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河西堡第二小學 邱玉紅
基于素質教育要求,小學勞動教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當注重德育的滲透,讓學生在學習勞動技能的同時,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逐漸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促進自身全面素質的提升。伴隨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小學勞動教育開始采用線上與線下混合的教學模式開展具有創新性的實踐活動,為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傳統教學模式與現代教學技術相結合的形式,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增強學生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的意識,樹立正確的勞動觀、人生觀。但這種混合式教學模式還未形成完善的教學體系。在實踐中,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水平以及信息技術水平,具備堅持不懈、自強不息的教育精神,不斷探索研究教學內容,設計符合學生發展需求的混合式教學,提升學生的勞動素養。
伴隨“雙減”政策的貫徹落實,傳統的教學觀念無法完全適應當今時代的教學需求。教師應當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采用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手段,開展新式教學模式。針對小學勞動教育學科,教師運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方法,可以增強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及豐富性,使學生可以獲得良好的學習感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教師應當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自主探索,讓學生在實踐與理論、過程與結果中自行感受勞動的意義,促進自身核心素養以及勞動技能的提升。
線上教學的方式有利于整合教學時間,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保障學生獲得勞動技能以及核心素養的提升。線下教學的方式有利于增強教師對學生的監管,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學習,促進綜合能力的提高。基于線上與線下的混合教育模式,小學勞動教育課堂的質量與效率得以提升,實現素質教育與學科教育的同步發展,幫助學生獲得全面發展,推動新課改的進一步實施。
教師在采用線上與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時,應將課本教材與網絡素材進行有效整合,基于教材的教學目標進行拓展延伸,使學生可以獲得豐富的勞動教育素材,進而提高自身的勞動技能與勞動素養。學習課本教材內容,有利于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方向、正確認識勞動的意義。教師應引導學生親自參與到實踐作業中,強化自身對勞動技能的掌握,促進核心素養的提高。學生在進行實踐作業時,應當基于課本內容,利用互聯網的方式收集操作方法以及制作流程,實現線上與線下的混合學習,促進自身綜合能力的提升。
隨著素質教育要求的提出,小學勞動教育學科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更多運用生活教育的方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并獲得勞動技能與勞動素養的提升。為了實現線上與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有效開展,教師應當學會基于生活經驗開展具有指向性、真實性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勞動的重要性,并獲得自身能力的提高。教師可以制作微課,融入勞動教育的視頻,讓學生在線上觀看。這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勞動技能,并獲得良好的學習感受,推動勞動教育的有效實施。
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教師被認定為開展教育的唯一主體,家長容易忽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人們的教育觀念得以提升,家校共育理念成為當今教學的主流思想觀念。在勞動教育中,教師注重與家長之間的有效溝通,采取線上交流與線下反饋相結合的方式,將學生在家的表現進行反饋。教師則根據家長反饋設計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教學內容,進而增強學生的勞動意識,使學生獲得勞動技能以及勞動素養的提高,構建高質量、高效率的勞動教學,完成素質教育在學科教育中的有效滲透,實現德育的貫徹落實。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心智尚未發展成熟,而小學勞動教育可以幫助學生獲得勞動素養以及勞動技能的提升,提升小學生心智,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師可以采用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方式,提高教學的豐富性,增強學生熱愛勞動的意識,保障學生受到全方位的教育。習慣是在生活中逐漸形成的一種能力,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是開展勞動教育的重要教學目標。為了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師需要結合教材內容,開展相對應的實踐鍛煉活動,與家長進行密切配合,促使學生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此外,培養學生的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能力也是小學勞動教育的主要的教學目的。教師可以圍繞各類生活勞動開展實踐教學活動,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豐富學生的勞動技能,使學生獲得一定的勞動能力,再結合線上打卡的教學方式,監督學生學習,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核心素養的提升。
以北京教育出版社勞動教育四年級上冊“任務三——玩具的整理與收納”教學為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周打卡”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線上視頻學習的方式,正確掌握玩具整理與收納的技巧,建議家長配合,每天進行拍照,并上傳到線上教學平臺進行打卡,促使學生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為了使學生可以實現自身勞動技能的提高,教師不僅需要進行線上打卡,還需要開展線下實踐活動,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使其真正掌握勞動技能,并獲得勞動素養的提高。
