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群超 王庭照


【摘 要】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常見的一種神經發育障礙,執行功能受限是ADHD學生的核心障礙之一,學生較難通過靈活、優化的方式產生獨立、協調有序的行為,如制訂計劃、給出判斷、做出決定、注意的控制和完成任務等。從學生執行功能的發展特點出發,通過環境支持、教學調整、基于元認知思維的自我指導等教學策略,為學生的學業與社會性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關鍵詞】 融合教育;ADHD學生;執行功能;教學支持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64
2021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七部門《“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加強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融合教育教學正是融合教育實踐的關鍵環節和衡量融合教育質量的核心維度[1]。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又稱多動癥,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發育障礙,其主要癥狀是與身心發展水平不符的注意力缺陷、多動、沖動等行為,執行功能受限是ADHD學生的核心障礙之一[2]。本文從促進ADHD學生執行功能發展的角度,分析學生執行功能的發展特點,探索適合學生的融合教育教學策略,以期改善融合課堂教學質量。
一、ADHD學生執行功能的發展特點
執行功能是中樞神經系統的高級認知功能,是指大腦皮層對個體思想、行為進行有意識控制的心理過程,通過靈活、優化的方式產生獨立、協調有序的行為,如制訂計劃、給出判斷、做出決定、注意的控制和完成任務等[3]。工作記憶、抑制控制和認知靈活性是執行功能的三大領域,其中“工作記憶”是指個體對短期記憶中保存的信息進行主動的、自上而下加工的能力;“抑制控制”是一組相互關聯的認知過程,指個體所具備的保留(行為約束)或停止(行為取消)持續響應的能力;“認知靈活性”是指個體需要進行適當的反應變化以符合新情境的要求,保持反應定勢的思考與動作的靈活性[4]。
分析ADHD學生執行功能的各子領域發展特點和實際表現,有助于教師深入理解他們的心理特征和特殊需求,以便采取適宜的干預措施和教學策略。一是工作記憶缺陷是ADHD學生行為問題和學業功能性損傷的潛在機制。ADHD學生的工作記憶容量與普通學生的工作記憶容量無顯著差別,前者主要是對與視覺空間相關的、需要耗費大量注意力去記憶的內容表現不佳。工作記憶的訓練可以促進學生執行功能的發展[5]。二是ADHD學生的抑制控制能力較弱,包括自我調節和控制能力,具體表現為注意力不足或過度激活,導致他們的行為反應過慢或過快,克服沖動、自動化的反應能力受限,常表現出情緒失調、難以等待、行為沖動等問題,如ADHD學生無法考慮清楚事件的實際情況及后果就采取行動[6]。三是認知靈活性較弱,當ADHD學生從舊任務轉換到新任務時需削弱對之前任務的關注,并對新任務的相關規則進行記憶,而學生受到工作記憶及抑制控制能力較弱的影響,他們在面對障礙、挫折和新任務時,較難調整應對策略,如考試遇到太難的題目不知道跳過該題,先做其他簡單的題目[7]。
二、促進ADHD學生執行功能發展的融合教學支持策略
(一)環境支持策略
1.創設結構化物理環境
教室環境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有效的環境布置能減少干擾,增加學生的專注時間。根據ADHD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可采取如下支持策略:一是調整座位,將ADHD學生的座位安排在不易受視覺干擾的位置。二是教室應減少擺放容易分散注意力的物品,防止學生因分心而跟不上教學進度。三是借助結構化視覺策略作為學生的自我提示,明確展示學生的學習任務和課堂行為要求,輔助他們更獨立、更自主地參與活動,使其更容易接收、分析、理解信息,進而更好地執行教師的指令,完成學習任務[8]。例如,制作清晰的課堂常規表;在課堂中,教師適時運用口號、動作或提示卡,提醒學生作出合適的行為等。
2.營造有“融合感”的班級氛圍
良好的班級氛圍會讓學生感到被尊重和接納,有歸屬感、安全感和價值感[9]。在有ADHD學生的班級中,教師可采取以下做法:一是鼓勵大家互相欣賞各自的正向行為,讓其他同學關注ADHD學生的優勢,幫助學生建立與他人溝通與交流的自信。通過對同伴適當行為的觀察學習,使ADHD學生更能抵抗外界干擾,管理控制自身行為,清楚了解自己的目標行為及需要改善的行為,并遵守任務規則,積極參與班集體活動。二是安排合適ADHD學生的互助同伴,在學生需要幫助時,同伴會及時回應、支持學生的需要。在同伴互動過程中,ADHD學生逐漸習得情緒控制和社會交往技能,減少沖動行為,從而更專注地投入課堂學習活動。互助同伴也從幫助ADHD學生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知識,培養良好品德。
(二)教學調整策略
1.教材內容的調整
在融合課堂教學中,ADHD學生所使用的教材需符合其特殊需求。教師可重新設計教材的格式,如對教材中呈現的重要概念或關鍵字進行標示;逐段提供文本的閱讀指引;以圖示或大綱的方式呈現課文的結構與重點;分解教材內容,以“小步子,多循環”的方式促進學生理解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使用額外的教學輔具,將學習過程圖像化,以輔助ADHD學生理解學習內容。例如,把閱讀、寫作、運算等教學過程拆分為細小的工作任務,配合適當的視覺支持及輔具,如思維導圖、計時器、任務步驟單等,清晰明確地將教學內容逐步向學生展示。
2.適宜的教學方法
教師在集體教學活動設計中,需靈活應用各類信息輔助及多媒體技術,多種途徑進行ADHD學生執行功能的培養,改善其行為問題,提高其學習效率。在教學設計中,可將學習內容分割成更小的信息塊,以游戲形式呈現結構化任務,依據學生需求設置難度等級,給予學生簡短的電子游戲獎勵等。例如,學科教師發現ADHD學生對游戲化學習更感興趣,可在希沃課堂游戲、平板游戲、VR微課中嵌入“背數字”“連連看”等益智游戲,設計“生字趣味分類”“記憶大比拼”等各類操作性活動,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多感官學習,促進其工作記憶、認知靈活性的發展。
3.個性化作業設計
