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發刊詞彰顯歷史主動精神探賾

2023-07-29 06:25:19任苒陳殿林
江淮論壇 2023年3期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

任苒 陳殿林

摘要:黨報黨刊是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道路的記錄者,是中國共產黨歷史的忠誠書寫者。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大量涌現,其中,早期報刊的發刊詞成為研究黨在這一時期歷史主動精神的重要文本資料。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發刊詞彰顯了善于總結歷史經驗、自覺把握歷史大勢、敢于擔當歷史使命、勇于開創歷史新局的歷史主動精神,體現了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與讀者形成良性互動、積極引領社會思潮、語言通俗貼近群眾的基本特征。新時代,黨報黨刊應堅持黨性與人民性相統一、打好意識形態主動仗、把握時代脈搏,助力中國共產黨不斷開創新的歷史偉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關鍵詞:歷史主動精神;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發刊詞

中圖分類號:D231?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1-862X(2023)03-0115-009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提出,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歷史主動精神、歷史創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書寫著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偉大歷史”[1]62。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開篇要求全黨同志,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2]歷史主動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主題,在自覺主動地認識、創造歷史的過程中不斷生成的精神品質。歷史主動精神蘊含著中國共產黨善于總結歷史經驗、自覺把握歷史大勢、敢于擔當歷史使命、勇于開創歷史新局的精神內容。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發刊詞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報刊宗旨的凝練表達,它們鮮活地呈現了歷史主動精神的內容,展現了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與讀者形成良性互動、積極引領社會思潮和語言通俗貼近群眾的基本特征。本文以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發刊詞為研究對象,結合黨的宣傳文獻等歷史資料,探尋歷史主動精神在文本中的表現,總結早期報刊發刊詞詮釋歷史主動精神的特點,助力新時代黨報黨刊賡續歷史主動精神,為我們走好中國式現代化之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增添精神動力。

一、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發刊詞

與歷史主動精神的內在耦合

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發刊詞彰顯著黨的歷史主動精神,同時歷史主動精神為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發刊詞提供了精神動力,二者統一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實踐。

(一)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發刊詞是彰顯歷史主動精神的載體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中國共產黨報刊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重要歷史時期。這一時期,黨報黨刊發展迅速,據不完全統計,由中國共產黨各級黨組織及其領導下的各機關、部隊、團體及個人在這30年間創辦的各種報刊,總計不下4500余種。[3]同時,伴隨報刊而生的發刊詞也大量涌現。發刊詞是報刊在創辦伊始對其創辦背景、創辦目的、創辦意義、報刊性質、報刊立場和編輯方針等情況的說明,通常以“發刊詞”“短言”“序”“創刊詞”等為題。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發刊詞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報黨刊的主旨凝練,是開展學術研究的歷史資料,也是學術研究的對象。

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發刊詞大致包括三個方面內容:一是闡釋報刊的性質和宗旨,亮明自己的身份,表明立場以擴大影響。政黨報刊大多以政黨的政治綱領和施政綱領作為自己的宣傳重點,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也不例外。例如,《先驅》發刊詞宣告其宗旨為“努力喚醒國民的自覺,打破因襲,奴性,偷懶和依賴的習慣而代以反抗的創造的精神,使將來各種事業,受著這種精神的支配而改變”[4]。二是交代了辦報辦刊的背景。為滿足政治宣傳、輿論引導、表達訴求和社會動員的需要,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發刊詞通常需要交代報刊的創辦背景,清晰指明黨對歷史大勢的判斷。大革命失敗后“白色恐怖”席卷全國,《布爾塞維克》在發刊詞中分析彼時的社會環境為“中國的革命已經走到了極高度的發展,脆薄懦怯卑劣的中國資產階級,完全暴露他的反革命面目……此后中國的革命,只有無產階級的政黨能夠擔負起領導的責任”[5]。三是表明稿件的取向。期刊讀者群體的差異必然導致選稿要求的差異,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的選稿標準具有鮮明的階級性。《紅色中華》在發刊詞中表明除了刊登“蘇維埃國家的政策、法律、命令及一切決議”以外,將多刊登讀者“對于蘇維埃的意見與工作經驗”[6]。由此可見,發刊詞作為報刊創辦宣言,直接展示了報刊的性質、宗旨和價值訴求,反映了黨從醞釀到創立再到走向全國勝利的政治主張、綱領路線、方針政策的發展變化。

(二)歷史主動精神為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發刊詞提供精神動力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主動精神是黨善于總結歷史經驗、自覺把握歷史大勢、敢于擔當歷史使命、勇于開創歷史新局的精神品格。善于總結歷史經驗,是指中國共產黨善于以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為指導、以辯證思維為方法、以實事求是為原則總結歷史經驗、形成規律性認識,從而改造主客觀世界、提高認識能力和實踐水平;自覺把握歷史大勢,是指中國共產黨自覺依據馬克思主義揭示的歷史規律和大勢,在深刻理解和把握歷史規律的基礎上確立自己堅定的理想信念,制定正確的戰略策略,從而利用歷史機遇,贏得歷史發展的主動;敢于擔當歷史使命,是指中國共產黨以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自己的初心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勇于開創歷史新局,是指中國共產黨在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大勢、擔當歷史使命的基礎上,領導中國人民應對危機與挑戰,于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不斷取得偉大勝利。

