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浩楠 韓玉悅 張瀾瓊 張雨諾 張亦可



摘 要:隨著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化不斷發展并且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大趨勢。數字化應用于各行各業中并為各行各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17年世界投資報告》明確闡述了“投資與數字經濟”問題,認為數字經濟已經在影響國際投資政策,數字發展正在改變全球投資格局。數字經濟正成為京津冀城市群參與競爭的優勢之一。京津冀城市群2020年數字經濟規模就已達3.91萬億元,居東部三大城市群之首。本文聚焦京津冀三地2016年至2021年的面板數據進行實證分析,探討數字化發展對京津冀對外貿易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數字化發展對京津冀對外貿易的發展具有顯著影響,據此,本文提出了完善數字化發展規劃、完善數字貿易基礎設施、加大人才培養的投入等政策建議。
關鍵詞:數字化發展;對外貿易;京津冀
一、引言
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生產方式和貿易方式被不斷創新。數字技術的發展已經成為推動社會經濟運行的重要動力因素。京津冀的數字化表現出了以北京為主體、天津銜接、河北加強的數字經濟產業基礎形勢,數字經濟正成為京津冀城市群參與競爭的優勢之一,京津冀城市群2020年3.91萬億元的數字經濟規模居于東部三大城市群第一位。作為數字經濟產業的代表,京津冀的數字經濟平臺型企業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平臺企業增速明顯。京津冀重視數字化發展,數字化發展既能促進各類行業的發展,也能為對外貿易奠定堅實的基礎,促進了京津冀總體經濟的發展。因此,結合數字化發展的趨勢來研究數字化發展與對外貿易之間的關系,進而為對外貿易的發展提供一些建議十分有必要。
二、數字化發展影響京津冀對外貿易的作用機制分析
1.產業集聚與升級
產業集群可以有效強調城市的主體功能,使數字化發展適應區域發展特點,探索擁有區域發展條件的路徑,發揮所有的效益,從而促進孵化,對提高創新項目數字化發展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具有重大意義。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政策下,京津冀產業聚集在對外貿易方面產生了積極影響,智慧城市的出現促進了當地數字化服務發展,搭乘數字化的便利進行貿易交易,產業聚集會促進當地基礎設施的改善以及信息交流系統的完善并且協調京津冀資源,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數字化利用大數據互聯網,促進信息共享,產業協調。數字化的發展促進了京津冀產業集群的發展,產業集群產生的規模經濟、產業互聯效應和創新效應有力地刺激了京津冀對外貿易的發展。數字經濟的生產資料會轉化成數據從而創造新的生產力,新的生產力激發市場活力,促進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產業進行優化升級。在工業互聯網的幫助下,為傳統制造業注入力量,加快數字化連接智能傳統產業的革新和升級。數字化的發展已然成為趨勢,京津冀加大對數字建設的投入,從而優化產業結構,促使傳統的產業、企業進行改革發展。數字經濟將會促進京津冀地區的產業結構優化和對外貿易結構優化。
2.交易成本降低
交易成本包含很多方面,數字化發展使貿易中每一方面的成本都有所降低。數字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信息和資料,在傳統的貿易中,買賣雙方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資金。而數字經濟的發展使得信息交流共享系統迅速發展,從而利用大數據互聯網進行信息共享與傳遞,信息的可信度和透明度均會有所提高,大大減少了貿易的信息傳遞與交流成本。隨著跨境電子商務和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發展,交易雙方克服了地域的限制,交易支付迅速并且提供了相關的保障,可信度高,提升了交易的效率。數字化倉儲,數字化物流提高了貿易雙方貨物運輸的效率,降低了交易雙方的成本。交易成本的降低使得貿易雙方獲得更多的收益,促進了對外貿易的發展。
3.營商環境優化
在數字化強有力的發展環境下,智慧城市的出現使得基礎設施服務更加便利,有益于企業積極地進行數字化轉型;資源整合協調,有利于資源的利用,促進了城市的改進和數字化在城市中的應用。京津冀智慧城市群的發展使京津冀的城市生活服務、基礎設施服務不斷地完善精進,數字經濟企業的法律制度不斷完善,激發了市場的活力,促使營商環境優化改善,對外貿易因為營商環境的改善優化而產生活力并且發展得到促進。
三、數字化發展對京津冀對外貿易影響的實證分析
1.模型設定
本文將從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數、電子商務交易活動企業數、移動互聯網用戶數、每百人使用計算機數等方面進行研究分析。模型設置如下:
