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滴
(大連市檢驗檢測認證技術服務中心,遼寧大連 116600)
大腸埃希氏菌O157:H7(E.coliO157:H7)是腸出血型大腸埃希氏菌的一種主要血清型,是一種危害嚴重的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其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嚴重威脅公眾健康[1-3]。近年來,由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事件呈上升趨勢。肉及肉制品營養(yǎng)豐富,可滿足人們的需求,但極易滋生各類有害細菌[4]。相關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肉及肉制品受致病菌的污染最為嚴重,而E.coliO157:H7 污染占比很大[5]。
現(xiàn)階段E.coliO157:H7 的主要檢驗方法為微生物分離培養(yǎng)鑒定,其過程煩瑣、費時費力、易產(chǎn)生假陽性[6]。基于TaqMan 探針的實時熒光PCR 技術是微生物檢驗的主要輔助手段,具有高效、特異、精準的優(yōu)點。本研究旨在以E.coliO157:H7 菌體抗原基因rfbE為對象,研發(fā)一種肉制品中E.coliO157:H7實時PCR 檢測方法,為肉制品中E.coliO157:H7 的檢測提供技術支持,為市場監(jiān)管提供保障。
本研究使用11 株標準菌株,均購于CICC。所有標準菌株信息見表1。

表1 標準菌株信息
營養(yǎng)肉湯培養(yǎng)基;細菌基因組DNA 提取試劑盒;Premix Ex Taq PCR 試劑盒。
ABI QS7 Flex 熒光定量PCR 儀;超低溫離心機;DNA 分析儀。
1.4.1 引物與探針
根據(jù)E.coliO157:H7 菌體抗原基因rfbE序列,使用Primer express 3.0 軟件設計特異性引物和TaqMan MGB 探針,引物探針由上海生工公司合成,引物及探針序列見表2。

表2 實時熒光PCR 引物及探針序列
1.4.2 DNA 模板制備
將E.coliO157:H7 和其他10 株標準菌株接種于營養(yǎng)肉湯培養(yǎng)基,36 ℃培養(yǎng)24 h。取100 μL 增菌液,提取DNA 作為實時熒光PCR 模板。
1.4.3 實時PCR 的反應體系及條件
實時熒光PCR 擴增采用20 μL 反應體系,具體各種試劑濃度、體積見表3。

表3 實時熒光PCR 擴增反應體系
實時熒光PCR 反應程序參考試劑盒說明書為95 ℃預變性30 s,然后進入循環(huán)反應,即95 ℃變性5 s、60 ℃退火和延伸30 s,共40 個循環(huán)。
1.4.4 特異性研究
將E.coliO157:H7 等11 株標準菌株按照1.4.2制備DNA 模板,并用無菌水作為無模板對照,實時熒光PCR 反應體系和條件按優(yōu)化結果設置,驗證實時熒光PCR 檢測E.coliO157:H7 的特異性。
1.4.5 靈敏性研究
將E.coliO157:H7 標準菌株增菌液進行倍比梯度稀釋,形成梯度含菌量為1×106CFU·mL-1至1×101CFU·mL-1的6 個濃度的菌懸液。每個稀釋度取1 mL 菌懸液,按照1.4.2 制備DNA,探討實時熒光PCR 檢測E.coliO157:H7 的靈敏性。
1.4.6 實際樣品檢測
選取市售鮮豬肉、鮮牛肉、鮮羊肉、雞胸肉、烤鴨、熟豬頭肉、醬牛肉、牛肉干、醬豬耳和醬牛蹄筋共10 個樣品,分別取上述樣品25 g 放入裝有225 mL營養(yǎng)肉湯的培養(yǎng)基中,于36 ℃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24 h。取增菌液1 mL 提取DNA 后,進行實時PCR 反應,探討本研究的實用性。
本試驗以CICC 10907E.coliO157:H7 為目標菌株,以金黃色葡萄球菌、鼠傷寒沙門氏菌等10 株標準菌株為非目標菌株,高純水為無模板對照,驗證實時熒光PCR 法檢測大腸埃希氏菌O157:H7 的特異性。擴增結果見圖1,只有目標菌株具有擴增曲線,其他10 株非目標菌株無擴增曲線。結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實時熒光PCR 檢測法具有較強的特異性。

圖1 實時熒光PCR 檢測大腸埃希氏菌O157:H7 特異性試驗
分別吸取1×106CFU·mL-1、1×105CFU·mL-1、1×104CFU·mL-1、1×103CFU·mL-1、1×102CFU·mL-1和1×101CFU·mL-1的E.coliO157:H7 菌懸液1 mL 進行DNA 提取,提取的DNA 進行實時熒光PCR 試驗。E.coliO157:H7 靈敏性試驗結果見圖2。結果顯示,大腸埃希氏菌O157:H7 濃度為1×106CFU·mL-1、1×105CFU·mL-1、1×104CFU·mL-1、1×103CFU·mL-1、1×102CFU·mL-1時均有擴增曲線濃度低于1×102CFU·mL-1時無擴增曲線,該方法檢測的低限為1×102CFU·mL-1。

圖2 實時熒光PCR 檢測大腸埃希氏菌O157:H7 靈敏性試驗
對鮮豬肉、鮮牛肉、鮮羊肉、雞胸肉、烤鴨、熟豬頭肉、醬牛肉、牛肉干、醬豬耳、醬牛蹄筋共10 個樣品的營養(yǎng)肉湯增菌液進行DNA 提取,以大腸埃希氏菌O157:H7 為陽性對照,進行實時熒光PCR試驗,擴增結果見圖3。結果顯示,鮮豬肉、鮮牛肉、鮮羊肉中檢測出含有E.coliO157:H7。

圖3 實時熒光PCR 檢測實際樣品試驗
研發(fā)一種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的快速檢測技術已經(jīng)成為當今社會中肉與肉制品安全監(jiān)測發(fā)展的必然趨勢[7]。長期以來,肉制品中大腸埃希氏菌O157:H7 檢測主要依據(jù)細菌培養(yǎng)、生化鑒定,該方法步驟煩瑣,且耗時長。實時熒光PCR 技術具有靈敏度高、重復性好、反應高效、準確性高、檢測周期短等優(yōu)點[8],已廣泛應用于分子生物學和醫(yī)學研究等領域[9]。本研究以rfbE基因為目標基因,通過反復摸索,建立了一種特異性強、靈敏性高、切實可行的檢測肉制品中大腸埃希氏菌O157:H7 的實時熒光PCR 方法。本研究設計含有不同濃度的大腸埃希氏菌O157:H7(1×106CFU·mL-1、1×105CFU·mL-1、1×104CFU·mL-1、1×103CFU·mL-1和1×102CFU·mL-1)菌液樣品,試驗得到該檢測方法的低限為1×102CFU·mL-1。本檢測方法具有特異、快速的特點,能夠滿足檢測要求,為肉制品中大腸埃希氏菌O157:H7 的快速檢測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