針對提高ADHD學生的執行功能,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其更好地參與作業任務。一是家庭作業指導,即教師在校指導學生如何完成家庭作業,比如從課本的哪一頁可以找到答案,鼓勵學生在校完成部分家庭作業,以此確認學生是否了解如何寫作業。二是及時反饋學生作業表現,教師可以適度降低對學生作業質量的評價標準,適當減少作業量,并及時指導學生修正作業。三是增加學生作業中的個別化提示。例如,在作業中問答題的空白作答處,添加撰寫大綱,以提示學生如何組織答案。
4.考試支持
ADHD學生的考試調整可以從考前復習、題目設計、多元評價三個方面來提供支持。一是考前復習,教師應告知學生考試重點,提供練習題目,讓學生熟悉作答方式。二是考題設計,教師可以提供視覺提示,協助學生在不同題目間靈活轉換;在問答題作答處,保留較大空間,并提供書寫格線;將文字填空題改成其他替代作答方式,如勾選、連連看等。三是評價項目,除考試外,還應包含多元、綜合的評價內容,如增加學生的努力程度、進步情況、上課專注度和參與度、作業完成情況與質量等質性資料。此外,教師針對學生的需求,可以彈性安排考試時間。
(三)基于元認知思維的自我指導策略
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使學生不受外界監督,對自己的心理和行為發起主動調節和控制,抑制沖動行為,服從規則,合理安排,實現高效穩定的學習活動方式,最終達到既定目標。教師可根據ADHD學生的認識水平,教授基于元認知思維的自我指導策略,引導其學會用思維工具調控自身狀態,內化自控行為。這種思維工具包含多個成分:確定要實現的目標;確定實現目標的行動計劃;選擇最佳行動計劃;制訂一系列連續步驟來完成計劃;識別并收集相關材料,以完成學習活動任務;根據計劃按步驟開始任務;監控任務完成的準確性;根據需要進行修改;完成任務并檢查;進行整理工作等[10]。除了學習思維工具,ADHD學生還需要掌握一定的規劃決策、優先級確定和時間估計等元認知技能。學生一旦學會了一系列執行性思維的特定程序,就可以經常使用這些程序來抑制沖動行為。教師應對學生所表現出的符合社會期待的行為提供積極關注。當學生表現出良好的課堂行為,立即給予獎勵,強化學生的正向行為。
針對ADHD學生的目標行為,教師可以和他們一起制作每日報告卡,以此向學生及時反饋他們的行為表現,同時保持定期家校溝通來改善其問題行為。教師制訂的目標行為需要具體化、可量化,如需在半小時之內完成課堂作業。教師可將目標行為拆成多個不同層次的小目標,由易至難,分階段進行,以此提高學生的成就感。每日報告卡可張貼在學生的課桌上,監測其行為變化,報告卡中的行為條目可根據需要調整。教師需在指定時段總結學生的表現并給予具體明確、清晰的反饋評價,從而更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自我判斷和反思。通過跟蹤記錄學生的行為變化,可調整、優化計劃,如提高獎勵的標準、逐漸減少獎勵次數等,幫助學生表現出更長時間或更高水平的適當行為。
在融合教育背景下,普校教師需聚焦ADHD學生執行功能這一核心障礙,從個別化支持的角度分析學生的學習特征,來滿足學生復雜、多樣化、個別化的學習需求,從而使學生平等、和諧地參與學習活動,提升其學業和社會性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拉.融合教育學[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22.
[2]涂夢璐,劉奇,楊福義,等.學齡前兒童執行功能與注意缺陷多動癥狀的元分析:抑制控制和工作記憶的作用[J].中國特殊教育,2021(2):67-76.
[3]杜亞松,曹陽,江文慶.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的執行功能[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9,27(5):465-472.
[4]RUIJS, N M, PEETSMA T D. Effects of inclusion on students with and without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reviewed[J].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2009,4(2):67-79.
[5]余雪.工作記憶訓練對ADHD干預效果及展望[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20,28(5):1072-1076.
[6]任園春,宋以玲,謝永濤.運動改善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抑制功能的meta分析[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22,36(3):217-223.
[7]程秋瑩,楊斌讓,曾洪武,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冷執行功能特征[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8,33(4):297-301.
[8]FRIEND M, BURSUCK W D.融合教育課程與教學實務[M].何美惠,張萬烽,程鈺菁,等,譯.臺北:華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7.
[9]鈕文英.擁抱個別差異的新典范—融合教育[M].臺北:心理出版社,2022.
[10]MARLOWE W B.An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with disorders of executivefunctions[J]. Neuro-psychology,2000,18(3):445-454.
本文為樂山師范學院四川特殊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立項項目“幼兒教師實施融合教育的教學困擾及應對策略研究”(項目編號:SCTJ-2021-B-13)和江蘇省蘇州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重點課題“面向ADHD兒童的普校教師教學困擾及應對策略研究”(項目編號:2021-Q-01-020-09)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單位:張群超,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仁愛學校,21500;王庭照,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71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