FTI=α+β1INTEwt+β2MIUwt+β3CUPwt+β4ETEwt+β5ITRwt+
regp+yeart+μpt(1)
在模型中,w代表不同地級市,t代表不同年份,INTE代表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數,ETE代表電子商務交易活動企業數,MIU代表移動互聯網用戶數,CUP代表每百人使用計算機數,regp表示對省份的固定效應,yeart表示對年份的固定效應,μpt是隨機干擾項。
2.變量說明與數據來源
在實證模型中,選取了京津冀多個地區2016—2021年的面板數據作為研究樣本,所有數據都是從EPS數據平臺上獲取的。本文分別對五個分指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數(INTE)、電子商務交易活動企業數(ETE)、信息技術服務收入(ITR)、移動互聯網用戶數(MIU)、計算機用戶數(CUP)進行分析。各變量說明如表1所示:
3.實證分析
對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數,信息技術服務收入,電子商務交易活,移動互聯網用戶數,每百人使用計算機數五個方面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這些數據結果表明京津冀省市之間的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具體結果如表2所示。
回歸結果如表3所示。
在回歸結果中,了解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數、移動互聯網用戶數、每百人使用計算機數、電子商務交易活動企業數以及信息技術服務收入作為數字化發展的指標對對外貿易額的影響程度?;ヂ摼W寬帶接入用戶數與對外貿易額具有正向關系,而且通過了5%的顯著性檢驗,表現出在數字化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數字化發展對京津冀對外貿易額具有推動促進作用。數字化大數據不斷發展,企業工廠的互聯網寬帶用戶也日益增加,企業對互聯網信息的需求量增加,企業引進數字化進行貿易為企業贏得更多的利益。信息技術服務收入與對外貿易額也具有正向相關關系,并且通過了5%的顯著性檢驗,信息技術服務收入增加會促進京津冀地區對外貿易發展。信息技術服務對數字經濟發展具有直接的貢獻,作為基礎設施建設更為信息業發展提供了推動力。電信業對各行業的滲透作用較強,電信業務收入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電信企業信息通信技術的加速創新,推動社會邁向智能化數字時代,對京津冀經濟的總體發展提供了重要的通信基礎,因此對對外貿易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間接貢獻。電子商務交易活動企業數與對外貿易負相關,可能是由于數據選取問題、樣本容量小等原因出現偏差,將來可以考慮做進一步研究。移動電話用戶數、移動互聯網用戶數在本模型中沒有表現出顯著的影響。由回歸分析結果可看出數字化對京津冀對外貿易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促進數字化發展是十分必要的。
四、建議對策
本文通過京津冀2016—2021年的面板數據,分析了數字化發展對對外貿易的影響及其機理。根據上文內容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結論:數字化發展對京津冀對外貿易具有正向作用,結合此結論,本文提出以下建議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
1.完善數字化發展規劃
近年來,京津冀在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方面已有了比較顯著的成績。發展數字經濟仍然是京津冀支持新發展格局,打造經濟增長新動能,為經濟社會提供新的發展機會的強大動力。京津冀協同發展,2017年雄安新區的設立更促進了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數字化醫療、數字化綠化等工程的相關建設也體現出數字化的發展水平與政府對數字化的重視程度。政府要充分發揮現有和正在建設的工業基地,給予相關的政策扶持,以促進京津冀信息化領域領軍企業的發展。同時,扶持現有的企業發展,尤其是在高科技園區的技術革新與實踐方面,并促進工業集群的數字化發展。在推進數字化城市建設、建設“智能城市”等方面,政府要加強與相關行業的協作,通過采購、共同開發、投資等多種方式來提升企業的科研熱情,提升其利潤和發展潛能。政府要把各市自身的區位條件、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和數字發展等要素有機融合起來,進一步確定發展的模式、路徑和定位,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數字化發展道路。