歷史主動精神為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發刊詞提供精神動力。第一,歷史主動精神為鼓舞早期共產黨人辦報辦刊提供了精神動力。在革命戰爭年代,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影響著無數仁人志士自覺將個人命運同國家的命運、民族命運連接起來。面對清苦且危險的社會環境,共產黨人自覺樹立為黨宣傳的主人翁意識,不知疲倦地投入工作。他們以發刊詞為始,在黨的輿論陣地上奮筆疾書,為民吶喊、為黨疾呼,一些共產黨人甚至為此獻出了寶貴生命。第二,歷史主動精神為激發早期報刊發刊詞戰斗性提供了精神動力。歷史主動精神影響著中國共產黨人的群體認知和群體情感,這種認知和情感激發了報刊發刊詞的活力,刺激著黨報黨刊的發展。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每一次影響巨大的群體愛國運動往往會伴隨黨報黨刊事業的發展。例如五卅運動后,涌現了一批以《熱血日報》為代表的反帝反封建的報刊。這些報刊的發刊詞旗幟鮮明、具有很強的戰斗性,同時又雷厲風行、具有很強的時效性。第三,歷史主動精神為克服中國共產黨辦報辦刊困難提供了精神動力。歷史主動精神內隱著中華民族樂觀進取、自強不息、精誠團結、守望相助、厚德載物等精神品質,激發民族奮斗動力、凝聚民族戰斗力量、堅定民族必勝信心,是維持和支撐中國共產黨人在艱難的革命環境中排除千難萬險的內在精神力量。

(三)二者統一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實踐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中國共產黨發揚歷史主動精神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的重要歷史時期。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中華民族面臨空前危機。為挽救民族危亡,各種政治力量輪番登場尋求“救亡圖存”之路,但是都以失敗告終。中國共產黨一經登上政治舞臺,中國人民在精神上便由被動轉為主動,中華民族不可逆轉地走上復興之路。建黨之初,中國共產黨正確研判國際國內大勢,發動工人力量,將國民大革命推上高潮。土地革命時期,黨毅然舉起了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土地革命的旗幟,創造性地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隨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人民享有了自身命運的主動權,中國擺脫了“內憂外患”的被動局面,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中國共產黨在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的過程中深刻詮釋了歷史主動精神。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中國共產黨報刊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重要歷史時期。“白色恐怖”“圍剿”“封鎖”是早期報刊生存的關鍵詞,戰爭環境導致的頻繁轉移更使得黨報黨刊命運多舛。盡管如此,黨報黨刊仍然隨著革命事業的進步而發展壯大并走向成熟。依據黨中央地理位置的變化,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報黨刊的發展可以劃分為上海時期、中央蘇區時期和延安時期。自1920年9月1日《新青年》第8卷第1號出版開始到1931年中共中央撤離上海前往蘇區為“上海時期”。這一時期是黨報黨刊處于萌芽和艱難起步階段。黨中央駐扎上海,創辦了《新青年》、《勞動界》、《勞動者》、《勞動音》、《共產黨》月刊、《勞動周刊》、《先驅》、《向導》、《前鋒》、《中國青年》、《政治生活》、《中國工人》、《熱血日報》、《布爾塞維克》、《無產青年》、《黨的生活》、《上海報》、《紅旗日報》等報刊,這些報刊所處的環境十分險惡,政治上受到反動當局的迫害,經濟上缺乏報刊經費,多以秘密發行和半秘密發行為主。自黨中央1931年前往瑞金開始到1935年到達陜北為“中央蘇區時期”。這一時期,黨的報刊事業快速發展,開啟了黨的新聞事業,開創了黨報黨刊發展的新道路。黨在國統區和根據地創辦的報刊中影響較大的有《青年實話》《紅星報》《紅色中華》《實話》《蘇區工人》《斗爭》等。這一時期以紅色報刊為主,內容上緊密聯系實際、積極配合黨的中心工作,形式上報刊結合、主副結合。自1935年中央紅軍到達西北革命根據地開始到1948年中共中央在陜北吳堡縣東渡黃河為“延安時期”,這是黨報黨刊高速發展并走向成熟的時期。這一時期形成了“全黨辦報”“群眾辦報”的風氣,紅色報刊逐漸轉向人民報刊,代表性報刊有陜北版《紅色中華》、《新中華報》、《中國婦女》、《八路軍軍政雜志》、延安《解放日報》等。這一時期黨報黨刊強調群眾性原則,強調走向民間、走進群眾,堅持黨性與人民性相統一。無論是“上海時期”、“中央蘇區時期”,還是“延安時期”,黨的早期報刊都“既是黨輝煌歷史的參與者與推動者,也是黨百年奮斗歷程的書寫者見證者”[7],參與和推動了黨的歷史主動精神貫穿于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全過程,書寫和見證了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實現中華民族站起來的偉大飛躍。

