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可昕,何 震,宋紀池,賈慶輝,初 曉
(長沙醫學院,湖南長沙,410219)
過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a,HP)是受IgE 介導發生的免疫性肺部疾病[1]。食物作為普通居民日常接觸最為常見的過敏原,對HP 影響大,不少潛在患者因意外攝入食物相關過敏原而發病,但多數患者對該病致敏原及飲食禁忌缺乏足夠認知,導致發病后依然不重視病情發展,給臨床診治帶來極大困擾[2]。
2020 年2 月—2023 年4 月,對長沙市望城區某醫院呼吸內科收治的72 例過敏性肺炎患者(HP 組)、同科室同期匹配的非過敏性肺炎患者(非HP 組)進行調查研究。①診斷標準。HP 診斷參照《國際成人過敏性肺炎診斷指南》[3]。②HP 組納入標準。未合并其他過敏性疾病、自身免疫功能障礙者;病情可控;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且能獨立配合完成簡單問卷調查。③HP 組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原因導致的肺炎;入院時存在嚴重呼吸困難或衰竭者。
①疾病組。男性41例、女性31例;高中學歷45例、高中以上27 例;年齡(45.57±21.20)歲。②健康組。男性45 例、女性27 例;高中學歷40 例、高中以上32 例;年齡(46.95±23.75)歲。兩組患者基本情況構成均衡性好(P>0.05)。
由培訓、考核符合要求的團隊負責數據收集,調查內容包括食物相關過敏原認知(魚蝦螃蟹、熱性水果、牛奶雞蛋、產氣食物)和飲食禁忌認知(禁止食用海鮮、禁止熱性水果、減少高蛋白食物、禁忌多糖食物、忌刺激油膩食物、忌產氣食物)2 個維度,共10 項問題,每項問題均設置3 級選項(清楚、一般、不清楚),均由受試對象根據自身認知主觀評定。
用SPSS 22.0 軟件進行統計,等級資料(例數,構成比)組間比較單因素分析使用Z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對象對食物相關過敏原認知構成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HP 組對食物相關過敏原認知“不清楚”的比例分別為魚蝦螃蟹27.78%、熱性水果54.17%、牛奶雞蛋55.56%、產氣食物65.28%,見表1。

表1 HP 組和非HP 組對象關于食物相關過敏原認知的比較分析[n(%)]
兩組對象對飲食禁忌認知構成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HP 組對飲食禁忌認知“不清楚”的比例分別為禁止食用海鮮37.50%、禁止熱性水果65.28%、減少高蛋白食物70.83%、禁忌多糖食物63.89%、忌刺激油膩食物22.22%、忌產氣食物38.89%,見表2。
HP 通常伴有嚴重咳嗽、呼吸困難癥狀,對肺部功能破壞明顯,日常加強防范對改善患者生命質量至關重要。
本研究發現HP 組和非HP 組對象關于食物相關過敏原、飲食禁忌認知構成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HP 組患者對兩個維度認知情況整體好于非HP 組,可能與HP 組患者清楚自身過敏體質,日常較為重視食物相關過敏原的知識學習有關。HP 組患者對食物相關過敏原、飲食禁忌認知10 項問題的認知程度整體不高,說明該群體需要持續強化食物相關過敏原、飲食禁忌認知的健康宣教。遠離過敏原是減少HP 發病風險的最高性價比舉措。具體分析各類食物相關致敏原對HP 疾病的影響,發現蛋白質類過敏原雖然對患者機體恢復有促進作用,但存在加重HP 病情風險的可能;薯、韭菜等產氣食物亦會加重HP 病情,可能與其對肺氣宣降不利有關[4-5]。
HP 組和非HP 組對象對熱性水果、產氣食物知之甚少,普通居民群體中需高度重視該類知識的宣教,需整體加強相關認知。綜上所述,HP 患者對食物相關過敏原及飲食禁忌雖有一定認知,但完全不清楚患者依然有較高占比,強化該群體飲食健康宣教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