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甘泉中心學校 納曉燕
在教育事業不斷深化改革的帶動下,一些創新型的教育理念也融入具體的教學工作中,并為教學改革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深度學習理念作為具有代表性的創新性教育理念,其認為數學學科的學習中心是問題,通過以問題引導學生圍繞知識點進行思考,認為對學生的問題分析和問題解決能力進行有效培養,便能夠為發展學生的學科綜合能力素養奠定良好的基礎。而單元教學作為數學學科當中的教學活動形式,其也能夠有效地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因此,依托深度學習理念指導要求開展小學數學的單元整體教學活動,能夠引導學生在深度學習中培養并提高數學素養。
深度學習教育理念是一種較為強調系統性的創新型教育理念和學習模式,是基于新課改提出的推動教學工作創新發展的重要落實內容。深度學習教育理念在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工作中的運用,其主要以問題導向作為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方法,以此實現數學教學方式和教學流程的創新與改進,對推動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改革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教師在應用深度學習理念進行數學單元整體教學的設計過程中,能夠依據深度學習的指導要求對單元內的知識進行梳理,由此構建較為完善的單元數學知識體系,從而以此來作為保證單元整體教學質量的重要基礎。同時,依托于深度學習理念開展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工作,能夠引導學生自主對單元知識內容進行整合,使其能夠實現對知識內容的遷移和運用,并實現依靠個人能力構建知識體系架構,有助于發展并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幫助學生養成科學的數學學習方法,實現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
在深度學習理念指導下,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將會突破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束縛,轉而發展為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為目標的創新性單元教學活動。為順利實現教學模式的這一創新和轉變,教師應當認識到深度學習的重要理念要求,對單元內的知識內容進行深入挖掘,聚焦核心內容,實現對各類知識點的分類整合,以此優化單元知識體系,以更為科學的形式將單元知識內容呈現在學生面前。
因此,教師應當重視挖掘單元內知識內容之間的關聯性,發揮學習方法以及教學方法之間的關聯性,以此凸顯深度學習下小學數學單元教學的整體性。這不但能夠對學生的思維方式進行統一,引導其以正確的思路和方法進行深度學習,提高教學效率,而且也能夠促進學生實現知識的有效遷移,從而培養學生的知識整合、歸納和總結能力。
以單元為主題開展小學數學整體教學活動,對相關教學內容的融合便是其中的教學重點。因此,在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時,應當基于數學本質的視角對單元內知識內容進行梳理、重組并構造,以此完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內容,為實際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同時,在進行單元主題教學設計時,教師應當依托核心素養培養理念要求,實現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內容在教學設計中的有效滲透,并在不同的層面、環節以及角度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此舉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以及綜合素質能力,實現深度學習下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多方面的有效融合。
基于深度學習理念要求,培養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時應注重如何引導學生對復雜的數學問題進行解決和處理,從而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時,教師應當從整體角度進行分析,并以科學的方法對單元內的知識內容進行重組設計,以此幫助學生良好掌握知識結構的構建方法,從而加深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內容的理解程度,有助于實現對其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
數學學科的知識內容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性,并且能夠形成具有完整結構的知識體系。但是,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不足,為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需要將知識內容分散到不同年級的教材當中,以階段性的教學逐步培養并提升學生的數學認知能力。這就導致一些具有聯系性的知識內容在小學數學中的分散跨度較大,導致學生雖能夠對知識內容進行掌握和運用,但是難以實現新舊知識的融會貫通,不利于學生積累相關的學習經驗,影響了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因此,在以深度學習理念為指導開展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時,教師應當注重如何將單元內的知識內容進行有效整合,如何充分利用知識內容之間的聯系性構建單元整體的知識架構,以求便于學生深入理解相關知識內容,為深度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測量”教學為例,在單元整體教學時,教師應對單元內的知識內容進行梳理,并從基礎知識開始,逐步延伸到難點知識和重點知識,在這一過程中找尋知識內容之間的聯系性,從而構建完善的單元知識架構體系。為此,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作為單元知識內容的梳理工具。結合單元內容來看,教師應從基礎的常見的長度單位進行入手,將毫米、分米長度單位體現在知識樹中,并且要積極聯系以往教學工作中的知識內容,將厘米和米等長度單位也同步體現在知識架構當中,增強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便于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整合。與此同時,教師在創建知識樹時,還應結合不同的長度單位,梳理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使學生能夠通過對該部分知識內容的學習和鞏固,更加深入地掌握不同長度單位之間的關系,有助于幫助其建立更為直觀的數學概念思維。此外,教師也需要通過對單位知識內容的匯總,挖掘其內在聯系,從而就如何進行相鄰長度單位之間的換算進行知識導圖和架構體系的完善,以此為單元整體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重要支持。學生依托于教師構建的單元知識導圖,便可以依據導圖內容來對單元知識內容建立良好的認知,并形成系統性的學習思維和方法,有助于實現深度學習的目標,提高教學質量。