二、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發刊詞

彰顯歷史主動精神的內容呈現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報黨刊發刊詞彰顯了善于總結歷史經驗、自覺把握歷史大勢、敢于擔當歷史使命、勇于開創歷史新局的歷史主動精神。

(一)善于總結歷史經驗

第一,既要總結成功經驗,又要吸取歷史教訓。一方面,中國共產黨善于在成功經驗中汲取力量、鼓舞斗志。1938年淞滬會戰后上海淪陷,同年10月10日《譯報周刊》宣布問刊。為宣傳鼓動抗日,其發刊詞《為創造新雙十節而努力》高度贊揚1911年辛亥革命為“奠定民族解放事業的第一塊基石”,肯定了辛亥革命“雖然沒有完成中華民族獨立和民權革命的首要任務,但它卻指示了中國民族革命的方向,遺留了豐富的值得學習的經驗”[8]。另一方面,歷史主動精神在中國共產黨總結錯誤教訓的過程中有更鮮明的體現。1927年國民大革命失敗,黨報黨刊工作轉入地下,艱難探索著“如何面對大革命的失敗現狀”和“下一階段中國革命的出路在哪里”等現實問題的答案。1927年11月7日,秘密發行的《無產青年》接棒《中國青年》,成為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機關刊物,發刊詞《發刊露布》犀利總結大革命失敗的慘痛教訓:“工農無產階級者犧牲了無數性命地北伐,所得的勝利,完全被封建階級所篡奪去了。這樣慘痛的失敗,是誰的過失?我們公開的承認:過去的失敗,是因為以前中國共產黨與共產青年團有了機會主義!”[9]辯證看待成功與失敗,善于從歷史中汲取營養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的鮮明體現,也是中國共產黨久經磨難而不衰的成功密碼與營養之源。

第二,以直接經驗為主、間接經驗為輔。在處理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問題上,黨通過不斷糾偏,最終固定了以直接經驗為主、間接經驗為輔的經驗吸取渠道。五四運動后,隨著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及其同群眾運動的結合,中共早期黨組織和團組織紛紛建立。1920年11月,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建立,一年后,鄧中夏等人應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臨時中央局加強宣傳工作的要求開始籌辦《先驅》雜志。《先驅》在其發刊詞中概括了辛亥革命以來“全國軍閥橫行”的現狀,認為軍閥專橫的原因在于“國民力量的薄弱”和“國民尚未覺悟”[4],因此需要“努力喚醒國民的自覺,打破因襲,奴性,偷惰和依賴的習慣而代以之反抗的創造的精神,使將來各種事業,都受到這種精神的支配而改變”[4]。同時,《先驅》以“介紹各國社會主義運動的成績和失敗之點,以供我們運動的參考”[4]作為發刊的目的之一,在總結吸取直接經驗的同時也關注到間接經驗。實際上,早在1923年6月《新青年》改為季刊并成為中共中央理論刊物時,瞿秋白在發刊詞中就直接闡述了對間接經驗的認識:“《新青年》當開廣中國社會之世界觀,綜合分析世界的社會現象……《新青年》當注意于社會科學之世界范圍中的材料,研究各國無產階級運動之過去與現在,使中國有所借鑒”[10],展現了早期共產黨人主動從他國歷史經驗中汲取營養的歷史主動精神。

(二)自覺把握歷史大勢

以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去理解歷史主動精神,需要從理解規律與趨勢的關系出發。正如馬克思所言,歷史作為總體的人的生成過程,是人的現實的活動的展開,那么“并不存在著一種既定的軌跡,歷史的車輪的方向盤掌握在人的手中,歷史的主題——人劃下歷史運行的軌跡”[11]702。對于生活在時代中的歷史主體而言,時代和歷史條件是其不可選擇的客觀前提。但是對于歷史主體而言,想要獲得自身的發展就必須超越這種必然性的限制,如果沒有這種超越,而僅僅是重復前人的活動,那么也就失去了現實的歷史活動者的意義。通過現實活動對必然性進行超越,從而才得以再次呈現出一種必然性,為新的超越提供新的可能。由此可見,歷史規律與歷史趨勢之間是“現實的活動之中人的歷史繼承性與超越性相統一的另一種表現形式”[11]703。中國共產黨發揮歷史主動精神,在尊重歷史規律的基礎上把握歷史大勢。

