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睿
“黃金周”和周末的消費市場已被濃厚的假期氛圍點燃。2023年第一季度“黃金周”消費和周末消費同比出現增長。餐飲行業助力“黃金周”線下消費復蘇,新業態經濟迅速崛起,帶動周末經濟春暖花開。
社會消費復蘇是2023年的主旋律。今年春節黃金周,超市貨架上年貨琳瑯滿目,選購人群絡繹不絕。伴隨著迎接兔年的鐘聲,春節前后市場強勢回溫,城市迎來久違的“煙火氣”……
粽葉飄香,荔枝掛紅。今年端午節,在商超、農批市場可以看到,隨著端午節臨近,水果、粽子、酒水等應節商品迎來銷售高峰,多種節日商品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端午消費市場如同夏日氣溫一樣,分外火熱,各地消費市場亮點紛呈。
第一季度“黃金周”消費數據亮眼
今年春節黃金周消費行業整體高開,迎來新年開門紅。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增值稅發票數據,2023年春節黃金周(1月21日-27日,農歷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國消費相關行業銷售收入同比2022年春節假期增長12.2%,社會消費總體維持平穩復蘇態勢。從各省份(含直轄市)春節黃金周期間重點監測企業數據來看,河南、湖南、江西、天津、重慶等省份(含直轄市)恢復較好,同比2022年春節假期均有雙位數增長。
此外,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受春節假期部分外來務工人員返鄉過節帶動,安徽、江西、河南、廣西等勞動力輸出大省消費相關行業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0.3%、22.3%、16.1%和23.9%。分品類看,根據國家稅務總局數據,商品、服務類消費均有增長,糧油食品等必選、家具等可選品類均有不俗表現。
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今年春節黃金周全國國內旅游出游3.08億人次,同比增長23.1%,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6%。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58.43億元,同比增長30%,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3.1%。
國家稅務總局最新發布的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春節假期,旅行社及相關服務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3倍,已恢復至2019年春節假期的80.7%。旅游飯店、經濟型連鎖酒店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6.4%、30.6%,分別恢復至2019年春節假期的73.4%、79.9%。民宿服務提供個性化服務受到游客歡迎,銷售收入同比增長74.2%,比2019年春節假期年均增長13.3%。
以海南省三亞市為例,春節以來,三亞旅游市場呈現“高開穩增”態勢。第一季度全市預計接待過夜游客733.23萬人次,同比增長約30%;實現過夜旅游總收入274.91億元,同比增長40.52%。從春節“黃金周”發展為“黃金月”“黃金季”,三亞旅游市場熱度不減。近年來,隨著旅游消費需求不斷升級,三亞持續強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瞄準新需求、布局新賽道,推出了游艇旅游、水上旅游、低空旅游、鄉村旅游等具有三亞特色的旅游產品和旅游線路,并加快構建全域、全季、全時旅游消費格局和旅游服務體系,讓三亞國際旅游勝地形象更具吸引力。
“五一”黃金周消費增長到了峰值。據江蘇省商務廳對全省重點商貿流通企業監測和初步統計,“五一”黃金周期間全省消費品市場累計實現銷售額約64.5億元,同比增長41.8%,日均銷售額比2019年增長12.9%。“五一”期間,江蘇省以“蘇新消費”為主題,累計開展500余場消費促進活動,發放1.7億元惠民消費券及5500萬元數字人民幣紅包,聯動45個夜間消費集聚區,進一步繁榮“夜游”“夜秀”“夜宴”“夜購”“夜娛”“夜宿”等消費業態。

江蘇南通以“惠聚南通·美好生活”為主題,聯動各大商圈發放3200萬元惠民消費券和數字人民幣紅包,“五一”黃金周期間,南大街商圈拉動銷售1.1億元,為去年同期的2倍,重點監測的7家百貨綜合體黃金飾品、化妝品銷售額達8202萬元,同比增長60.5%。揚州舉辦“蘇新消費·揚州站”2023?家電家居嘉年華活動,蘇寧易購、京東五星電器等家電銷售企業積極開展家電以舊換新、打折促銷等活動,銷售額近7000萬元,同比增長11.3%。泰州以“泰享消費”為主題,舉辦2023五一汽車嘉年華活動,匯聚52家知名汽車品牌參展,400多款熱銷車型讓利銷售,激發全民消費熱潮。活動期間,觀展人次超過6萬,現場銷售額4000多萬元。
餐飲行業助力黃金周線下消費復蘇
餐飲業是經濟復蘇的“晴雨表”。在今年春節黃金周,呷哺呷哺總體營收比2022年春節增長126%。從各地方數據看,天津、黑龍江等北方城市客流和營業額同比增長2倍以上,北京及河北等主力北方城市營業額仍保持1.5倍增長,浙江、湖北、湖南等南部城市在客流和營業額上也大幅度增長,同比增長近3倍。
海底撈也在春節期間迎來客流量的增長,1月23日到27日,共計接待顧客超650萬人次,環比增長20%。大年初五,海底撈單日接待顧客超135萬人次,這一數據已經超越了今年元旦的階段性客流高峰。新茶飲品牌同樣在今年春節斬獲好成績。奈雪的茶發布春節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全國門店銷量較去年同比增長達120%,部分門店增長達600%。同比節前,喜茶眾多門店銷量增長超300%,部分門店增幅達500%。