為提升深度學習下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效率,教師應善于借助并運用學生的生活經歷、已掌握知識內容等,以此作為學生的認知基礎,科學設置與合理運用教學情境,喚醒學生的基礎認知和所掌握的潛在經驗,激勵學生能夠努力發掘并運用以往所掌握的知識內容,實現數學知識之間的有效聯系,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架構。為有效發揮情境教學方法的作用,教師應善于結合知識內容的特點為學生設計相應的情境,以此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
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倍的認識”教學為例,在單元整體教學時,教師可以圍繞“倍”這一數學概念進行知識內容的梳理和整合,并運用特定的情境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能夠結合實際生活了解“倍”數學概念的實際意義和應用體現,有助于加強學生對數學概念的了解。而在對“倍”這一概念進行深入了解的基礎上,也有利于學生對相關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繼而實現單元整體教學水平的有效提升。因此,在實際的單元整體教學時,教師應圍繞“倍”創設情境,以此打開學生思維的突破口。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生活創設這樣的情境:市場商販的攤位上擺了不同種類的蘿卜,數一數發現胡蘿卜有4 根,紅蘿卜有8 根,而白蘿卜有20 根,要求學生思考這些不同蘿卜的數量之間除了多少關系外還有著什么樣的關系?以這種情境不僅引導學生能夠挖掘出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為與倍數有關的知識內容教學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情境引導的作用下,對“倍”有了直觀的認識。此時,教師便可以通過帶領學生觀察其他的數量關系,鼓勵學生結合單元內容進行推理,對兩個數量關系之間為“幾倍”或者存在“幾個幾”關系進行表達,從而實現學生知識遷移的目標,并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引導學生思考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而發出疑問則是引導學生思考的有效方法。基于此,在深度學習下小學數學單元的整體教學時,教師應善于引導學生的思維,提出高質量且難度適宜的數學問題,以此實現學生深度思考的教學目的。但是,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發現,教師提出的問題往往過于碎片化,沒有通過問題實現知識內容之間的有效整合與聯系,因而難以挖掘學生的探究欲望,不利于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因此,教師應綜合分析單元知識內容,聚焦單元知識內容的核心概念,提出核心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驅動學生結合舊知對新知展開探究,發展學生活躍的數學思維。
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面積”教學為例,在單元整體教學時,教師應明確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即引導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并使得學生能掌握和應用常用的面積單位。以目標為導向,教師在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時,便應凝聚單元總體內容突出單元的核心主題,即如何進行面積求算?以此為基礎,教師再設計帶有單元核心主題內容的問題,如對教室的面積進行求算、對廚房或者客廳平面圖的面積進行求算等,組織學生對這類核心問題進行處理和解決,便可以實現鞏固學生單元知識內容的教學目標。譬如,在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內容求算客廳平面圖面積時,學生需要先對平面圖進行分析,并將其不規則的平面圖分割為不同大小的平面圖形,再回憶各類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最后通過組合計算求得結果,并換算單位。如此,學生在處理核心問題時,能夠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操作能力和解決能力等,發揮單元整體教學作用。
在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當中,探究活動的設計與開展能夠為學生建構和完善數學知識體系提供保障,也是培養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素養的基礎。為有效發揮數學探究活動的教育意義,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其能夠在探究活動當中親力親為,能夠參與到探究活動的設計、開展、交流以及總結等全部的環節中,并有效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同時,教師也應科學設計探究活動的整體形式和內容,要切實發揮探究活動的重要意義和作用,避免為了活動而開設活動。此外,教師還需要保證探究活動的內容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應突出探究內容的整體性,避免因融入一些碎片化知識內容讓學生的單元學習成效受到影響。教師應合理設計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在深度思考和深度學習中實現培養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教育目標。
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為例,在單元整體教學時,教師便可以先結合單元知識內容設計具體的探究方向:小數的意義。隨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結合所學內容,分析與小數知識內容存在聯系的其他數學知識,如分數、百分數等。教師應引導學生將這些知識內容進行整合歸納,綜合分析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性,并從分數和百分數的實際應用意義進行切入,進而思考小數的產生過程以及實際的應用價值。如此一來,學生的探索意識得到有效培養,并且教師也可以通過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組織學生合作探究,進而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在學生反復交流和探討的過程中,深度學習目標能夠得以順利實現,而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整合能力以及數學思維能力等也得到鍛煉,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綜上所述,憑借綜合性和融合性特點,深度學習在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中的融入與應用,能夠實現知識點之間的巧妙聯系與運用,并以此為基礎向學生提出具有引導性的數學問題,從而在問題導向作用下培養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問題分析能力以及數學思維能力,并且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單元知識結構體系,幫助其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為培養學科綜合素養打下堅實基礎。基于此,教師應加強對深度學習理念的研究,依托深度學習指導方法創新單元教學活動的內容與形式,實現整體教學工作的全面優化,以此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形成,并推動其學習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