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摘 要:應用型高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是高素質師資隊伍建設的基本平臺,在強化教師培訓與指導、深化教師交流與合作、持續提升教師綜合素養與能力、促進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升、反哺教師教學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應用型高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由于設置時間短等原因,普遍存在教師參與積極性不高、資源配置不足、團隊力量薄弱等問題。應用型高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應圍繞教師教學發展,聚焦教師發展共性和個性化需求,整合優化校內外資源,加強團隊建設,提升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在應用型高校的內涵建設和高質量發展中凸顯其價值和作用。
關鍵詞:應用型高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問題;對策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高校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中心工作是人才培養。高校實現高質量人才培養的關鍵是加強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2012年,教育部印發《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推動高校普遍建立教師教學發展中心,重點支持建設一批國家級教師教學發展示范中心,有計劃地開展教師培訓、教學咨詢等,提升中青年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2020年,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高校教師隊伍;將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作為高校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強化學校主體責任,健全黨委統一領導、統籌協調,教師工作、組織、宣傳、人事、教務、科研等部門各負其責、協同配合的工作機制。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是一項可持續的基礎性工作,高校相關部門應溝通協作、合力而為。筆者在高校工作實踐中發現,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作為實現應用型高校高素質師資隊伍建設的基礎平臺,在高校內涵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應用型高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定位及功能
高校教師是高等教育質量提升的核心力量,不斷提升高校教師能力水平對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如何持續提升高校教師的素質和能力已成為高等教育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而高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為上述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平臺和路徑。
(一)以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為平臺,強化教師培訓與指導
教師培訓與指導是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基本功能之一,具有以下三個特征。一是培訓對象的全面化,涵蓋全體教師。二是培訓內容的系統化,主要包括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與技能、學術道德與課程思政、職業發展與教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三是培訓方式的多樣化,主要通過線上與線下、分散與集中、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的形式實現。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根據培訓對象的層次、專業及崗位,制訂不同的培訓計劃,對教師進行有效的培訓與指導,使其在學校辦學水平及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方面發揮支柱性的作用。
(二)以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為平臺,深化教師交流與合作
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不僅是教師接受培訓與指導的平臺,還是教師交流與合作的平臺。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將線上線下、校內校外等資源進行充分整合和優化配置,為廣大教師搭建資源共享與交流合作的平臺。比如,通過名師講堂、專家講座、專題研討、教學論壇等形式,組織相關教師對教學中遇到的共性問題、教改項目、教學方法與技巧等進行交流探討。不同層次、年齡、專業背景的教師針對同一問題(課題)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個性化的交流與溝通,可以有效促進廣大教師專業成長和教學能力提升,實現應用型高校高素質師資隊伍的高質量建設。
(三)以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為平臺,持續提升教師綜合素養與能力
教師教學發展是一個多元的概念,包括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教學能力、科研水平等多個方面的綜合發展,即教師綜合素養與能力的全面發展。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功能之一就是促進教師綜合素養與能力全面發展,包括教學理念、教學技能、職業道德、職業生涯規劃等。教師教學發展中心通過線上線下、校內校外等各類資源的整合,滿足廣大教師自身專業發展的需要。同時,利用中心平臺交流合作和資源整合的功能,滿足教師項目合作和職業發展需要,增加教師與知名專家、學者交流接觸的機會,促使教師在職業道德、專業素養、教學科研等方面不斷發展。
(四)以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為支撐,促進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升
人才培養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人才培養質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所在,體現著高校的辦學水平。而教師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關鍵,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作為高校內設機構,其核心功能是促進教師教學發展,其服務對象是全體教師,可通過多種渠道促進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一方面,面向全體教師,中心通過提供相應的培訓、交流合作等共性化服務,促進專業教師的綜合素養與能力提升,進而服務專業教學及人才培養。另一方面,面向不同類別的教師,如面向青年教師、博士教師等,中心既能從教師教學發展及人才培養角度出發,促進其個人教學水平提升,又能促進教師個人發展和教學團隊、教研團隊建設,提升學校師資隊伍的活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五)以教學評價與反饋為推手,反哺教師教學發展
教學評價與反饋是高校教學質量內部控制的重要手段。教學評價與反饋材料是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極好的培訓案例和素材。在教師教學培訓、交流過程中,以典型的教學評價與反饋材料為載體,對優秀的經驗或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剖析,積極推廣案例中的優秀做法,或對不足的地方進行反思、研討、優化、改進,從而反哺教師教學發展,提升學校教育教學水平及人才培養質量。
二、應用型高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運行機制
應用型高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要圍繞教師教學發展這一核心問題開展工作,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有效運行是有效解決教師教學發展問題的基本保障。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運行機制主要涉及組織管理機制、人員管理機制、運行經費籌措機制、教師激勵機制及質量評價機制等。
(一)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組織管理機制
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組織管理機制主要涉及組織目標的厘定、組織機構的設置、機構管理辦法等。筆者所在學校的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組織目標是促進教師發展、服務學校教育教學以及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教師教學發展中心辦公室設在教務處,中心根據學校及教務處教育教學工作安排制訂工作計劃,組織開展教師教學發展類項目,如教師培訓、教學評價與反饋剖析等,以此實現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組織目標。
(二)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人員管理機制
