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山古麗·吾斯曼
摘? 要:根據“兩點”定位、“兩地”目標和“四個扎實”的要求,重慶市繼續以“暢通道、提質量、降成本、拓領域”為目標,大力發展國際多式聯運,形成“1+N”的渝新歐輻射分撥體系,中歐班列輻射帶動效應不斷增強,處在全國中歐班列中開行數量最多、輻射范圍最廣、運輸貨值最大、帶動產業最強的領先地位。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中歐班列發展具有區位、產業優勢,借鑒重慶中歐班列增效探索經驗,發揮“集散為整、快速繼運”的組織優勢,由“增量”階段向“提質”階段轉變,提升物流輻射和服務能力,并以此為牽引實現產業的跟進,帶動經濟腹地的拉伸。
關鍵詞:利益共同體? ? ?中歐班列? ? ?增效探索
重慶市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和西部大開發戰略,在開放中擴大共同利益,在合作中實現機遇共享,陸續打造了東、北、南、西四條國際物流大通道,努力在推進西部大開發中形成新格局。自2011年渝新歐國際物流大通道打通以來,重慶中歐班列不斷提供新的服務產品,提升服務質量,持續深挖客戶合作方向,使其加速步入高質量、高效率發展階段。新疆要積極借鑒重慶中歐班列提質增效探索經驗,緊扣“一港、兩區、五大中心、口岸經濟帶”建設,不斷發揮區位及交通優勢,通過推動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建設,將區位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通過“集拼集運”,發展壯大商貿物流業,實現疆內外貨源快速集結發運,吸引內地產業轉移,推動外向型產業聚集發展,產業層次不斷提高,帶動經濟整體聯動發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時效+成本”雙優模式下重慶中歐班列增效的舉措
(一)吸引行業巨頭落戶重慶
重慶經濟不斷發展、對外開放程度加深,區位優勢也逐步凸顯,通過營造具有競爭性和開放性的投資環境、培育合格的勞動力以及打造高端產業生態鏈,越來越多的世界500強企業將眼光瞄準重慶。截至2021年底,涉及汽車、電子、金融等行業的世界500強企業312家在重慶投資、開展業務。智能終端產品成為拉動重慶出口“第一動力”,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的帶動作用更加明顯,使得重慶市場開拓得力。①汽車領域包括福特、通用、現代等企業進駐重慶,初步形成“3+2+N”汽車制造體系,成為全國四大汽車生產基地之一。以惠普、宏基、華碩為代表的一大批國際知名IT企業紛紛落戶重慶,順勢收納一批相應零部件生產企業,形成“整機+核心零部件+研發設計+品牌”的全流程產業鏈,筆記本電腦出貨量已經連續4年全球第一。一批大數據、互聯網、云計算領域項目相繼落地,將極大地帶動重慶乃至全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對重慶充分發揮“三個作用”、推動智能產業“補鏈成群”。
(二)謀求利益共同體的構建,構建多元協商的合作體系
重慶著力深化交流合作,發揮好以點帶面作用,提高互聯互通的輻射示范效應,為加快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開放格局作出新貢獻,努力打造西部地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新典范。通道建設方面,擴大南向通道朋友圈,與西部省區及相關國家地區共商、共建、共享南向通道,合力打造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大力建設綜合性鐵路樞紐,實現鐵路與水、空、公的高效銜接,促進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高度聯動;海關合作方面,牽頭推進沿線“13+2”海關支持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建立“渝黔桂新”通關聯絡員機制,與霍爾果斯、阿拉山口、瑞麗、龍邦、憑祥、欽州等口岸海關建立了‘點對點通關應急響應處置協調機制;區域合作方面,推動與周邊城市的合作,加強重慶對周邊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同時,加強與其他省區市的區域合作,更多地增加往返重慶分撥和進出口箱量。
(三)構建國內第一個的跨境電商全業務試點城市,為跨境電商業放量創造了優質環境
重慶市著力探索“進口商場(超市)+無人便利店+社區精品店”模式,率先建成跨境電商“單一窗口”,率先在全國搭建政府主導的“零審批、零收費”的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實施口岸監管區“場外場”建設,支持航空、水運、鐵路口岸優化擴建監管作業場所,解決口岸擁堵問題,提升了跨境電商貨物出口率,綜合效率達全國一流水平。2018年建起了日包包裹處理能力達百萬單的地服系統,并已布局西南地區第一條跨境電子商務專用自動化打包作業線,可達到“全天候接單,24小時內發貨”,為企業發展提供成熟的產業環境,熱忱的全程式企業服務,已聚集了菜鳥、唯品會、小紅書、網易等大批行業龍頭企業,為跨境電商業放量創造了優質環境。跨境電子商務聚合發展擴規模,發展成為集批銷、分銷、直銷為一體的綜合型商貿運營企業,打通歐美、新澳、日韓等全渠道供應通路,進一步帶動了跨境電商產業高質量發展。
