蝦產業研究中心,圍繞小龍蝦選種、保種等研發環節,打造研究試驗平臺;引入大型企業集團成立小龍蝦產業研究院有限公司,圍繞養殖、加工、推廣等全鏈環節,打造成果轉化平臺。省級統籌,面向市場研究制定有力有效的人才政策措施,吸引優秀的人才、優秀的團隊與市場主體融為一體入股分紅,推動盱眙龍蝦高質高效發展。
圍繞文化振興,打好龍蝦文化特色牌。將“中國·盱眙國際龍蝦節”和中國(盱眙)龍蝦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上升到市級層面來舉辦,甚至將來上升為省級、農業農村部或國家級協會某一個專項來舉辦,穩固盱眙龍蝦行業前列地位,引領產業龍頭示范,把盱眙龍蝦牌打響,把盱眙特色經濟做大做強。
圍繞生態振興,打造新時期數字龍蝦產業。省市級層面統籌,重點扶持一批龍蝦產業新型經營主體,幫助盱眙積極打造數字龍蝦產業,做到精準放苗投餌,實時開展“四情”監測,實現生產加工數字化、經營流通數據化、質量監管精準化、數據信息可視化。推動數字技術及裝備在小龍蝦生產、加工、銷售等方面的應用,加強小龍蝦數字小鎮、數字園區和數字漁場建設,提升小龍蝦產業數字化水平。
實施規模種養拓面提質行動。首先,利用國家級小龍蝦產業集群資金和鄉村振興發展資金,在馬壩鎮舊街、黃花塘鎮蘆溝啟動建設千畝稻蝦高標準核心示范基地各一個。其次,規劃在淮河鎮建設2萬畝稻蝦綜合種養高標準示范推廣區。再次,推動稻(藕蓮芡)蝦綜合種養擴面提質增效。2022年全縣新增小龍蝦養殖面積7萬畝,其中稻蝦綜合種養6萬畝,藕蓮芡等宜養水面新增小龍蝦養殖1萬畝。
實施龍蝦標準體系建設行動。圍繞盱眙龍蝦一二三產業發展,構建并發布小龍蝦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實現全產業鏈標準全覆蓋。目前已制定標準體系清單對外發布。建設全產業鏈標準化體系示范基地。2022年,盱眙縣成功創建首批江蘇省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基地,2023年將積極爭取申報國家級全產業鏈標準化體系示范基地?!?/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