美團發布的2023年春節消費數據顯示,生活服務業迎來“開門紅”,假期前6天,日均消費規模同比2019年春節增長66%,北京、上海、成都、重慶、廣州等地消費規模居全國前列。異地消費較去年同期增長76%,與本地消費一起迎來強勁復蘇,成為拉動經濟回暖的“雙引擎”。其中,三亞、成都、重慶、大理、北京等地成為異地消費者堂食訂單量最多的前5座城市。從成都吼堂老火鍋、長沙文和友到北京四季民福烤鴨店,多家餐廳客流爆滿,有餐廳在美團平臺上呈現排隊等位超過1000桌的火爆態勢。
今年“五一”假期,餐飲市場升溫,數據同樣亮眼。商務部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18.9%,其中,餐飲休閑消費持續火熱,重點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57.9%。
商務部研究院電商所副研究員洪勇認為,“五一黃金周”將會成為餐飲市場的強勁復蘇力量。隨著消費者外出就餐的需求增加,餐企的營收隨之增加,能夠為其帶來更多現金流和利潤。同時,餐企加大投入產品和服務方面的資源和精力,能夠更好地滿足消費需求,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值得關注的是,消費者對餐飲的選擇更多仍傾向于高口碑的連鎖餐飲,這也帶來連鎖餐飲在假期期間翻臺率的猛增。“來廣州一定要吃一下廣州酒家的鹽焗雞,真的特別好吃,沒吃過的一定要嘗一嘗……”4月26日,辛選主播“十三”在參加粵港澳大灣區消費季暨第三屆直播電商節時,正熱情為廣州酒家直播帶貨。作為廣州老字號,廣州酒家統計,4月29日至5月2日,廣州酒家總體營業額同比2022年增長超過60%,客流量同比2022年增長超過30%。
在五一前夕開業的費大廚辣椒炒肉廣州首店也迎來第一次待客考驗。“五一假期期間,費大廚廣州店共開啟40余張臺,每天取號1000多桌,餐廳翻臺率達到了12次/天。”?費大廚相關負責人介紹,從上午10點到晚上10點,顧客幾乎連續12小時排隊不間斷。
不只是廣東,在浙江,“浙里來消費”主題活動,覆蓋節日出游、餐飲消費、本地特產等各領域;山東“淄博燒烤節”持續火熱,“五一”期間重點監測餐飲企業營業額同比增長281.68%,較2019年增長27.32%。此外,如“上海環球美食節”“江蘇味道”“豫鑒美食”“味美浙江·煙火杭州”“放心消費在遼寧”等餐飲促消費活動,均在各地火熱舉行。同時,為助力餐飲業復蘇,北京、江蘇、深圳、武漢、東莞等多地發放餐飲專項消費券,帶活餐飲市場效果明顯。美團數據顯示,杭州、寧波、紹興、深圳、珠海、東莞等城市發放消費券后,餐飲堂食消費同比增速均達到了兩位數。
湖南全省各地餐廳煙火氣升騰,“一桌難求”的熱鬧盛況重現。據監測,今年“五一”五天假期全省400家零售與餐飲企業日均實現銷售額47160.1萬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18.6%,按“五一”四天假期計算,日均實現銷售額48022萬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23.6%。
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陳新華表示,如今餐飲企業的應變能力很強,假期前大部分餐企就開始備戰“舌尖上的黃金周”。“五一”假期餐飲業的火爆是國內消費市場強勁復蘇的一個縮影,對整個行業發展的信心提振和高質量發展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周末消費新業態異軍突起
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鵬表示:“在工作日,大家往往沒有太多時間和機會去購物或出游,周末恰恰成為走出家門、放松心情、購物消費的大好時機。‘周末經濟不僅可以在促進消費、穩定增長、增加就業等方面發揮作用,也有利于推動當地經濟和消費結構的升級。”
今年春節過后,旅游餐飲消費市場淡季不淡,多個熱門區域周末經濟持續升溫,消費市場活力被不斷釋放。周末經濟持續升溫,從戶外綠地、公園、露臺到各類營地,五顏六色的帳篷在城市和郊野之中綻放,不少城市刮起“露營風”。
美團、大眾點評數據顯示,今年三月,露營的搜索量同比上升450%,關于“露營”的筆記、評論數增長約300%。成都、廣州、深圳、上海、重慶成為全國露營熱度最高的城市。在深圳,近期露營熱度較去年同比提升1000%,龍崗區、南山區、羅湖區的市民搜索熱度更高。除了傳統露營地之外,帶有露營屬性的餐廳、咖啡館熱度同樣上漲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多個熱門旅游地的精致露營需求也呈現增長態勢。小豬民宿數據顯示,三亞、廣州、杭州、萬寧、惠州的帳篷民宿預訂量位列前五。95后、00后是“精致露營”主力軍,占露營用戶比例為81%。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首都文化和旅游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厲新建表示,相對于3天的短假期和7天的長假期,周末消費貼合當前的假日制度;此外基于“出游需求本質回歸”的供需精準匹配,只要能夠讓人們度過閑暇時光的產品,就會成為消費的新選擇。整體看,周邊游、周末游以及夜經濟產品的供給側創新,更好地適配了周末休閑消費需求。
那么,如何盤活周末經濟,激發更大活力?專家認為,三年疫情使得人們的休閑消費逐漸碎片化,消費者有著廣闊的假日消費需求,關鍵在于從供給側引導,只要引導得好,需求自然會釋放。商場、餐廳、博物館等場館可以適當延長周末的營業時間,并做好交通、水電等配套支持,從而步調一致地延長周末的有效供給。
另外,可通過現有資源的整合,使得在周末的時間里盡量有更多的消費選項供居民選擇。比如,在每個月集中選擇一個周末,將更大力度的商場促銷活動、更多的文化劇目、更優惠的酒店價格整合起來集中推出,讓更多都市圈的市民愿意消費,形成城市消費品牌,可以讓“周末經濟”更好地成為服務拉動內需重要力量的應有之義。
編輯/胡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