第一,尊重歷史規律是把握歷史大勢的前提和基礎。中國共產黨善于發現并利用規律,以尊重規律的科學精神應對歷史發展中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從而達到掌舵定航、化險為夷的效果。《向導》作為中共中央的政治機關報,是黨的報刊事業的正式開始,標志著黨的新聞事業的誕生。在其發刊詞中,陳獨秀判斷“世界各種民族,一到了產業發達人口集中都市,立刻便需要這幾項自由,也就立刻發生民主立憲的運動,這是政治進化的自然律,任何民族任何國家可以說沒有一個例外”[12]。這里所提及的“自由”實際上是指公民的政治自由,也即公民的政治權利。所謂“政治進化”,在當時的中國表現為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爭,在當下的中國表現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秘密創刊的《布爾塞維克》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理論性機關刊物,是“為反對資產階級思想及一切反動妥協思想之戰斗機關”[13]25,在其發刊詞中瞿秋白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資產階級完全暴露了他的反革命的面目……此后中國的革命只有無產階級的政黨能夠擔負起領導的責任……只有建立這種布爾塞維克的精神和布爾塞維克的思想,中國革命之中方才有強固的健全的無產階級政黨做領導,才能徹底的完成中國之資產階級民權革命的任務,亦就是真正推翻帝國主義軍閥的統治,急轉直下地進入社會主義的道路”[5]。他從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客觀趨勢以及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必須由無產階級政黨來領導的歷史規律性認識出發,論述中國共產黨是“解放中國、開辟真正社會主義建設道路”[5]的唯一解,是中國共產黨在時局陡轉的境遇下利用歷史規律作用于現實的能動選擇。

第二,在風云變幻的國際局勢中找準中國方向是把握歷史大勢的必然要求。歷史大勢也就是歷史發展的根本趨勢。隨著民族歷史日漸走向世界歷史,各國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交往、相互依存日益緊密,各民族的原始封閉狀態由于日益完善的生產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間的分工消滅得越是徹底,歷史也就越是成為世界歷史[14],中國共產黨在順應世界歷史發展趨勢的同時,清醒地認識到只有在風云變幻的國際局勢中找準中國方向,方可避免陷入歷史的泥淖。很多早期報刊發刊詞都從全球形勢的分析出發最終落腳到對中國命運的選擇上。1920年為籌建中國共產黨而創辦的“秘密機關刊物”《共產黨》月刊問世,陳獨秀撰寫的發刊詞《短言》第一段就開門見山地分析了資本主義在歐美國家的發展頹勢和社會主義在俄國等國的方興未艾,由此得出“要想把我們的同胞從奴隸境遇中完全解救出來,非由生產勞動者全體結合起來,用革命的手段打倒本國外國一切資本階級,跟俄國的共產黨一同試驗新的生產方式不可”[15]的結論。創刊號后,其主要內容也是圍繞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情況和各國共產黨的組織狀況而展開,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提供了理論基礎,展現了黨在世界社會主義革命浪潮中的自覺性與主動性。《前鋒》月刊誕生于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歷史背景下,主要任務在于宣傳國民革命、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其發刊詞從世界局勢的分析出發為中國革命尋找方向,整篇以氣勢磅礴的排比段論述了世界資本主義正處于“自殺而崩潰”的邊緣,“他們犧牲殖民地半殖民地取償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貪欲也愈加迫切,手段也愈加狠毒”,鼓動“凡是愛國的中國人……加入國民革命”,展現了中國共產黨敢于在復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環境中為中國人民尋求革命道路的歷史主動精神。雖然轟轟烈烈的大革命以失敗告終,但正如其所言:“我們并不怕失敗,我們只希望無數量的愛國同胞,不斷踏著失敗的血跡前進!”[16]

(三)敢于擔當歷史使命

一個政黨存在的價值,是由其承擔的歷史使命決定的;一個政黨的力量,也緣于其能否把握時代的脈搏,擔當起時代賦予的推動歷史發展的使命。[17]中國共產黨在成立之初就擔當起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與使命。

第一,在不斷進行社會革命中擔當歷史使命。社會革命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結果,當現存的生產關系發展形式桎梏生產力發展時,社會革命就必然發生。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領導社會革命成為共產黨人肩負的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機關報《向導》在創刊號《本報宣言》中展示了黨對歷史使命的自覺承擔:“我們敢說:為了要和平統一而推倒為和平統一障礙的軍閥,乃是中共最大多數人的真正民意……我中華民族為被壓迫的民族自衛計,勢不得不起來反抗帝國主義的侵略,努力把中國造成一個完全的真正獨立的國家。”[12]1923年中共三大后,為滿足政治宣傳的需要,在李大釗的指導下,蔡和森創辦了被稱為“奮斗的國民先聲”的《政治生活》。風云詭譎的政治環境促使《政治生活》的主要思想充滿著戰斗性與革命性,其發刊詞指明當前面對“實際的政治”存在“投降”與“奮斗”兩種態度,“投降”是“豬狗政客習慣的政治生活”,“奮斗”是“被宰割的國民應有的政治生活”,因此明確本刊的使命“便是要領導全國國民向奮斗反抗的政治生活走”[18]。