(四)優化升級“渝港新跨境融通平臺”,打造共融共生的國際合作生態圈
隨著“陸海新通道”建設穩步推進,重慶創抓機遇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積極推動先行先試,開展首創性、差異化探索,取得明顯成效。重慶自貿區掛牌以來,實施海關通關一體化改革,創新實施海關監管“四自一簡”、檢驗檢疫“3C免辦”等措施、全國唯一的檢驗檢疫綜合改革試驗區,上線運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實施生鮮蔬果產品“即到即放”作業,內陸口岸高地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自貿區形成了6個全國首創的制度創新案例。①推出了跨境人民幣結算便利化措施,在全國率先推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線上人民幣結算,憑企業提交的收付款說明或指令,對誠實守信的國際貿易企業,直接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推動開放平臺與區域產業和經濟發展水平相銜接,著力引進優質項目、推進產業集聚發展,跟投戰略性新興產業。依托境外結算優勢,打造離岸貿易服務商,聚集研發、生產、貿易、物流、金融等領域的市場主體,發展高水平開放型經濟。
二、“時效+成本”雙優模式下重慶中歐班列的發展現狀
(一)貨源組織能力加大,輻射效應突出
重慶市不斷推進由內陸腹地變身開放前沿,建立國際多式聯運的高效組織運行機制,從而推動建成一條高效暢達的陸海聯動貿易新通道。經過幾年的運行,重慶不斷加大貨源組織,擴大適載貨源種類和輻射范圍,中歐班列成績斐然,班列開行數量、去回程平衡率、進口貨值、實載率等多項數據繼續領先。2017年,重慶中歐班列共開行663班,回程班列占比35%。2018年,重慶中歐班列共開行1442班,回程班列占比50.5%,實載率超過90%,首次實現了回程班列數超過去程班列數。2019年上半年,重慶中歐班列運送貨物7.54萬標箱,開行數量851班、同比增長133.8%、118.2%,繼續保持數量和質量“雙高”增長。①2022年6月22日,重慶中歐班列重箱折列正式突破10000班,重慶由此成為全國首個中歐班列重箱折列數破萬的城市。②
(二)運送貨物種類多元化,班列品牌效應逐漸擴大
重慶中歐班列不斷提升服務品質、逐步建立品牌形象和市場口碑日益擴大,貨源品類由IT類的電腦、打印機、顯示器等逐步拓展到筆電產品、醫藥及醫藥器械、冷鏈、食品、化工品、小家電、服裝、汽配、機械、通訊設備、整車及零部件等數十個大類等多個品類。③進口主要商品為整車、汽車零部件、母嬰用品、食品、保健品等,出口主要商品為便攜式電腦、中央處理部件、通訊設備、紡織服裝、打印機和微型電腦等。④進一步夯實跨境電商、國際郵包、冷鏈運輸等運輸模式。重慶市采取免予前置審批和品質檢驗“雙免”模式,實施中轉貨物原產地簽證政策,大力支持“中歐班列+轉口貿易”發展,貨物通過南向通道更快更便捷地運抵重慶。
(三)創新全方位擴大“朋友圈”,運輸效率不斷提升
重慶中歐班列繼續以“暢通道、提質量、降成本、拓領域”為目標,擴大境內外分撥中心布局,大力發展國際多式聯運,加強建設渝新歐公司集采平臺重慶中歐班列的集結點和分撥點廣布發展,截至2022年6月,中歐班列(渝新歐)運行線路近40條,可實現輻射國內59個鐵路站點和29個港口,惠及30多個城市和地區。⑤中歐班列大客戶及貨代企業呈現出了多樣化,華為、惠普、中興、長安福特、力帆、華碩、宏碁等幾十家品牌企業,以及全球物流、丹馬士等二十多家國際物流企業都已經是重慶中歐班列的常客。⑥常態化運行下經過創新升級,確立“五定”班列開行模式,運行成本比開行之初下降了45%,運輸時間從剛開行的16至18天縮短到11至13天。⑦
三、對新疆中歐班列增效的借鑒及啟示
(一)發揮區位優勢, 優化節點布局,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
新疆中歐班列充分發揮政策、地緣和產業優勢,努力推動“以貿促工、以工興貿、貿工互動”,釋放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促進新興產業落地生根、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統籌推進中歐班列節點合理布局,充分利用金融政策支持物流園區、分撥集散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采取階梯掛運、沿途搭載等方式,實現新疆中歐班列更高質量、更好效益發展;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圍繞“集貨、建園、聚產業”規劃藍圖,完善新疆的現代物流體系,鞏固提高服務能力,打造成為國家對外開放的重要核心區、功能引領區;完善“中歐班列+跨境電商”國際貿易運輸新模式,“順豐號”“京東號”“菜鳥號”等電商專列相繼出現,通過中歐班列的常態化運營,力爭中歐班列在跨境電商貿易中的綜合效能逐漸凸顯,為中歐班列運營增添了新動力,回程貨物滿載率穩步上升。
