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振松
(閩侯縣第六中學,福建 福州 350108)
當前,新教育政策深化落實,新的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得到廣泛運用.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是新興的教學方法,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可以將學生的課堂中心地位彰顯出來,進行合作學習,有效地發揮學習資源的優勢,讓復雜的數學知識更加具體化.將合作探究式教學與初中數學課程結合到一起,可以對以往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讓學生的知識學習技能得到訓練,增強自身的團結合作精神而綜合發展.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有效地利用合作探究式教學法,為學生未來的知識學習做良好鋪墊.
數學課程具有一定的邏輯性與抽象性,對于學生的思維技能發展有特殊要求,使得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過程中容易產生畏難情緒.有些學生在實際學習中很難深入學習數學知識,使得教學成效比較差.部分教師的教學模式比較落后,使得學生在學習中,不能有效發揮學習的自主性,缺乏學習的自信.因此,迫切需要初中數學教師對教學模式進行革新[1].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充分的互動,教師過多把控課堂,學生不能有效地學習數學知識,缺乏學習的主動性,使得教學難以順利進行,學生的數學技能發展受到抑制.面對這樣的情況,初中數學教師需要立足于學生實際,利用比較科學的策略對教學活動進行改革,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當前,科學技術發展進入新的階段,推動了教學理念和教學技術的改革,合作探究教學法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以實現學習的有效性為前提,對以往的學習方法進行優化.初中數學教師要利用合作探究教學法,重視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借助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以此使學生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活動中,如果教師主導則學生學習知識的方式就會比較片面,大部分教師通常關注講課,沒有重視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所以,在有限的時間內,教師不能呈現足夠多的知識,使得學生沒有獨立探究的時間,不利于學生數學綜合知識技能的提升.教師借助合作探究教學法,通過學習小組,讓學生充分地展示自己,將自己的想法有效地展現出來,即使有比較難的問題,學生也能夠利用學習小組共同解決.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比較喜歡與其他同學進行互動,就初中數學教師而言,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中如果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指導,讓教師明確學生的薄弱知識點,對教學活動進行調整,使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不斷優化,讓學生不斷增強自身的合作學習意識[2].
初中數學課程具有一定的邏輯性與抽象性.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需要結合數學課程的特點制定合理的教學策略,讓學生的數學思維與學習技能不斷得到訓練.教師在運用合作探究教學法的過程中,需要立足于具體的數學知識內容,為學生設計合理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融入到學習氛圍之中,增強對數學知識學習的熱情,有效地落實合作探究教學模式,以此推動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例如,在對《角》一課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圖片和實物,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觀察角,總結角的特點.接著,教師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自己制作角教具,相互之間尋找教具中存在的角,利用這樣的方式,使學生融入到合作學習之中.教師與學生共同總結角的定義,讓學生明確角的概念、角的分類與表達方法,對角度的度和分進行運算,以此讓學生意識到合作探究學習的重要性,促進學生數學知識技能的進步,從而讓學生更加喜歡合作學習,不斷融入到數學知識內涵探究的實際中,推動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科學運行,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小組學習在合作探究教學法中占據重要位置.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開展合作探究教學時,需要深入研究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與學習習慣,對學生科學分組,接下來,教師可以讓學生小組內部進行細分,明確小組的組長,由組長負責小組的管理工作,有效協調小組合作,讓每個成員投入到合作學習之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以此實現初中數學合作學習的重要目的[3].
例如,在對《平行線的性質》一課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如下問題,讓學生小組進行討論: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截得的同位角會具有怎樣的數量關系?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截得的內錯角會具有怎樣的數量關系?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截得的同旁內角會具有怎樣的數量關系?學習小組借助討論的方式,有效地探尋平行線的性質,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學習,對自身的缺點進行優化.教師要對學生合理提示,針對錯誤問題進行討論,讓學生反復尋找錯誤的原因,增強對數學知識內涵的理解,實現小組討論學習的有效性,讓學生的數學思維技能得到有效訓練,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得以提升,以此實現初中數學合作學習的目的,為學生今后數學知識學習做好鋪墊.
初中數學教師在講解數學知識時,需要利用實踐教學,讓學生強化數學知識印象,打牢數學知識基礎.因此,教師要立足于教材中的知識內容,為學生設計更加多元化的實踐訓練活動,使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有效鞏固.指導學生借助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的合作學習技能得到訓練.在數學知識實踐活動中,數學教師要為學生設計合理的學習目標,使實踐活動更加豐富,讓所有學生都能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發揮數學知識的價值,為學生的良好發展奠定基礎.
例如,在對《統計調查》一課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新聞、體育、動畫、娛樂四類電視節目的喜愛情況開展實踐調查活動.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進行問卷調查活動,教師指導學生設計調查問卷,讓小組成員在相互探討問卷設計的內容與調查中提出問題、答案選項及具體要求等信息.在完成調查問卷設計之后,需要小組再進行調查統計,最后對實際的調查結果進行總結.在實踐活動中,教師要保障學生的參與性,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鍛煉,以此實現初中數學合作學習的理想目標.
在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分組合作探究是比較關鍵的內容和步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教師要設計合理的探究問題,讓學生小組明確實際問題;其次,教師需要讓學生小組就實際問題進行猜想假設,合理猜測數學知識定理;最后,運用科學方法驗證猜想假設,對數學知識進行總結歸納.利用這樣的方式,讓每個學生有效地融入到數學知識學習之中,合理地解決疑難問題,推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4].
例如,在對《角的平分線的性質》一課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如下問題:小明家居住在居民樓的一樓,處于暖氣與天然氣管道夾角的平分線的一點上,要從這一點建設兩條管道,分別與暖氣管道和天然氣管道相連.怎樣修建管道最短?新修的兩條管道長度有什么關系?讓學生小組合作進行問題的研究,探尋用尺規作已知角的平分線的方法,學習掌握角的平分線的性質并能初步運用.利用學生分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自己動手操作,相互交流探討,使得學生的數學知識運用技能得到有效訓練,增強學習數學知識的自信,實現數學知識學習的目的,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以此促進學生的總體發展.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在學生完成合作探究學習后,可以解決一部分實際問題,但是,問題答案的準確性需要教師與學生進行進一步的判斷.不同學習小組之間面臨的疑難問題不同,并且小組研究問題的方式方法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交流互動,讓小組與小組之間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相互借鑒學習,利用學生的合作交流,讓學生的數學綜合技能得到充分訓練,以此促進初中數學課程的科學運轉[5].
例如,在對《平行四邊形的性質》一課開展教學時,教師讓學生小組合作就實際問題探究平行四邊形的定義與性質,在小組完成學習之后,教師要讓不同小組進行結論分享,讓學生之間就實際圖形交流分析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概念與性質,最終由教師進行總結歸納,由此使學生增強對平行四邊形的認知,增加對幾何圖形知識學習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幾何圖形思維逐步形成,使得每個學生的數學技能都能充分訓練,以此促進初中數學課程教學的長效發展,為學生高中階段數學知識學習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想實現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高效性,教師要重視教學反思評價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讓學生參與到實際學習評價之中,讓學生相互評價,并且進行自評,以此讓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反思.評價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習過程、學習成果、學習方式、知識研究方法和小組合作情況等內容的評價,同時要保障評價的合理性,給予學生足夠的表揚激勵,讓學生正確地對待自身的不足,自覺學習以彌補自身的不足.
總而言之,合作探究教學法是新教育發展階段的新模式,初中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要有效地利用這種教學模式,以此促進初中數學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開展合作探究教學時,需要深入分析不同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要立足于組間同質、同組異質的原則進行分組,實現小組合作學習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