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明
【摘 要】現階段,眼視光專業的職業教育還缺乏統一的教學和規范的教育模式。隨著社會市場化的進一步發展,以市場需求作為出發點開展教學活動是大勢所需,這就要求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模式不斷進行改革與發展,不斷優化創新教育教學模式。本文對職業院校眼視光專業智能化的發展進行分析,從職業院校眼視光專業智能化發展的現存問題進行闡述,提出一定的策略,以期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參考,推動職業院校眼視光專業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職業院校;眼視光專業;智能化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49(2023)12-0182-03
Exploration on the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of Optometry Specialty in Vocational Colleges
GE Ming
(Guizhou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 Guiyang 550000, Guizhou, China)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unified teaching and standardized education mode 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optometry.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ocial market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eaching activities based on market demand, which requires the continuou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od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of optometry specialty in vocational colleges, expound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of optometry specialty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researchers and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optometry specialty in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s; Optometry specialty; Intelligent
在人們生活質量持續提升的背景下,視覺健康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對視覺健康服務人才的需求量也隨之增長。但是基于當前職業院校眼視光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來看,多具有人才數量較少,或智能化技術應用能力較差等特點[1]。專業教學與學生未來崗位發展相互脫節,難以滿足學生的工作需求,也會影響學生后續的就業能力。職業院校作為技術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需明確教學的目標與方法,基于學生的特點與未來發展需求,調整教學模式,加強資源整合與應用,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與豐富的實踐平臺,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在新時代背景下,職業院校眼視光專業智能化的發展符合當下社會對于該專業人才的要求,通過智能化發展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專業能力和素養,促使其更好地服務于眼視光行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1 智能化背景下眼視光行業發展的情況 基于當前行業發展的環境來看,眼視光行業多具有發展規模逐漸擴展的特點,且中心城市的發展環境相對較好,這與當地經濟條件密切相關。智能化背景下,要求眼視光人才需具備操作智能技術的能力,能夠熟練應用設備,掌握驗配隱形眼鏡技術、全面眼光配鏡技術、眼科檢查與治療技術、視光儀器技術及修理眼鏡技術等。
1.2 職業院校眼視光技術專業就業的情況 智能化背景下,對眼視光專業人才的能力要求不斷提升,需要在具備眼科檢查能力的基礎上,具備眼光與配鏡的能力,熟練掌握檢查、測量及設計眼鏡的能力等等[2]。職業院校眼視光專業人才的培養,也需要基于專業就業的熱點進行教學設計。基于不同的職位能力進行針對性人才培養,以眼鏡驗光職位為例,主要包含初級、中級、高級、技師及高級技師5個等級。專業人才培養中,可組織學生從初級水平開始學習,參與相關職能考核活動,逐步提升其專業能力。
2.1 資源建設處于初級階段 智能化背景下,對職業院校眼視光專業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培養人才驗光能力的基礎上,還需充分應用各類先進的信息技術,全面提升學生的智能化技術應用能力。當前部分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現狀來看,多具有眼視光專業智能化建設重視程度不足,資源建設處于初級階段的問題。相關研究顯示[3],眼視光專業實踐教學中使用到的資源、設備和實際工作崗位中存在脫節的問題,導致學生所學的知識很難應用到實際工作中。
2.2 智能技術應用情況不佳 職業院校眼視光專業智能化發展,離不開智能技術的支持。但是在當前專業教學中,多具有智能技術應用效果不佳的情況。教師未能夠基于學生的學情進行針對性分析,教學方式較為單一,課程教學的資源較少,各類電子課件、測試模式或者微課的應用不足,影響教學效果。虛擬技術是訓練學生視覺、聽覺及觸覺能力的重要感知器官,在感知設備的影響下,充分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相關研究顯示[4],在當前專業教學中多具有虛擬技術的應用程度較差的問題。仿真技術的應用能夠打破各類限制,讓學生在模擬場景中得到鍛煉,避免損傷貴重設備。但一些職業院校中虛擬仿真技術應用程度較差,相關教學設備比較落后,致使學生的實際鍛煉效果受限,影響學生的操作能力。
2.3 缺乏實訓資源共享平臺 網絡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環境下,職業院校需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實訓資源共享平臺,為其創設良好的人才培訓基地,在共享資源的實訓環境下,讓學生獲得更多知識、接觸到更多資源,全面提升其綜合能力[5]。但是基于專業院校眼視光專業教學的現狀來看,多具有缺乏實訓資源共享平臺的問題。學習資源較少,鍛煉平臺匱乏,同時學生與一線技術人員或豐富工作經驗者的交流較少,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能力提升效果與教學質量[6]。
3.1 構建數字資源平臺 在職業院校眼視光專業智能化教學,堅持與時俱進的思想,整合碎片化資源,構建結構化教學體系,對該專業的智能化發展具有積極影響[7]。職業院校需強化數字資源平臺建設,對院校的數字資源進行整理和分析,結合市場環境與崗位要求,更新相關資源平臺的內容,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在眼光職業智能化資源平臺構建中要充分利用各類教學資源,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在課堂中轉變教學方式,加強師生及學生之間的互動,針對性引入教學資源等。教師需明確教學目標,堅持整體統籌設計、分層分階段實施及持續動態跟進的教學思路。在智能化資源平臺建設的過程中,既需要充分考慮眼視光專業智能化教學長期目標,也需要關注資源教學的短期目標,確保資源平臺建設的總體方向。眼視光專業的智能化資源平臺構建,需要堅持多路徑建設的原則,豐富教學資源來源的渠道,遵循建用并進、以用促建的思路[8]。職業院校作為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場所,需在不斷提升專業知識講授重視程度的同時,強化實踐教學平臺建設的重視程度,通過數字資源平臺,構建優質微課、精品資源課堂獲取平臺等。