(二)優化服務內容,增強外向企業競爭力,吸引更多貨物資源
實施“中歐班列提質增效”行動, 圍繞雙向貨源組織需求,加大外匯收付、保險、融資等政策扶持力度,加強通關配套服務,提高服務質量,吸引更多優質客戶在中國新疆建廠發展;探索“先通關后繳稅”,實施“疏站優先、手續后補”,由“串聯”變“并聯”,不斷優化通關流程,提升口岸通關效率;建設企業“走出去”平臺,充分發揮特變電工、華菱集團、廣匯集團、中糧屯河等優勢企業示范引領作用,延伸產業鏈條,提升“走出去”企業精細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斷提升企業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力;提供倉儲、分撥、轉運、通關、貨代等物流增值服務,進而打造全程國際物流鏈,更加提升中歐班列的實載率,不斷擴大中歐班列國際物流品牌影響力。
(三)更加深化與兄弟省市產業合作,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深化與其他省市的合作,建立以多式聯運為載體,通過跨關區口岸部門聯動,實現口岸直通,擴大口岸延伸的區域合作機制,減少通關環節,提高通關速度;加快推進北中南三條進出疆大通道建設,深化優勢產業、科技創新、資源開發、交通物流等領域合作,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加強交流合作,擴大合作基礎,助推新疆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加積極與天津港、連云港、青島港開展合作,開展“集拼集運”模式的中歐班列,探索設立集結分撥點、海外集貨站,延伸班列業務;要與中歐班列沿線城市更緊密聯系,深化區域的分工與合作,不斷培育新的發展軸,形成大交通促大開放的新局面。
(四)加快中歐班列集散效應,優化外向型產業布局
產業集群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引進產業內極具競爭力的企業改善集群的結構,增加貨源,提升新疆中歐班列運營質量和效率;圍繞重點優勢產業,高位推動針對外向型大企業大集團的招商,在新疆形成外向型產業全產業鏈布局,充分發揮陸港區通道作用,推動更多的地產品搭乘中歐班列走出去;以“大型平臺、專業機構、高位介入”為導向,加大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支持力度,擴大電子商務發展專項資金規模,打造“互聯網+外貿”新興業態和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鏈。
參考文獻:
[1]曾立,陳鈞,侯金亮.奏響新時代開放發展的奮進樂章[N]重慶日報,2019-10-22.
[2]楊駿.重慶與寧波共建“甬渝新歐”物流合作項目[N]重慶日報,2018-5-28.
[3]曾立,楊駿.加快建設出海出境大通道 構建內陸國際物流樞紐支撐[N]重慶日報,2019-10-25.
[4]陳鈞.世界五百強企業紛紛“加盟”重慶高質量發展—市長顧問團年會擴大重慶“朋友圈”[N]重慶日報,2019-9-23.
[5]周雨.14個月建成一個汽車整車工廠 看長城汽車永川工廠如何創造“第一速度”[N]重慶日報,2019-8-31.
[6]郭曉靜.去年重慶筆記本電腦產量超六千萬臺[N]重慶日報,2018-2-3.
[7]郭欣欣.重慶自貿區上半年新增企業5945戶[N]重慶商報,2019-7-23.
[8]21世紀經濟報道.重慶國際物流通道“四面開花”,“渝新歐”班列突破2000班[N]重慶日報,2018-7-2.
[9]曾立,楊駿.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N]重慶日報,2019-10-25.
[10]蔣云龍.陸海新通道 西部開放新動脈[N]人民日報,2019-8-16.
[11]耿鵬宇,趙宇飛.重慶海關發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16項舉措[N]新華社,2018-11-08.
[12]劉政寧,羅嘉.重慶保稅港區2018年跨境電商交易額突破28億[EB/OL]人民網,2019-1-21.
[13]陳鈞.重慶自貿區制度創新居第三批自貿區第三位[N]重慶日報,2018-6-30.
[14]黃光紅.重慶與一帶一路76國跨境收付人民幣[N]重慶日報,2019-5-21.
[15]羅斌.堅持全市開放“一盤棋”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普[N]重慶日報,2019-10-23.
[16]喻慶.中歐班列(重慶):助力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N]沙坪壩報,2019-2-12.
[17]楊駿.中歐班列(渝新歐)突破萬列背后的四個“里程碑”[N]重慶日報,2022-6-24.
[18]吳剛,陳鈞.逐夢“一帶一路” 重慶砥礪前行[N]重慶日報,2017-5-15.
(作者單位:新疆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責任編輯: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