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婷
(濟南市濟陽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山東濟南 251400)
食品實驗室理化檢驗是指相關檢驗人員使用化學、物理檢驗方法對食品成分、含量及含有的添加劑、礦物質等進行檢測,起到監督食品安全標準落實、保證食品安全的作用[1]。但目前我國食品實驗室理化檢驗存在一定漏洞,若不引起重視,可能會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造成食品安全漏洞,甚至引發一系列安全事故,影響居民健康飲食,損害企業形象,降低人們對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影響我國食品行業發展[2]。因此,有必要提升檢驗人員專業技能,選擇合適的儀器及試劑,提升檢驗標準,保證檢驗質量。本文對食品實驗室理化檢驗的影響因素及質量控制對策進行分析,旨在保障食品檢測數據準確性。
在進行食品理化檢驗時,保證實驗室環境規范化對檢驗結果的準確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實驗室的溫度、濕度、氣壓等均會對食品理化檢驗過程造成一定影響。若實驗室內部設施、電力排水、排風系統等硬件設施無法滿足檢測要求,會直接影響實驗室安全及檢測質量。通常食品理化檢驗環境問題主要由工作人員思想上不夠重視或實踐中操作不當引起,實驗前相關檢測人員若沒有嚴格按照實驗項目規定的環境要求進行理化檢驗,或檢測人員進行室內溫度、氣壓調控時,造成溫差大、氣壓異常的現象,都會導致檢驗結果出現偏差。檢驗人員發現不及時,且未糾正相關問題,最終會降低食品安全檢驗報告的準確性[3]。
在實驗室進行食品理化檢驗時需要使用到各種類型的檢驗儀器設備,檢驗儀器設備的精準度直接影響檢測結果的重現性和準確度。若使用檢驗儀器設備的相關檢驗人員技術不到位,使用不規范或開始使用前未對儀器設備進行檢定或校準,或存在滴管刻度模糊、天平精密度下降等問題,都會對檢驗結果的準確度造成直接影響。在進行檢驗時若試劑用量不準,不僅會延長檢驗時間,還會造成檢驗結果錯誤,如試劑過期、檢測人員使用劑量過多或過少等,都會嚴重影響食品理化檢驗質量[4]。另外,質量不合格的量器會造成試劑配制出現偏差,對檢驗結果造成影響。
食品理化檢驗過程中需要應用各種檢驗方法,但依舊存在較多問題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例如,效力過期依舊使用或檢驗標準未及時進行更新,檢驗過程中對質量控制存在偏差或驗證活動參加的組織較少,檢驗新規定標準或非標方法沒有實行方法驗證程序便直接用于檢驗工作中,檢驗人員按照個人習慣使用及管理化學試劑,進行檢驗時不嚴格按照相關規范標準進行操作,檢驗標準的落后等。我國食品理化檢驗方法仍處于發展階段,檢驗標準的滯后易造成檢驗人員沒有可參考的檢驗依據,使不良食品生產企業有可乘之機,生產出質量嚴重不合格的食品,對居民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食品理化檢驗涉及數量、種類繁多的物料,如實驗用氣、用水、耗材等。檢驗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廢氣、廢水、垃圾等進行違規排放不僅會污染實驗室環境,影響實驗檢測結果,還會對人體健康及周圍環境造成危害。若未明確物料保存時間、保存條件或存在檢驗目標物分布不均勻的情況,易導致檢驗結果不準確。
在進行食品理化檢驗前要進行樣本的采集,采集完成后經過保存、運輸送至實驗室開展相關檢驗工作,樣本易在以下環節中出現失誤,影響樣本檢驗結果準確度。①樣本采集人員不專業、技術欠缺,易造成樣本采集不合格,或樣本采集后保存不當,導致樣本受到污染。②相關技術人員采集液體樣本時,部分液體易出現沉淀現象需要攪拌處理,若采集時未能充分對樣本進行攪拌,使其充分融合,易導致樣本不符合規范[5]。③不同的樣本保存、運輸方式有所不同,若未能按照規定保存、運輸,也會對樣本的最終檢驗準確性造成影響。例如,樣本保存過程中密封不當,可能造成樣本物理、化學成分改變,導致檢驗結果準確性降低。
食品理化檢驗工作需要專業的檢驗人員進行操作,部分檢驗人員由于缺乏專業領域的相關知識,在實際檢驗操作過程中會出現短板和盲點,如對很多專業技能較強的檢驗工作操作步驟不熟悉,導致操作過程不符合要求,嚴重影響食品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部分檢驗人員經驗不足,針對從未實施過的檢驗技術步驟不知如何進行操作,造成檢驗工作停滯,甚至造成檢驗結果出現錯誤。此外,食品理化檢驗工作是一項專業技能較強的工作,檢驗人員不僅要具備良好的專業能力,還應具備較強的責任意識,而在目前食品檢驗工作中,部分檢驗人員存在責任意識不強的問題,工作懶惰、未端正自身工作態度,會造成在檢驗過程中出現不規范,甚至錯誤操作。
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將會對我國食品產業的生產及發展帶來嚴重的影響,造成市場競爭力下降,相關食品產業的形象、信譽在人們心中大打折扣,甚至導致食品安全問題,嚴重威脅人們生命健康安全。因此,食品理化檢驗質量問題應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予以控制。