第二,在不斷進行自我革命中擔當歷史使命。自我革命是“黨秉持堅定的擔當意識、深沉的憂患意識、強烈的問題意識,以刀刃向內的勇氣不斷克服自身存在的缺點和不足,用刮骨療毒的精神堅決革除自身存在的各種頑瘴痼疾,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永葆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精神與實踐”[19]。如何看待自我批評、如何直面自身問題是中國共產黨開展自我革命的重要內容。《黨的生活》在其發刊詞《〈黨的生活〉的任務》中指出“布爾塞維克的黨,是要在不斷的‘自己批評中鍛煉出來的……發展黨內的討論時,實行‘自己批評,提高全黨同志的政治認識,這就是黨的布爾塞維克化主要動力之一,這就是‘黨的生活的主要任務”[20];《紅色中華》發刊詞中將“以自我批評的精神,檢閱工作的成功與缺點,找出正確的方法,指示各級蘇維埃有計劃有日程的進行工作,以建立鞏固而有工作能力對策蘇維埃政權”[6]作為本機關報的工作之一;《黨的建設》在《開端語》中開宗明義了其根本任務為“根據國際和中央路線,站在自我批評與兩條戰線爭斗的基礎上,經常來檢閱蘇區黨關于黨的建設方面的一切工作”[21];毛澤東在《八路軍軍政雜志》發刊詞中從正反兩方面總結了八路軍抗戰的經驗,尤其以較大篇幅鞭辟入里地剖析了八路軍在抗戰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發揚成績,糾正缺點,是八路軍全體將士的任務,也是軍政雜志的任務”[22]。這些論述雖在細節上多有不同,但是都生動體現了黨直面自身問題、敢于自我批評的歷史主動精神,是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的精神奧秘。

(四)勇于開創歷史新局

中國共產黨在帶領中國人民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的道路上遭遇了無數次危機與變局的考驗,但總能有驚無險、化險為夷,這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善于把握歷史新機、勇于開創歷史新局。

第一,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危機中尋找新機。鴉片戰爭以來,隨著帝國主義的入侵,中國逐步從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17年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俄國革命取得勝利,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是改變中國命運的思想武器。從此,共產黨人便以報刊為陣地,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共產黨》月刊在其發刊詞《短言》中首先樹起了共產黨的大旗,闡明共產黨的基本主張,指出“要想把我們的同胞從奴隸境遇中完全救出,非由生產勞動者結合起來,用革命手段打倒本國外國一切資本階級,跟俄國的共產黨一同試驗新的生產方式不可”[15]。《布爾塞維克》的發刊詞《發刊露布》稱:“只有建立這種布爾塞維克的精神和布爾塞維克的思想,然后中國革命之中方才有強固的健全的無產階級政黨做領導,才能徹底的完成中國之資產階級民權革命的任務。”[5]

第二,發揚斗爭精神,不斷在變局中開創新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發揚堅持民族利益至上、堅持向核心看齊、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的偉大斗爭精神,不斷應對歷史變局、開創歷史新局。黨從國民黨背叛大革命的變局中開辟土地革命的新局,從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的變局中開辟全民族統一抗戰的新局,從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的變局中開辟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新局。1941年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解放日報》在《發刊詞》中號召發揚斗爭精神,維護民族大義,擁護黨的核心,堅決打擊“背叛民族利益而不愿改悔的人”,與世界人民協力斗爭以粉碎日本帝國主義的任何企圖,使我國變成“一個中國人民獨立自主的中國”[23]。

三、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發刊詞

彰顯歷史主動精神的基本特征

發刊詞反映了中國共產黨早期在新聞實踐活動中的傳播旨趣,在彰顯歷史主動精神的過程中表現了其基本特征。

(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鍛造堅強的政黨領導核心是發揮歷史主動精神的前提和基礎。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工作的全部價值在于服務于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報刊工作一切“自轉”都要圍繞黨的工作的“公轉”,任何時候不得游離,這是對黨報黨刊的最基本要求,也是黨報黨刊堅守黨性原則的表現。為配合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反抗外侮的中心工作,1938年1月11日創辦了《新華日報》。作為黨在國統區唯一公開出版的機關報,《新華日報》非常重視報刊的黨性錘煉,充分發揮了黨報特有的政治宣傳和輿論引導作用。在創刊伊始就將“盡其所能為鞏固與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作為其根本任務,將“爭取民族生存獨立的偉大的斗爭中作為一個鼓勵前進的號角”[24]視為自己的神圣使命。1941年隨著抗戰相持階段的形成,抗日根據地進入了空前困難的時期,國統區新聞事業遭受破壞,根據地報刊的規模和影響力已經不能適應形勢的需要,亟須一個權威性的媒體去揭露、打擊敵人,宣傳黨的主張和政策,統一黨的思想,樹立黨的形象和權威,從而更好地拓展反敵抗日的新局面。基于此,延安《解放日報》應時而生。毛澤東為《解放日報》題名并撰寫發刊詞,強調黨的路線就是報刊使命,“本報之使命為何?團結全國人民戰勝日本帝國主義一語足以盡之。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總路線,也就是本報的使命”[23]。但《解放日報》在實際工作中逐漸暴露了教條主義和脫離革命實踐與群眾生活的弊病,未能完成“宣傳黨的政策,貫徹黨的政策,反映黨的工作,反映群眾生活的基本任務”[13]126,《解放日報》“沒能成為黨中央傳播黨的路線,貫徹黨的政策與宣傳組織群眾的武器”[25]50。在全黨辦報思想的指導下,《解放日報》開始了意義深遠的改版運動,改變了以往重國際輕國內的排版原則,實行重視國內,尤其是邊區革命生活的方針。改版后,第一版是國內重大新聞,國內新聞以我黨我軍和陜甘寧邊區及其他根據地的主要新聞為主,第二版是邊區版和國內版,用以報道黨政軍和其他根據地的新聞,第三版為國際版,第四版是副刊。這一變化適應了國內革命形勢的需要,適應了黨的工作重心的要求,使其成了“忠誠于黨的總路線、總方向”并且“與黨的領導機關的意志呼吸相關、息息相通”[25]55的真正的黨報。