2.完善數字貿易基礎設施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表達強調了對發展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的重視程度,要實現數字中國、網絡強國的發展目標,必須完善和發展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新的數字新基建與不同行業的融合發展,特別是加大對京津冀制造業數字基礎設施的投資,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促進京津冀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京津冀地區要加強核心產品的研發與研究技術上的攻關,布局人工智能、區塊鏈和5G等數字技術,提升我國數字技術的發展,促進京津冀對外數字貿易發展。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是發展數字經濟的基礎,可以為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和進出口貿易發展提供良好的數字環境。
3.加大人才培養的投入
在當今社會,人才是最主要的資本來源和發展驅動力。數字化發展也是如此,只有強大的人才支持,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以及科技的升級與革新,才能促進數字經濟的發展。加強對人才的投資是推動我國信息化建設的一項重大措施。政府要加強對資訊科技人才的吸引,推出更多更優惠的人才引進政策,減少其生存的負擔,減少其創業的門檻,為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及軟件業的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為科技計劃和成果提供有力的激勵和保護,以及對有關的重要研究成果給予政府補助和扶持,是促進京津冀對外貿易發展的必由之路。
4.提升數字貿易的便利度
當前,全球的服務貿易發展正與數字技術革命形成著歷史性的交匯,只有增強數字交易的便捷度才能加快數字貿易發展的速度,使其成為中國服務貿易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因此京津冀地區政府應繼續完善發展數字交易的制度,加快建立和完善有關數字交易的法律法規,統籌數據信息流動管理和數據安全。促進跨國貿易收支便捷化,鼓勵地方銀行為數字貿易企業外匯收支開展專項金融服務,強化對數字交易類企業個案交易的管理指導,鼓勵出口商在境外電商網絡平臺將商品銷售貨款以人民幣跨境結算,促進行政部門審核便捷。充分發揮國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職能,對符合條件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類企業開展技術預審咨詢服務,支持公司有關專利申請走進國家高速審核渠道,構建京津冀一體化的數碼政務服務網絡平臺,繼續增強政府行政審核效能,促進政務服務數據共享。促進人才跨國交流便捷化,繼續精簡他國人民來華任職許可證和工作類逗留許可證審核程序,進一步提高審核工作效率,協調管理中國駐外使領館事務,為中國數字商務重點企業的“高精尖缺”及外籍工作人員來華企業代辦一般簽證、長期簽證或多次往返簽證等提供便利。相關部門要做好有關數據交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國際協調工作,要強化同世界貿易組織、全球主要海關機構,包括中國各地海關之間和監管機構有關數據交易自由化、便利化問題的信息溝通與政策交流,積極參與區域和多邊討論,增進雙方在信息互動、貿易交流、監管互認、信息資源共享等領域的交流和協作,以此來推動京津冀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家星.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2022.
[2]張城愷,武霏霏,楊麗麗.京津冀數字經濟發展的現狀與建議[J].科技智囊,2022(11):10-19.
[3]孔奕.數字經濟發展對出口貿易的影響[J].上海商業,2022(1):60-62.
[4]李華娟.數字經濟背景下福建省外貿企業發展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2(6):133-135.
[5]欒淞婷,楊曉龍.城市數字化升級與對外貿易的互動關系研究——基于我國261個地級市的實證[J].商業經濟研究,2022(20):152-155.
[6]徐元國,劉歆.數字經濟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研究[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22(5):12-19.
[7]賈松濤,楊曉娟.數字經濟背景下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現狀與挑戰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22(5):37-39.
[8]李揚子,楊秀云,高拴平.后疫情時代數字貿易發展新趨勢、困境及中國對策[J].國際貿易,2022(11):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