在小學階段開展勞動教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能,還可以為其創造豐富的精神財富。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尚未發展完全,教師應當注重對這一階段學生的心理引導,使其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勞動方式,進而促進核心素養的提高。
受教學環境的影響,一些創新型勞動課程無法在課上完成。這時,教師可以采用微課視頻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獲得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基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方法,教師利用線上開展微課教學,吸引學生注意力,并向其傳授勞動技巧。在學生獲得勞動能力之后,再采用線下“手工制作”的教學方式,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指導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勞動教育課程中,獲得勞動能力,激活勞動天賦,實現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目標。總之,教師作為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體,應當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采用創新型教學方式,開拓學生思維,深入挖掘勞動素材,使學生通過參與手工制作的形式習得勞動技能。
以北京教育出版社勞動教育四年級上冊“任務五——做小蔥拌豆腐”教學為例,學做飯是勞動教育的必修課,旨在讓學生通過參與做飯實踐活動,親身了解到父母的辛苦,并正確認識勞動的重要性。教師應當組織學生通過線上視頻的方式,對小蔥拌豆腐的菜譜進行整理,并在進行制作的過程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完成一道特色菜。在進行手工制作的過程中,家長需要從旁保障實踐活動的安全性,并在必要時指導學生更好地完成美食制作,進而推動學生實踐制作能力的提高,增強學生熱愛創作的意識,促進勞動素養的有效提升。
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師在開展勞動教學時,應當結合互聯網技術對學生進行線上指導,拓寬教育途徑,使學生獲得更多層次的學習感受。基于線上與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師可以構建線上交流平臺,運用線上教學軟件以及技術完善教學內容,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網上學習環境,并采取針對性教學策略,指導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勞動學習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保障每一位學生可以保持對勞動教育學習的熱情,推動素質教育的貫徹落實。
以北京教育出版社勞動教育四年級上冊“任務二——墻面的清潔”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通過線上視頻教學的方式,指導學生去除家里墻面上的污漬。當學生無法去除墻面字跡時,教師應引導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該采取什么措施或向誰咨詢。教師在進行教學引導時,不能將解決方法直接告知學生,應當引導學生自行思考,鍛煉其思維能力,促進其創新思維以及實踐能力的提升。當學生進行激烈探討后,教師應當將素質教育理念滲透到教學引導中,使學生在獲得勞動思維能力的同時,促進勞動素質的提高。
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家長與學生對線上教學存在一些質疑,認為線上教學效果肯定不如面對面的線下教學效果。教師應當做好線上教育的宣傳工作,向其說明線上教育可以實現線下教學的有效延伸,可以開展更加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開拓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綜合能力的提升。教師可以采用多種線上宣傳的方式,使學生轉變學習觀念,比如,開展線上家訪,運用教學軟件的視頻功能與家長和學生進行點對點線上交流,了解學生的勞動觀念以及勞動狀態,針對學生的共性問題與個性問題展開探究分析,不僅可以增加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拉近彼此距離,還可以帶給學生富有新鮮感的學習體驗,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提高勞動素養,使其更愿意參與到自主探究學習中。
以北京教育出版社勞動教育四年級上冊“任務四——整理房間”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通過線上家訪的方式,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期間的勞動情況,并隨機抽查學生對自己房間的整理情況,有效實施勞動教育。在進行線下教學時,教師應當開展具有生活化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圍繞“整理房間”進行勞動,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教學評價在教學過程中占據重要地位。在線上與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中,教師應當注重線上評價的重要性,構建完善的勞動教育評價體系,開啟多維度的教學評價,提升學生的勞動素養。教師在進行線上評價時,應當注重總結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勞動教育的成果,圍繞學生在勞動學習以及實踐活動中的具體表現、合作精神、探討交流、收獲體驗等方面,開展綜合性評價。基于新課改要求,教師在進行線上評價的過程中,應當改變傳統的評價觀念,注重學生在參與勞動學習過程中的表現,以激勵和贊美為主,幫助其樹立勞動自信心,提高勞動技能以及勞動素養。教師還應當與家長進行密切配合,全面評價學生在家期間的勞動情況,促使學生更好地認識到勞動的多樣性以及重要性。
以北京教育出版社勞動教育四年級上冊“任務一——刷運動鞋”教學為例,由于線下教學時間有限,教師無法針對每一位學生都進行細致點評。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線下開展“刷運動鞋”實踐活動,檢驗學生的勞動技能,并且進行電子檔案記錄,給予每一位學生教學評語,使其可以感受到教師的重視以及關懷。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應當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并給予表揚,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推動勞動教育的有效開展,促進勞動素養的形成。
綜上所述,勞動是每名小學生應當具備的必要能力。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專業能力以及信息素養,創新教學模式,運用線上與線下混合式的教育方法,幫助學生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增強學生熱愛勞動意識,使其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以及人生觀念,構建完善的勞動教育體系,推動素質教育的貫徹落實,促進核心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