(二)與讀者形成良性互動

黨報黨刊在當好黨的“喉舌”的同時,也要傾聽人民群眾的心聲、反映人民群眾的需求。早期黨報黨刊非常重視和讀者之間的雙向互動,善于從人民群眾的實踐中汲取理論創新的營養,再將理論創新的成果呈現給讀者以作用于實踐,從而建立以報刊為平臺的雙向互動關系。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蘇區中央局機關刊物《青年實話》創辦于中央蘇區“反圍剿”斗爭時期,十分重視與青年讀者的互動,力圖成為“青年群眾的組織者”。該刊發刊詞痛斥“通告式領導”的“空洞不實際,千篇一律”,提出“必須轉變到新的領導方式上去”,明確《青年實話》的主要任務之一便是“匯集和整理各種斗爭的經驗,特別是關于團的組織任務的闡明和指示,發展同一路線下的團內的討論”,并鼓勵“一般同志都應該踴躍做文章,團內負主要工作責任的同志,更需把實際工作的經驗經常寫交《青年實話》”[26]。正是在這種同青年讀者主動溝通、雙向互動的宗旨引導下,《青年實話》大量反映了“反圍剿”斗爭時真實的青年斗爭與生活,刊登大量青年樂于學習的理論知識,促使紅軍與工農青年建立了較好的關系。《青年實話》成為中央指導蘇區青年工作、在青年紅軍中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吸引青年參與革命以及蘇區青年吐露心聲、發表意見的雙向互動窗口,突破了報刊理論傳播單向輸出的局面,是黨在特定歷史時期發揮歷史主動精神促進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典型。

(三)積極引領社會思潮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各種社會思潮圍繞“中國革命向何處去”的問題展開具有深遠影響的爭鳴。面對不同思想文化的交融激蕩,中國共產黨主動適應新情況、新特點,以堅定的文化自信、高度的歷史主動,使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從而“使全黨始終保持統一的思想、堅定的意志、協調的行動、強大的戰斗力”[27]。在一個很長的時期內,中國人沒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國主義。[28]直到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中國人終于尋找到拯救中國革命的思想解藥。自從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中國歷史開始轉向社會主義方向,中國人的精神開始由被動轉向主動。中國近代史上影響最為深遠的雜志《新青年》在其存續的近11年間,經歷了從自由知識分子的個人刊物到知識同人刊物、再到社會主義刊物、最后到中共中央機關刊物的三次轉變。《敬告青年》《本志宣言》和《新青年之新宣言》這三篇發刊詞性質的文章見證了《新青年》的三次歷史性轉折,也生動展現了早期共產黨人在思想上逐漸從被動轉為主動的歷史過程。陳獨秀在1915年執筆《敬告青年》時,尚且為一位激進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民主與科學”的主線貫穿在“青年六義”的闡釋中,但是這篇發刊詞還未展現出社會主義的色彩;1919年《本志宣言》中陳獨秀明確提出“軍國主義和金力主義……現在是應該拋棄的了……想求社會進化……創造政治上、道德上、經濟上的新觀念,樹立新時代的精神,適應新社會的環境”[29],此時陳獨秀已經轉變為一位信仰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知識分子,《新青年》中也加大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文章分量,馬克思主義思想大量傳播;1923年《新青年之新宣言》中瞿秋白高呼《新青年》為“中國真革命思想的先驅”“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的羅針”[10],此時的《新青年》季刊正式成為“學理的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宣傳機關”[13]7,成為中國共產黨宣傳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陣地。《新青年》的這三篇發刊詞不僅是《新青年》轉變的重要標志,更記載了早期中國共產黨人對于馬克思主義認識的逐步加深,展現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從被動到主動的演變過程,是早期共產黨人發揮歷史主動精神探尋救亡圖存出路的全新開始。