提升理化檢驗環境規范度是控制食品檢驗結果準確性的關鍵一環,為后續檢驗人員的儀器設備校準、試劑配制保存等提供安全、精準的操作環境,嚴格按照食品檢驗機構認定的檢驗環境進行實驗室建設和結構布局。實驗室選用耐腐蝕的聚丙烯材料,保證檢驗操作的安全和衛生,檢驗人員密切關注實驗室內溫度、濕度、氣壓等環境影響因素,天平室安裝空調和除濕機,保持規范適宜的稱量環境。實驗室內配備相關清潔用具,檢驗完成后及時清理實驗廢水、垃圾等,保持實驗室內環境干凈、整潔,及時清理實驗相關試劑,避免實驗室環境或試劑出現相互污染問題。定期檢測儀器設備性能,保證設備能夠達到檢驗要求,相關檢驗技術責任人對檢驗過程進行全面、嚴格的監督,對于存在的實驗環境不規范問題及時進行糾正,保證檢驗環境的規范性,確保檢驗結果準確、可靠[6]。
食品理化檢驗人員在選用相關檢驗儀器設備時,需要根據化學反應類型的不同,選擇合適、合理的量器或容器,并提前對其進行檢測,確保量器準確可靠。針對使用頻率較高的稱量天平,檢驗人員在進行實驗前要進行稱重校對,定期對儀器設備進行檢定、校準、檢修、維護,保證儀器設備的靈敏性,一旦發現儀器設備出現問題,及時進行調整。檢驗部門要定期對儀器設備進行更新,引進更為先進的儀器設備,將檢驗誤差降到最小。另外,要保證檢驗使用試劑的濃度及純度滿足檢驗標準,相關檢驗人員進行檢驗時,要明確試劑性能,并進行詳細分析,使其充分符合應用需求,為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提供精準數據支持[7]。
檢測人員事先根據所檢食品,查閱現行有效的標準檢驗方法,結合實際實驗室條件,制定出一套科學、合理的檢驗方案,可有效降低檢驗過程中存在的誤差。同時,檢測人員需對相關影響因素進行合理分析,根據不同類型的檢驗食品,制定出針對性強的實驗方案,并注意相關內容的細節化及注意事項的重點標注。進行食品理化檢驗過程中,開展多個檢驗方法的對比,根據實驗目的擇優選擇。例如,飲品水分檢驗方法的選擇,不同的飲品檢驗方法具有一定差異性,按照飲品種類使用不同的檢驗方法,綜合分析相關影響因素后確定最佳檢驗方案。因此,相關檢驗人員需對不同檢驗方法的時間、環境等程序進行有效比對,選取出最為合適的檢驗方案,從而提升最終檢驗結果的科學合理性[8]。
食品種類多樣,基質成分復雜,處理不到位易造成食品檢測結果不準確。在樣本采集過程中,相關采集人員需重視采集的科學性,注意樣品不要過于單一或過多,否則容易造成檢測數據不全面或加重檢測部門的負擔。此外,采集人員在完成樣本采集后,需嚴格根據相關規范要求進行樣品保存,保證樣品在運輸途中的完整性及干凈、整潔。為避免樣品檢驗時出現變質、污染等情況,相關檢驗人員在拿到采集樣品后,應盡快開展檢驗工作,保障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針對實驗室的標準物質采購、驗收實施全面有效的控制措施,在符合物料管理規范基礎上,通過建立專業區域進行統一保管、定期核查、登記使用制度,保證標準物質在可控條件下進行保存;針對易制毒、易燃爆的物料,使用特殊儲物柜保管。
完成食品理化檢驗需進行多項檢驗流程,嚴格遵守、完善相關檢驗制度,增強質量管控,有助于進一步保證后續檢驗工作的順利進行和最終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此外,先進的檢驗技術對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有直接影響,可在提升檢驗精準度的同時增強檢驗效率。因此相關檢驗部門應加強學習先進的技術理念,重視相關資金、設備的投入,緊跟市場發展步伐,根據我國特色食品行業發展局勢,及時對落后的檢驗標準進行更新,進一步完善理化檢驗步驟,提高實驗室檢測效率,保障檢測工作的質量。
為最大限度避免食品理化檢驗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出現失誤,相關檢驗部門需提升檢驗人員的專業技能。相關檢驗部門應定期對檢驗人員進行相關專業技能的培訓,培訓內容主要為食品質量安全方面法律法規、檢驗規范、技術設備使用規范等;設定考核制度,定期對檢測人員進行理論知識考核和操作實踐考核,考核成績合格的人員給予一定獎勵,對考核成績不合格的人員進行適度懲罰,以激勵督促相關工作人員不斷學習,增加自身工作經驗及工作思路。另外,設立一定責任獎罰制度,規范檢驗人員操作步驟,對檢驗人員檢驗工作起到約束作用,保證檢驗操作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最大限度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檢驗結果誤差。
在進行食品理化檢驗時,相關工作人員要如實記錄相關檢驗信息,并進行仔細核實,確保信息數據的真實性。另外,檢驗人員需與數據錄入人員保持密切聯系,雙方共同核對好每一項信息數據,保證實驗室出具的結果為實際檢測結果,提高檢測數據的可靠性。
影響食品實驗室理化檢驗準確性的因素復雜且多樣,通過規范檢驗環境、操作方法,選用適合儀器設備及試劑,提升檢驗水準,設立相關規章制度約束相關人員的操作步驟等,可降低食品實驗室理化檢驗因素的影響,避免出現檢測數據不準確問題,有效提升我國食品樣品檢測質量。當前,我國食品實驗室理化檢驗的管理規范及質量管控正不斷完善,食品實驗室理化檢驗技術也在不斷發展,有助于提升檢驗質量,確保食品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