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有明確的人員管理目標,即以教師為主體、以服務和促進教師教學發展為基礎的人員管理目標。筆者所在學校的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在具體工作開展上歸屬教務處,并由校教學指導委員會進行指導。中心設主任1名,同時根據工作需要聘請校外知名專家、學者擔任教師教學發展中心顧問,指導中心重要工作的開展。中心主任不僅要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還要具備豐富的管理經驗,負責中心日常工作的開展。此外,中心根據工作需要,從各學院遴選優秀的專業教師兼任中心項目管理、咨詢、教學評價等輔助工作。中心人員各司其職,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和特長,服務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工作順利開展。
(三)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運行經費籌措機制
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運行經費的保障。筆者所在學校的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是學校常設機構之一,中心運行經費一般從學校的基本預算中獲取,也接受地方政府、行業協會等組織機構的教師發展項目經費支持,以保障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工作順利開展。
(四)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教師激勵機制
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激勵機制旨在調動廣大教師積極參與中心開展的各類項目和活動,激勵教師自我發展、積極進取、改進教學,從而實現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是學校的內設機構之一,兼有學術和行政兩類性質。首先,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借助平臺優勢,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充分整合線上線下、校內校外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為廣大教師的成長發展提供充足的資源和廣闊的平臺支持。其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作為一個教學服務平臺,有大量熱愛教育、熱衷教學的優秀教師在平臺上進行交流和學習,為促進教師教學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學習交流空間。最后,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利用機構經費可對一系列涉及教師教學發展的相關改革項目,如教學改革、教學創新、教學質量提升等進行支持,促使教師深入研究教育教學難題,努力提升教學科研水平。
(五)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質量評價機制
質量評價是衡量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工作效果的重要標準。質量評價是雙方的,既有教師對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評價,也有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對教師的評價。一方面,教師對中心的評價主要從教師的參與度、滿意度、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學生學習效果、校園教學文化建設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主要通過隨機訪談、問卷調查、網絡調查等形式實現。在質量評價的過程中,要注重評價的科學性、客觀性、有效性,科學的質量評價能為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工作的開展提供指引。另一方面,根據工作需要,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也可借助評估督導的結果為教師個人提供教學現狀評價、為課程改革等提供綜合評價,并逐步建立起完善、科學的復合性評價體系。中心對教師、課程改革的綜合評價,能有效促使教師發揮優勢、改進不足,提升個人的教育教學能力,從而助力學校高素質師資隊伍的建設。
三、應用型高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存在問題及對策
目前,我國高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仍處于探索階段,尤其在大多數應用型高校設置較晚,因此在實踐的過程中還需要不斷改進和優化。
(一)教師主動參與教師教學發展中心項目的積極性不高
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以服務教師發展、服務教學質量提升為宗旨,教師的參與度體現了教師教學發展中心項目的有效性。調研發現,目前教師主動參與教師教學發展中心項目的積極性不高,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部分教師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思想,認為科研成果易于量化,便于排名,而教學工作和人才培養屬于系統工程,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提升。另一方面,中心項目的培訓內容及模式多以普適性的全員培訓、專家講座等形式開展,不能完全滿足教師的個性化教學發展需要。
應對策略:一是要幫助教師厘清教學與科研的辯證關系——重科研而輕教學會偏離高校人才培養的中心工作,重教學而輕科研則難以實現新時代背景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引導教師堅持教學與科研有機結合、教學與科研相長的理念,利用職稱評審、績效獎勵等方式進行積極引導。二是在項目設定上要加強創新,提高教師的參與性和互動性,除了傳統的全員培訓、專家講座,還可有針對性地推出小范圍、多層次、非正式的交流平臺,如個別高校打造的午餐交流會、教學工作坊等。
(二)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校內外資源配置不足,學術性有待提升
校內外資源配置主要是指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在運行過程中對人力、物力、財力的調配能力。目前,大多數高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是學校某一部門的附屬機構,資源配置能力有限,難以實現校院間、院系間等培訓的有效聯動。此外,中心面向全校教師,發展項目的設置多是計劃性、一般性、普適性的,且多以專家講座為主,并未把教學作為一項學術問題來研究。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教學過程必須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理論和實踐研究,以滿足新時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的需求。
應對策略: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強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建設,加強教師教學發展全校性的頂層設計,提升資源配置能力,統籌協調院系教師教學發展,建立健全院系專業教師發展項目,為跨學科教學交流與合作提供平臺。另一方面,要強化教師發展工作的研究,深刻把握新時代背景下高等教育一般規律,設定適應學校發展和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系統方案,全面服務教師發展。
(三)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團隊力量薄弱,較難滿足教師個性化發展需求
多數高校的教師教學發展中心都具有設置時間短、兼職人員比例大、團隊力量薄弱的特點。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團隊力量薄弱,難以滿足教師的個性化發展需求,如具體的課程建設、課程思政、教學方法、教學理念、教學心得交流等個性化問題。
應對策略:第一,合理調整機構設置,建立符合應用型高校實際需求的機構層級。第二,通過專、兼職等多種方式,加強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團隊建設,深入調研教師教學發展需求,細化教師教學培訓項目,創新教師教學培訓方式。第三,不斷充實專家團隊力量,加大中心專家庫建設力度,實現全校學科專業的全覆蓋,從而更加精準地指導中心開展工作,服務教師發展。
參考文獻:
[1]黃佩.高校教師發展中心的功能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7.
[2]余娟清.基于專業發展的高校教師發展中心建設的思考[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6).
[3]張艷萍,郭德紅.高校教師發展中心的功能與運行機制:基于美國密西根大學學習和教學研究中心的比較[J].教師教育學報,2015(4).
[4]龍江莉.中美大學教師發展中心組織架構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4.
[5]安東尼·史密斯,弗蘭克·韋伯斯特.后現代大學來臨[M].侯定凱,趙葉珠,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
[6]歐艷華.美國大學教師教學發展中心運行機制研究: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學與學習中心為例[D].南充:西華師范大學,2017.
[7]汪霞.中外大學教學發展中心研究[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
[8]張甜.高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發展困境與應對策略[J].教育現代化,2016(3).
責編:初 心