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曄,顧美良,許麗婷,曹 菲
(常州市婦幼保健院 江蘇常州213000)
宮頸癌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婦科惡性腫瘤。一項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宮頸癌病例年增長量超過35萬例,死亡病例超過19萬例,其發病率及病死率均較高[1-2]。目前腹腔鏡宮頸癌根治術是宮頸癌患者首選治療方法,其導致的創傷、劇烈疼痛均會影響患者康復進程。因此,臨床應配合科學、合理的干預措施改善宮頸癌根治術患者心理狀態,促進其術后康復。思維導圖由托尼·巴贊提出并應用于教育領域,該模式可將枯燥的文字轉化為具有高度邏輯性的圖形,應用于臨床護理中可給予患者明確信息支持,以促進其理解記憶,促進護理質量和效果的提升[3-4]。目前關于思維導圖護理在宮頸癌根治術患者中的應用并不多見,本研究對宮頸癌根治術患者實施思維導圖護理,旨在探討對術后康復、安全性、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整群抽樣2020年1月1日~2022年1月31日90例在本院接受宮頸癌根治術治療患者。納入標準:符合《婦科學》關于宮頸癌的診斷標準,經病理學、細胞學、影像學檢查等確診;具備宮頸癌根治術指征且臨床資料完整;了解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合并嚴重出血性疾病者;存在溝通、表達、認知障礙或精神疾病史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護理組各45例。對照組年齡43~64(50.03±4.26)歲;受教育程度:小學8例,初中及中專10例,高中及職高13例,大專及以上14例。護理組年齡44~75(50.28±4.33)歲;受教育程度:小學7例,初中及中專1例,高中及職高12例,大專及以上1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護理。做好導尿管、引流管護理,觀察引流液及尿液的情況,預防并發癥。指導患者進高蛋白、高纖維、低鹽、清淡飲食,營養均衡,禁暴飲暴食,少食大豆、牛奶等易產氣的食物,多食用雞蛋、魚類、蔬菜等。術后早期根據患者情況進行功能鍛煉。
1.2.2 護理組 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思維導圖護理。①設計思維導圖。組建宮頸癌根治術患者思維導圖護理小組,小組成員查閱相關資料并歸納總結,調查患者術后相關恢復情況。將二者相結合使用軟件(Xmind)繪制宮頸癌根治術護理思維導圖,導圖包括4個模塊,中心詞分別為“心理疏導”“睡眠管理”“尿道護理”“疼痛管理”。見圖1。②根據思維導圖內容實施護理干預。a.心理疏導:術前為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手術過程、安全性及意義,通過講解既往成功病例消除患者對手術的擔憂、恐懼心理;與患者親切交談,鼓勵其建立正向思想應對手術,減輕心理、生理應激;通過一對一咨詢,了解患者術前、術后心理狀態,深入分析患者出現不良情緒的原因,采用音樂疏導、正向引導、放松訓練、語言鼓勵等方式排解其不良情緒,保持良好心態應對手術并進行術后康復。b.并發癥預防:術前2~12 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鈉注射液,術后12 h~4周繼續注射低分子肝素鈉;術后指導家屬掌握正確的按摩手法,定期協助患者更換體位,避免出現壓力性損傷;根據術后功能恢復情況指導患者進行功能訓練,從被動訓練開始循序漸進過渡至主動訓練、下床活動、輕度有氧訓練等,促進機體康復的同時避免并發癥發生。c.尿道護理:術前通過一對一指導等方式幫助患者掌握正確的尿道、腹壁肌鍛煉方式,做好日常清潔;術后7 d進行排尿反射、排尿意念等訓練,密切觀察尿道和排尿情況,出現異常及時處理。d.疼痛護理:術前通過病例講解、觀看視頻等方式進行疼痛健康教育,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態應對;告知患者疼痛與不良情緒、術后康復的相關性,幫助患者掌握正確的應對方式(呼吸方式、注意力轉移等),提高患者術后應對疼痛的自我管理能力;術后及時評估患者的疼痛情況并給予分級處理,輕度疼痛(評分1~2分)患者通過呼吸鍛煉、注意力轉移等方式緩解,嚴重疼痛(評分≥3分)患者遵醫囑給予鎮痛并做好不良反應的觀察和處理。

