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瑩,梁婷婷,馬春會,馬文靜
(山東省立第三醫院 山東濟南250031)
骨關節損傷是臨床常見的骨科疾病,近年來發病率不斷升高[1]。據相關資料[2]統計,大多數骨關節損傷由交通事故所致,不僅給患者造成軀體損傷,還可能對患者精神及心理造成創傷,影響臨床治療效果。目前針對骨關節損傷患者康復問題提出了諸多干預方案,有研究[3]用多模式健康教育形式在出院指導上進一步強化骨關節損傷患者出院后延續性護理;也有研究[4]根據患者生活習慣,從減少對肢體功能的二次傷害提出個性化護理方案。為了更好地幫助骨關節損傷患者進一步康復,本研究將醫護患一體化護理模式用于骨關節損傷患者康復中,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在濟南市某三甲醫院關節與運動醫學外科接受治療的80例骨關節損傷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患者經臨床診斷確診為骨關節損傷;②患者及家屬對參與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疾病;②存在心理、精神疾病;③其他突發狀況。按照入院時間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年齡18~60(57.12±5.12)歲,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中專12例、大專及以上16例;觀察組年齡19~60(56.87±5.49)歲,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中專10例、大專及以上1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相關倫理原則。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護理人員為患者及家屬詳細講解骨關節損傷及治療的有關注意事項,介紹治療過程中的配合要點。協助患者完善術前檢查,并做好詳細記錄。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醫護患一體化護理模式。①成立醫護患一體化小組:由科主任、護士長、主管醫生、責任護士、康復治療師、營養管理師、心理咨詢師、患者及家屬等組成。小組成員參考臨床護理路徑標準結合實際情況共同討論研究后,制訂骨關節損傷及康復醫護患一體化臨床護理路徑。②醫護人員培訓:開展線上醫護患一體化護理模式培訓并設置考核項目,醫護人員均經考核合格后方可參與研究。③術前護理:患者入院后,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并加入微信群,方便醫護患溝通交流,建立良好關系;醫護人員應了解患者飲食習慣、生活習慣、既往病史等情況,并做好詳細記錄;為患者詳細講解關于骨關節損傷及治療的注意事項、優點和缺點;通過介紹以往成功案例緩解患者不良情緒,給予針對性心理指導,以增強患者治療信心;小組成員共同討論,在不違背治療效果的前提下根據患者意愿制訂康復準備計劃表,包括飲食、休息、運動、用藥和檢查等。④術后護理:醫護人員共同評估患者皮膚,排除各類壓力性損傷危險因素;嚴格記錄出入量,注意保持管路通暢;及時查看和記錄患者相關檢查結果,在患者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幫助患者開展功能鍛煉;患者出院后,醫護人員通過微信群進行隨訪和康復指導,并由專人及時解答患者及家屬的疑問。
1.3 觀察指標 ①關節功能:比較兩組干預前后腕關節掌曲活動度、肩關節屈曲活動度、肘關節活動度。②睡眠質量:干預前后應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評價患者睡眠質量,包括7個維度,每個維度0~3分,總分21分,分值越高代表睡眠障礙程度越重[5]。③社會支持:采用由肖水源設計的社會支持評定量表評估兩組干預前后社會支持水平,量表采用多軸評價法,包括3個項目,共10個條目,得分越高代表社會支持度越好[6]。
2.1 兩組干預前后關節功能指標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關節功能指標比較
2.2 兩組干預前后睡眠質量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分,
2.3 兩組干預前后社會支持評分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社會支持評分比較(分,
骨關節損傷是較多見的外科損傷疾病,主要表現為腫脹、疼痛及肌肉、韌帶等功能障礙等癥狀,雖然不會直接威脅患者生命安全,但是治療不及時會影響患者正常活動。目前臨床針對骨關節損傷的治療相對多樣化,對癥狀較輕的骨關節損傷患者可以采取物理治療以及藥物治療,對癥狀嚴重且無法耐受疼痛的患者可以采用手術治療[7]。無論采取哪種治療方式,醫護患之間的配合均十分重要。
以往傳統護理方法醫護患之間交流較少,容易造成誤解和糾紛。醫護患一體化護理模式主要是由醫生、護士和患者及家屬共同參與研討康復方案,并共同配合執行的護理模式[8]。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腕關節掌曲活動度、肩關節屈曲活動度、肘關節活動度均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醫護患一體化護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骨關節損傷患者關節功能。分析原因主要是因為醫護患一體化護理模式為患者詳細介紹骨關節損傷相關知識,增強了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配合程度[9]。同時,醫護患共同探討康復方案使患者更加配合診療決策,有利于保證患者康復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睡眠質量均優于干預前(P<0.05),且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醫護患一體化護理模式可以改善骨關節損傷患者睡眠質量。分析原因主要是醫護患一體化護理模式邀請患者及家屬參與討論,使患者明確治療和護理的目標,能夠促使其積極參與路徑管理,提高了依從性和積極性,減少了睡眠障礙問題,從而改善了睡眠質量。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干預后,兩組社會支持程度均優于干預前(P<0.05),且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醫護患一體化護理模式有利于增強患者社會支持度。分析原因主要是醫護患一體化護理模式鼓勵醫護患之間溝通,不僅有利于保證醫護人員及時了解患者的病情,調整治療和護理方案及開展各項診療操作,還拉近了醫護人員和患者及家屬的關系。
綜上所述,醫護患一體化護理模式可以改善骨關節損傷患者關節功能,改善患者睡眠質量,提高患者社會支持度,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