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東
量化考核標準、明確獎懲制度,可以幫助企業提升人均勞效。
一直以來,加油站員工的溝通和考核是站經理非常困惑的事。特別是新任站經理,在溝通和考核方面缺乏經驗,團隊協作效率差,導致工作質量達標率不足,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努力彌補。
站經理若有時間和精力尚可彌補,若沒有時間和精力則無法彌補,導致管理問題久拖不改,形成有人不懂用、有人用不起來等現象,人均勞效較低。那么,如何實施考核提升人均勞效?
預期與實際存差距
有效的考核標準,應是工作的方向、目標、要求、標準,可以起到引導和激勵作用,讓每個人上班后知道應該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做什么可以獲得激勵。這個過程公開透明、公平公正。然而,大部分油站的管理工作并不盡如人意。當班人員不會主動分擔工作,甚至互相推諉。這時管理崗需要進行績效處罰,推動當班員工完成任務。
此時會出現兩個問題。一是處罰的方式,不僅增加管理崗的工作量,而且打擊員工積極性;二是員工雖然完成任務,但需要管理崗現場督導,并非主動開展。這是考核方法不當導致的,會造成考核數據不合理、不公平、不透明,容易激化站經理與員工之間的矛盾,以及員工與員工之間的矛盾,最終導致管理成效下降、人均勞效降低。
關于站經理與員工之間的矛盾,原因在于站經理對員工進行扣分處罰。從管理角度講,做得不好處罰是應該的。但從員工角度講,他們認為不公平。如,同樣是地面有紙屑的問題,為何有人受罰而有人不受罰。這個問題,也是由于站經理無法時刻在現場,導致連續考核出現間斷的現象。所以,依賴站經理檢查考核扣分的方法存在不公平的短板。
員工與員工之間的矛盾,是因為績效數據不一致。每個人都認為自己不差,所以績效數據不應比別人少。原因有兩個。一是站經理缺少量化考核的手段。當班員工付出不同,彼此互相計較和推脫,久而久之都變懶惰。二是信息不透明導致的。因為下班的人并不知道上班的人做了多少工作、做到什么程度,沒有對比就沒有提升。
基于此,考核應有量化手段、增加透明度。
產權制考核理論落地
為了解決管理失靈的問題,中海油引入了科斯的產權理論。在產權明確時,將“所做的工作”視為產權占有。員工因付出所獲得的獎勵為個人所有,不存在公平、透明等問題。
為此,需要將每個考核項目列為“付酬因子”,通過量化考核的方式,明確每項工作對應的分值或薪金。員工每天登記勞動數據,月底匯總加權,最后得出月度績效數據。這個理論被稱為“產權制考核理論”,把扣罰轉化為占有,激發員工的積極性。
產權制考核理論的目的是解決外部性問題。外部性的存在是管理失靈的根本原因。如,加油服務時,如果當班有2個人,由于加油量與他們的績效沒有明確的對應關系,加油服務產生的績效會被其他人平攤,那么就會出現偷懶現象,使得加油服務的主動性下降,客戶滿意度隨之下降。
產權制考核流程中,要依據工作內容擬定考核標準;進行量化處理,轉化為“付酬因子”與“分值/薪金”的對應關系;實施考核,當班員工按照工作計劃表開展工作,并據實登記工作分值/薪金,站經理每天復核檢查,避免作假;加權計算需要兩次加權,第一次是根據每個考核大項的績效比例計算,第二次是合計當月員工各項分值進行計算,即分別算出每個員工、每個考核大項的數據后進行合計,得出每人的績效。
舉個簡單案例幫助理解執行程序。
第一步,分定量和定性兩種工作內容來擬定考核標準。定量指標有加油量、商品銷售量等。定性指標分每班和每周。每班有衛生清潔、商品貨架清潔等,每周有設備維護保養、安全管理等。
第二步,定量指標不需要量化,可直接給出薪金點。如加1升油2分錢、賣100元商品3元。定性指標需要量化處理,即根據工作耗時量、技能難度評定分值,分區域劃分當天每個班的工作任務。如,早班地面清潔40分、中班加油機清潔40分、夜班便利店衛生清潔60分。每周工作任務按人劃分,如張三負責加油機周保養40分、李四負責發電機周保養40分、陳五負責滅火器周保養40分。
第三步,將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列為“計酬因子”。完成工作后,工作人員進行登記,油站管理人員負責核驗成效性和分值真實性。對于未按標準完成的,管理人員要繼續跟蹤,直至完成為止,并修正分值。定量指標直接計算薪金,定性指標薪金為總績效減去定量指標薪金后的值,且每班占80%、每周占20%。
第四步,進行績效運算分配。假設甲油站當月可分配績效額度有10000元,當月油品銷量80000升、商品銷售30000元、每班任務總分值4200分、每周任務總分值480分。員工張三完成了加油20000升、商品銷售10000元、每班任務分值950分、每周任務分值160分。那么,張三本月應得績效計算如下。
那么,張三本月績效為700+1857=2557元。
實施“產權制考核辦法”需要將員工退路堵住。如,不清潔加油槍就要接受處罰,以此推動員工主動承擔,最終達到“不管什么工作都有人主動做,而不是所有員工都做。每個員工都選擇擅長領域,更高效發揮能力”的效果,推動員工效率提升,進而推動人均勞效提升。
針對違反公司紀律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資金管理制度等行為,應采取處罰而不是占有分配的方式。凡是紅線問題必須處罰,且功不抵過。
責任編輯:曲紹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