圖1 宮頸癌根治術患者思維導圖護理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術后康復指標,包括首次下床活動時間、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②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SDS、SAS均含有20個項目,每項1~4分。SDS評分>72分為嚴重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53~62分為輕度抑郁,<53分為無抑郁;SAS評分>70分為嚴重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51~59分為輕度焦慮,<50分為無焦慮。③比較兩組生活質量評分。采用簡明健康狀況調查問卷(SF-36)評估患者生活質量情況,SF-36包括8個方面,評分0~100分,評分與患者生活質量呈正相關。④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包括尿頻、切口感染、尿潴留、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等。

2.1 兩組術后康復指標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康復指標比較
2.2 兩組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比較(分,
2.3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2.4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見表4。

表4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例)
宮頸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發病率、病死率均較高。現階段,臨床多采用宮頸癌根治術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延長生存期[5]。但受手術創傷影響,患者難以避免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生理應激,影響術后康復和生活質量,部分患者可能繼發尿頻等多種并發癥。因此,有效的護理配合對宮頸癌根治術患者是非常必要的[6]。思維導圖是一種圖形工具,能夠通過對人腦思維能力、方式的模仿將思維過程可視化,通過線條、關鍵詞等形式有助于人腦讀取信息并進行有效儲存和利用[7-8]。本研究以宮頸癌根治術患者為對象,繪制護理關鍵步驟思維導圖并應用,通過核心詞、一級、二級中心詞串聯起護理各流程,既保證了護理流程的層次性,有利于護理人員理解和記憶,同時提高了患者的參與度和依從性。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組首次下床活動時間、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住院時間等康復指標優于對照組(P<0.01),提示思維導圖護理能夠有效提升護理效率,促進患者術后康復,與趙世娣等[9]研究結果一致。
強調術后早期下床是手術患者術后康復的重要核心理念之一,可有效減少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提高圍術期安全性。傳統干預方法因考慮到宮頸癌根治術創傷大、術后進食晚、疼痛明顯等原因,認為患者術后無法及時下床活動且未意識到盡早活動的必要性。手術所致血流狀態改變及創傷是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直接影響因素,宮頸癌根治術患者手術時間>3 h、住院時間>5 d且臥床時間>48 h,屬于靜脈血栓形成高發人群。本研究除機械性血栓預防外,術前及術后均及時注射低分子肝素鈉,重視早期下床活動,有效預防并發癥,結果顯示,護理組術后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等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除與護理措施有關,還因為思維導圖強化并發癥預防的條理性,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從根源上避免并發癥發生。
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陰道完整性受損且常伴陰道彈性下降、狹窄等問題,雌激素水平降低且極易產生負性情緒,造成睡眠障礙。本研究干預前兩組患者SAS、SDS總分均超過50、53分,表明患者存在明顯的負性情緒。結合臨床經驗及相關報道,本研究認為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①疾病因素。宮頸癌患者長時間經歷病痛折磨,承受生理和心理的雙重壓力,且疾病導致的嚴重疼痛會影響正常生活,部分患者擔心不良反應及腫瘤轉移、復發等結局產生負性情緒。②經濟因素。宮頸癌病死率高且手術費用較高,部分患者擔心疾病給家庭造成經濟負擔拖累家人,因此產生抑郁等不良情緒。③負性情緒與睡眠相互作用。負性情緒會降低睡眠質量,睡眠障礙又影響心理狀態,加重了焦慮、疲乏等負性情緒,形成惡性循環。④疼痛因素。不良情緒和疼痛之間存在一定協同作用,軀體疼痛會導致患者出現不良情緒,不良情緒會增強疼痛體驗,二者相互影響。由于宮頸癌患者術前存在疼痛,引發不良情緒,加重了患者對疾病治療的不確定性和擔憂,影響心理狀態。分析既往相關文獻,孫志賢等[10]研究指出,合理的干預措施能夠改善患者心理狀態,促進睡眠質量改善。本研究對護理組患者實施思維導圖護理,通過心理支持等方式幫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緒,結果顯示護理組干預后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1),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1)。表明思維導圖護理能夠將復雜的護理流程簡化,加深護理人員掌握程度,依托“以人為本”的理念提高患者參與度,幫助患者樹立健康意識和治療信心,全面改善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護理在宮頸癌根治術患者中具備較高的應用價值,以該模式實施干預能夠促進患者術后機體康復,有效緩解不良情緒,促進術后安全性和生活質量的提升,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