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互聯網+”大環境下,初中美術與信息技術實現了完美融合,信息化教學受到了關注,教師借助信息技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確保學生能夠享受整個美術學習的過程,實現樂學、善學。但仍有一部分教師還未擺脫傳統教育模式束縛,采取的信息技術策略和手段較為單一和僵化。學生缺乏主觀能動性以及學習興趣,沒有認真高效地完成美術學習任務。教師需要意識到這些問題的癥結以及影響,著眼于學生的美術知識基礎以及技能水平,整合現代多媒體教學工具,轉變傳統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想方設法地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讓學生能夠重拾美術學習的自信心,在廣闊自由的線上學習平臺中主動與教師進行互動,產生更多的情感共鳴和創新思維火花。
關鍵詞:“互聯網+”背景;初中美術教學;應用與探究
作為時代發展的產物,“互聯網+教育”對初中階段的美術教學改革有重要影響,能夠為教師的教學創新提供便利。教師需要避免完全否定傳統的教育模式,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過程中全面創新教學對策,進一步凸顯“互聯網+教育”的優勢和價值,穩步提升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盎ヂ摼W+”背景下初中美術教學有助于教師了解自身在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各種不足,及時發現問題,進而借助信息技術解決當前的教學困境。在完成基本教學任務后,教師需要精心制作電子課件,充分凸顯“互聯網+教育”的優勢,關注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思想共鳴。利用先進科學技術以及各種現代成果進一步拓展初中美術教學內容和形式,保障最佳的教學質量,讓學生能夠享受整個美術學習的過程,在美術知識的海洋之中自由翱翔,實現融會貫通。
一、初中美術教學現狀
與其他藝術類課程相比,初中美術教學的要求相對比較嚴格,教師需要關注美術與現代信息技術的緊密融合,更好地實現與時俱進。但是有的教師思維相對比較閉塞,沒有主動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結合學生的美術知識技能以及知識基礎踐行現代化的美術教學模式。首先,教師在美術教學改革和創新上投入的時間比較有限,一部分美術課程直接被其他主課所占用,課時比例不合理。學生無法通過繪畫的形式緩解個人的學習壓力,提升審美情趣和美術素養。教師沒有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選擇學生較為感興趣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存在明顯的思維定式。其次,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美術的自信心和能動性,直接將美術課等同于畫畫課,將主要精力放在語數外等科目的學習中。在美術課堂學習中直接放松對自己的要求,消磨時間,存在明顯的負面情緒和敷衍心理。最后,教師所采取的課堂教學模式和手段比較單一和僵化,沒有著眼于信息化設備的教學要求,積極利用信息化教學技術強化學生的知識印象,突破時空限制。教師利用信息化技術的主觀能動性不足,缺乏一定的探索意識,最終導致初中美術教學滯后于時代,美術信息化教學無從談起。
二、“互聯網+”背景下初中美術教學的應用價值
首先,初中美術教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能夠更好地加深師生互動及交流,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避免學生停留于知識表層。美術是一門藝術性學科,如果教師能夠從學生的興趣點著手,借助各種現代信息技術軟件以及多媒體全面創新教學模式、優化教學環節,就能夠更好地拉近自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學生也會放松身心全程參與美術學習活動,主動尋求教師的幫助。教師不再全權包辦,而是在適當放權的過程中組織開展趣味十足的教學活動,保障最佳的育人質量。其次,有助于全面拓展和高效運用各種教學資源。課堂教學時間比較有限,有的教師只能夠局限于作品的簡單講解,然后讓學生自主練習,學生的視覺感受不夠直觀和深刻,思考能動性不足,無法實現深度學習和高效理解,學生面臨許多的學習阻礙。在應用各種現代信息技術后,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開闊,學習資源非常豐富。教師也會鼓勵學生主動嘗試利用電腦多媒體搜集所需要的資料,實現獨立思考、自主判斷和理性分析。這種先學后教以及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能夠進一步豐富教學資源,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全程投入、自主探索。最后,有助于逐步優化教學過程。傳統的教學模式弊端日益凸顯,教師過多依賴于黑板板書和理論分析,機械性地融合圖片及文字,實質的教學內容比較冗長和煩瑣,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難以得到保障。在“互聯網+”大環境下初中美術教學變動較明顯,許多教師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動態描述,實現靜態描述向動態視頻的順利過渡,展現初中美術教學的形象化和簡單化。充分利用寶貴的教學時間攻克重難點,全面發散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水平。
三、“互聯網+”背景下初中美術教學的應用要求
為了更好地凸顯“互聯網+教育”的優勢,促進信息技術與初中美術教學的無縫對接,教師需要關注對信息化教學發展趨勢以及未來發展前景的深入分析及預測。結合初中美術教學的現實條件以及學生的學習需要,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抽象知識的生動化體現,逐步發展學生的合作精神、創新思維,確保學生能夠活學活用。首先,教師需要打破時空限制,靈活利用“互聯網+”教育平臺,逐步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以及教學水平。教師可嘗試多種信息化和數字化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逐步生成美術核心素養。其次,教師需要堅持生本理念,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了解學生的藝術認知水平以及美術視野,借助信息技術形象呈現抽象的美術知識,全面開闊學生的視野。最后,教師需要意識到信息化教學的優勢和價值,整合現代化教育資源,及時反饋教學成果以及基本學情,進一步推進美術教學改革和創新。