(四)語言通俗,貼近群眾

如何暢通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文化渠道,是擺在中國共產黨面前的一道難題。中國共產黨發揮歷史主動精神,促進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采取多種方式不斷“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30]。語言的通俗化是打破理論傳播壁壘、提高理論傳播效率的重要手段,須使黨報的文章具有最高的指導性和最大限度的具體性,必須盡可能的通俗化,使它真正能夠深入極廣大的勞動群眾中去[31]。早期以工人為宣傳對象而創辦的報刊《勞動界》《勞動者》《勞動音》善于運用質樸的語言、鮮活的事例向工人深入淺出地宣傳馬克思主義,“工人在世界已經是最苦的了,而我們中國的工人比外國的工人還要苦”[32],“由工人手中做成的生產品,不能聽憑工人自由分配,卻要特設一種非生產階級,不必勞動的,來掌管消費的分配權”[33],“有一種不從事勞動的人……把我們真正的勞動同胞所生產出來的東西,用強力來侵占了去,供他們的生活,供他們的快樂”[34]。這些發刊詞以這些貼近工人的語言向工人輸出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觀點,同工人產生共鳴,引導工人深入閱讀學習并參與運動。1932年中央蘇區創辦的《黨的建設》,其發刊詞明確強調本刊“要能成為支部同志閱讀的刊物,故所登載的文字,力求通俗簡短,很具體切實地解釋問題”[21]。另外,1940年在延安創刊的《中國工人》在發刊詞中也提出將“以通俗的言語解釋許多道理給工人群眾聽”[35]作為完成報刊任務的必要前提。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將話語通俗作為重要要求在多篇發刊詞中提出,在理論傳播中追求生動活潑、避免機械復制,深入淺出地對晦澀的理論進行通俗化加工與傳播,以更好地深入人心。

四、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發刊詞

彰顯歷史主動精神的時代啟示

(一)堅持黨性與人民性相統一,激發歷史主體的能動力量

賡續歷史主動精神,首要的是激發歷史主體的能動力量,使之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黨和人民群眾血肉相連、命運與共。一方面,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也是歷史主動精神從自發轉向自覺、自信的關鍵;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作為無產階級政黨,從創立之日起就把人民群眾視為歷史的主體、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和真正的英雄,并將此觀點落實到自己的思想路線、組織路線和工作路線中。

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36]新時代黨報黨刊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站穩政治立場,始終同黨中央保持一致。黨報黨刊弘揚歷史主動精神,必須抓好黨的理論武裝、樹立黨的理論自信,不能違背黨的方針政策和綱領,積極宣傳黨的思想主張。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我們認識和把握歷史發展規律的根本思想武器,黨報黨刊必須在深刻把握其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同時,堅定傳播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堅決宣傳黨關于重大形勢的判斷分析,堅決同黨中央保持一致,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助力發揮思想理論的時代偉力,筑牢弘揚歷史主動精神的思想根基。黨報黨刊講人民性,就是要關注群眾生活、反映群眾呼聲、解決群眾問題,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打好意識形態主動仗,增強意識形態工作的凝聚力和引領力

意識形態作為觀念的上層建筑,是政黨的旗幟,具有統一思想、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中國共產黨必須“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1]44。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空間的自由化、網絡主體的多元化、網絡內容的娛樂化和網絡文化的圈層化趨勢明顯,意識形態風險增加,嚴重威脅著我國的意識形態安全。

政治屬性是黨報黨刊的本質屬性,決定著其為誰服務的根本方向。黨報黨刊是黨和人民的喉舌,也是黨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陣地。新時代,黨報黨刊必須筑牢應對意識形態領域風險的堅固防線,打贏意識形態主動仗,積極爭奪意識形態領域話語權和制高點。首先,黨報黨刊要明確職責,傳播黨的聲音,維護黨的尊嚴。意識形態斗爭的首要任務是用黨的意志占領意識形態陣地。黨報黨刊要在準確理解和把握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基礎上,準確詮釋黨的理論,全面宣傳黨的重大決策部署,用先進手段傳播先進思想,利用技術優勢增強政治優勢。其次,黨報黨刊要主動同形形色色的錯誤思想進行斗爭。對于錯誤意識形態的進攻,黨報黨刊必須勇于“亮劍”,積極開展針鋒相對的斗爭,捍衛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科學性真理性。最后,黨報黨刊要積極引領和壯大主流思想輿論。面對當今輿論傳播的主體多元化和渠道多樣化趨勢,黨報黨刊必須掌握輿論宣傳的主動權,增強領導社會輿論的本領,搶占互聯網主陣地,做好正面宣傳,強化輿論引導,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三)圍繞重大時代課題,把握時代脈搏

問題是時代之聲。“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1]25-26是目前中國共產黨面臨的重大時代課題,是黨基于新時代黨和國家發展事業基礎上作出的科學判斷,是黨發揮歷史主動精神續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的新概括。回顧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發刊詞的內容與實踐,可以看到黨報黨刊始終堅持問題導向、聆聽時代聲音、回應時代呼喚、緊扣時代脈搏。