3.2 精心設計教學方式 學校可根據專業學生畢業的情況、院校教育與發展的方向、專業教學課程的內容及要求等,針對性設計人才培養方案。同時職業院校還可以定期到眼視光行業相關的企業、機構中進行調研,了解最新技術應用情況,邀請相關專家到學校授課,講解相關知識等,為學生未來發展提供建議。智能化背景下的眼視光專業人才培養需要清晰教學的內容,創新教學的方式,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在職業能力分析中,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理論與實踐操作能力,以多樣化的方式開展教學設計活動[9]。在人才培養方案設計中,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基于學生的特點設計教學活動。在眼視光專業技能指導中,可借助信息技術動態化、多角度及細節性的展現操作技巧,讓學生細致觀察到具體的操作方式,增強其實踐操作能力,也可以模擬多樣化的情境,由學生扮演顧客、驗光師及配鏡師等,將所學知識與技能融入到情境模擬中,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使教師清晰了解教學情況,為進一步教學計劃的設計奠定良好基礎。
3.3 充分應用智能技術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職業院校眼視光專業教學需要充分應用現代智能技術,科學編寫課程教學方案,選擇適宜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為其打造良好的學習平臺。以虛擬技術為例,將其應用到眼視光專業教學中,主要是通過沉浸式場景設計、科學的交互設計等,讓使用者隨時感受到互動實踐的樂趣。學生可以在VR版、PC端及移動端等版本中學習和實踐鍛煉。相比于實訓教學活動,虛擬仿真技術的搭建成本較低,能有效改善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讓學生快速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與效率。教師需要基于教學的內容與學生特點靈活應用虛擬仿真技術輔助教學活動。以“檢影驗光概念和光學原理”教學為例,可將課程內容與虛擬仿真技術巧妙融合,引導學生通過模擬實驗甲磺酸呢對知識的理解,感受“檢影驗光”的魅力和樂趣,吸引學生合作探究學習。在學生模擬與探究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基于學生的表現及操作情況,講解相關注意事項,比如驗光中誤差發生的原因、控制的方式等等。在模擬與操作的過程中,深入掌握知識且能夠靈活應用知識,實現智能技術與課堂教學的巧妙融合。
3.4 構建實訓資源共享平臺 職業院校需要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基于學生未來的工作與發展需求,構建多樣化的實訓資源共享平臺。相關研究顯示[10],充分應用智能化技術,收集、整合及利用各類資源,可有效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實訓資源共享平臺的構建,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鍛煉平臺,也能夠增加師生及學生之間的交流。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職業院校可積極與眼視光行業內的企業、各類機構等合作,由學校提供人才和專業知識,由企業或者機構提供實踐平臺與一線工作經驗。以“互聯網+”技術調整教學結構,共享信息資源。師生均可定期到企業或相關機構中實踐鍛煉,拓展學習渠道,確保教學內容與市場環境、行業要求緊密融合。智能化背景下的職業院校眼視光專業教學,需要基于大數據的視角綜合分析,激發專業學生的網絡營銷思維。從線上線下的互動營銷以及實體店導購等方式進行教學,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類技能競賽活動、職稱考評活動等等。由于各類比賽均比較關注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關注學生智能化技術的應用能力、專業理論與實踐操作的融合能力等等,也符合課程教學的要求。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加清晰自身的優勢與不足,明確進一步學習與改進的方向。在比賽中也能夠展現學生的才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對學生之后的工作與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由于諸多因素影響,現階段職業院校眼視光專業發展還存在資源建設處于初級階段、智能技術應用情況不佳、缺乏實訓資源共享平臺等問題,嚴重影響專業人才培養。因此,職業院校的管理人員及專業教師均需要強化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積極搭建智能化教學平臺與資源共享平臺,明確教學的目標,創新教學的方式,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1] 甄琪,史桂桃.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眼視光專業線上教學的研究[J].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2022,44(S1):62-64.
[2] 田洪剛.高職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實踐與反思——以貴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2,51(10):251-253.
[3] 劉飛,歐莉.基于任務驅動式ADDIE模型的高職眼視光專業教學設計[J].玻璃搪瓷與眼鏡,2022,50(7):29-32.
[4] 王郡婕,王成,楊艷妮,等.混合式教學在眼視光專業醫用物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視界,2021(24):76-78.
[5] 魏媛.高職眼視光技術專業信息化實訓教學環境構建與實踐[J].科學咨詢,2021(10):176-177.
[6] 商衛紅,薛勁松,蔣沁.眼視光醫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現狀調查分析[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20,31(12):1655-1657.
[7] 谷中秀,劉意,金湘東.高職院校眼視光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雙導師團隊建設策略研究[J].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9(4):46-49.
[8] 張紅艷.疫情下眼視光技術專業全面線上教學調查分析及啟示[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20):124-126.
[9] 周靜,陸俊杰.眼視光專業在線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20(32):380-382.
[10] 王均,楊渠,吳綿綿.眼視光技術專業職業本科建設的思考與探索[J].中國眼鏡科技雜志,2022(7):113-117.
編輯 扶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