四、“互聯網+”背景下初中美術教學的應用對策
(一)全面創新課前導入模式
“互聯網+教育”能夠為初中美術教學注入生機及活力,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有效拓展及科學利用,積極簡化教學流程,夯實學生的學科基礎。教師需要堅持因勢利導,站在宏觀的視角,在高瞻遠矚的過程中調整教學思路,重新定位教學起點。以課前導入為主要點和突破口,有效整合多種科學導入模式,全方位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將現代信息技術與課件導入相結合,引導學生深入品味和自主鑒賞,確保學生實現穩扎穩打。首先,教師可以采取音畫相融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豐富美術欣賞教學的內容及形式,展示比較典型的美術作品。借助多媒體課件刺激學生的眼球,實現抽象美術知識的生動化呈現,然后適當融入相應的音樂,確保美術作品與音樂元素的一一對應。在激起學生的興趣后進一步營造音畫交融的氛圍,讓學生順利進入美術學習狀態,保持極強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其次,教師可以采取故事導入的形式組織教學活動。選擇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藝術家,展示與之對應的美術作品,生動直觀地講解與藝術家以及美術作品相關的趣味故事。播放舒緩優雅的音樂,增強故事導入的感染力,讓學生能夠全神貫注,自主聆聽,進而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比如很多學生對文森特·梵高比較感興趣,教師可以先利用互聯網平臺展示文森特·梵高的《星空》,留出3~5分鐘的時間鼓勵學生自主欣賞,然后講解與文森特·梵高相關的小故事。讓學生了解文森特·梵高生平經歷,深入感悟文森特·梵高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全面激活學生的思維,為后續的美術教學做好準備。最后,教師需要采取展示美術作品的形式順勢導入新課,利用各種線上學習平臺搜集高仿印刷品以及掛圖,逐步優化美術教學形式。比如有的教師提前展示自己和同班學生的作品,一邊展示一邊評價作品的優缺點,順勢導入新課。這種循循善誘的教育模式能夠更好地提升整體的課堂教學質量,充分發揮互聯網對美術教學的輔助作用和育人價值。學生也能夠放下個人心中的防備,實現自主探索。
(二)積極優化課堂教學氛圍
教學氛圍對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育人質量的影響非常直接,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放松學生的身心,教師可以嘗試利用互聯網技術,營造活躍民主的教學環境,確保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主動聽課,自覺完成學習任務。在組織美術課堂教學活動時,一部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比較少,實質的課堂教學內容非常生硬和僵化,美術課堂較為枯燥和嚴肅。這嚴重打消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無法充分施展個人的個性和才華。在縱向推進新課改的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反復提及,初中美術教師則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點,整合多元化的美術教學對策,充分利用互聯網教育技術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情境,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習效果,讓學生能夠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比如在指導學生主動欣賞美術作品《感受春光了解春天》時,教師可以提前做好準備,收集與春光相關的圖片并配上音樂。學生能夠放松身心,主動欣賞作品的美妙,充分發揮想象力,結合個人已有的生活經驗主動說明自己對春光的想法,自主完成臨摹任務。很多學生大受感悟,能夠各抒己見,在大膽思索和深度探討的過程中表達個人的不同想法及意見。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符合先學后教的教育理念,能夠進一步豐富“互聯網+教育”的內容及形式,全面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以及美術學習效率。
(三)靈活利用現代信息技術
為了打造品質課堂和實效課堂,教師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靈活利用多種現代信息技術,逐步豐富課堂教學資源,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個性化探究助力。首先,教師可以在互聯網平臺中搜集各種網絡素材,積極實現線上線下的有效互動,打破時空限制,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能夠自行選擇學習資源,獨立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作為教學實踐的重要載體,教學資源的育人價值不容忽略,要想打造有效課堂,在組織開展初中美術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以目標為導向,以開放的心態從多個途徑搜集和整理符合初中美術教學要求的教學素材?;ヂ摼W技術能夠為教師提供諸多便利,積極實現視頻、文字和圖片的有效對接,教師需要注重簡單加工,選擇有益于學生自主學習的資源,讓學生能夠輕松上陣。在信息時代下,網絡素材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對學生的吸引力比較足,符合學生的信息接收偏好。