黨報黨刊需要準確把握時代脈搏,與時俱進地融入新環境、擔當新任務、把握新規律、開創新局面,才能永立時代潮頭、更好地為黨和人民服務。一方面,黨報黨刊要把握新時代的發展脈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黨在科學把握世情國情黨情深刻變化的基礎上作出的重大戰略考量,體現了黨把握歷史規律和歷史趨勢的自覺自信。黨報黨刊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堅守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37]另一方面,黨報黨刊要積極融入數字傳播時代。數字傳播時代是與紙媒時代相對應的概念,數字技術成為各類傳媒的核心技術和普遍技術,各類傳統大眾傳媒數字化步伐加快,基于各種數字技術的新傳媒和新技術不斷更新。黨報黨刊應當與時俱進,更新傳播理念、提升傳播技巧和宣傳能力,充分展示主流媒體的權威性、公信力、影響力,守好黨的輿論主陣地。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

[3]錢承軍.建國前中國共產黨報刊研究[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9:3.

[4]劉仁靜.發刊詞[N].先驅,1922-1-5(1).

[5]瞿秋白.發刊露布[N].布爾塞維克,1927-10-24(1).

[6]發刊詞[N].紅色中華,1931-12-11(1).

[7]林緒武.黨報黨刊和百年中國共產黨[J].全球傳媒學刊,2021,(8):35-47.

[8]為創造新雙十節而努力[N].譯報周刊,1938-10-10.

[9]發刊露布[J].無產青年,1927,(1):3-4.

[10]瞿秋白.新青年之新宣言[J].新青年,1923,(1):7-12.

[11]孫正聿.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

[12]陳獨秀.本報宣言[N].向導,1922-9-13(1).

[13]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中國共產黨新聞工作文件匯編(上)[M].北京:新華出版社,1980.

[1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8.

[15]陳獨秀.短言[J].共產黨,1920,(1):1.

[16]陳獨秀.本報露布[J].前鋒,1923,(1):4.

[17]韓震.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J].社會科學輯刊,2023,(2):5-12,237.

[18]發刊詞[J].政治生活,1924,(1):1.

[19]虞志堅.中國共產黨堅持自我革命的倫理意蘊[J].江淮論壇,2022,(2):72-77.

[20]《黨的生活》的任務[J].黨的生活,1929,(1):1.

[21]開端語[J].黨的建設, 1932,(1):1.

[22]毛澤東.發刊詞[J].八路軍軍政雜志,1939,(1):1.

[23]毛澤東.發刊詞[N].解放日報,1941-5-16(1).

[24]發刊詞[N].新華日報,1938-1-11(1).

[25]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中國共產黨新聞工作文件匯編(下)[M].北京:新華出版社,1980.

[26]顧作霖.建立團報的領導作用[N].青年實話,1931-7-1(1).

[27]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4.

[28]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4.

[29]陳獨秀.本志宣言[J].新青年,1919,(1):8-11.

[30]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13.

[31]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七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489.

[32]李漢俊.為什么要印這個報[J].勞動界,1920,(1):3.

[33]我亦工人.勞動者呵![J].勞動者,1920,(1):1.

[34]鄧中夏.我們為什么出版這個呢?[J].勞動音,1920,(1):1.

[35]發刊詞[N].中國工人,1940-2-7.

[36]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15.

[37]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2.

(責任編輯 焦德武)

猜你喜歡
中國共產黨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散文詩(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當代陜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8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6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
當代陜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av|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美女无遮挡拍拍拍免费视频| 国产丝袜无码精品|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人欧美成又黄又爽的视频| 五月天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538精品在线观看| 草草线在成年免费视频2| 老司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欧亚日韩Av| 欧美精品成人| 国产第一色|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软件|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19国产精品麻豆免费观看| 夜夜爽免费视频| 国产永久无码观看在线| 国产丝袜丝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亚洲国产美女国产盗摄|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 jizz在线免费播放|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 国产内射一区亚洲| 扒开粉嫩的小缝隙喷白浆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 日韩毛片免费视频| 午夜日b视频| 永久在线播放| 日韩视频免费| 欧美在线黄| 影音先锋丝袜制服| www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高清| 99视频在线免费| 天堂成人av| 国产幂在线无码精品|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综合色婷婷| 九色91在线视频| 四虎影视库国产精品一区| 99一级毛片| 成人福利视频网| 亚洲美女一级毛片|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另类视频| 国产一级毛片yw| 欧美怡红院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在线高清无码|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露脸视频|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婷婷亚洲天堂|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3344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毛片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视频大全| 亚洲精品你懂的| 国产h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免费毛片| 国产精品v欧美| 国产一级一级毛片永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亚洲人旧成在线|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一级不卡毛片| 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免费看一| 婷婷中文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精品久久人人爽人人玩人人妻| 99这里只有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