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飛
(棗莊市市中區(qū)西王鎮(zhèn)衛(wèi)生院,山東棗莊 277100)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及生活水平的提升,社會對于生活飲用水的水質要求也隨之提升,與此同時各種凈水器受到人們的青睞,其中桶裝飲用水的消耗量也隨之增加。基于此,保障桶裝飲用水的飲用安全和飲用健康至關重要。飲用水安全監(jiān)管中,銅綠假單胞菌滋生率較高,容易誘發(fā)皮膚黏膜感染、菌血癥,容易導致嬰幼兒出現嚴重的流行性腹瀉,導致成人患有直腸膿腫等疾病。由此可見,重點針對桶裝飲用水中的銅綠假單胞菌污染及耐藥性做好實驗調查工作十分必要。
本次實驗所用樣品均采集于我國某省份2020—2022 年共計22 個監(jiān)測點所屬轄區(qū)內的桶裝飲用水,樣品共計1 901 份,分別是純凈水和礦泉水。樣品采集區(qū)域并未區(qū)分城市和鄉(xiāng)村,最大程度覆蓋了該地區(qū)的所有飲用水銷售品牌。
針對桶裝飲用水進行細菌實驗時,所應用到的所有培養(yǎng)基及具體的試劑信息如表1 所示。
1.3.1 分離實驗
依據GB/T 8538—2008 中的濾膜法對22 個監(jiān)測點桶裝飲用水樣品進行檢測及計數處理,并對部分疑似陽性的菌株進行實驗室復核分析[1]。陽性菌株經過分離、純培養(yǎng)后,使用生化鑒定卡(Vitek GN)進行生化鑒定處理。
1.3.2 藥敏實驗
參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GB 19298—2014)[2]對桶裝飲用水樣品進行藥敏監(jiān)測。藥敏測定結果統(tǒng)計參考CLSI2019 中M100S 標準,樣品稀釋方法采用微量肉湯法[3]。
1.3.3 污染水平界定標準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GB 19298—2014)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飲用天然礦泉水》(GB 8537—2018)對銅綠假單胞菌的限量規(guī)定均為n=5,c=0,m=0(CFU/250 mL)。
我國某省份2020—2022 年桶裝飲用水銅綠假單胞菌陽性檢測結果見表2。可以看出,出現銅綠假單胞菌陽性樣品的數量達到了112 份,占比為5.9%。
結合表2 中112 份陽性樣品的實驗統(tǒng)計結果,對桶裝飲用水銅綠假單胞菌陽性污染水平進行分析,結果見表3。112 份樣品中,1 ~10 CFU/250 mL 污染水平占比為33.0%,11 ~100 CFU/250 mL 污染水平占比為45.6%,>100 CFU/250 mL 污染水平占比為21.4%。

表3 桶裝飲用水銅綠假單胞菌污染水平統(tǒng)計表
針對上文純化出的112 株銅綠假單胞菌進行藥敏測試,共計統(tǒng)計出了7 大類抗生素實驗數據,細化種類達到了23 種。以2020 年為例,共計有39 株菌株對氯霉素、氨芐青霉素/舒巴坦兩種抗生素的耐藥性達到100.0%,其余菌株同理進行解讀與分析,詳見表4。

表4 112 株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狀況統(tǒng)計表
結合我國某省份2020—2022 年共計22 個監(jiān)測點對轄區(qū)內桶裝飲用水樣品進行銅綠假單胞菌檢測,發(fā)現出現銅綠假單胞菌污染的水源,檢出率達5.9%(桶裝礦泉水和桶裝純凈水無差異),雖然不同地區(qū)的檢出率存在些微差異,但是整體污染情況不容忽視,影響人們的飲用水安全。經過對調查資料的深入分析發(fā)現,飲用水調查樣品中,污染水平>100 CFU/250 mL的陽性樣本占比達21.4%。研究顯示,人們飲用了含有銅綠假單胞菌的瓶裝水,會增加疾病發(fā)生概率,影響飲用者身體健康,部分身體抵抗力較低的人群,尤其是老弱幼孕群體,因飲用水不安全患有疾病的概率也會大幅增加[4]。全面做好桶裝飲用水的銅綠假單胞菌食品安全檢測,及時展開污染問題調查,對于提升桶裝飲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義。還有研究資料顯示,對飲用水外部包裝材料做好充分的清洗消毒工作,是從根源上預防瓶裝水被污染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國所使用的飲用水承載物構成材料主要以聚碳酸酯為主,且飲用水裝載桶會循環(huán)使用,一旦重復利用環(huán)節(jié)未做好桶內防污染處理,或是消毒、清洗不徹底,都會導致飲用水被銅綠假單胞菌污染[5]。由此可見,在飲用水安全管理時,必須明確污染來源及原因,充分做好桶裝飲用水的銅綠假單胞菌污染預防工作,為飲用水安全提供保障。
綜上,作為桶裝飲用水安全監(jiān)測部門,必須持續(xù)加大水源性銅綠假單胞菌的日常監(jiān)測力度,重點對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性特征進行分析和總結,掌握其變遷和變化規(guī)則,進一步為后續(xù)的桶裝飲用水安全監(jiān)測及安全管理提供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