教師需要結合課堂教學進度,在科學篩選和高效整理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深入感知,全面凸顯實效性教學的優勢。在此基礎上,教師還需要放慢教學節奏,結合所收集的教材選擇與之對應的音樂作品,讓學生邊看邊聽,強化學生的視聽感受。確保學生順利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和積極樂觀的學習心態,不再等著教師給出最終的答案。其次,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借助互聯網技術激活學生的思維。傳統的理論灌輸式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沒有全身心投入進美術,對所學知識的印象不夠深刻,整體的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也無法得到保障。教師需要了解這一問題出現的根源,善于利用多種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其中情境教學勢在必行,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師需要加強對初中美術教學內容的有效總結和概括體驗,借助信息技術靈活融合視頻、圖像、動畫以及文本等多種信息載體,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積極融入各種趣味化元素,有效創設教學情境,全面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視覺傳達設計作品欣賞》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標志的基本構成要素、特點及意義,教師需要綜合分析不同的標志表現形式,簡單羅列知識點,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展示比較常見的交通標志、?;?、奧運標志以及建筑標志,精心創設生活情境。學生在簡單理論講解的基礎上自主分析、深度探索,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四)打造多維互動課堂
教師需要積極優化教學活動,充分凸顯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優勢,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組織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活動,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真正打造多維互動課堂。科學高效的課堂教學離不開雙向交流及溝通,教師首先需要主動下放教學權力,關注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進行交談。抓住初中美術教學的核心,準確切入互聯網技術,逐步優化教學活動形式及內容,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助力,確保學生實現玩中學、學中玩,這一點對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有重要影響。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認識環境設計》時,教師需要組織開展單元實踐活動,有效融合單元設計、考察與嘗試以及景觀設計,全面凸顯單元活動的吸引力以及創意。借助互聯網技術制作景觀設計作品以及室內設計作品,提前準備好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自主點評和深度欣賞。設置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部共享學習資源。在完成基本分工后,教師則需要與學生共同探索,在師生探討的過程中全面強化學生對景觀設計和室內設計要點的理解,提升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以及藝術品位,讓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環境設計思維,全面掌握初中美術學習的重點。
五、結束語
在“互聯網+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美術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究,有效融合信息技術與初中美術教學,明確教學目標及任務,主動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在拓展教學資源、創新教學思維、加強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基礎上,借助網絡資源積極打造微課翻轉課堂,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保障教學的實效性、針對性和科學性,確保學生能夠全身心參與。
作者單位:王燕 臨沂市青少年宮
參 ?考 ?文 ?獻
[1]李玉紅.“互聯網+”教育環境下中學美術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的研究[J]. 亞太教育,2020(07):126-127.
[2]張慶亮.淺議“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初中美術教學的融合[J].中國新通信,2021,23(14):233-234.
[3]林德勝.淺談互聯網+背景下的初中美術教學改革[J]. 環球慈善,2020(05):79.
[4]徐曉英. 互聯網+背景下初中美術教學模式的改變[J]. 東方藏品, 2018(05):100.
[5]趙荷婷,王銀蝶. 互聯網與初中美術教學的結合策略[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年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專題研討會論文集.[出版者不詳],2018:1307-1308.
[6]吳忠秀. “互聯網+”時代高職計算機基礎微課教學應用探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電子版),2019(3Z):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