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怡暉
隨著國內旅游業走向復蘇,三年疫情的影響讓我國居民對康養需求的逐漸加大,未來康養旅游迎來快速發展的風口期。全國各地紛紛使出渾身解數,去搶占這片發展的藍海。
“原來只打算停留兩天,沒想到又多待了三天。在‘納具·和園康養小鎮這樣修身養性的康養型民宿村里,放松身心、養生保健,兼顧了我的多種需求。”立春后,在妻子的“鼓動”下,外地人陳先生來到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則戎鎮“納具·和園”康養小鎮,一下子被宜人的氣候、可口的美食、悠久的歷史、濃郁的民俗文化、獨特的人文景觀、多元的中醫理療服務等深深吸引。一家人過了一個輕松難忘的假期,兩天行程變五天,這正是黔西南州大力發展康養產業釋放出的“熱效應”。今年以來,像陳先生夫婦一樣選擇來納具康養旅游的外地人已屢見不鮮。
自2023年初旅游業重新開放以來,中國旅游業獲得了發展的新機遇,全國各地都迎來了旅游熱潮。其中,人們對康養旅游變得越來越重視,也讓國內各地不斷加快康養旅游的建設。
康養旅游發展越來越熱
康養旅游,是以各類旅游要素供給為基礎,通過吸納和運用醫養保健的相關資源、技術和手段,如環境、醫療、療養、健身、休閑、度假、藥膳等,將各類康養資源開發集成為有益于醫治或緩解一些亞健康、慢性病的服務產品。
“康養旅游是旅游的細分市場,對于有充分時間對健康有追求的人群來說,是一種專項旅行,讓人們在休閑同時身心得到放松,是未來旅游業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向。”文化和旅游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鄉村研究院專委會委員李雪敏接受《小康》記者采訪時說。
作為旅游業發展的新風口,康養旅游是有特定需求的人群。在2022年的人口普查中,60歲及以上人口增加1268萬人,比重上升0.9%。隨著社會老齡化的速度逐漸加快,老年人群體不斷增加,老年群體也會越發注重身體健康,以及心理和精神上的療養。加之多年疫情影響,社會對康養行業的需求也變得更加旺盛。因此康養類行業,包括康養旅游將會迎來等快速發展的風口期。
我國具備康養旅游發展優勢的地方不少,要將優勢資源轉化為優勢產業,必須找準方向、突出特色、抓好核心、壯大產業,做好規劃才能培育起來康養旅游高地。
比如在2023年3月,山東省發布《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等8部門關于推進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2023—2025年)》。明確提出優化建設鄉村度假長廊、重點建設康養游憩帶的任務。充分發揮泰山、沂蒙山核心景區輻射帶動作用,整合資源、豐富業態,聚力打造兩大生態怡人、景致優美、文化濃郁的休閑康養游憩帶。
利用康養旅游業態帶動鄉村旅游,只是項目帶動文旅行業高質量、集群化發展的一個縮影。立足全國,可以看到,多個省份均支持以康養旅游作為旅游發展的引領,并給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2023年以來,云南省、浙江省、河南省等地相繼發布消息,大力支持康養旅游發展。云南省策劃推出100個以上省級重大文旅項目,推動文化旅游與醫療、教育、體育、養老、科技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推出醫療健康、中醫藥養生、戶外運動、科普研學、旅居養老等康養旅游新業態,對年度投資2億元以上的省級重大文旅項目,按其實際完成投資的3%給予獎勵。浙江省重點推進泰順華東大峽谷、龍泉甌江文化休閑康養中心等項目建設,培育省級以上生態旅游示范區20個以上,并優先保障文旅重大項目土地、資金等要素。
有意識重點培育核心業態
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高舜禮認為,所謂核心業態,就是指在康養旅游產業發展中,具有特色性、專業性、競爭性、有效性,能夠發揮引領、支撐、拉動作用的一些業態,而非僅貼了康養標簽的大路貨、常見貨、賠錢貨。
要確保康養旅游高質量發展,關鍵是抓好核心業態的培育。6月16日,浙江省發布“十佳康養目的地”名單,寧海森林溫泉康養自在小鎮,主打“生態養身”;青田休閑城,力推“潮流康養”;磐安康養之城,是獨此一份的“中醫健養”;三門大美灣區鮮甜港城,是讓人難以抗拒的“舌尖食養”;云和梯田景區,則是“益智康養”……這些榜上有名的康養目的地都有著自己的特點,都一定程度具備了當地的資源優勢和產業特點甚至不可替代的康養品牌。這些康養旅游目的點都有個性濃郁的特征,以及極高的辨識度。

要確保康養旅游高質量發展,關鍵是抓好核心業態的培育。在康養旅游發展規劃中,應把核心、重點、主干突出出來,做好配套條件和保障措施。如廣東省正著力構建具有嶺南特色的森林康養產業體系,自2018年正式啟動培育廣東省森林康養基地工作,印發了《廣東省森林康養基地建設指引》。廣東是南藥主產地之一,中藥文化基礎雄厚,森林康養更要注重森林與醫藥的集合,開發森林自然療養、亞健康理療、養生養老,發展“運動+醫療+養生”模式,鼓勵傳統南派運動養生與醫療機構合作,提供森林運動健康服務,促進醫養體服務產業發展。比如針對有睡眠障礙的亞健康病人,廣東可以利用森林中的精氣植物(如松林),配套森林中芳香植物提取物(沉香精油),讓他們在基地得到針對性的康養,可以稱這種基地為“睡谷”,按照這種分類,廣東又推出療養精神“治愈谷”、主打飲食的“食谷”,用特色去贏得市場和顧客。
旅游與醫養的融合創新也是康養旅游發展的重點。海南省瓊海市有著中國目前唯一“醫療特區”——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以下簡稱“樂城先行區”),擁有“特許醫療、特許研究、特許經營、特許國際醫療交流”等政策優勢,是全球最新藥品和醫療器械快速進入中國的最主要通道。截至今年4月,樂城先行區依靠優勢已經引入25家醫院與80多家國內外企業藥械企業建立合作,已經有部分患者專門來到樂城先行區進行了醫療治療以及相關療養……這一系列創新舉措都反映出海南開始走高端康養項目開發之路,發展以康復、療養、氣候治療、特殊療法、健身休閑等為重點的康養服務業。
編輯/張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